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每个人每点击一下键盘,都会成为互联网海量信息中的一份子。大数据(Big Data)的出现始于数码时代(digital age)。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兴起,虚拟的互联网已经能够用科技从人类所生活的真实世界捕捉信息,并将其转换为数据。无论人们是在使用带有GPS装置的智能手机,还是通过社交媒体或聊天软件与朋友沟通,亦或是网上购物,都会留下数码“足迹”,而这些“足迹”点滴分分钟就会被汇入大数据的洪流。
所谓大数据,即是指每一秒钟经由各种不同渠道(通常是互联网渠道)涌现的海量信息。这些数据数量巨大,种类复杂且不断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现在已经能够使用互联网进行对于这些数据的预测。通过计算并进行比较,事物的本质将会浮出水面,借由此人们可以对相关领域进行创造和革新。教育领域亦不例外。
在2013年于卡塔尔召开的世界教育创新大会上,超过84%的与会者认为目前的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世界对于当代年轻人的要求。皮尔森(Pearson Group)集团的CEO约翰范伦认为大数据已将世界引领至一个史上最富创新精神的时代。在学习体会方面,大数据时代中,一个屡遭失败却无法找到自身原因的学习者可以从与他有相似经历的学习者身上找到反复失败的原因,从而有可能走向成功;大数据时代可以改善一个学习者的在线学习体验,各种学习软件和平台的开发者借由大数据能够更好地为学习者量身定做学习方案和计划;大数据时代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成功效率,通过帮助希望达成某个目标(比如说某位学生希望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习者寻找所有已经达成此目标的人的成功经验,复刻成功模版,从而帮助学生更快更容易地达成目标;如果有需要的话,大数据平台可以集结所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通过协作沟通共赢的方式来成就学习者的个人成功。
大数据视阈下,学生借由不同的互联网媒介进行相关领域的学习,教师则可以根据大数据背景,来追踪学生的学习轨迹。通过社交媒体和各种互联网应用,教师能够获知学生如何理解,思考问题并最终得出结论;通过分析学生数量,个人学习背景,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智力水平,学习倾向,学习环境,技能掌握以及对于学生的学习潜力进行分析,教师就可能帮助学生定制极具指导意义的,属于其个人的学习方案,也可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环境;通过追踪学生的学习轨迹,教师能够根据大数据平台分析出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哪个部分对于哪个学生是易如反掌,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哪些领域又是他们所无法理解和难以企及的,从而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案。
因此,在目前的大数据视阈之下,大学英语教学亟待改革。首先,作为高校英语教师,我们应当充分依据大数据的帮助,分析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真正需求。通过大规模经由互联网进行的问卷调查,我们可以获知学生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是想要熟练掌握一门语言从而成为杰出的跨文化双语传播者;还是想要借由英语迈入更大的世界,以英语为工具去了解更广阔的空间;还是想要在大学阶段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顺利通过研究生英语测试;或是对英语不那么感兴趣,仅仅希望顺利通过每个学期的英语期末考试 ……与此同时,通过大数据追踪不同学生的学习轨迹,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推送更多他们感兴趣的英语学习内容。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电影或者音乐,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平台为其推送英文影片,流行美剧和大热英文歌曲;有学生在平时搜索过程中透露出对于文化的兴趣,可以多为他们推送英语国家文化和历史方面的相关英文学习内容;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为他们用英文推送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等。总之,通过分析学生的需求,大学英语学习可以更加有的放矢,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其次,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大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更合理的教学管理平台。在这一平台之上,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成为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大学英语学习不再依仗任何人的兴趣,也不需要照顾任何人的需求,只需要根据其自身需求定制合理的教学方案即可;而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其新的角色是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辅助者。他们帮助学生制定学习方案,与此同时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安排其学习进度,在过程中提供有效辅导和帮助,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案制定考核方案和学习效果评估机制等。大数据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转换角色,使他們在此过程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定位。
