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而现实情况是,诚信危机已成为我国现阶段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尤其是中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已成为目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诚信;诚信缺失;诚信对策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两千多年前,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反复地告诫他的弟子,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鲁迅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我们也经常说“一言既出,四马难追”。因此我们当代中学生生应该发扬诚信这一传统美德,让诚信伴我们同行。诚信是什么?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它要求我们为人处世,不要夸夸其谈,说话要算数;与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一个人说话守信用,态度诚恳,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而现实情况是,诚信危机已成为我国现阶段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尤其是中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诚信缺失的原因表现
1.社会原因—社会虚假事物过多,严重影响了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度通过国家多年的改革开放,西方资本主义自由化的思想,不断侵蚀着当今中学生。爆炸、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影片、音响及图片资料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中学生纯真的心灵,在他们洁白的思想天空里朦上了一片阴云。由于中学生正处在模仿性极强的年龄阶段,对社会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非常容易接受外界不健康的思想,对于不正当的行为具有强烈的模仿心态。中学生的思想可塑性较强,并具有一定叛逆心理,对于好的事物不易接受,而对于坏的事物却接受较快。
2.家庭原因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现实社会中,有的家长忽视关注孩子人格的培养,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物质生活情况,缺乏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有的家长,甚至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或者错误引导孩子。“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吃亏”等话对学生的诚信品质养成是非常不利的。
中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长期以来所强调的是智育,只要能得高分,进名校,其他的诸如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都是次要的,甚至是可以被忽略的。殊不如,先成人后成才。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只“擅长”对孩子提出要勤奋、要多才多艺等等的要求,却漠视“做人”这一根本问题。
3.学校原因一个方面,有些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形成不思进取、散漫的学习、生活态度,并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对学生声色俱厉,肆意增加学生负担,片面追求考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忽略了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学生的品德更能影响其以后的发展。
4.自身原因——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反思能力大部分中学生诚信的丧失是“从众心理”所致,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比较容易受环境影响改变自己的观点,行为会随着周围人的想法而改变,当自身利益与诚信发生冲突时,有的中学生就冲破道德底线,做出不诚信的行为 ,这种由“从众心理”的产生到不诚信行为的发生究其根源还在于中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不够、诚信信念不够坚定。
二、提高中学生诚信度的对策
中学生是祖国的接班人,国家的未来就撑握在他们的手中。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的话题。下面我简单地谈谈提高中学生诚信度的几点措施。
1.诚信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均能体现人的道德修养。“诚信教育”我们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要求学生不说谎话,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团结友爱等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从具体事情入手,归根到底是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比如,学生中普遍存在为了班级荣誉在评比中作假。出现这种情形如何对待?关键是教师要有正确的态度。决不能把这种行为看作“愿望是好的”而加以姑息,相反要严肃指出这是一种违反公平公正原则的不道德举动,引导学生以平常心看待评比,使评比真正促进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
诚信教育内容是广泛的。如文明礼貌教育可以养成诚信的内在品质;遵纪守法教育可以培养个人的社会信誉意识;诚实守信、真诚待人教育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个人的社会亲和力;言行一致和学会负责教育可以增强责任意识而受人信赖和欢迎等。这些基本内容都可以在日常行为规范中体现。
2.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要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多种渠道对其进行教育。要引导中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中学生解除心理的压力,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中学生先进行教育时,要让他们看到社会的亮点一面,不要过分渲扬社会阴暗面,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的真实,以增强对社会的信任。
3.加强自觉修养环境、制度和教育的确能对中学生的诚信道德的培养产生影响,但这些都只是从外部产生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从学生内在的修养做起,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要以严格的个人修养来约束自己。要求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言必信、行必果”自觉接受老师和其他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广大中学生,使学生们牢固树立起“有信用者荣,无信用者耻”、“有信用走遍天下,无信用寸步难行”、“存信誉就是存钱”的社会道德观。须知“诚信是人生的通行证”,只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获得他人和社会的信任,而这是成功的关键。诚信应该成为中学生的一种行为习惯或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信念,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在生活中要时时注意培养诚信品德,在学习和社会活动中则要不断强化诚信的意识和规则,把诚信作为人格和信念,让诚信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一生不懈的追求。
