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减少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 提高疗效法。方法:选择78名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EN)与肠外营养组(parenteral nutrition,PN)两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EN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1例,吻合口喽发生1例,腹泻发生2例,腹胀发生3例;而PN组切口感染发生4例,吻合口喽发生3例,未发生腹泻、腹胀现象。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第3至4天恢复排气,第4至6天排便,第12至19天出院,此3项指标EN组患者均早于PN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体重与HGB值、PALB值虽然无显著性差异,但EN组患者高于PN组,LY值EN组患者明显高于PN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强肠内营养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加快免疫和营养状态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食管癌;肠内营养
【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523-01
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国家,也是世界上食管癌高死亡率的国家之一,食管癌居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二位,仅次于胃癌,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1〗。由于食管癌患者术前多伴有营养不良,术中创伤大并且会进一步增加机体代谢,而在术后患者禁食时间长。营养不良已成为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会导致患者对手术及综合治疗的耐受性下降〖2〗。为了减少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 提高疗效法,我们收集并分析了2008年3月到2011年3月期间两家院收治的78名食管癌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性资料:选择2008年3月到2011年3月期间两家医院收治的78名食管癌患者,其中男44例,女34例,最小年龄为38岁,最大年龄为73岁,平均56.4岁。所有患者均经胃镜、钡餐检查明确食癌诊断,行左侧开胸,根治性癌灶切除术治疗。78例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体质量下降(体质量下降占平时体质量百分比的4% - 16% ),均排除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肝、肾功能正常。
1.2 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EN)与肠外营养组(parenteral nutrition,PN),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营养状况及手术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N组采用鼻空肠置管, 术中将鼻空肠管插入近端空肠建立肠内营养通道,术后开始从空肠营养管滴注生理盐水,速度为5 滴/min,在6 h 后,调高速度为30 ml/h,术后第 1 天開始滴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西安立邦临床营养公司生产),速度为40ml/h,以后随着天数的增加和患者胃肠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肠内营养的滴注速度,能量供给按25kcal/kg/d,蛋白质按1g/kg/d,在术后第 7 天开始流质饮食并逐渐过度为正常饮食。PN 组术后接受7 d的常规补液及静脉营养支持,能量及氮的供给标准同肠内营养组,术后 7 d 开始流质饮食,并逐渐过度为正常饮食。检查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血红蛋白(HGB)、血清前白蛋白(PAL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情况。
2 结果
EN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1例,吻合口喽发生1例,腹泻发生2例,腹胀发生3例;而PN组切口感染发生4例,吻合口喽发生3例,未发生腹泻、腹胀现象。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第3至4天恢复排气,第4至6天排便,第12至19天出院,此3项指标EN组患者均早于PN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
在手术第7天检查患者体重,发现EN组患者体重、HGB值、PALB值与PN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EN组三指标值均高于PN组。而LY值,EN组患者明显高于PN组,有显著性差异。
表3 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营养与免疫指标
3 讨论
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食道癌早中期有治愈可能,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包括姑息手术和根治手术、化疗治疗等〖3〗。但是手术作为一种创伤也造成细胞免疫功能损害,同时由于食管癌自身的特性,其发病部位决定了术前术后营养欠佳,营养的补充是食管癌患者术后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观点认为只有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后,才能对患者进行EN支持,但当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肠功能通常在术后数小时(6-12 h) 即可恢复,这给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进行EN支持提供了理论基础〖4〗。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主要比较了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补充对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血红蛋白(HGB)、血清前白蛋白(PAL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情况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并发症发生方面,PN组患者切口感染、吻合口喽发生率明显高于EN组,这可能是由于早期EN支持促进小肠运动功能从而预防和治疗肠麻痹以及患者出现并发症时可直接通过EN通道给药导致的〖5〗。进一步分析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可发现EN患者治疗疗效优于PN组。而患者营养功能主要通过体重以及免疫功能提供,本次研究中体重与HGB值、PALB值虽然无显著性差异,但EN组患者高于PN组,LY值EN组患者明显高于PN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加强肠内营养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加快免疫和营养状态改善,还值得一提的是,肠内营养符合人类生理途径,安全可靠,而且费用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峰,吴志勇,李睿等. 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应用〖J〗. 安徽医学,2010,31(5):171-172
[2] 刘顺芳,邹兰. 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应用及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26-28