再次,大数据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育决策。任何教育决策的制定都需要大量的教育输入信息。张燕南等(2013)指出教育输入信息包括学生入学程度、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学校社区资源的实际投入等;教育过程信息包括教师素质、教学方法 与班级实务等;教育输出信息包括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的培训质量等。在缺乏大数据的传统情况下,这些信息的收集通常是不够全面且缺乏系统性一致性的,而由于缺乏相关的信息,不少教育决策者常常无法作出负责而有效的决策。而在当今时代背景之下,根据通过大数据得到的信息,作为高校,可以根据来自不同生源地不同家庭的学习背景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更加合理的教育决策,从而使得更加广大的大学生群体能够从中受益。
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决策者们应当认识到,英语已经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而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工具。英语领域的教育决策应当更加偏向于实际应用和文化传播。郑欢等(2014)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当从语言教学转向语言文化教学、从单一的目的语语言文化教学转向目的语和母语的语言文化双向传输教学。
那么,在目前的大数据视阈下,如何进行高校英语教学的跨文化双向传输呢?首先,陈静(2006)提出的3A教学模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谓的3A教学模式是指Appreciation, Association和Application, 也即欣赏,联系和应用这三种功能的有效结合。通过欣赏,我们可以很好地带领学生领略两种语言的不同魅力,培养学生对于母语的热爱和对于英语的欣赏; 正如我们常说的,热爱是一切兴趣的基础。通过联系,我们帮助学生将两种语言的相似之处加以类比,不同之处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心目中建立起中外文化的关联性意识,认识到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世界中,没有一种文化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各种文化之间应当融会贯通,相辅相成。所谓应用,我们所学习的不应当仅仅是语言本身,而是把语言放到整个文化当中去实践,充分发挥语言工具的作用。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应当通过学习语言了解外国文化,并将本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传播出去。 其次,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体系,来保证跨文化双向传输。从教材选择上,不应当仅仅选用一些体现西方文化特点的教学材料,富含中国文化的教学材料完全可以通过阅读或是翻译的形式加以体现。课程设置上,中国文化概况和英语国家文化概况都应当有所涉及。除此之外,应当将大学英语课程分为两个阶段:一. 语言的基础知识掌握阶段。在这一阶段(比如说大学一年级),学生应当尽可能地熟练使用语言。通过听说读写等基础能力的训练,学生能较好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于此同时,关于母语的学习也不能忽视。许多大学生的母语水平低下,运用母语进行表达能力也很差,绝不能在大学阶段放松孩子们对于母语的学习认知。二. 语言的跨文化双向传输阶段。在这一阶段,更应当侧重从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对外国文化的认知渴求两个角度进行培养。在能够自由运用语言的基础之上,加深学生对于两种文化的认知。
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应当凸显文化特色,特别是两种文化中相似点的类比和不同之处的对比。比如进行相似节日的比较时,可以比较我国的清明节以及英美文化当中的万圣节。同是纪念逝去的亡灵,节日的气氛,节日的内容,纪念方式都大不相同。与此同时,还可以将近期的文化热点现象引入课堂,最近热映的电影《寻梦环游记》同样探讨了死亡文化。结合学生们的兴趣,课程就可以非常灵活,并能起到很好的文化双向传输作用。
在教学方法选择上,应当以内容教学法和对比教学法为主,对比两种文化中类似现象的差异,了解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建立两种文化之间平等的关系。班级授课时,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实现小班授课。同时还应当进行分组教学。以3-4人为一个讨论小组,通过讨论和同伴互助(peer coaching)的方式,真正让学生参透文化特点,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以小组为单位阐述集体观点。既能加深学生对于文化现象的认知,也能推动学生双语沟通能力的发展,即跨文化双向传输能力的提升。
多年以来,由于经济上一直处于相对劣势,我们的不少国民一直有一种文化上的不自信。我们的很多学生觉得凡是外来的必是好的,凡是本国的就是弱的。因此,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我们决不能忽视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塑造,使得学生通过了解本民族和外国文化,真正成为语言学习中的动量,将本民族文化传播出去,將外国优秀文化带进来,实现跨文化的双向传输。
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之下,没有一个人能够不理会外界状况而孤立存在。大学英语学习也应当充分顺应这一时代特色,将学生从单纯的语言学习者转变成为复合性的双语人才。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帮助,促使学生进行跨文化学习,成为中外跨文化的双向传输者。
参考文献:
[1]陈静.大学英语3A教学模式探索[J].外语教学,2006(9).
[2]陈霄燕.大数据时代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J].教育, 2015(09).
[3]蓝荣聪,陈永福.大数据视域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4(01).
