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求学,轻叩色彩斑驳的时光之门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哪一座城市能像帝都北京这样,吸引着如此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有抱负的学子。古色古香的建筑孜孜不倦地讲述着历史的沧桑,那弯弯的老胡同、方正的四合院里,每一片砖瓦都散发着老北京独有的人文气息。尽管从前的悠闲已被匆忙的现代脚步所取代,但老北京留下的京味仍氤氲在这块北靠燕山南临永定河的土地上,滋润着北京城近九十所高校,彰显着蓬勃的青春活力,以独特的魅力让人心甘情愿地在此“沉沦”。
  这是一个孕育梦想的地方,从流浪歌手、餐厅小妹,到踌躇满志的大学生,都被这个大磁场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即使再艰辛再疲惫,也依然坚守在这里。那洗净铅华的稳重交织着斑驳陆离的光与影,这是我们青春年少时最为绚烂而厚重的记忆,当我们重新将它翻开,满眼的繁华与温柔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海淀区  书卷气息最浓厚的一角
  ○八月朔风
  10月,香山的红叶在秋风中斑斓着色彩,凤凰岭的奇峰林海争奇斗异、果香沁心,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回荡着历史的悲歌,高校包围中的五道口的夜依旧美得让人沉醉……这里是北京,是海淀,是学霸扎堆的地方,是高校密得难分你我的地方,是书卷气浓得化不开的地方,当然也是美女帅哥如云、珍馐美味泛滥的地方……
  水木湛清华,书卷掩明灯
  清华、北大这两所高校曾经同为清朝帝王的花园,有着无数的古迹,一个在街这边,一个在街那边,一所沉稳凝重,一所清新雅致。
  有人说,清华是百年风物,匍匐在岁月的面前,它的美丽温婉如池畔的红荷,雨点飘落,便已芬芳微醺。清澈的万泉河水从腹地蜿蜒流过,勾连成一处处湖泊和小溪,滋润着一代代清华学子高洁的志趣和情操。清华园有威严的一面,也有浪漫的情怀,如果你想在这里寻找诗情画意,那么就轻轻地接近水木清华吧,在荷塘月色间体会它的曼妙情境。这里也是学子们读书和休闲的好去处,在玲珑古典的亭台之间伴着和畅的惠风,静静安享美丽的时光。
  而北大的美,除了人文气息的美,最独特的便是那一湾让许多学子魂牵梦绕的未名湖。有人说:“北大之美,在夫燕园一景;燕园之美,存诸未名一湖。”据说乾隆曾登翼然亭赋诗,并曰:“出西轩面横岭,亭中设便坐,近纳岚翠,远往野绿,仿佛香山来青景色。”如今登亭,岚翠、野绿的景象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北大逸夫楼、体育馆凌空飞翔般伸展的新翼。夜色降临,北大图书馆灯火通明,或许这就是北大历经百年风雨仍无可替代的王者风范。
  吞吐三江水,怡然一勺池
  坐享中关村大街繁华风景的中国人民大学有着高端大气的西门、低调朴素的东门、开门时间捉摸不定的南门和地处静僻角落的北门。从建筑到宣传图册,人大向来青睐红色,取自宫墙的深红色雍容大气,颇具人文意韵,名曰“人大红”。
  校园里明德法学楼前的大台阶是凉爽夏夜学子们弹吉他、数星星的好去处,而地处校园中心地带的教二草坪则是拍毕业照时人气最高的地点,也是仲夏夜纳凉、积雪天打雪仗的好去处,阳光灿烂时有人躺着看书晒太阳,冬天的夜幕下也曾有人在这里放孔明灯。相比北大的未名湖、清华的荷塘月色,人大的一勺池虽说小了点,却也袖珍可爱,池中的石头背面撰联“吞吐三江水,怡然一勺池”。一勺池一年四季都值得赏玩,最惊艳的就是秋天池边的一树金黄。
