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新课程理念的逐渐渗透,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关注的焦点。教师必须在上课前做足、做好功夫,备好课,认真考虑:如何把自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传授给学生,使之成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如何教给学生独立自主阅读理解文本的方法,“授之以渔”,让学生能够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如何让学生逐渐爱上语文,能独立地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阅读,获得阅读的乐趣。
◆关键词:新课程;精心备课;课堂教学;创造性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新课程理念的逐渐渗透,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关注的焦点。于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把一堂课上成优质课,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也就随之摆在广大一线教师的面前。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就是要先备好每一次课。教师必须在上课前做足、做好功夫,备好课,认真考虑:如何把自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传授给学生,使之成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如何教给学生独立自主阅读理解文本的方法,“授之以渔”,让学生能够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如何让学生逐渐爱上语文,能独立地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阅读,获得阅读的乐趣。这是一门艺术,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究。笔者就近几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谈一点点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前应熟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并全面了解教材的结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为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并强调语文的核心素养是“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高中语文新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国家课程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共五册,必修教科书的内容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高中语文课程是一个整体,高中语文教师作为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进行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才有可能通观全局,不至于顾此失。以必修1~5诗歌教材为例,在安排顺序上必修1是中国新诗鉴赏,其他各册是按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来安排的,必修2是先秦到魏晋时期的作品,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魏晋五言诗;必修3是唐诗;必修4是宋词。课本选择各时期能代表作让我们了解不同时期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让我们领略诗歌文化的辉煌成就,从而培养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必修5第三单元文艺评论和随笔则对中外诗歌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且强调了诗歌意象对情感表达以及审美鉴赏的重要作用。其实选修教材中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其中诗歌部分内容是对必修教材的进一步补充,一方面在作品选编上增加了更多的名篇佳作,让我们了解古代诗人丰富的情感和博大的胸襟,培养我们美好的情操和高尚的人;另一方面它更从意象审视、知人论世、反复咏诵等多种的方法去把握诗歌内在的情感从而提高我们诗歌鉴赏能力。因此我们全面了解语文教学的目标、核心素养及教材的结构,我们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就能更好地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避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教,一册一册、一课一课慢慢上,所出现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的窘境。在这方面,我就曾经吃过苦头:刚刚接触新课程教材,教学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时,我们在集备时就按照老习惯,还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教,甚至还因为学生的程度较低放慢了教学进度,同时我们还把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的篇目也安排了课时,结果弄得手忙脚乱,总喊着课时不够。最后模块考试前教学进度没能完成。
现在我们集备组的老师坐下来探讨分析问题究竟我们认识到:我们对新课程的了解很不够,作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对新课程教材的设置情况有一个宏观的了解,特别是要了解每一册、每个单元、每一课的知识点,清楚每册的学习重难点,在备课时抓住核心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从容应对,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二、备课中必须以学定教,认真分析学情,制定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学生都是经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同时也已经逐渐形成各自的学习倾向,对于学习语文的态度和兴趣都有了很大的差异。我们应该事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能力、学习程度,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需求、个性差异、和接受程度。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人”,找准定位,根据现在将要面对的学生而制定的教学设计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的教学过程才可能是有效的。
很多老师,特别是二三类校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教育学院组织的校际听课时,如果是到一类校去听课,常常会发出感叹“这样的学生教着真是舒心啊!”“要是我们的学生也能这么配合该有多好啊!”
