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原因和护理体会。方法:对近几年来我院妇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护理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讨论和分析。 结果:妇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有年龄、肥胖、糖尿病、切口类型、高频电刀和基础疾病;经过病因控制、心理护理和切口护理,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严重感染和医疗纠纷。 结论:对于妇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要及早发现和妥善处理,分析原因,控制高危因素,提高诊疗护理质量,加强医护患沟通,促进切口愈合和医患和谐。
【关键词】 剖宫产;镇痛泵;不良反应;观察;护理体会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发展,高龄和肥胖人群逐渐增加,生活习惯的
改变使得糖尿病慢性疾病发病率增多,以及先进手术器械的使用,妇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切口脂肪液化是皮下脂肪组织浅表烧伤或血供障碍,毛细血管栓塞,脂肪细胞受损破裂、无菌性坏死液化,形成较多渗液的过程,处理不当时易合并细菌感染,影响切口愈合,加重患者精神和经济负担,容易产生医患矛盾和纠纷。近几年来我们对该类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选我院妇产科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行妇科手术,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共23例;年龄20~73y,平均52.4y;子宫全切术6例,子宫次切术12例,卵巢肿瘤手术5例;横切口19例,纵切口4例;合并肥胖症22例,糖尿病22例,贫血22例,慢性支气管炎33例。
1.2临床资料 出现脂肪液化时间为术后3~6d,平均4.7d。切口处轻度不适,无明显肿痛;表现为切口轻度水肿,无明显红热感,切口及缝线处有淡黄色油状物渗液或者淡红色渗液,可有硬结,无明显压痛和波动感。术后体温升高6例,均未超过38.5℃;外周血象包细胞总数轻度升高4例,均未超过12×109。
1.3护理方法 积极寻找导致切口液化的原因,处理原发高危因素。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解释和协调工作,将矛盾消灭在萌芽之中;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做好切口治疗和护理工作,适当敞开切口、及时挤出或引流出渗液,适当冲洗切口,加强换药和理疗,促进切口愈合。
2 结果
分析导致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有年龄偏大、肥胖症、糖尿病、切口类型、使用高频电刀、并发基础疾病和操作技术等因素。经积极处理,23例患者均切口愈合出院,无切口感染和Ⅱ期缝合病例,未发生一例医疗纠纷;住院时间9~17d,平均13.6d。
3 讨论
3.1 原因分析 导致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有:①年龄:23例中有16例超过55周岁,机体代谢和恢复能力较差,局部血液循环欠佳,切口愈合慢。②肥胖症:腹部脂肪较厚,切口相对较深较长,操作时间久,暴露时间长,局部损伤较大致脂肪血供障碍而易液化。③糖尿病:自身免疫、再生机制和代谢功能较差,抵抗力下降,修复能力低下,导致切口愈合能力差。④高频电刀:电刀产生的高温使切口周围组织轻度烧伤,变性坏死,局部组织血供障碍,易致脂肪液化。⑤切口类型:横切口占17例,暴力撕扯切口周围组织,易致损伤,导致组织血运变差。⑥基础疾病:贫血、营养不良、肝肾疾病等血清蛋白含量降低,供氧能力差,切口组织愈合能力下降。⑦其他:慢性咳嗽使腹压增加,影响切口愈合;手术操作技术的缝合过紧时造成血运不佳,过松时留有残腔,易致积液;药液接触切口,异物排斥反应等都会影响切口愈合。
3.2 病因控制 术前详细检查,综合评估,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糖尿病患者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9mmol/ml以下再行手术,术后继续严格监测血糖水平,将控制血糖安全范围。对于贫血、肝肾功能不全等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应将血红蛋白提升到90g/L,血清总蛋白提升到55g/L以上。妇科医生和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手术基本操作水平和熟练程度,要做到精准轻巧稳,缩短时间时间,减少手术创伤;避免消毒药液直接接触切口,尽量减少使用电刀等器械,尤其对肥胖患者;术中要彻底止血,缝合松紧适宜,不要过紧或留有死腔;缝合腹膜后用温生理盐水或甲硝唑冲洗切口,皮下脂肪较厚者可分层缝合或全层大八字缝合,按需放置皮下引流。积极治疗并发症,术后加强营养,早期下床活动,合理使用抗生素。
3.3 切口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切口敷料是否干燥,切口有无渗液,一旦发现有渗液或敷料潮湿,应立即报告医生【1】。切口渗液较少范围较小时可适当撑开,挤出渗液,辅以微波或红外线理疗;渗液较多范围较大时应及时拆除部分缝线,引流出渗液、清除坏死组织,并用温生理盐水和甲硝唑溶液冲洗,需要时放置皮片彻底引流,可用庆大霉素、胰岛素、α-糜蛋白酶和山莨菪碱等药物配置冲洗和外敷,也可使用具有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的中药膏外敷;加强切口换药,每天1~3次,用无菌敷料覆盖,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敞开引流的切口,应充分引流、适当加压包扎,加强抗生素和理疗,待创口渗液显著减少,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时,可予以Ⅱ期缝合,或用蝶形胶布拉拢切口,关闭切口残腔,促进切口愈合。
3.4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在手术后又凭添了痛苦,延长了恢复时间,较多患者出现焦躁不安、悲观抑郁和愤怒对立等不良心理状态。护士应对每位患者制定优质心理干预,依照患者病情、心理现状和预期期望进行心理干预【2】。及时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简述疾病和诊疗护理的基本知识,将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与患者交换,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介绍既往治疗成功的病例,多予以鼓励和开导,倾听患者的倾诉,纾解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能积极配合临床诊
疗护理工作,促进疾病恢复,将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之中。
综上所述,对于妇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要及早发现和妥善处理,分析原因、控制高危因素、加强切口护理和心理护理、做好医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切口愈合和医患和谐。
【参考文献】
[1]孟娟.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J].医学论坛杂志,2008,29(21):126.