  人大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老校区,历史已逾百年,位于东城区平安大街张自忠路3号。铁狮子胡同里的老人大弥漫着浓浓的书卷气息和古雅风情,高高的围墙隔开了平安大街人来车往的喧嚣,黛绿色的花木不紧不慢地诉说着曾经的往事。毕业时,很多小伙伴会相约去老人大拍民国风的毕业照和旗袍照。
  影影绰绰间,陋室有德馨
  穿过小月河,爬上西土城,站在蓟门烟树的石碑旁,眼光掠过车水马龙的学院路,有一个地方进进出出的全是俊男靓女,没准你还会瞅见一个煞有介事的“草台班子”——扛三脚架的、拎摄像机的、背吊杆话筒的一群人从花岗岩校门里走出来,他们头顶上方是“北京电影学院”六个大字。
  从石老娘胡同到新街口外小西天,从沙河朱辛庄到西土城路4号,北影虽一直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笑谈,但笑谈中隐约带出的是从容与自信。校园里有人在写生,有人坐在长椅上交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北影是不少文艺学子梦寐以求的天堂,校园里树色水光无限好,仿佛岁月在胶片上映出层次繁复的影像,影影绰绰间,装饰着电影学子课堂的窗户。小草坪中,畅想柱有着直冲云霄的豪迈之气,旁边的梧桐树高大挺拔,葳蕤繁茂。课间,望向畅想柱的方向,会有同学走过来打趣:“又做什么美梦呢?”电影就是造梦的,畅想一下也无妨。
  当然,我们不得不说,北影校园里除了各式唯美的建筑、绿莹莹的草坪,还有那些时刻走在时尚前沿的学生们,他们也是校园一景。
  美味穿肠过,爱意心中留
  来北京求学,千万不要光顾着埋头学习武装脑袋而亏待了辘辘饥肠,也不要只顾痴看满眼的帅哥美女而无视味蕾的饥渴难耐。
  清华的大厨们晨间的成果化为餐桌上的美景,低廉的价格带给你的是舌尖的无限享受。瞧,那白吉馍受热酥脆,清香扑鼻,肥瘦相宜的猪腿肉配以精制的卤汁,厨师精准的刀工将白吉馍切分为一天一地,剁烂的腊汁肉嵌入馍中,转化成一道绝美的晨间美味。
  北大食堂的美食是一本文学作品。小小的主食厨房曾是“煎饼”的代名词,辣椒油香气四溢,同时以咸鲜的质感挑逗着来往行人的舌尖,让人忍不住在滚烫时就入口。稍微奢侈的食客会多加根火腿肠,再买上一份拌满麻酱的凉皮,一热一凉,不输鸡腿的高卡路里搭配尽在于此。
  当然,还有人大辣而不燥、鲜而不腥的麻辣香锅,北语东尼亚穆斯林餐厅里个大味美的羊肉串,北师让人领略麻辣在舌间交织跳跃的曼妙与神奇的拌鱼头、中国农大公主二楼口味浓郁鲜香、酸辣适口的干锅茶树菇……这趟帝都求学之旅是舌尖苏醒的最好体验,那些或清新或醇厚的食物带着些许浪漫的气息扑面而来,留在心间的将是最华丽的味蕾记忆。   朝阳区  蕙质兰心,把细碎的光阴磨成诗
  ○豆芽菜
  元大都城遗址的历史烟火、日坛公园的曲池胜春与清晖观日、紫檀博物馆“寸檀寸金”的艺术珍藏、酒仙桥街798的艺术与时尚、中华民族园热闹的歌舞表演、国家体育馆让人心血沸腾的运动赛事、中国科学技术馆走在时代前沿的高科技……没错,就是这些元素构成了今日的朝阳,这里被旅者青睐,被学子向往。
  求学在朝阳,你会惊奇地发现,这里的半壁江山似乎都被那些或大气端庄或古灵精怪或秀外慧中的女子占去了。话说,女生超过70%的学校就是女神集中营了,那么朝阳区堪称是北京的“女神集中营”。中华女子学院的女生比例高达98% ,堪称“超级女神集中营”,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等,这些院校也都不乏蕙质兰心、温婉娉婷的女子。