这种情况告诉我们,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一成不变地把别人的教学设计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否则就会让自己很“闹心”。
因此关注“学情”、吃透“学情”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备课也要备学生。
我曾经同时教一个文科班,一个理科班,虽然语文教材都一样,但是文理科的学生组成有很大的不同,对语文的学习也就存在不同的态度。文科班的女生比较多,对文学也有较大兴趣,文史知识也更丰富,这样上起课来就比较轻松;而理科班男生比较多,他们平时忙着解数理化的题目,对语文课并不重视,要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就颇费心思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备课时就有意识地设计不同的方案,有时甚至出现教学同一课题,两个班的教学过程完全不同。例如:我在教《滕王阁序》时,针对理科班学生文史知识不够且对语文兴趣寡淡的特点,以及《滕王阁序》一文典故繁多,因此在理科班上课时就多讲些相关的传说和史书的内容,如:时来风送滕王阁的传说和讲到“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时结合《史记》相关的人物传记进行补充和拓展,生动的情节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丰富了知识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总结,逐渐熟悉两个班级学生的情况,在备课中设计问题时甚至还能想像学生讨论的情形,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上起课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 三、备课时要静心、精心钻研文本,吃透教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时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
我认为这“个体阅读”同样也适用于教师本身。备课时把文本细细地品读,读细、读深,读出味儿来,理清脉络,获取文本阅读的独立感知。即使是以前教过的课文也可把它当成新的课文重新品读一番,每一次的品读都会有新体验。这样,教师在不借助任何“参考书”的情况下,对文本获得阅读的“初体验”后,根据自己的体验再想想学生在初步阅读文本的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对哪些地方会感兴趣,对哪些地方可能不理解,这时你再搬出教参来进行更进一步的教学设计,你会发现你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更有针对性,你也不再是“教学参考书”的“传声筒”了。
记得我在上高中语文必修四的《热爱生命》的公开教学课时,为了上好这堂课,还没阅读文本我就开始在网络上不停地搜索,找到大量的资料、教案和课件,然后逐个看,想要从中获得灵感,做个完美的设计。可是越看越糊涂,越看越觉得不知从何入手才好。后来我干脆暂时抛开这一切,静下心来把课文反复地阅读,反复琢磨,渐渐地思路变得清晰起来: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清思路,然后再让学生谈谈自己阅读文本的感受,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接着总结文章的主旨,最后再作拓展延伸。
开课时,我发现我的问题能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走入文本,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讨论也特别热烈,尤其是在讲述自己喜欢的句子,分析理由的时候,神采奕奕,甚至还引起了争论,在探讨和争论中学生很自然就领悟了文章的主旨,总结出作者写作的特色。这堂课结束后,学生还在意犹未尽地讨论着自己的想法。后来学生在“随笔”中写道:“上了这节语文课,我才发现原来我也可以这么有思想!”
经过这堂公开教学课,我突然頓悟: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咀嚼”文本,然后喂给他们。我们要运用智慧,唤起学生的活力,引领他们主动体验阅读的乐趣,学会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而这都决定于教师自身在备课时是否静心、精心地研读文本,获得阅读文本的“初体验”。
当然,我们也不是就视各种“教参”、“优秀教案”如猛虎野兽,弃之不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很多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案例,很值得学习和借鉴,尤其是在我们遇到问题时往往能起到引发灵感的妙用,结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智慧,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四、重视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教师个人通过独立自主地钻研教材掌握教学方法是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个人的经验和精力毕竟有限,难免会有考虑不周的时候,有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思考的深度、广度有限,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践中,我们觉得教师同样也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集体备课模式,在个人的独立备课后,教师们再进行集体交流探讨,可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经过一年多的尝试,我们集备组的老师们尝到了集体备课的甜头。
我们的做法是:首先,我们在开学初第一次集备时就确定了每周的集备时间,并且对本学期所用教材进行集体分析,大体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进度。在对教材有了宏观认识后,开始确定以后每次集备的主讲人,落实集备组各个成员的具体任务。每个主讲人要提前一周形成明确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找教学要用的资料、课件和练习,在集备时给集备其他老师分析、阐述自己的想法。其他教师听取之后,进行研究探讨,修改教案初稿,形成最后的教案。
然后,每个教师根据集备出来的教案结合本班“学情”、个人备课成果和个人教学风格进行调整,做适当的增删,形成符合自己特点,适合自己所在班级的教案。
同时,我们还形成听课制度。每周至少听评一次本集备组老师的课。借鉴别人的教学教法,往往能让我们在教学上少走弯路,使课堂教学少一些遗憾,事半功倍。
“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耐心、精心地备好每一次课才能确保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2,1.
