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学龄前期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并分析其视力发育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儿童眼保健门诊进行视力筛查的学龄前期儿童80名,分为观察组(40例,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措施,实施健康用眼习惯)和对照组(40例,对影响因素不进行干预措施),研究儿童视力发育情况,分析视力异常状况及影。向相关因素,调查干预影响因素后对儿童视力情况的变化。结果:本研究中共80名学龄前期儿童,视力发育异常14例,占17.50%。导致学龄前期儿童视力发育异常有多种影响因素,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后儿童视力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前期儿童的视力筛查可以帮助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其视力的发育情况,从而判断出可逆性视力异常,对学龄前期儿童实施影响因素的干预措施后,明显改善了其视力发育情况,值得应用。
[关键词]学龄前期儿童,视力筛查,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2-0193-02
引言:学龄前期儿童是指还未达到入学年龄的儿童,目前中国儿童规定的入学年龄为6.5岁,所以,学龄前期儿童即为0~6.5岁的儿童。学龄前期儿童处于生长发育中,其视力异常及下降问题大部分是可以通过早期干预改善和纠正的。通过儿童视力筛查,及早发现存在的视力异常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儿童眼保健门诊进行视力筛查的学龄前期儿童80名,分为观察组(40例,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措施,实施健康用眼习惯)和对照组(40例,对影响因素不进行干预措施),观察组儿童年龄2.5~6岁,平均(5.31±0.26)岁,男童21人,女童19人,视力发育异常7例(其中远视2例,近视2例,弱视1例,散光1例,斜视1例);对照组儿童年龄2~6岁,平均(5.44±0.31)岁,男童20人,女童20人,视力发育异常7例(其中远视1例,近视2例,弱视1例,散光1例,斜视2例)。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儿童家长都签署了筛查知情同意书,并能配合研究。两组儿童一般资料基本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在筛查之前,先对其进行视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详见表1。
对调查问卷表反馈情况进行整合统计之后,基本上掌握了儿童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父母的视力情况、日常生活用眼习惯、营养情况等信息)。
1.2.2视力筛查方式使用本院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儿童的屈光进行筛查,2~3岁儿童予5m儿童图形视力表检查,4~6.5岁儿童予5m国际对数视力表检查。进行屈光筛查操作时,选择光线稍暗、无直射光的环境,儿童保持上身直立、稳定安静,眼睛与仪器保持水平并集中注意力看向指示灯,距离约35cm左右。重复五次,取其平均值,得出筛查结果并记录。
1.2.3视力筛查结果本次筛查共80名学龄前期儿童,发现视力发育异常儿童共14例,占整体的17.50%(其中远视3例,占视力发育异常儿童的21.43%;近视4例,占28.57%;弱视2例,占14.29%;散光2例,占14.29%;斜视3例,占21.43%)。
1.2.4影响因素干预方法对照组予以保护视力内容健康宣教,对于存在视力异常的儿童予以对症处理,如进行视功能优化训练、佩戴眼镜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对影响因素的干预措施,具体内容有:①监督儿童用眼时间,避免过度用眼。每次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30min,连续看书时间<15min,累计时间<1.5h/天。②注意儿童看书及电子产品时的距离、姿势,一般距离为电子产品对角线的5倍,距书本30cm左右为宜。孩子自然坐姿,胸部挺直,眼睛要和书或电子产品保持同一水平线上,不能躺着和边走路走路看。③给予儿童均衡的饮食,予富含维生素A和视黄醇、花青素,叶黄素的食物,如牛奶、红枣、紫薯、蓝莓、胡萝卜等。④给予儿童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⑤避免日光中紫外线对眼睛的损害,必要时可为儿童佩戴防紫外线眼镜。⑥避免各种强光的直接照射,例如闪光灯、浴霸的灯光等,儿童房内的灯光不宜过暗过亮。
1.3观察指标①视力筛查异常检出率;②两组儿童影响因素干预后视力异常新发生率和视力异常恢复率。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0.O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发生率、恢复率)(n,%)表示,t检验。P<0.05说明有意义。
2 结果
2.1视力筛查结果本次视力发育异常检出共14例,占17.50%(其中包括远视3例,占21.43%;近视4例,占28.57%;弱视2例,占14.29%;散光2例,占14.29%;斜视3例,占21.43%)。
2.2两组干预影响因素后的视力情况比较观察组视力异常恢复率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视力异常新发生率的数据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有差异,P<0.05,有统計学意义,见表2。
4讨论
学龄前期是儿童视力发育的重要时期,儿童早期视力保护是预防和控制视力异常的关键。应改变“重治轻防”的错误观念,避免各种不良影响因素,严格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培养儿童日常生活中良好的用眼习惯。本次筛查结果发现:视力发育异常儿童共计14例,占总体的17.50%(其中远视3例,占21.43%;近视4例,占28.57%;弱视2例,占14.29%;散光2例,占14.29%;斜视3例,占21.43%)。儿童视力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有家族遗传病史、不良用眼习惯、营养情况等,其中日常不良用眼习惯是主要因素;家长应予以重视,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养成规范有效的学龄前期儿童健康用眼习惯。
