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来源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w84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小学生处于思维发展和数学能力提高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以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主体目标,提升学生合作探究情境学习的互动效果,是符合小学数学学习规律的方法之一。文章通过探究课程导入环节、课堂情境构思环节和合作环节的设计应用,以期丰富教师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方面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能够有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契合课程改革目标对学生综合发展的需求。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讨的积极性,以弱化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排斥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为加快教师的课堂教学进度奠定基础。
  一、趣味导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从课程导入环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后续知识的引导和学生的合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使导入环节具有趣味性,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逐步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深入阐释课程内容,通过具体化的实例,帮助学生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进一步降低学生接受知识的难度。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激励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的周期现象。教师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周期现象的含义,即相同的间隔而重复出现的现象称为周期现象,如“24小时为1天”“7天为1星期”等就是日常所熟悉的周期现象。教师在展示周期现象的含义后,可以让学生对生活实际中的周期现象进行举例。学生积极踊跃地回答:树的一圈年轮是生长的周期现象;春天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冬天飞向南方也是周期现象的体现。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地掌握了该知识,教师可以列出一道题目:6月1日为星期三,那么86天后是星期几?在经过前面环节的介绍后,学生面对该题目时能够迅速找到周期这一切入点,并进行解答。教师在课程导入环节中介绍了“7天为1星期”这个周期,学生便能够迅速判断86中有12个7天的周期,并且还多出2天,这说明86天中经过了12个循环,第84天是星期三,那么第86天就是星期五。这样的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更好地利用导入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将生活元素融入导入教案的设计中,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二、巧借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探究效率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愈发广泛,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进行具象化的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数学问题。学生在这一手段下领悟数学抽象概念,能够较好地跟上教师的课堂教学节奏,实现高效教学。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动画教学的方式,增加学生对数学探究的趣味性,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实践探究中,缩短学生与数学课堂的距离感,从而打造更具高效的课堂。
  例如,在教学教材四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方式,让学生观察“阿拉丁神灯”的动画情节,从中寻找出具有对称轴的物品。学生仔细观察动画内容,结合轴对称的概念,对其中出现的物品进行一一筛选。有些学生指出,画中的门是对称的,阿拉丁戴的帽子也是对称的。学生踊跃回答后,教师让学生总结对称轴物品的特征。学生总结,由对称轴进行折叠,两边可以重合,便说明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然后,教师可以按照同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数学概念。学生通过旋转门和推拉门两者的对比,了解平移是物体沿着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而旋转则是绕着某一中心点旋转不同的角度。相较于抽象的概念,学生通过动画的方式能对数学知识有更加灵活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新课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更自觉、自发地投入课堂中。
  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课堂进行点缀与辅助,从而提升学生对课堂的专注度和主动性,进而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开展小组合作,活跃课堂氛围
  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参与其中,对学生的讨论成果和讨论方向进行针对性的点评,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踊跃性,同时还能在探讨环节中培养学生对数学过程的观察能力,以此来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融合课程知识,让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讨论。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假分数如何化成整数或大分数;分数和小数不能相互转化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下课前提交练习,并给出讨论的观点。每名学生都对假分数、分数、小数進行了一定的猜想和评价。当有学生不理解假分数约分的概念时,其他学生会积极地帮助该名学生。在做练习题时,小组学生分工合作,解答自己擅长的习题,并向其他学生讲解原理,最终让所有学生都学会知识。
  教师可以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导入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通过多元参与帮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关键,提升学生自主归纳和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转换教学思路,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形式多样的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师可以借助趣味课程导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和后续学习的兴趣,通过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宽学生知识学习的渠道,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并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侯江霞. 再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 华夏教师,2018(35).
其他文献
幼儿园保育工作是园所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教并重”“保教结合”是幼儿园倡导的主旋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总是难免会有所偏差。本文就我园保育工作的现状,阐述一些粗浅的做法,在学习、研讨、观摩等多种研习的活动中,让保育工作这片“绿叶”亦灿烂。
自从人类有目的的制造工具以来,设计文化就开始萌芽、形成和发展,分析和研究设计文化的核心因素与根本。从社会发展史、艺术人类学和设计文化史的角度,分析和研究设计文化产生的内在因素,通过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分析了设计与生活之间的渊源和影响机制,通过研究为人的设计和为物的设计过程,分析了设计文化的核心因素。设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生活是设计文化的核心因素与根本,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主线就是设计文化发展史。
文章通过分析民宿行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出传统文化元素对民宿标志设计的重要影响及作用,并发掘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民宿品牌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基于此得出一套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民宿品牌标志设计方法。期望可以提升国内民宿品牌在形式上的差异性以及内容上的文化性,在提高消费者体验感的同时,促进民宿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地方经济。
针对建成后的景观项目,引用景观绩效概念对盐文化古镇的综合性能表现,尝试建立一套适宜的评估体系,以期对盐文化古镇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以文化、社会、环境、经济、美学五个层面为出发点,初步建立了盐文化古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熵权评价法构建了盐文化古镇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经过实证研究,这种层次-熵权法综合赋权的评价模型能够有效分析建成后的景观项目所创造的价值,为其后面的管理及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
洞察护工为失能老人卧床洗头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结合包容性理念提出设计策略及应用。通过非结构化观察法、个案访谈法,对康护机构的环境及医院护工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和考察,探讨护工为失能老人在床上洗头过程中所面临的痛点,整合现有产品技术,基于包容性理念提出针对性包容性设计策略。通过对产品的结构形态、技术功能以及CMF设计方面的研究,设计出适于失能老人使用的床上洗头产品,以期能为我国失能老人群体的卧床护理提供帮助和关爱,为护理产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实例参考。
摘 要: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使语文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课外阅读已经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因为缺乏长期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的理论指导,一线教师的课外阅读指导常常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尤其在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启蒙阶段,更是出现了不作为和无效作为的情况。文章从打好阅读基础、渗透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三个方面入手,阐述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阅读兴趣;阅读方法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小学教育教学已经开始逐渐接触线上教学的教育形式,小学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探索这些新媒体技术.而对于科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则需要教师反复研磨
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刻画图形模型是实施“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的核心理念.文章以“认识三角形”为例,尝试在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在刻画图形模型的基础上,发展空间观念和推
学习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都比较重视新授课的教学,忽视复习课的作用.复习课也多采用题海战术,这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
田园综合体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手,结合田园综合体的景观设计策略与模式,以保护和修复川西林盘为出发点,探究川西林盘景观规划设计新方法。通过对田园综合体概念的梳理,以及对川西林盘特色进行概括提炼,接着对川西代表性林盘的地形地貌、景观特色以及功能布局等进行勘探研究与分析。最后提出在保留林盘功能和要素的基础上,重塑和再现林盘生活场景,并融合农业观光体验、文创产业开发等文旅融合的规划设计,为川西林盘景观规划设计添加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