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mey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不仅仅要培养一批批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的人才,更应当培养一大批具有现代人的精神面貌、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学校教育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任务。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未来公民的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取决于现在的教育。探索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对提高未来小公民的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村小学教育水平较为落后,根据农村小学生的特性,我们进行了关于农村小学生样成教育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理论依据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性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全面科学地构建丰富多彩、和谐统一的班级文化,使它具有导向、启迪、培养等功能。
  2、通过本课题研究,提出良好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培养和不良习惯矫正相结合,进一步推进我们及家长队伍建设,促进德育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3、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本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新时期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拓展有利于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德育空间,促進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向纵深发展,使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将认知转化为态度行为。
  四、课题研究内容
  (1)小学生良好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研究。(社会公德、仪表仪态、待人待物等)
  (2)小学生良好读书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听、说、读、写、思的习惯等)
  (3)小学生良好卫生健体习惯的养成研究。(卫生、劳动、体育、心理、安全等习惯)
  (4)促进小学生良好品行养成的心理辅导策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心理咨询等)
  五、课题实施步骤
  1、课题的准备阶段(2016年4月---2016年6月)
  学习有关理论,搜集和整理有关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具体措施。
  2、课题的实施阶段(2016年7月---2016年12月)
  按方案中的研究内容实施研究与实践,积累研究资料,形成阶段性成果,中期要进行小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修正方案。
  3、课题的总结阶段(2017年1月---2017年3月)
  对课题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总结和评定实验成果,撰写课题报告,推广科研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一是调查分析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以及影响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为研究教育对策提供依据;二是调查一些家庭,了解他们在习惯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指导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提供依据。
  2、理论研究法: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教育教学原理,分析以往的成功经验,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逐步构建起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策体系和具体的实施方案。
  3、个案研究法:选取一些典型个案进行跟踪研究。
  4、实践研究法:以“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为具体目标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同时加以理论指导。
  七、研究結果
  本课题的研究历时一年,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主要收获如下:
  1、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礼仪常规》,规范学生的行为,从点滴做起。
  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许多学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节假日走向街头巷尾向雷锋学习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养成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境界,就要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楼道里慢走右行,见到班里门窗桌椅坏了主动修理,上学衣帽整齐,放学站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事,确是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积累。
  2、用教师的言语行动陶冶学生
  教师的行为是学生的一面镜子,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同时,对教师的行为习惯也提出明确的要求,其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言行去感染、熏陶学生。对教师的衣着、发型、化妆、言谈举止等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不但要用外在美感染学生,更要用自身行为修养表现出为人师表的另一面,开展“微笑教育”活动,与学生、同事、家长交谈,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做到“自身正,不令也行”。
  3、用制度强化
  从某种角度上说:“学生的非智因素还不稳定,具有反复性。所以对于学生在家庭中的养成习惯需要进一步改进,例如见面问好、主动行礼。您好、再见、谢谢等礼貌用语的使用要采取常抓不懈,反复抓,抓反复,激发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愿望。只有当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自身需要时才能真正地形成稳定的习惯。
  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
  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则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学生在进行养成教育时一定要充利用好这一阵地,要求教师在开展养成教育时一定要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养成教育因素,把养成教育贯穿于每科教学之中。在此基础上,让各个教研组,备课组制定出各学科教学的养成教育目标和主要内容,并写出计划安排,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贯彻落实。利用一朝一夕,通过每一件事,每一节课的长期熏陶使养成教育达到目的。
  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达到养成教育目的
  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求知欲旺盛。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利用好重大节日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自己的养成行为,检验养成效果,寻找在良好行为习惯中人们所给予的赞赏和肯定,感受自己在社会、家庭中的作用,从而达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6、关注“环境”建设,适应养成教育
  环境育人,环境造就人。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学校环境作为隐性的课堂,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始终要把加强校园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措施抓紧抓好。
  7、及时总结,善于表扬,激励奋进。
  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表现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及时的进行总结,做到每周一总结,每月一总评,学期末进行总表彰。注意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利用广播站,校报等形式让全体学生了解,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表扬、肯定、鼓励,对于增强其自信心,激励其进取心,将产生直接作用,而这些心理因素对取得新成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起到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一、研究背景与课题的提出  为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和进一步适应时代的要求,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着眼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生活的综合素养,我们成立语文课题小组提出“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用新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来优化课堂,使课堂成为整体推动素质教学的主阵地、主战场。  二、课题的理论
期刊
青少年犯罪近年来一直是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对于青少年的年龄界定于12周岁到25周岁,拥有一定的行事责任能力。这是一个思想心智都不成熟的年龄段,容易受社会的影响,而近年来社会犯罪形式呈多样化,青少年犯罪比例也逐年上涨。青少年的犯罪问题越来越突出,从而引导出对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思考。 社会的发展,人员流动性加大,广大青少年或其父母投入打工的热潮中,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过早进入社会,判断能力有限致使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寄宿制 小学生 心理健康  随着农村人口的自然减少和外流,农村学校不断萎缩,乡镇寄宿制学校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但是小学生长时间脱离父母,缺少家庭的教育和关爱,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期刊
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如果出了问题,尽管其它方面素质再高,也难成大器。因此,学校德育工作是衡量学校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实生活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的。有不少教师重教书,不重育人,他们的着眼点放在学生智育上,只关心学生的分数,德育责任感和育人实际工作都不到位,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模
期刊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语文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实践在不断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也确实出现了一番新气象:内容上关注人文方法上强调整体感悟,学法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手段上采用多媒体音像辅助--------,然而,还是常常听到其他学科的老师在说语文课谁不会上这样的话,纵使肤浅但仍值得我们去反思。  课堂教学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一节课的成败,学生有没有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这些过程
期刊
新课标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灵活、开放。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得到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中文字、动画、视频等集为一体,不仅使学生课堂注意力更集中,更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径,而且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学生学得更轻松、积极、主动,使课堂教学更加显得形象、生动、丰富多彩,正符合当下的高效课堂要求。  一、新课标的基本理论。  《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标准》中提到: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各种学习和实践技能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作为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的学习技巧应该是课堂倾听。在数学教学中,良好的倾听习惯对于学生学习数学起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呢?  一、明确目标,引导学生去倾听  小学生的特点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意义  1、引发学
期刊
新课程教学已大力推广,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新教材的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渗透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面知识,具有学科间的融合性和延展性,努力让学生在课内获得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和谐统一发展,是我们在新课标理念下追求的最终教学目标。物理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如何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力来实现高效物理课堂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  下面简单谈谈我在尝试提高学生学习力方面的一些体会。  
期刊
我认为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首先要爱学生,包容学生常犯的一些小错误,相信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我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或许在工作中也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我会努力去关爱自己所教的学生。下面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