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包括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材形式主要有单篇阅读和非连续多文本阅读,是考查考生语文核心素养之“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最佳载体,也是学生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结合2021年全国8套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信息类文本阅读,从选材特点、试题热点、命题创新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未来的命题方向作出预测,为教学和考生复习备考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策略.
【机 构】
:
青州市教学研究室,山东潍坊 262500;青州实验中学,山东潍坊 262500;青州第一中学,山东潍坊 2625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包括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材形式主要有单篇阅读和非连续多文本阅读,是考查考生语文核心素养之“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最佳载体,也是学生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结合2021年全国8套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信息类文本阅读,从选材特点、试题热点、命题创新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未来的命题方向作出预测,为教学和考生复习备考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策略.
其他文献
“息”最初表示“呼吸”,由此引申出“叹气”“休息”“停止”的意思.呼吸之间,生命得以生长,所以“息”有“增长”的意思,并由此引申出“繁育”“儿子”“利息”的意思.“消息”意为“消长”,“消长”即为一种变化的信息,因此“消息”又有“音讯”的意思.
写文章,或是为了呈现,或是为了交际.近些年来,以任务驱动型作文为主体的高考作文一直坚持为了交际而写作的方略.交际性作文,对写作者读者意识的要求明确、具体,而学生读者意识非常淡薄甚至没有,采用书信训练学生的读者意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2021年全国高考8套语文试卷的古代诗歌阅读题,在内容选材上回避传统题材,注重诗歌的语用交际属性;淡化其艺术手法的鉴赏,强化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立足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素养,重视思维能力考查;着眼于教、学、考的一体化,注重课外的知识关联,很好地规避了学生答题的“套路化”,让诗歌阅读题真正回归阅读本身.这也启示在2022年古代诗歌阅读备考中要用好教材、广泛涉猎,少一点答题模式,多一点真心阅读,练好基本功,从容面对.
统编教材把《为了忘却的记念》放在《记念刘和珍君》之后体现了对比阅读的教学要求.在巨大的悲伤、无比的愧疚和难以言说的不安全感三重因素的作用下,鲁迅用描述的笔法代替了他最擅长的议论,写成了他自己的《思旧赋》.但《为了忘却的记念》依然体现了“说”与“不说”、“忘却”与“记念”、“沉静”与“悲愤”三对逐渐深入的矛盾.
《孟子·梁惠王》中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比较多,集中表现了孟子身上所体现出的士人精神.关于“士”的基本特质,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这个“恒心”的具体内涵就是为苍生立命、为百姓代言,以及独立的人格操守和正确的义利观,这些可贵的精神成为后世士人及知识分子的修身准则,同时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精神的养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文化比较是实施文化理解的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外国作家作品教学中具有突出的优势:引向深度阅读,提升思维品质;聚焦核心内容,简化教学程序;增进文化理解,增强文化自信.以文化比较来实施“文化理解”,其教学需做到“四个立足”:立足专题,立足文本,立足语言,立足学情.
文学是审美的意识形态,在以文化人的语文学科功能发挥上起着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2021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突出文学类文体的审美特性,强化文学类文体的审美功能,以文本的艺术性为基础进行选文和试题命制.此外,在选文上,还表现出强化民族文化品格、弘扬民族文化自信的特征;在试题命制上,以深度、关联度、综合度和灵活度为关键词,落实核心素养要求.
作为高阶思维的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思维,但长期以来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李泽厚、朱光潜认为形象思维可与逻辑思维融合发展,并指出写作教学中训练形象思维的几条基本路径:培育情感、创造典型、发挥联想、化意为象.
评价一堂课境界高低的标准,要看它能否引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愿望,拓展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古典散文的教学也不例外.“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教师若不能发挥引导作用,就不可能有学生主动积极的深度学习.张全民老师的《兰亭集序》课例,为我们提供了“深度学习”理念下古典散文教学的范本.
哈姆雷特曾说:“即使将我置身核桃壳内,我也拥有一个世界.”从教二十多年,置身在语文教学的核桃壳内,我渐渐体悟到作为语文教师的幸福.rn幸福源于我的阅读坚持rn人是会思想的苇草,而思想之根应盘扎在阅读的土壤里.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发育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他的阅读发展史.在教育转型的当下,语文教师应重新定义教育的使命,重建课堂的精神追求,读书自然也就成为语文教师的应有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