[4]郑欢,何雪.大学英语改革:从语言教学到跨文化双向传输教学—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模式研究述评[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4 (1).
[5]张燕南,赵中建.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3(12).
【作者简介】赵蕾,内蒙古科技大学。
所谓大数据,即是指每一秒钟经由各种不同渠道(通常是互联网渠道)涌现的海量信息。这些数据数量巨大,种类复杂且不断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现在已经能够使用互联网进行对于这些数据的预测。通过计算并进行比较,事物的本质将会浮出水面,借由此人们可以对相关领域进行创造和革新。教育领域亦不例外。
在2013年于卡塔尔召开的世界教育创新大会上,超过84%的与会者认为目前的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世界对于当代年轻人的要求。皮尔森(Pearson Group)集团的CEO约翰范伦认为大数据已将世界引领至一个史上最富创新精神的时代。在学习体会方面,大数据时代中,一个屡遭失败却无法找到自身原因的学习者可以从与他有相似经历的学习者身上找到反复失败的原因,从而有可能走向成功;大数据时代可以改善一个学习者的在线学习体验,各种学习软件和平台的开发者借由大数据能够更好地为学习者量身定做学习方案和计划;大数据时代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成功效率,通过帮助希望达成某个目标(比如说某位学生希望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习者寻找所有已经达成此目标的人的成功经验,复刻成功模版,从而帮助学生更快更容易地达成目标;如果有需要的话,大数据平台可以集结所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通过协作沟通共赢的方式来成就学习者的个人成功。
大数据视阈下,学生借由不同的互联网媒介进行相关领域的学习,教师则可以根据大数据背景,来追踪学生的学习轨迹。通过社交媒体和各种互联网应用,教师能够获知学生如何理解,思考问题并最终得出结论;通过分析学生数量,个人学习背景,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智力水平,学习倾向,学习环境,技能掌握以及对于学生的学习潜力进行分析,教师就可能帮助学生定制极具指导意义的,属于其个人的学习方案,也可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环境;通过追踪学生的学习轨迹,教师能够根据大数据平台分析出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哪个部分对于哪个学生是易如反掌,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哪些领域又是他们所无法理解和难以企及的,从而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案。
因此,在目前的大数据视阈之下,大学英语教学亟待改革。首先,作为高校英语教师,我们应当充分依据大数据的帮助,分析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真正需求。通过大规模经由互联网进行的问卷调查,我们可以获知学生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是想要熟练掌握一门语言从而成为杰出的跨文化双语传播者;还是想要借由英语迈入更大的世界,以英语为工具去了解更广阔的空间;还是想要在大学阶段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顺利通过研究生英语测试;或是对英语不那么感兴趣,仅仅希望顺利通过每个学期的英语期末考试 ……与此同时,通过大数据追踪不同学生的学习轨迹,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推送更多他们感兴趣的英语学习内容。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电影或者音乐,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平台为其推送英文影片,流行美剧和大热英文歌曲;有学生在平时搜索过程中透露出对于文化的兴趣,可以多为他们推送英语国家文化和历史方面的相关英文学习内容;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为他们用英文推送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等。总之,通过分析学生的需求,大学英语学习可以更加有的放矢,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其次,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大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更合理的教学管理平台。在这一平台之上,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成为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大学英语学习不再依仗任何人的兴趣,也不需要照顾任何人的需求,只需要根据其自身需求定制合理的教学方案即可;而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其新的角色是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辅助者。他们帮助学生制定学习方案,与此同时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安排其学习进度,在过程中提供有效辅导和帮助,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案制定考核方案和学习效果评估机制等。大数据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转换角色,使他們在此过程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定位。
