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认为魏晋南北朝以前,语助词“尔”既表“决定之意,又表疑问”,即相当于现今的呢:和呢,。唐代起“尔”不再出现,呢2有了新的来源“裹、在”并在唐宋普遍使用。而呢,则在五代时禅宗语录里才出现了“颦(你)”,由于“颦(你)”使用范围很小,在短期内便趋于末路。而曾与之同源且生命力极强的呢:便担负起呢,之职,为区别起见,用与“颦”音近的“那”来表示呢,,并且分工渐趋明确:呢1用“那”,呢2用“哩”。但两者的用字经常出现混同的情况,并最终走向统一,都用“呢”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