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在反思教学的问题时发现,除了考试升学制度的制约,课程是影响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应试教育”的课程,不可能为日常课程教学开展素质教育提供支撑和平台。只有当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整个课程模式、课程体系都发生改革时,素质教育在课堂内才能真正有所进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改革为素质教育的深化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一、教育现状
(1)从早期的比升率,到目前的比升重点大学率或比升入名牌大学的人数。这些“率”和“数”不仅被用来横向比较(学校之间),而且被用来纵向比较(教师之间)。
(2)可供教师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屈指可数,除了吃饭和睡觉以外,就是周日的一天或半天,其余的时间都在学校。如此周而复始,老师们的感受就是“累”,“真累”!
(3)学生从早到晚上课,几个主科“轮番轰炸”。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写不完的作业。结果还是跟不上,再去找老师补课,越补作业越多,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学生身心发展畸形,思维呆板、交往僵化,学生与家长、老师的交流多有障碍。这样的学习学生失去兴趣,缺乏自主。学生的感受就是“苦”、“真苦”!
(4)很多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只抓两头,虚于应付。轻视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轻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学校缺乏管理,教师缺乏指导,学生缺乏认识。临近结题材依靠网络或父母。这种流于形式的做法,助长了不良的学习和研究风气。
(5)“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生并不是没有创新的潜质,而是创新的潜质被过早的扼杀。
二、学生现状
笔者对四所普通高中的高中学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N=965)。就他们的学习方式、学习心理、师生关系等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汇总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
(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有50%的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约有10%的学生喜欢学习化学的原因是高考中有这个科目。
(2)学习活动受制于高考。教学围绕习题展开,平时考试多,教师满足于教会学生解题,较少培养学生思考和质疑。53%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的。
(3)教师和教材表现出“权威性”。调查显示,当自己的看法与老师和教材不符时,虽然有78.3%的学生保留观点,但在语言或书面表达时不敢突破,仍与老师和教材的说法保持一致。
(4)老师不能恰当选择教学情境。53.8%的学生希望老师能以典型实验、习题、事例进行分析,注重培养能力;55.7%的学生希望老师将课本知识与当前社会、科技、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实际结合起来;67.9%的学生希望老师研究大纲和教材,把握好重难点。
(5)学生的主体地位显示不够。师生交流少,“教师中心”现象严重。38.9%的学生认为课堂讨论太少,50.9%的学生较少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
(6)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问题,30%的学生几乎没有主动提出过问题;61.3%的学生偶尔有提问的愿望;29.2%的学生能独立进行归纳和小结,20.7%的学生需要老师的帮助才能完成归纳,38.7%的学生希望老师能提供详细的单元小结;53.7%的学生没有预习新课的习惯。
(7)学生缺乏良好的独立实验的习惯。44.3%的学生不注意物理、化学安全问题;53.8%的学生进入实验室时较少关注危险药品与仪器的放置位置;实验结束时只有26.4%的学生能主动收拾实验桌。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74.5%的学生能完成实验,但往往需要他人的帮助。
(8)高中教材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55.7%的高中学生不喜欢看课本,但对课外科普读物感兴趣。对有实验的课程学生比较感兴趣,希望在教材中加强各类实验。学生特别希望学习与生活、能源、材料、环境和高新科技相联系。学生希望在教材中能多介绍一些知识发现的过程,多提供一些阅读材料,介绍各课程学习的方法。
三、学习方式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采取以下方式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
问题讨论:在问题情境中激发思考、质疑。
收集信息:从众多媒体和素材中获取知识。
方案设计:针对不同任务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共同配合,互相交流。
实验探究:体验探究过程,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
调查咨询:理解各学科与生活、环境和科技的关系。
反思评价:调整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成果。
转变学习方式,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明确的意识,让学生明确学习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去获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信息,不要沉浸于单纯的接受模式或练习模式中,不过分追求记忆学习和重复演练,从脱离实际背景中解脱出来,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增长自己的才干。
四、教师作用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新课程的理念只有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才能落实。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影响新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提高教师理解新课程,驾御新课程,实现新课程的能力,是当前教师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1)转变角色。教师不只是所谓的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不只是课程教材的被动执行者,更重要的是新课程的探索者和开发者;不只是教学的施教者(教书匠),更重要的是新课程实施的研究者和创造者。
(2)努力学习。新课程对广大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挑战,广大教师只有主动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适应新课程,才能发挥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作用。
(3)敢于实践。同以往的课程相比,新课程在设计思想和理论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些变化尤为剧烈。教师要将新课程的思路和理念加以落实,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完善和发展。
五、评价问题
新课程赋予评价以特殊地位: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别发展。评价策略上,提倡“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在评价方式上,主要采用纸笔测试、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三种。在评价上,主张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式多样化,以评价促发展。
课程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考虑不同模块的具体特点。对有些模块应综合使用纸笔测试、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等方式,纸笔测试帮助学生理解核心的概念和原理,对某些模块的纸笔测试,不应死扣具体知识,在开放性、应用性上下功夫,考查学生分析生活问题的能力。在这些模块的教学中,开展辩论、角色扮演、调查、参观访问等进行表现性评价。有些模块在纸笔测试上力求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等过程进行评价。有些模块还需要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合作意识以及探究态度等方面予以考察。
一、教育现状
(1)从早期的比升率,到目前的比升重点大学率或比升入名牌大学的人数。这些“率”和“数”不仅被用来横向比较(学校之间),而且被用来纵向比较(教师之间)。
(2)可供教师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屈指可数,除了吃饭和睡觉以外,就是周日的一天或半天,其余的时间都在学校。如此周而复始,老师们的感受就是“累”,“真累”!