  把一切有关女子的美内化于心,外融于形
  在朝阳区,无人不知育慧东路1号,那里不乏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气质如兰的女子,而中华女子学院似乎把一切有关女子的美都内化于心,外融于形,始终保持着独有的清新雅静的魅力。女院主楼如母亲舒怀张臂,欢迎着莘莘学子走进知识的殿堂。教学图书综合楼以“润”为主题的景观装饰,取“润桃李之芳菲,泽万物之春华”之意,看桃花朵朵,听琴声悠扬,令人仿佛置身于美轮美奂的艺术的春天。杨柳轻拂绿茵葱,风拨涟漪呈芳芬,水出婷婷笑芙蓉,莘莘女子悦园中。专心读书的女学生汉白玉雕塑静立在绿荫湖畔,与在林荫小路上手捧课本晨读的女大学生相映成辉。
  天地光华,钟灵毓秀,清新雅静、秀丽宜人的校园透着女性特有的柔美与时尚。教室里、小湖边、绿荫下、操场上,在这座圣洁的知识殿堂里,到处洋溢着青春的笑颜,舞动着勃发的生机。而女院的美,美在内涵,美在独特。
  当然,若是你在女院看到有男生嬉笑着与你擦肩而过,不要怀疑,也不要惊讶,没错,他们也是女院的学生。早8点上课,7点整湖边散步一圈,对着垂柳练声,吼两句“啊嘿哈”,外加经典桥段“八百标兵奔北坡”或者“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国忧民之情”,然后去食堂来一份小笼包和豆浆,身旁是一群秀色可餐的姑娘,餐盘里洒满阳光……这就是女院“男宝”们的生活,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但也羡煞旁人。
  忆往昔,思流芳,细数悠然轮转的时光
  话说朝阳区除了女院,还有一个“女子学院”,那就是定福庄南里1号的第二外国语学院,女生的比例高达77%。古老厚重的铜制编钟轻轻叩响,仿佛在提醒学子们时光正在悄然流逝;纯洁白净的飞花四散飘扬,似乎在预示这又是一个季度的悠然轮转。仰首是春,俯首是秋,又一个年头悠然而过,又一段故事徐徐展开。
  大多数二外的学子都喜欢到翔宇楼的自习室坐上一会,选一个靠窗的座位,沐浴着热情而妩媚的晨光,有些慵懒却又强烈地感觉到全身的血液中都流淌着对新一天的憧憬。也许,没有人会拒绝翔宇楼的宽敞与明亮,置身其中,自己的心仿佛也一下子打开了。于是,作业不再是首选,英语也绝不是唯一,你可以摊开报纸,纵览天下,得一阵狂喜或愤怒,或者打开刚从图书馆抱回的书籍,沉浸其中,寻一份闲情与雅致,你甚至可以塞上耳机,伴着动听的音乐,走进自己的世界,执一支笔,于精美的信纸上向异乡的挚友倾诉心声。
  站在繁花紧簇的周总理像前,望向中文楼,那焕然一新的台阶似乎翘首期盼着即将开始的新生活。莘莘学子踏着悠扬婉转的铃声,在每一堂课上体会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内敛与张扬的文化的交织,看日出、感日落,经历自己与二外的点滴变化,感悟已注定要用一生去回味的缘分……
  核桃林间,胡同边上,把温暖写成浪漫的诗
  在定福庄东街1号的上空,“校园里大路两旁,有一排年轻的白杨,早晨你披着彩霞,傍晚你吻着夕阳……”这个熟悉的旋律久久回荡,这里是中国传媒大学,也是曾经的“北广”。
  那片郁郁葱葱的核桃林遮天蔽日,虽已有些年月,可它似乎永远都洋溢着青春的光彩。白天的核桃林树叶沙沙,让人神清气爽,捧书于林中阅千秋古史看今朝风云;晚上,月光下的核桃林树影婆娑,氤氲着柔美的浪漫之气,漫步于林中将万般思绪化成阵阵清风悄然散开……校花蝴蝶兰虽然没有核桃林与白杨树这般有名,但它花期长,清香而美丽,平凡却高贵,正如这校园里步履坚定的学子。