再次,大数据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育决策。任何教育决策的制定都需要大量的教育输入信息。张燕南等(2013)指出教育输入信息包括学生入学程度、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学校社区资源的实际投入等;教育过程信息包括教师素质、教学方法 与班级实务等;教育输出信息包括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的培训质量等。在缺乏大数据的传统情况下,这些信息的收集通常是不够全面且缺乏系统性一致性的,而由于缺乏相关的信息,不少教育决策者常常无法作出负责而有效的决策。而在当今时代背景之下,根据通过大数据得到的信息,作为高校,可以根据来自不同生源地不同家庭的学习背景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更加合理的教育决策,从而使得更加广大的大学生群体能够从中受益。
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决策者们应当认识到,英语已经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而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工具。英语领域的教育决策应当更加偏向于实际应用和文化传播。郑欢等(2014)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当从语言教学转向语言文化教学、从单一的目的语语言文化教学转向目的语和母语的语言文化双向传输教学。
那么,在目前的大数据视阈下,如何进行高校英语教学的跨文化双向传输呢?首先,陈静(2006)提出的3A教学模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谓的3A教学模式是指Appreciation, Association和Application, 也即欣赏,联系和应用这三种功能的有效结合。通过欣赏,我们可以很好地带领学生领略两种语言的不同魅力,培养学生对于母语的热爱和对于英语的欣赏; 正如我们常说的,热爱是一切兴趣的基础。通过联系,我们帮助学生将两种语言的相似之处加以类比,不同之处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心目中建立起中外文化的关联性意识,认识到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世界中,没有一种文化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各种文化之间应当融会贯通,相辅相成。所谓应用,我们所学习的不应当仅仅是语言本身,而是把语言放到整个文化当中去实践,充分发挥语言工具的作用。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应当通过学习语言了解外国文化,并将本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传播出去。 其次,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体系,来保证跨文化双向传输。从教材选择上,不应当仅仅选用一些体现西方文化特点的教学材料,富含中国文化的教学材料完全可以通过阅读或是翻译的形式加以体现。课程设置上,中国文化概况和英语国家文化概况都应当有所涉及。除此之外,应当将大学英语课程分为两个阶段:一. 语言的基础知识掌握阶段。在这一阶段(比如说大学一年级),学生应当尽可能地熟练使用语言。通过听说读写等基础能力的训练,学生能较好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于此同时,关于母语的学习也不能忽视。许多大学生的母语水平低下,运用母语进行表达能力也很差,绝不能在大学阶段放松孩子们对于母语的学习认知。二. 语言的跨文化双向传输阶段。在这一阶段,更应当侧重从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对外国文化的认知渴求两个角度进行培养。在能够自由运用语言的基础之上,加深学生对于两种文化的认知。
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应当凸显文化特色,特别是两种文化中相似点的类比和不同之处的对比。比如进行相似节日的比较时,可以比较我国的清明节以及英美文化当中的万圣节。同是纪念逝去的亡灵,节日的气氛,节日的内容,纪念方式都大不相同。与此同时,还可以将近期的文化热点现象引入课堂,最近热映的电影《寻梦环游记》同样探讨了死亡文化。结合学生们的兴趣,课程就可以非常灵活,并能起到很好的文化双向传输作用。
在教学方法选择上,应当以内容教学法和对比教学法为主,对比两种文化中类似现象的差异,了解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建立两种文化之间平等的关系。班级授课时,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实现小班授课。同时还应当进行分组教学。以3-4人为一个讨论小组,通过讨论和同伴互助(peer coaching)的方式,真正让学生参透文化特点,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以小组为单位阐述集体观点。既能加深学生对于文化现象的认知,也能推动学生双语沟通能力的发展,即跨文化双向传输能力的提升。
多年以来,由于经济上一直处于相对劣势,我们的不少国民一直有一种文化上的不自信。我们的很多学生觉得凡是外来的必是好的,凡是本国的就是弱的。因此,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我们决不能忽视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塑造,使得学生通过了解本民族和外国文化,真正成为语言学习中的动量,将本民族文化传播出去,將外国优秀文化带进来,实现跨文化的双向传输。
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之下,没有一个人能够不理会外界状况而孤立存在。大学英语学习也应当充分顺应这一时代特色,将学生从单纯的语言学习者转变成为复合性的双语人才。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帮助,促使学生进行跨文化学习,成为中外跨文化的双向传输者。
参考文献:
[1]陈静.大学英语3A教学模式探索[J].外语教学,2006(9).
[2]陈霄燕.大数据时代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J].教育, 2015(09).
[3]蓝荣聪,陈永福.大数据视域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4(01).
[4]郑欢,何雪.大学英语改革:从语言教学到跨文化双向传输教学—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模式研究述评[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4 (1).
[5]张燕南,赵中建.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3(12).
【作者简介】赵蕾,内蒙古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