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是反映一国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基于此,新时期为提升我国学术期刊质量,推进一流学术期刊的建设,应该坚守学术的公信力,做强期刊内容,促进科学建设,加强作者队伍建设,扶持学术人才,以此来提升学术期刊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学术期刊建设;学术公信力;学科建设
2016年全国政协进行了有关“提升我国学术期刊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创新发展”的专题调研,体现了国家对学术期刊的重视与支持。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是反映一国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基于此,新时期提升我国学术期刊质量,推进一流学术期刊的建设,需要实施的策略和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术期刊的公信力是期刊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学术界和受众中有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众所周知,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重要的展示和传播的平台,以其权威、严谨的形象塑造了自己的公信力。然而当下的中国学术期刊正遭遇公信力的危机。2018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术期刊应充分发挥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作用,切实提高审稿质量,加强对学术论文的审核把关。”可见,国家高度重视有关治理学术不端及科研诚信等方面的问题,并且立场鲜明。当前重建学术期刊的公信力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加强出版制度的建设。以管理为抓手,建立专家匿名审稿制度,确保文章在原创性、新颖性、重要性等方面达到发刊标准,真正实现公平、公正地选稿。编辑部应严格落实并遵守三审三校制度,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发文的学术质量及后期校对的准确性。建立刊后评审制度,对编校质量、学术质量定期检查,结果可作为编辑工作的考核依据。其次,加强编辑自律,提升其综合素质。合格的编辑应具有责任意识、按章办事的工作态度。期刊发展的基础是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编辑人才,编辑应该提升鉴赏能力和策划能力,把关文章学术质量的同时,能主动约名家的稿件,编出无愧于读者的具有原创性的精品力作。
通过学术期刊可以使学术研究成果传播给更多的人,所以发表好文章是办刊的根本任务,也是评价期刊的真正标准。也由于学术期刊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引领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能够及时反映学科建设的优秀成果,形成学术积淀,所以对学科建设有促进作用。学术期刊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必须服务学科建设。为吸引更多的优秀稿源,促進高校学科建设,实现期刊和学科建设的有效互动,需要抓住几个关键的环节:首先,引领研究方向,应该具有研究社会现实问题的自觉性,积极关注社会变革过程中迫切需要深入研究与理论解释的现实问题,增强服务社会的功能。其次,注重栏目创意策划,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栏目,打造学术品牌,推动栏目向特色化、专业化、差异性发展,保证栏目的前沿性。这样才能在众多学术期刊中拥有核心竞争力,既能吸引具有原创性的、有价值的优秀研究成果,也能推动学科发展,使学科建设有了依托。
学术期刊是科学成果的重要传播载体,是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它能够发展和推进学术争鸣,可以系统专业地表达相关学术理论和研究成果,同时优秀的学术人才也是通过学术期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崭露头角。期刊的提升离不开学科的发展,而学科的建设需要依托于学术新人的培养。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期刊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后续人力支撑。在期刊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加强期刊作者队伍的建设是扩大期刊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期刊质量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吸引优秀稿源是办好学术期刊的首要任务,但知名度高的学者的文章又属于稀缺资源,好文难求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学术期刊可以转变思路,善于发现、培养并扶植学术新人,帮助有才华、有潜力的年轻研究者脱颖而出。另一方面,编辑部需要加强期刊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编辑的整体素质,打造专业化、学者化的编辑人才队伍。
学术期刊是思想理论创新的推动者,高质量学术期刊在促进学术繁荣进步,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助力学科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优秀的学术期刊应为推动中国发展而服务,因此,在新时期、新阶段,学术期刊要有新的面貌,应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为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学术期刊建设;学术公信力;学科建设
2016年全国政协进行了有关“提升我国学术期刊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创新发展”的专题调研,体现了国家对学术期刊的重视与支持。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是反映一国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基于此,新时期提升我国学术期刊质量,推进一流学术期刊的建设,需要实施的策略和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术期刊的公信力是期刊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学术界和受众中有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众所周知,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重要的展示和传播的平台,以其权威、严谨的形象塑造了自己的公信力。然而当下的中国学术期刊正遭遇公信力的危机。2018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术期刊应充分发挥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作用,切实提高审稿质量,加强对学术论文的审核把关。”可见,国家高度重视有关治理学术不端及科研诚信等方面的问题,并且立场鲜明。当前重建学术期刊的公信力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加强出版制度的建设。以管理为抓手,建立专家匿名审稿制度,确保文章在原创性、新颖性、重要性等方面达到发刊标准,真正实现公平、公正地选稿。编辑部应严格落实并遵守三审三校制度,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发文的学术质量及后期校对的准确性。建立刊后评审制度,对编校质量、学术质量定期检查,结果可作为编辑工作的考核依据。其次,加强编辑自律,提升其综合素质。合格的编辑应具有责任意识、按章办事的工作态度。期刊发展的基础是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编辑人才,编辑应该提升鉴赏能力和策划能力,把关文章学术质量的同时,能主动约名家的稿件,编出无愧于读者的具有原创性的精品力作。
通过学术期刊可以使学术研究成果传播给更多的人,所以发表好文章是办刊的根本任务,也是评价期刊的真正标准。也由于学术期刊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引领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能够及时反映学科建设的优秀成果,形成学术积淀,所以对学科建设有促进作用。学术期刊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必须服务学科建设。为吸引更多的优秀稿源,促進高校学科建设,实现期刊和学科建设的有效互动,需要抓住几个关键的环节:首先,引领研究方向,应该具有研究社会现实问题的自觉性,积极关注社会变革过程中迫切需要深入研究与理论解释的现实问题,增强服务社会的功能。其次,注重栏目创意策划,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栏目,打造学术品牌,推动栏目向特色化、专业化、差异性发展,保证栏目的前沿性。这样才能在众多学术期刊中拥有核心竞争力,既能吸引具有原创性的、有价值的优秀研究成果,也能推动学科发展,使学科建设有了依托。
学术期刊是科学成果的重要传播载体,是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它能够发展和推进学术争鸣,可以系统专业地表达相关学术理论和研究成果,同时优秀的学术人才也是通过学术期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崭露头角。期刊的提升离不开学科的发展,而学科的建设需要依托于学术新人的培养。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期刊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后续人力支撑。在期刊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加强期刊作者队伍的建设是扩大期刊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期刊质量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吸引优秀稿源是办好学术期刊的首要任务,但知名度高的学者的文章又属于稀缺资源,好文难求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学术期刊可以转变思路,善于发现、培养并扶植学术新人,帮助有才华、有潜力的年轻研究者脱颖而出。另一方面,编辑部需要加强期刊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编辑的整体素质,打造专业化、学者化的编辑人才队伍。
学术期刊是思想理论创新的推动者,高质量学术期刊在促进学术繁荣进步,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助力学科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优秀的学术期刊应为推动中国发展而服务,因此,在新时期、新阶段,学术期刊要有新的面貌,应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为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