  女生的新生宿舍位于与中传媒相邻的中国矿业大学里,通过一条胡同与中传媒相连。每逢下雨,雨滴打在胡同里,醉了满腹心事的撑伞人。胡同边上的定福庄第二小学很有趣,无论是鸦雀无声的课堂、叽叽喳喳的课间休息,还是只有黑板报留守的空荡荡的教室,都能勾起你无限的童年回忆,让人不由得会心一笑。闲暇时,到矿业大学“串门子”,在操场旁边的教学楼自习,然后在阳光最好的时候坐在有树荫的椅子上看别人挥洒汗水,把满心的温暖与闲适写成最浪漫的诗。
  执笔泼墨画中诗,那是说不尽的浪漫与文艺
  兜兜转转来到花家地南街,寻寻觅觅中继续书写有关浪漫的诗。这里因为有中央美院,幽静中蕴含着的永远都是浪漫的气息。
  美院浑然一体的灰色让初来乍到的人或多或少会感到些许沉闷,但在艺术家的眼里,灰色正是最深沉和永恒的颜色,它使美院看上去永远都崭新如初。放眼望去,整个校园就是一个精心搭建的积木建筑群,高低错落有致,形式感极强,而校园的个体建筑之间也融会贯通,形成一体。
  古旧敦厚的石头垒砌的大门是迁址时从老美院搬过来的,每一个部分都镌刻着美院的历史。钟楼巍然耸立,从远方走向美院时,你就能发现它一直在为你指引着美院的方向。钟楼是美院的灵魂,引导着美院师生孜孜不倦的创新精神。
  校园是美院露天的展厅,随时随处展示着学生的才艺。在这里,需要的是一双具有发现力的眼睛:那草地上突然多出的两三个麻绳编的下水道盖子,仔细一看,它们却是供学生休息的座椅;灰色的砖壁角上竟有几块闪闪发光的金属片,定睛一看,原来那是学生的作业作品,小小的创意为美院增添了别样的精彩……在这里,生活与创作融合无间,真是不亦快哉!在这所专业的艺术院校里,处处都能使人迸发出热情和想象力,这里无疑是热爱生活的人最流连忘返的地方。   东城区&西城区  倾听老北京的腔调与音韵
  ○思 蓝
  东城区是北京城文物古迹最为集中的区域,著名的天安丽日、紫禁夕晖,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左祖右社”的太庙、社稷坛,探索天空奥秘的北京古观象台、鸣金擂鼓报时台的钟鼓楼、正气浩存的文天祥祠等等。而西城区也毫不逊色,有月坛公园、历代帝王庙、陶然亭公园、北京大观园、醇亲王花园、恭王府花园等。所以,闲暇时,你不妨迎着温暖的阳光,从老巷到胡同,走在闹中取静的小路上,想必你定能感受到老北京的雍容大气而又不失优雅闲适。
  虽说东城区和西城区的高校没有海淀区和朝阳区的那么密集,但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外交学院等高校把这两个老城区装点的文艺浪漫又不失大气稳重,也是心怀抱负的学子读书生活的好去处。
  南锣鼓巷,光影交错中看“戏”里“戏”外的老北京
  人们都说,东城区的南锣鼓巷是绿色的,而那绿不是眼里的色彩,而是心情,那份清澈干净的质朴会浮动在每一个到过这里的人心中。在这里,不经意间,你便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老北京时间。明清以来,这里“东边一个王爷,西边一个大臣;南边一个总理,北边一个军阀”,蒋介石的行辕、荣禄的宅邸、文煜的可园……如今,靳云鹏的金粉之家已变成星光灿灿的中央戏剧学院,住满了或小清新或新潮时尚的文艺人;炒豆胡同僧格林沁的祠堂摇身一变,成了供人们歇息的宾馆;雨儿胡同画坛巨匠齐白石老先生当年的居所如今挂着“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的牌子,院子保护完好,透着老宅门的原汁原味……一群人、一条巷、一份质朴,穿越南锣鼓巷,老北京在岁月的流逝中依旧不变如初。
