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解决数学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尤其是小学高段数学,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所以教学的重点应转移到发展数学能力,培养数学思维上。因此,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解决问题”的教学,帮助学生初步完成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全面提升数学实力。但是,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解题上存在困难。因而,本文对“解决问题”的解题策略方面进行了教学研究,以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解决问题
小学阶段,在解决数学问题上,学生存在阅读理解差、题干理解不清;无法正确解读数量关系,抓不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数学知识框架体系不完整,反复栽在一道数学题上等问题。这些问题既说明了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又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向。因此,笔者从问题出发,研究了关于“解决问题”的解题策略教学。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一、 制作题干解析微课,提高题意理解能力
在解决问题时,学生遇到的第一个难关就是:识题而不识题意。针对此,教师需要专项训练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理解题干信息的能力,抓住其中的关键词、隐含词,从而将有效信息转化成数学知识,进而解决问题。那么,具体该如何训练学生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制作题干解析专题微课,利用生动、形象的微课带动学生解读题干的积极性,高效学习分析、理解题干的方法,提高题意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五年级上册)时,为了提高学生题意理解能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组织了题干分析专题微课。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播放微课,微课是用FLASH制作的小动画,内容主要讲述了“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圈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的题意理解过程;其次,观看完微课之后,让学生谈感想,如:如何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如何分析题意?讨论之后,引导学生经历分析题干的过程,掌握分析题干的方法。比如微课中的这道题,先让学生圈点勾画题干中的数学信息,如“长方形”“面积”“最大”,掌握题干圈点勾画法;之后,将关键词转化成数学知识,即:求长方形最大面积;然后结合题意求解。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分析题干的方法,提高了题意理解能力,从而提升了解题能力。
二、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掌握解题一般方法
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学习中,学生往往不能正确解读数量关系,无法正确回答问题。这是因为学生缺乏数学思想方法,无法找到数量关系。针对此,在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比如转化化归、数形结合、数学建模等,让学生看透“数学问题”的本质,从而掌握解题的一般方法,有效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六年级上册)时,面对“小李把360毫升液体倒入3个小球和1个大球。已知小球的容量是大球的1/4,大小球容量各是多少毫升?”这一问题,我进行了數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帮助学生找出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具体如下:
首先,告诉学生单位线段表示单位大小球,之后,引导学生读题,在读题的过程中依据题意画出线段图,通过观察线段图,大小球的数量关系一目了然,即,大球×1/3=小球;其次,让学生依据大球与小球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即,设大球的容量为x毫升,那么,小球就是1/4x,等式就为:x 3×1/4x=360,由此求出正确答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获得了解题的一般方法,提高了解题水平。
三、 建立错题练习集册,清除数学认知障碍
相信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无奈:翻开试题,发现学生又在同一个知识点上犯了错误。面对这种“无奈”,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建立错题练习集册,培养学生回顾错题、分析错题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发现“出现错误”的原因,清除数学知识盲点,避免下次在同一个地方出现同样的错误,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率,提升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日常数学习题练习中,学生经常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为了防止在同一个地方反复“跌倒”,我要求学生建立错题练习集册,经常翻阅、分析、练习。如,“面积的变化”这一章,学生在翻看错题集册时,发现“一个长方形长、宽增加它的1/3后,则新旧长方形面积的比值为多少?”这一类型的习题出错率特别高。于是,学生进行了诸多习题的对比分析,并找出了原因:分不清楚比与比值的区别。根据原因,学生重新学习了比与比值的概念,并进行了相关习题的练习,弥补了知识漏洞,提升了问题解决能力。所以,建立错题集册,可以完善数学知识框架,提高解题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高段“解决问题”的教学应从“题干分析”“思想方法渗透”“建立错题集册”入手,帮助学生提高理解题意能力,掌握解题问题的一般方法,健全数学知识框架体系,从而全面提升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理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6(11).
[2]胡飞飞.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初探[J].科学中国人,2015(11Z).
作者简介:
吴晓强,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梅堰实验小学。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解决问题
小学阶段,在解决数学问题上,学生存在阅读理解差、题干理解不清;无法正确解读数量关系,抓不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数学知识框架体系不完整,反复栽在一道数学题上等问题。这些问题既说明了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又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向。因此,笔者从问题出发,研究了关于“解决问题”的解题策略教学。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一、 制作题干解析微课,提高题意理解能力
在解决问题时,学生遇到的第一个难关就是:识题而不识题意。针对此,教师需要专项训练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理解题干信息的能力,抓住其中的关键词、隐含词,从而将有效信息转化成数学知识,进而解决问题。那么,具体该如何训练学生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制作题干解析专题微课,利用生动、形象的微课带动学生解读题干的积极性,高效学习分析、理解题干的方法,提高题意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五年级上册)时,为了提高学生题意理解能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组织了题干分析专题微课。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播放微课,微课是用FLASH制作的小动画,内容主要讲述了“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圈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的题意理解过程;其次,观看完微课之后,让学生谈感想,如:如何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如何分析题意?讨论之后,引导学生经历分析题干的过程,掌握分析题干的方法。比如微课中的这道题,先让学生圈点勾画题干中的数学信息,如“长方形”“面积”“最大”,掌握题干圈点勾画法;之后,将关键词转化成数学知识,即:求长方形最大面积;然后结合题意求解。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分析题干的方法,提高了题意理解能力,从而提升了解题能力。
二、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掌握解题一般方法
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学习中,学生往往不能正确解读数量关系,无法正确回答问题。这是因为学生缺乏数学思想方法,无法找到数量关系。针对此,在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比如转化化归、数形结合、数学建模等,让学生看透“数学问题”的本质,从而掌握解题的一般方法,有效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六年级上册)时,面对“小李把360毫升液体倒入3个小球和1个大球。已知小球的容量是大球的1/4,大小球容量各是多少毫升?”这一问题,我进行了數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帮助学生找出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具体如下:
首先,告诉学生单位线段表示单位大小球,之后,引导学生读题,在读题的过程中依据题意画出线段图,通过观察线段图,大小球的数量关系一目了然,即,大球×1/3=小球;其次,让学生依据大球与小球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即,设大球的容量为x毫升,那么,小球就是1/4x,等式就为:x 3×1/4x=360,由此求出正确答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获得了解题的一般方法,提高了解题水平。
三、 建立错题练习集册,清除数学认知障碍
相信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无奈:翻开试题,发现学生又在同一个知识点上犯了错误。面对这种“无奈”,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建立错题练习集册,培养学生回顾错题、分析错题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发现“出现错误”的原因,清除数学知识盲点,避免下次在同一个地方出现同样的错误,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率,提升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日常数学习题练习中,学生经常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为了防止在同一个地方反复“跌倒”,我要求学生建立错题练习集册,经常翻阅、分析、练习。如,“面积的变化”这一章,学生在翻看错题集册时,发现“一个长方形长、宽增加它的1/3后,则新旧长方形面积的比值为多少?”这一类型的习题出错率特别高。于是,学生进行了诸多习题的对比分析,并找出了原因:分不清楚比与比值的区别。根据原因,学生重新学习了比与比值的概念,并进行了相关习题的练习,弥补了知识漏洞,提升了问题解决能力。所以,建立错题集册,可以完善数学知识框架,提高解题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高段“解决问题”的教学应从“题干分析”“思想方法渗透”“建立错题集册”入手,帮助学生提高理解题意能力,掌握解题问题的一般方法,健全数学知识框架体系,从而全面提升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理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6(11).
[2]胡飞飞.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初探[J].科学中国人,2015(11Z).
作者简介:
吴晓强,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梅堰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