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老师:
您好!我儿子小时候由爷爷奶奶带着。对孙子,爷爷奶奶真是捧在手里怕丢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什么活都不让孩子干。我主张放手,希望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当此时,强势的爷爷奶奶总会说我对孩子太苛刻,不够爱,这么小就让他干活,不像个妈!我虽有不满,但工作缠身,带孩子必须仰仗公婆,也就妥协了。
孩子七岁后,我终于有条件自己带了,因为孩子就读于我任教的小学。一开始,孩子的问题不少,但在我的帮助下,孩子一路追赶,逐渐提高。就成绩而言,也算是进入了优等生的范围。
但是孩子有“拖延症”,我看不惯他总是磨磨蹭蹭的样子。不管有多重要的事,他都不会太急。孩子做家庭作业的速度总比其他同学慢,我觉得十分纠结,不知原因何在。我向老师询问孩子在校的作业情况,老师却说在学校里看不出这孩子写作业特别慢的迹象,速度是中上。
可能因为当老师的缘故,我常把目光聚焦于一些优秀学生身上,把他们的一些优点全部拿来,往自己孩子身上套。一旦孩子做不到,我就缺乏耐心,对孩子施以“咆吼”;一旦孩子犯错,我便狠狠批评。以致有一天,儿子对我说:“妈,你再去生一个吧,我反正是没用的。”面对这样的孩子,我该怎么办呢?
浙江博妈
博妈:
您好!在回答您的问题之前,我想先说说您最纠结的那一点——孩子的“慢”。既然学校老师在班集体中并没有发现孩子存在过慢的迹象,那么您所谓的“慢”,标准是什么?参照物又是谁?作为老师,你看到了太多优秀的学生,然后希望把他们的优点存放到你的儿子身上,所以对他的挑剔,难免就会比普通家长多一些。人无完人,您的孩子怎么可能集中那么多的其他孩子的优点呢?
错误的教育,让孩子自我否定
其实,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标,一是让孩子在感受到爱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让孩子逐步形成对自己的美好期待和良好定位。您给孩子的爱也许是够了,但您对孩子的比较式教育,无疑是打击和伤害了孩子对自己的良好定位。孩子会慢慢认可妈妈的批判,习惯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我反正是没用的”这句话就是这样来的。
要知道,心理决定行动啊!孩子的心理,决定了他们的行动。您说的其他问题,在我看来,都是小问题。孩子自己开始否定自己了,这才是大问题。如果他认为自己是优秀的,是可以做得到的,那么,他自己都会想方设法地挤时间来做自己要做的、并且深信自己做得到的事。
在欣赏那些表现优异的学生的同时,您更应该访问一下这些学生的家长,他们平时是怎么培养和陪伴孩子的?也许,说到这里您会反驳我“有些孩子就是自己特别想要优秀的,他们的父母也不怎么去管的,成绩总是前三名。”
其实,父母不怎么管,不仅不一定代表父母失职,相反,很可能意味着父母对孩子有足够的信任,敢于在一定范围内、一定原则下,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主、鼓励孩子自己做主,他们愿意欣赏孩子在这方面的尝试和努力。父母对孩子发自内心的欣赏和信任,就是对孩子最大的鼓舞。
再想想您的孩子,小时候力所能及的事,爷爷奶奶都不让做。其实从那时候开始,他们就在否定孩子。每天不断反复告诉孩子:“你不行!你没有这个能力!你没长大!你做不到!你需要大人照顾和代劳。”等到了您身边,生活上您慢慢放手了,照顾代劳少了,但您又开始在学习上不断提醒他:“你这里不如别人,你那里不够人家好,你又落下来了。”
这么多年以来,没人相信他,没人给他机会,没人赏识他的努力,真心认可他哪怕小小的进步,孩子还怎么可能自信满满。
那些你所谓“不管”的家长,则在通过放手让孩子尝试,不断暗示孩子:“你行的,你有这个能力。你可以不需要爸爸妈妈就自己做到最好。你凭自己就能混到优秀。你靠自己就够了!你挺独立的。”久而久之,孩子也就这么定位自己了,不靠父母,自己搞定!如果老师再给奖励一下,给点机会培养一下,孩子慢慢就觉得,自己就应该是这样的人了!