  顺着南锣鼓巷往北走,东边的第三条胡同就是东棉花胡同。清晨,远远地就听见“咿咿呀呀”的吊嗓声,京味十足的几个唱段与老胡同里的一切恰到好处地相融,就像水溶于水,浑然难分。胡同路北就是中外闻名的中央戏剧学院,是喧嚣的南罗鼓巷中一处安静的所在。旁边的蓬蒿剧场里经常会有中戏的学生和老师在讲戏,也会有小的戏剧排练。
  作为我国学习舞台和影视表演的顶级学府,中戏占地面积不大,包括实验剧场,只占东棉花胡同和北兵马司胡同之间西部的一部分,但“庙不在大,有神则灵”。在中戏,看到任何名人都是很正常的事。中戏前面的那条巷道并不是特别宽,不过很多老百姓都称这里是“星光大道”。骑着自行车,将车速放慢,车轮碾在路上,幻想着一个个光彩亮丽的明星从你身旁走过,还真有一种追星族的兴奋感。若是在艺考招生季节,这里恐怕早就被帅哥美女们“占据”了,那可是一道盛景啊!
  校园里古色古香的建筑、爬山虎爬满的墙壁、绿叶缠绕的葡萄藤架都很有年代感。而表导楼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一楼有京剧班的排练教室,早上出晨功,吊嗓子的青衣声音细得像能够穿针引线,那声音清澈明亮,像一股春风在老胡同的上空一下子就化了。在一楼的走廊里,你还能看到舞美专业的小伙伴们抱着各种材料跑来跑去,为他们的各种模型做准备。二楼的201形体教室比北舞最大的教室还大,四楼是歌剧系的地盘,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老远就能听到那些经典的歌剧唱段。若是你在夜里听到从表导楼里传来哭闹,乃至哀嚎的声音,不要害怕,那必然是导演系的学生做不出作业在那里做着垂死挣扎。
  夜雾妖娆在头顶的天窗外,墙上的时钟滴滴答答,木质的四格窗框化不开路灯微透而来的温雅光辉。这里是中戏,“戏”里“戏”外的人生都透着老北京的腔调,把文艺的气息捣碎碾磨,化成阵阵香气氤氲在夜的深处,伴人入眠;这里是南锣鼓巷,像李白笔下的诗,像齐白石笔下的画,韵味高深却又天真烂漫,总是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惊喜……
  鲍家街43号,流动的音符里闪烁着青春的光
  与东城区东棉花胡同“咿咿呀呀”的吊嗓声相呼应的,则是西城区鲍家街43号“咪咪咪嘛嘛嘛”的练声曲和各种乐器演奏出的旋律。
  鲍家街43号,这个透着悠长历史底蕴的宝地为原清醇王府旧址,也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所在地。学院古建区保留着清朝王府的原貌,古朴典雅,无论是春夏秋冬的四季更迭、晴雨风雪的天气变化,还是从早到晚的光影变幻,学院的一草一木时时刻刻都体现着独特的音乐文化气息。设计灵感来自五线谱中的高音符号的施坦威花园东端是一池静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寓意艺术思想的天空永无止境。高大的油松、疏密有致的五角枫、翠绿流油的龙柏球、琴键式的黄杨绿篱笆,还有十几种花期、姿色、形态、香味各不同的花卉,一层层、一丛丛、一片片、一簇簇地把学子们的音乐梦装点得华美优雅。高大而优雅的曲型廊架下,一条蜿蜒的花岗岩碎拼路将综合楼广场分为南北两部分,高挑的红瑞木,红枝绿叶一条线,点缀着长长的建筑基座。叮咚园紧邻恭王府老墙,仿旧条砖铺了一片形似小蝌蚪的休闲区,有蜿蜒小路贯穿南北,溪流进入池塘水声清脆。篮球场北侧筝园里胡桃木色的小广场古香古色,几块形似古筝的石板似乎在静静地等待知音。图书馆东侧的琴园轮廓酷似一把大提琴,古树砌制的圆弧形木座椅配以米黄色涂面,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这些景致如一颗颗夺目的美钻镶嵌在绿树与建筑物组成的画毯上。