综上所述,学龄前期儿童的视力发育异常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大部分是可逆的,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后,儿童的视力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视力异常新发率明显减少,视力异常恢复率明显增高。对学龄前期儿童的视力筛查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全面了解目前学龄前期儿童的视力情况,有较高的价值。
[关键词]学龄前期儿童,视力筛查,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2-0193-02
引言:学龄前期儿童是指还未达到入学年龄的儿童,目前中国儿童规定的入学年龄为6.5岁,所以,学龄前期儿童即为0~6.5岁的儿童。学龄前期儿童处于生长发育中,其视力异常及下降问题大部分是可以通过早期干预改善和纠正的。通过儿童视力筛查,及早发现存在的视力异常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儿童眼保健门诊进行视力筛查的学龄前期儿童80名,分为观察组(40例,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措施,实施健康用眼习惯)和对照组(40例,对影响因素不进行干预措施),观察组儿童年龄2.5~6岁,平均(5.31±0.26)岁,男童21人,女童19人,视力发育异常7例(其中远视2例,近视2例,弱视1例,散光1例,斜视1例);对照组儿童年龄2~6岁,平均(5.44±0.31)岁,男童20人,女童20人,视力发育异常7例(其中远视1例,近视2例,弱视1例,散光1例,斜视2例)。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儿童家长都签署了筛查知情同意书,并能配合研究。两组儿童一般资料基本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在筛查之前,先对其进行视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详见表1。
对调查问卷表反馈情况进行整合统计之后,基本上掌握了儿童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父母的视力情况、日常生活用眼习惯、营养情况等信息)。
1.2.2视力筛查方式使用本院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儿童的屈光进行筛查,2~3岁儿童予5m儿童图形视力表检查,4~6.5岁儿童予5m国际对数视力表检查。进行屈光筛查操作时,选择光线稍暗、无直射光的环境,儿童保持上身直立、稳定安静,眼睛与仪器保持水平并集中注意力看向指示灯,距离约35cm左右。重复五次,取其平均值,得出筛查结果并记录。
1.2.3视力筛查结果本次筛查共80名学龄前期儿童,发现视力发育异常儿童共14例,占整体的17.50%(其中远视3例,占视力发育异常儿童的21.43%;近视4例,占28.57%;弱视2例,占14.29%;散光2例,占14.29%;斜视3例,占21.43%)。
1.2.4影响因素干预方法对照组予以保护视力内容健康宣教,对于存在视力异常的儿童予以对症处理,如进行视功能优化训练、佩戴眼镜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对影响因素的干预措施,具体内容有:①监督儿童用眼时间,避免过度用眼。每次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30min,连续看书时间<15min,累计时间<1.5h/天。②注意儿童看书及电子产品时的距离、姿势,一般距离为电子产品对角线的5倍,距书本30cm左右为宜。孩子自然坐姿,胸部挺直,眼睛要和书或电子产品保持同一水平线上,不能躺着和边走路走路看。③给予儿童均衡的饮食,予富含维生素A和视黄醇、花青素,叶黄素的食物,如牛奶、红枣、紫薯、蓝莓、胡萝卜等。④给予儿童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⑤避免日光中紫外线对眼睛的损害,必要时可为儿童佩戴防紫外线眼镜。⑥避免各种强光的直接照射,例如闪光灯、浴霸的灯光等,儿童房内的灯光不宜过暗过亮。
1.3观察指标①视力筛查异常检出率;②两组儿童影响因素干预后视力异常新发生率和视力异常恢复率。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0.O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发生率、恢复率)(n,%)表示,t检验。P<0.05说明有意义。
2 结果
2.1视力筛查结果本次视力发育异常检出共14例,占17.50%(其中包括远视3例,占21.43%;近视4例,占28.57%;弱视2例,占14.29%;散光2例,占14.29%;斜视3例,占21.43%)。
2.2两组干预影响因素后的视力情况比较观察组视力异常恢复率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视力异常新发生率的数据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有差异,P<0.05,有统計学意义,见表2。
4讨论
学龄前期是儿童视力发育的重要时期,儿童早期视力保护是预防和控制视力异常的关键。应改变“重治轻防”的错误观念,避免各种不良影响因素,严格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培养儿童日常生活中良好的用眼习惯。本次筛查结果发现:视力发育异常儿童共计14例,占总体的17.50%(其中远视3例,占21.43%;近视4例,占28.57%;弱视2例,占14.29%;散光2例,占14.29%;斜视3例,占21.43%)。儿童视力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有家族遗传病史、不良用眼习惯、营养情况等,其中日常不良用眼习惯是主要因素;家长应予以重视,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养成规范有效的学龄前期儿童健康用眼习惯。
综上所述,学龄前期儿童的视力发育异常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大部分是可逆的,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后,儿童的视力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视力异常新发率明显减少,视力异常恢复率明显增高。对学龄前期儿童的视力筛查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全面了解目前学龄前期儿童的视力情况,有较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