正确的方法,让孩子自信满满
面对孩子的自我否定,我的建议是,您要先反省自己这些年的家庭教育,走了哪些弯路。然后,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发自内心地跟孩子进行一次面对面的坦诚对话,向他忏悔妈妈过去对他使用了哪些不正确的教育引导方式,向他真诚地道歉。可以告诉孩子,妈妈事与愿违的初衷,同时也重新充分肯定孩子的努力,让他认识到,他其实是一个一直在努力做好孩子的好儿子!
这是思想先行。等思想重新理顺,铺垫到位,其次就是家庭教育行为细节的跟上了。这个细节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言”,指改善亲子沟通的交流模式。从语言上尽量寻找孩子的行为上的闪光点,去肯定孩子,不断告诉孩子你做得到、你行的。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心理暗示,也就是所谓的“赏识教育”。但对孩子的夸赞不能过于频繁,也不能夸大其词。真正的赏识,并不只是口头上毫无针对性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地信任孩子,能及时肯定孩子在行为上付出的努力,挖掘出孩子言行上的闪光点,发自内心地愿意去付出时间陪伴和帮助孩子。
另一方面,就是“行”。从具体的学习细节出发,去一步步帮助孩子,规划时间、养成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拿出精力去督促孩子,帮助孩子改进学习方法,优化学习细节,陪伴他坚持,让他慢慢尝到努力后获得一点一滴成功的甜头。当孩子以行动付出努力,获得进步,并且这种进步被充分认可和肯定的时候,他就会体会到一种自豪的成就感。这种体验,有助于孩子慢慢建立自信。
您现在意识到自己的教育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这将是您弥补孩子童年家庭教育缺失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在青春期以良好的沟通和科学的细节规划指导,对孩子进行好好引导,孩子各方面都可以得到修复和重建的。
您好!我儿子小时候由爷爷奶奶带着。对孙子,爷爷奶奶真是捧在手里怕丢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什么活都不让孩子干。我主张放手,希望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当此时,强势的爷爷奶奶总会说我对孩子太苛刻,不够爱,这么小就让他干活,不像个妈!我虽有不满,但工作缠身,带孩子必须仰仗公婆,也就妥协了。
孩子七岁后,我终于有条件自己带了,因为孩子就读于我任教的小学。一开始,孩子的问题不少,但在我的帮助下,孩子一路追赶,逐渐提高。就成绩而言,也算是进入了优等生的范围。
但是孩子有“拖延症”,我看不惯他总是磨磨蹭蹭的样子。不管有多重要的事,他都不会太急。孩子做家庭作业的速度总比其他同学慢,我觉得十分纠结,不知原因何在。我向老师询问孩子在校的作业情况,老师却说在学校里看不出这孩子写作业特别慢的迹象,速度是中上。
可能因为当老师的缘故,我常把目光聚焦于一些优秀学生身上,把他们的一些优点全部拿来,往自己孩子身上套。一旦孩子做不到,我就缺乏耐心,对孩子施以“咆吼”;一旦孩子犯错,我便狠狠批评。以致有一天,儿子对我说:“妈,你再去生一个吧,我反正是没用的。”面对这样的孩子,我该怎么办呢?
浙江博妈
博妈:
您好!在回答您的问题之前,我想先说说您最纠结的那一点——孩子的“慢”。既然学校老师在班集体中并没有发现孩子存在过慢的迹象,那么您所谓的“慢”,标准是什么?参照物又是谁?作为老师,你看到了太多优秀的学生,然后希望把他们的优点存放到你的儿子身上,所以对他的挑剔,难免就会比普通家长多一些。人无完人,您的孩子怎么可能集中那么多的其他孩子的优点呢?