[3] 李红晨,汪卫平.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J〗.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67-69
[4] 黄育红. 食管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的临床应用〖J〗. 吉林医学,2011,32(5):83-85
[5] 张晓虹,李筠. 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与护理〖J〗. 护理研究,2005,19(11):23-24
【关键词】食管癌;肠内营养
【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523-01
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国家,也是世界上食管癌高死亡率的国家之一,食管癌居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二位,仅次于胃癌,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1〗。由于食管癌患者术前多伴有营养不良,术中创伤大并且会进一步增加机体代谢,而在术后患者禁食时间长。营养不良已成为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会导致患者对手术及综合治疗的耐受性下降〖2〗。为了减少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 提高疗效法,我们收集并分析了2008年3月到2011年3月期间两家院收治的78名食管癌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性资料:选择2008年3月到2011年3月期间两家医院收治的78名食管癌患者,其中男44例,女34例,最小年龄为38岁,最大年龄为73岁,平均56.4岁。所有患者均经胃镜、钡餐检查明确食癌诊断,行左侧开胸,根治性癌灶切除术治疗。78例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体质量下降(体质量下降占平时体质量百分比的4% - 16% ),均排除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肝、肾功能正常。
1.2 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EN)与肠外营养组(parenteral nutrition,PN),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营养状况及手术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N组采用鼻空肠置管, 术中将鼻空肠管插入近端空肠建立肠内营养通道,术后开始从空肠营养管滴注生理盐水,速度为5 滴/min,在6 h 后,调高速度为30 ml/h,术后第 1 天開始滴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西安立邦临床营养公司生产),速度为40ml/h,以后随着天数的增加和患者胃肠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肠内营养的滴注速度,能量供给按25kcal/kg/d,蛋白质按1g/kg/d,在术后第 7 天开始流质饮食并逐渐过度为正常饮食。PN 组术后接受7 d的常规补液及静脉营养支持,能量及氮的供给标准同肠内营养组,术后 7 d 开始流质饮食,并逐渐过度为正常饮食。检查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血红蛋白(HGB)、血清前白蛋白(PAL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情况。
2 结果
EN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1例,吻合口喽发生1例,腹泻发生2例,腹胀发生3例;而PN组切口感染发生4例,吻合口喽发生3例,未发生腹泻、腹胀现象。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第3至4天恢复排气,第4至6天排便,第12至19天出院,此3项指标EN组患者均早于PN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
在手术第7天检查患者体重,发现EN组患者体重、HGB值、PALB值与PN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EN组三指标值均高于PN组。而LY值,EN组患者明显高于PN组,有显著性差异。
表3 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营养与免疫指标
3 讨论
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食道癌早中期有治愈可能,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包括姑息手术和根治手术、化疗治疗等〖3〗。但是手术作为一种创伤也造成细胞免疫功能损害,同时由于食管癌自身的特性,其发病部位决定了术前术后营养欠佳,营养的补充是食管癌患者术后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观点认为只有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后,才能对患者进行EN支持,但当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肠功能通常在术后数小时(6-12 h) 即可恢复,这给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进行EN支持提供了理论基础〖4〗。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主要比较了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补充对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血红蛋白(HGB)、血清前白蛋白(PAL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情况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并发症发生方面,PN组患者切口感染、吻合口喽发生率明显高于EN组,这可能是由于早期EN支持促进小肠运动功能从而预防和治疗肠麻痹以及患者出现并发症时可直接通过EN通道给药导致的〖5〗。进一步分析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可发现EN患者治疗疗效优于PN组。而患者营养功能主要通过体重以及免疫功能提供,本次研究中体重与HGB值、PALB值虽然无显著性差异,但EN组患者高于PN组,LY值EN组患者明显高于PN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加强肠内营养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加快免疫和营养状态改善,还值得一提的是,肠内营养符合人类生理途径,安全可靠,而且费用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峰,吴志勇,李睿等. 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应用〖J〗. 安徽医学,2010,31(5):171-172
[2] 刘顺芳,邹兰. 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应用及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26-28
[3] 李红晨,汪卫平.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J〗.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67-69
[4] 黄育红. 食管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的临床应用〖J〗. 吉林医学,2011,32(5):83-85
[5] 张晓虹,李筠. 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与护理〖J〗. 护理研究,2005,19(1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