总之,诚信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奠基石,是今天的学生明天立足于社会的做人之本。诚信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应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引导学生了解诚信、实践诚信、拥有诚信,让他们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展现在以后的生活之中。同时,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协同,相互促进,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坚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诚信;诚信缺失;诚信对策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两千多年前,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反复地告诫他的弟子,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鲁迅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我们也经常说“一言既出,四马难追”。因此我们当代中学生生应该发扬诚信这一传统美德,让诚信伴我们同行。诚信是什么?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它要求我们为人处世,不要夸夸其谈,说话要算数;与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一个人说话守信用,态度诚恳,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而现实情况是,诚信危机已成为我国现阶段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尤其是中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诚信缺失的原因表现
1.社会原因—社会虚假事物过多,严重影响了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度通过国家多年的改革开放,西方资本主义自由化的思想,不断侵蚀着当今中学生。爆炸、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影片、音响及图片资料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中学生纯真的心灵,在他们洁白的思想天空里朦上了一片阴云。由于中学生正处在模仿性极强的年龄阶段,对社会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非常容易接受外界不健康的思想,对于不正当的行为具有强烈的模仿心态。中学生的思想可塑性较强,并具有一定叛逆心理,对于好的事物不易接受,而对于坏的事物却接受较快。
2.家庭原因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现实社会中,有的家长忽视关注孩子人格的培养,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物质生活情况,缺乏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有的家长,甚至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或者错误引导孩子。“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吃亏”等话对学生的诚信品质养成是非常不利的。
中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长期以来所强调的是智育,只要能得高分,进名校,其他的诸如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都是次要的,甚至是可以被忽略的。殊不如,先成人后成才。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只“擅长”对孩子提出要勤奋、要多才多艺等等的要求,却漠视“做人”这一根本问题。
3.学校原因一个方面,有些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形成不思进取、散漫的学习、生活态度,并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对学生声色俱厉,肆意增加学生负担,片面追求考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忽略了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学生的品德更能影响其以后的发展。
4.自身原因——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反思能力大部分中学生诚信的丧失是“从众心理”所致,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比较容易受环境影响改变自己的观点,行为会随着周围人的想法而改变,当自身利益与诚信发生冲突时,有的中学生就冲破道德底线,做出不诚信的行为 ,这种由“从众心理”的产生到不诚信行为的发生究其根源还在于中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不够、诚信信念不够坚定。
二、提高中学生诚信度的对策
中学生是祖国的接班人,国家的未来就撑握在他们的手中。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的话题。下面我简单地谈谈提高中学生诚信度的几点措施。
1.诚信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均能体现人的道德修养。“诚信教育”我们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要求学生不说谎话,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团结友爱等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从具体事情入手,归根到底是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比如,学生中普遍存在为了班级荣誉在评比中作假。出现这种情形如何对待?关键是教师要有正确的态度。决不能把这种行为看作“愿望是好的”而加以姑息,相反要严肃指出这是一种违反公平公正原则的不道德举动,引导学生以平常心看待评比,使评比真正促进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
诚信教育内容是广泛的。如文明礼貌教育可以养成诚信的内在品质;遵纪守法教育可以培养个人的社会信誉意识;诚实守信、真诚待人教育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个人的社会亲和力;言行一致和学会负责教育可以增强责任意识而受人信赖和欢迎等。这些基本内容都可以在日常行为规范中体现。
2.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要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多种渠道对其进行教育。要引导中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中学生解除心理的压力,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中学生先进行教育时,要让他们看到社会的亮点一面,不要过分渲扬社会阴暗面,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的真实,以增强对社会的信任。
3.加强自觉修养环境、制度和教育的确能对中学生的诚信道德的培养产生影响,但这些都只是从外部产生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从学生内在的修养做起,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要以严格的个人修养来约束自己。要求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言必信、行必果”自觉接受老师和其他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广大中学生,使学生们牢固树立起“有信用者荣,无信用者耻”、“有信用走遍天下,无信用寸步难行”、“存信誉就是存钱”的社会道德观。须知“诚信是人生的通行证”,只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获得他人和社会的信任,而这是成功的关键。诚信应该成为中学生的一种行为习惯或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信念,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在生活中要时时注意培养诚信品德,在学习和社会活动中则要不断强化诚信的意识和规则,把诚信作为人格和信念,让诚信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一生不懈的追求。
总之,诚信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奠基石,是今天的学生明天立足于社会的做人之本。诚信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应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引导学生了解诚信、实践诚信、拥有诚信,让他们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展现在以后的生活之中。同时,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协同,相互促进,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坚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