[2]樊美琼,等.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中的护理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7):354-355.
【关键词】 剖宫产;镇痛泵;不良反应;观察;护理体会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发展,高龄和肥胖人群逐渐增加,生活习惯的
改变使得糖尿病慢性疾病发病率增多,以及先进手术器械的使用,妇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切口脂肪液化是皮下脂肪组织浅表烧伤或血供障碍,毛细血管栓塞,脂肪细胞受损破裂、无菌性坏死液化,形成较多渗液的过程,处理不当时易合并细菌感染,影响切口愈合,加重患者精神和经济负担,容易产生医患矛盾和纠纷。近几年来我们对该类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选我院妇产科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行妇科手术,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共23例;年龄20~73y,平均52.4y;子宫全切术6例,子宫次切术12例,卵巢肿瘤手术5例;横切口19例,纵切口4例;合并肥胖症22例,糖尿病22例,贫血22例,慢性支气管炎33例。
1.2临床资料 出现脂肪液化时间为术后3~6d,平均4.7d。切口处轻度不适,无明显肿痛;表现为切口轻度水肿,无明显红热感,切口及缝线处有淡黄色油状物渗液或者淡红色渗液,可有硬结,无明显压痛和波动感。术后体温升高6例,均未超过38.5℃;外周血象包细胞总数轻度升高4例,均未超过12×109。
1.3护理方法 积极寻找导致切口液化的原因,处理原发高危因素。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解释和协调工作,将矛盾消灭在萌芽之中;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做好切口治疗和护理工作,适当敞开切口、及时挤出或引流出渗液,适当冲洗切口,加强换药和理疗,促进切口愈合。
2 结果
分析导致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有年龄偏大、肥胖症、糖尿病、切口类型、使用高频电刀、并发基础疾病和操作技术等因素。经积极处理,23例患者均切口愈合出院,无切口感染和Ⅱ期缝合病例,未发生一例医疗纠纷;住院时间9~17d,平均13.6d。
3 讨论
3.1 原因分析 导致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有:①年龄:23例中有16例超过55周岁,机体代谢和恢复能力较差,局部血液循环欠佳,切口愈合慢。②肥胖症:腹部脂肪较厚,切口相对较深较长,操作时间久,暴露时间长,局部损伤较大致脂肪血供障碍而易液化。③糖尿病:自身免疫、再生机制和代谢功能较差,抵抗力下降,修复能力低下,导致切口愈合能力差。④高频电刀:电刀产生的高温使切口周围组织轻度烧伤,变性坏死,局部组织血供障碍,易致脂肪液化。⑤切口类型:横切口占17例,暴力撕扯切口周围组织,易致损伤,导致组织血运变差。⑥基础疾病:贫血、营养不良、肝肾疾病等血清蛋白含量降低,供氧能力差,切口组织愈合能力下降。⑦其他:慢性咳嗽使腹压增加,影响切口愈合;手术操作技术的缝合过紧时造成血运不佳,过松时留有残腔,易致积液;药液接触切口,异物排斥反应等都会影响切口愈合。
3.2 病因控制 术前详细检查,综合评估,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糖尿病患者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9mmol/ml以下再行手术,术后继续严格监测血糖水平,将控制血糖安全范围。对于贫血、肝肾功能不全等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应将血红蛋白提升到90g/L,血清总蛋白提升到55g/L以上。妇科医生和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手术基本操作水平和熟练程度,要做到精准轻巧稳,缩短时间时间,减少手术创伤;避免消毒药液直接接触切口,尽量减少使用电刀等器械,尤其对肥胖患者;术中要彻底止血,缝合松紧适宜,不要过紧或留有死腔;缝合腹膜后用温生理盐水或甲硝唑冲洗切口,皮下脂肪较厚者可分层缝合或全层大八字缝合,按需放置皮下引流。积极治疗并发症,术后加强营养,早期下床活动,合理使用抗生素。
3.3 切口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切口敷料是否干燥,切口有无渗液,一旦发现有渗液或敷料潮湿,应立即报告医生【1】。切口渗液较少范围较小时可适当撑开,挤出渗液,辅以微波或红外线理疗;渗液较多范围较大时应及时拆除部分缝线,引流出渗液、清除坏死组织,并用温生理盐水和甲硝唑溶液冲洗,需要时放置皮片彻底引流,可用庆大霉素、胰岛素、α-糜蛋白酶和山莨菪碱等药物配置冲洗和外敷,也可使用具有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的中药膏外敷;加强切口换药,每天1~3次,用无菌敷料覆盖,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敞开引流的切口,应充分引流、适当加压包扎,加强抗生素和理疗,待创口渗液显著减少,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时,可予以Ⅱ期缝合,或用蝶形胶布拉拢切口,关闭切口残腔,促进切口愈合。
3.4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在手术后又凭添了痛苦,延长了恢复时间,较多患者出现焦躁不安、悲观抑郁和愤怒对立等不良心理状态。护士应对每位患者制定优质心理干预,依照患者病情、心理现状和预期期望进行心理干预【2】。及时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简述疾病和诊疗护理的基本知识,将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与患者交换,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介绍既往治疗成功的病例,多予以鼓励和开导,倾听患者的倾诉,纾解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能积极配合临床诊
疗护理工作,促进疾病恢复,将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之中。
综上所述,对于妇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要及早发现和妥善处理,分析原因、控制高危因素、加强切口护理和心理护理、做好医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切口愈合和医患和谐。
【参考文献】
[1]孟娟.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J].医学论坛杂志,2008,29(21):126.
[2]樊美琼,等.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中的护理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7):35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