(3)学生从早到晚上课,几个主科“轮番轰炸”。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写不完的作业。结果还是跟不上,再去找老师补课,越补作业越多,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学生身心发展畸形,思维呆板、交往僵化,学生与家长、老师的交流多有障碍。这样的学习学生失去兴趣,缺乏自主。学生的感受就是“苦”、“真苦”!
(4)很多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只抓两头,虚于应付。轻视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轻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学校缺乏管理,教师缺乏指导,学生缺乏认识。临近结题材依靠网络或父母。这种流于形式的做法,助长了不良的学习和研究风气。
(5)“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生并不是没有创新的潜质,而是创新的潜质被过早的扼杀。
二、学生现状
笔者对四所普通高中的高中学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N=965)。就他们的学习方式、学习心理、师生关系等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汇总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
(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有50%的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约有10%的学生喜欢学习化学的原因是高考中有这个科目。
(2)学习活动受制于高考。教学围绕习题展开,平时考试多,教师满足于教会学生解题,较少培养学生思考和质疑。53%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的。
(3)教师和教材表现出“权威性”。调查显示,当自己的看法与老师和教材不符时,虽然有78.3%的学生保留观点,但在语言或书面表达时不敢突破,仍与老师和教材的说法保持一致。
(4)老师不能恰当选择教学情境。53.8%的学生希望老师能以典型实验、习题、事例进行分析,注重培养能力;55.7%的学生希望老师将课本知识与当前社会、科技、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实际结合起来;67.9%的学生希望老师研究大纲和教材,把握好重难点。
(5)学生的主体地位显示不够。师生交流少,“教师中心”现象严重。38.9%的学生认为课堂讨论太少,50.9%的学生较少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
(6)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问题,30%的学生几乎没有主动提出过问题;61.3%的学生偶尔有提问的愿望;29.2%的学生能独立进行归纳和小结,20.7%的学生需要老师的帮助才能完成归纳,38.7%的学生希望老师能提供详细的单元小结;53.7%的学生没有预习新课的习惯。
(7)学生缺乏良好的独立实验的习惯。44.3%的学生不注意物理、化学安全问题;53.8%的学生进入实验室时较少关注危险药品与仪器的放置位置;实验结束时只有26.4%的学生能主动收拾实验桌。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74.5%的学生能完成实验,但往往需要他人的帮助。
(8)高中教材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55.7%的高中学生不喜欢看课本,但对课外科普读物感兴趣。对有实验的课程学生比较感兴趣,希望在教材中加强各类实验。学生特别希望学习与生活、能源、材料、环境和高新科技相联系。学生希望在教材中能多介绍一些知识发现的过程,多提供一些阅读材料,介绍各课程学习的方法。
三、学习方式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采取以下方式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
问题讨论:在问题情境中激发思考、质疑。
收集信息:从众多媒体和素材中获取知识。
方案设计:针对不同任务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共同配合,互相交流。
实验探究:体验探究过程,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
调查咨询:理解各学科与生活、环境和科技的关系。
反思评价:调整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成果。
转变学习方式,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明确的意识,让学生明确学习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去获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信息,不要沉浸于单纯的接受模式或练习模式中,不过分追求记忆学习和重复演练,从脱离实际背景中解脱出来,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增长自己的才干。
四、教师作用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新课程的理念只有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才能落实。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影响新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提高教师理解新课程,驾御新课程,实现新课程的能力,是当前教师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1)转变角色。教师不只是所谓的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不只是课程教材的被动执行者,更重要的是新课程的探索者和开发者;不只是教学的施教者(教书匠),更重要的是新课程实施的研究者和创造者。
(2)努力学习。新课程对广大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挑战,广大教师只有主动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适应新课程,才能发挥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作用。
(3)敢于实践。同以往的课程相比,新课程在设计思想和理论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些变化尤为剧烈。教师要将新课程的思路和理念加以落实,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完善和发展。
五、评价问题
新课程赋予评价以特殊地位: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别发展。评价策略上,提倡“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在评价方式上,主要采用纸笔测试、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三种。在评价上,主张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式多样化,以评价促发展。
课程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考虑不同模块的具体特点。对有些模块应综合使用纸笔测试、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等方式,纸笔测试帮助学生理解核心的概念和原理,对某些模块的纸笔测试,不应死扣具体知识,在开放性、应用性上下功夫,考查学生分析生活问题的能力。在这些模块的教学中,开展辩论、角色扮演、调查、参观访问等进行表现性评价。有些模块在纸笔测试上力求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等过程进行评价。有些模块还需要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合作意识以及探究态度等方面予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