  有序的节奏唤醒人们的神韵,美妙的乐谱钩玄心灵的凯歌,如画的意蕴呼唤灵魂醒悟。在这个由音乐搭建而成的温馨港湾里,学子们心怀梦想起航远行,也停泊着一个个疲倦的心灵。在这里流动着的每一个音符都在讲述有关青春与时光的故事,人们总是这样心甘情愿地在悠扬的旋律中慢慢成长,然后渐渐老去。来自天南海北的学子相逢于校园,从陌生到熟悉,相知便是友谊,有情便是有意。毕业时洒脱地道一声“再见”,夕阳下共同拾起幽绿的记忆,而他们也将到星图上找寻自己的新位置,用闪烁的星光相互问讯、互倾情意。
  指尖在黑白琴键上灵动地滑过,嘴唇轻触萨克斯的深沉凝重,怀抱吉他为眼前的人深情弹唱……更亦或是在春天随《百鸟朝凤》欢快的节奏翩翩起舞,在夏夜听《渔舟唱晚》安然入眠,在秋晨欣赏《高山流水》静看红叶纷飞,在冬日聆听《月光下的凤尾竹》思远亲念故友……就这样,如歌的青春在鲍家街43号这一方浪漫的天地里,闪烁着柔美得让人睁不开眼的光。
其他文献
它,是流传了千百年的玩具界鼻祖,   它,有着数以亿计的王牌粉丝,   它,有着王室血统却又很快脱掉高冷的外衣,迅速进入到平民阵营中……   它,就是家喻户晓的扑克。也许提到扑克,很多人会想到赌博、懒惰、不务正业等一系列负能量的词语,但这不是对扑克的全面概括。因为,扑克除了博彩之外,还有很多用途。扑克们励精图治,一路向前,在锻炼动手能力、内涵修养、恒心毅力方面都下足功夫,由此看来,纸牌扑克为
期刊
说起红色电影,你第一时间想到什么?记忆中的黑白影像、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以及老演员刚强正义的脸。当记忆的纽带连接起那段如歌岁月,根深蒂固于脑海里的画面便一一浮现。   但那都是老电影了,如今以年轻人为主的观影群体早被好莱坞大片提高了胃口,再提起老旧的“红色电影”,似乎就是粗糙和说教的代名词。放在电影人面前的一个头疼问题就是:如何让90后喜欢红色电影,如何避免“一提‘主旋律’,脸色就发绿”的尴尬局
期刊
秋风飒飒,硕果累累。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我也尝到了成功的甘甜。   接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时,母亲非常高兴。她放下了手中的活儿,破天荒地杀了一只鸡。鸡肉煮熟了,母亲叫我吃饭。我正在写作业,随便说了句:“你先吃吧。”时间在我的笔下飞逝,等到作业做完的时候,揉揉眼睛,转过头,目光正与母亲的双眸对视。她的脸正对着西下的夕阳,像向日葵一样张着脸想得到太阳的允诺。在夕阳的照射下,母亲的脸黑中泛黄,那是余光
期刊
让人欢喜让人忧愁的高考落下了帷幕,无论你是因为一道题的迷失懊脑不已,还是拿着梦寐以求的通知书,抑或是破釜沉舟准备再冲刺一次……不管你属于哪一种类型,现在到了这个令人兴奋的七月,我们都该松一口气了,可以享受一下暑假,或者静坐在足球场边思考接下来的人生之路。那么,你是想从刚进入大学校园就好好学习,沿着高中学霸的路线继续奋战呢,还是想要屌丝逆袭高富帅成为校园红人呢?今天,我们就看看学霸和红人之争!  人
期刊