错误的教育,让孩子自我否定
其实,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标,一是让孩子在感受到爱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让孩子逐步形成对自己的美好期待和良好定位。您给孩子的爱也许是够了,但您对孩子的比较式教育,无疑是打击和伤害了孩子对自己的良好定位。孩子会慢慢认可妈妈的批判,习惯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我反正是没用的”这句话就是这样来的。
要知道,心理决定行动啊!孩子的心理,决定了他们的行动。您说的其他问题,在我看来,都是小问题。孩子自己开始否定自己了,这才是大问题。如果他认为自己是优秀的,是可以做得到的,那么,他自己都会想方设法地挤时间来做自己要做的、并且深信自己做得到的事。
在欣赏那些表现优异的学生的同时,您更应该访问一下这些学生的家长,他们平时是怎么培养和陪伴孩子的?也许,说到这里您会反驳我“有些孩子就是自己特别想要优秀的,他们的父母也不怎么去管的,成绩总是前三名。”
其实,父母不怎么管,不仅不一定代表父母失职,相反,很可能意味着父母对孩子有足够的信任,敢于在一定范围内、一定原则下,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主、鼓励孩子自己做主,他们愿意欣赏孩子在这方面的尝试和努力。父母对孩子发自内心的欣赏和信任,就是对孩子最大的鼓舞。
再想想您的孩子,小时候力所能及的事,爷爷奶奶都不让做。其实从那时候开始,他们就在否定孩子。每天不断反复告诉孩子:“你不行!你没有这个能力!你没长大!你做不到!你需要大人照顾和代劳。”等到了您身边,生活上您慢慢放手了,照顾代劳少了,但您又开始在学习上不断提醒他:“你这里不如别人,你那里不够人家好,你又落下来了。”
这么多年以来,没人相信他,没人给他机会,没人赏识他的努力,真心认可他哪怕小小的进步,孩子还怎么可能自信满满。
那些你所谓“不管”的家长,则在通过放手让孩子尝试,不断暗示孩子:“你行的,你有这个能力。你可以不需要爸爸妈妈就自己做到最好。你凭自己就能混到优秀。你靠自己就够了!你挺独立的。”久而久之,孩子也就这么定位自己了,不靠父母,自己搞定!如果老师再给奖励一下,给点机会培养一下,孩子慢慢就觉得,自己就应该是这样的人了!
正确的方法,让孩子自信满满
面对孩子的自我否定,我的建议是,您要先反省自己这些年的家庭教育,走了哪些弯路。然后,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发自内心地跟孩子进行一次面对面的坦诚对话,向他忏悔妈妈过去对他使用了哪些不正确的教育引导方式,向他真诚地道歉。可以告诉孩子,妈妈事与愿违的初衷,同时也重新充分肯定孩子的努力,让他认识到,他其实是一个一直在努力做好孩子的好儿子!
这是思想先行。等思想重新理顺,铺垫到位,其次就是家庭教育行为细节的跟上了。这个细节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言”,指改善亲子沟通的交流模式。从语言上尽量寻找孩子的行为上的闪光点,去肯定孩子,不断告诉孩子你做得到、你行的。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心理暗示,也就是所谓的“赏识教育”。但对孩子的夸赞不能过于频繁,也不能夸大其词。真正的赏识,并不只是口头上毫无针对性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地信任孩子,能及时肯定孩子在行为上付出的努力,挖掘出孩子言行上的闪光点,发自内心地愿意去付出时间陪伴和帮助孩子。
另一方面,就是“行”。从具体的学习细节出发,去一步步帮助孩子,规划时间、养成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拿出精力去督促孩子,帮助孩子改进学习方法,优化学习细节,陪伴他坚持,让他慢慢尝到努力后获得一点一滴成功的甜头。当孩子以行动付出努力,获得进步,并且这种进步被充分认可和肯定的时候,他就会体会到一种自豪的成就感。这种体验,有助于孩子慢慢建立自信。
您现在意识到自己的教育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这将是您弥补孩子童年家庭教育缺失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在青春期以良好的沟通和科学的细节规划指导,对孩子进行好好引导,孩子各方面都可以得到修复和重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