我相信拥有少女病的女孩子,绝不在少数,其中大多数一定是那些被看作普普通通而容易被忽视的存在。不是完完全全被忽视,却总觉得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存在。   世界上真的有天资丰厚,不努力就可以轻松拥有一切的人,但只是少数。如果足够努力的话,不够美丽和聪颖的缺陷是否会被弥补呢,但还是会因为付出了比别人多太多的努力而感到不甘心吧?   有的人会保持少女病甚至是一辈子,有的人却早早脱离了少女病的范畴。  
期刊
今年假期,形形色色的课外辅导班依旧是“香饽饽”。与往年不同的是,数学、作文等传统项目有了“没落”的迹象。唐诗、宋词、书画等传统文化项目则渐趋升温。在欣喜于传统文化重回大众视野的同时,一个潜在的疑问产生了:当传统文化与辅导班结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辅导班能否让学生真正懂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成“黑马” 老牌补习班呈“没落”迹象   一项由某媒体发起的《关于假期课外辅导班》的微调查中共有340人
期刊
浩荡的秋风催动着深蓝浅黛的山的浪涛,呼啸着颠簸奔腾的江的跃动,拍击着晨曦,从秦皇的山呼海啸、红叶古巷吹到塞外的戈壁孤城、黄沙驼铃。雄关漫道,烽火狼烟,风吹来的铁马金戈撞击声,是抗倭名将戚继光怒吼出的山海誓约,是李自成挥刀北上的义气云天,是杨家将横扫六合、转战八荒的忠肝义胆,也是姜维接过投降诏书时的心碎与苍凉……西风烈,莽苍穹,雄关铮铮掀起如雷的声涛灌耳——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山海关 两
期刊
总有一样东西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就好像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无法割舍。   从我记事以来,奶奶总是戴着帽子,圆顶的、尖顶的、毛绒的、皮质的……种类数不胜数。我也曾打趣过:“奶奶,您的帽子多得可以开店了。”奶奶总是笑着刮刮我的鼻子说:“多归多,可只有这一顶最合我意。”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嘴是咧开的,眼睛是弯弯的,手摸了摸头上那顶红褐色的毛绒帽子。   那是奶奶的第一顶手工帽,颜色经岁月磨砺变得愈发暗沉
期刊
今年注定是仙侠剧重新大热的一年,当《花千骨》称霸荧屏之际,《蜀山战纪之剑侠传奇》已经杀青,《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已经开始张罗着要拍成电影和电视剧,《仙剑奇侠传5》即将开机,女主角的人选掀起了一浪接一浪的大规模热议……  你不用感到吃惊,因为从2005年《仙剑奇侠传1》创造了收视奇迹开始,10年间,仙侠剧每每出击总能引起收视热潮,因为这个类型的剧集有着先天的走红基因。眼看着一大波仙侠剧来袭,似乎仙侠剧
期刊
年少的时候,因为跳皮筋争输赢,每天一起玩耍的小伙伴生气地对我说:“以后再也不和你玩了!”   “不玩就不玩!”我转身就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个人上厕所,一个人写作业,一个人上下学。大概从那时起,我开始明白,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没有小伙伴会特别累。吃饭没滋味,看电视没意思,连梦都变成灰色的。   后来,我有了新朋友,与吵架的小伙伴不再剑拔弩张,但我们再也没能和好如初。   那时年纪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