◆关键词:新课程;精心备课;课堂教学;创造性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新课程理念的逐渐渗透,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关注的焦点。于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把一堂课上成优质课,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也就随之摆在广大一线教师的面前。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就是要先备好每一次课。教师必须在上课前做足、做好功夫,备好课,认真考虑:如何把自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传授给学生,使之成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如何教给学生独立自主阅读理解文本的方法,“授之以渔”,让学生能够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如何让学生逐渐爱上语文,能独立地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阅读,获得阅读的乐趣。这是一门艺术,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究。笔者就近几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谈一点点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前应熟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并全面了解教材的结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为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并强调语文的核心素养是“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高中语文新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国家课程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共五册,必修教科书的内容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高中语文课程是一个整体,高中语文教师作为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进行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才有可能通观全局,不至于顾此失。以必修1~5诗歌教材为例,在安排顺序上必修1是中国新诗鉴赏,其他各册是按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来安排的,必修2是先秦到魏晋时期的作品,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魏晋五言诗;必修3是唐诗;必修4是宋词。课本选择各时期能代表作让我们了解不同时期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让我们领略诗歌文化的辉煌成就,从而培养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必修5第三单元文艺评论和随笔则对中外诗歌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且强调了诗歌意象对情感表达以及审美鉴赏的重要作用。其实选修教材中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其中诗歌部分内容是对必修教材的进一步补充,一方面在作品选编上增加了更多的名篇佳作,让我们了解古代诗人丰富的情感和博大的胸襟,培养我们美好的情操和高尚的人;另一方面它更从意象审视、知人论世、反复咏诵等多种的方法去把握诗歌内在的情感从而提高我们诗歌鉴赏能力。因此我们全面了解语文教学的目标、核心素养及教材的结构,我们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就能更好地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避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教,一册一册、一课一课慢慢上,所出现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的窘境。在这方面,我就曾经吃过苦头:刚刚接触新课程教材,教学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时,我们在集备时就按照老习惯,还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教,甚至还因为学生的程度较低放慢了教学进度,同时我们还把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的篇目也安排了课时,结果弄得手忙脚乱,总喊着课时不够。最后模块考试前教学进度没能完成。
现在我们集备组的老师坐下来探讨分析问题究竟我们认识到:我们对新课程的了解很不够,作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对新课程教材的设置情况有一个宏观的了解,特别是要了解每一册、每个单元、每一课的知识点,清楚每册的学习重难点,在备课时抓住核心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从容应对,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二、备课中必须以学定教,认真分析学情,制定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学生都是经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同时也已经逐渐形成各自的学习倾向,对于学习语文的态度和兴趣都有了很大的差异。我们应该事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能力、学习程度,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需求、个性差异、和接受程度。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人”,找准定位,根据现在将要面对的学生而制定的教学设计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的教学过程才可能是有效的。
很多老师,特别是二三类校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教育学院组织的校际听课时,如果是到一类校去听课,常常会发出感叹“这样的学生教着真是舒心啊!”“要是我们的学生也能这么配合该有多好啊!”
这种情况告诉我们,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一成不变地把别人的教学设计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否则就会让自己很“闹心”。
因此关注“学情”、吃透“学情”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备课也要备学生。
我曾经同时教一个文科班,一个理科班,虽然语文教材都一样,但是文理科的学生组成有很大的不同,对语文的学习也就存在不同的态度。文科班的女生比较多,对文学也有较大兴趣,文史知识也更丰富,这样上起课来就比较轻松;而理科班男生比较多,他们平时忙着解数理化的题目,对语文课并不重视,要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就颇费心思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备课时就有意识地设计不同的方案,有时甚至出现教学同一课题,两个班的教学过程完全不同。例如:我在教《滕王阁序》时,针对理科班学生文史知识不够且对语文兴趣寡淡的特点,以及《滕王阁序》一文典故繁多,因此在理科班上课时就多讲些相关的传说和史书的内容,如:时来风送滕王阁的传说和讲到“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时结合《史记》相关的人物传记进行补充和拓展,生动的情节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丰富了知识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总结,逐渐熟悉两个班级学生的情况,在备课中设计问题时甚至还能想像学生讨论的情形,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上起课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 三、备课时要静心、精心钻研文本,吃透教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时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
我认为这“个体阅读”同样也适用于教师本身。备课时把文本细细地品读,读细、读深,读出味儿来,理清脉络,获取文本阅读的独立感知。即使是以前教过的课文也可把它当成新的课文重新品读一番,每一次的品读都会有新体验。这样,教师在不借助任何“参考书”的情况下,对文本获得阅读的“初体验”后,根据自己的体验再想想学生在初步阅读文本的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对哪些地方会感兴趣,对哪些地方可能不理解,这时你再搬出教参来进行更进一步的教学设计,你会发现你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更有针对性,你也不再是“教学参考书”的“传声筒”了。
记得我在上高中语文必修四的《热爱生命》的公开教学课时,为了上好这堂课,还没阅读文本我就开始在网络上不停地搜索,找到大量的资料、教案和课件,然后逐个看,想要从中获得灵感,做个完美的设计。可是越看越糊涂,越看越觉得不知从何入手才好。后来我干脆暂时抛开这一切,静下心来把课文反复地阅读,反复琢磨,渐渐地思路变得清晰起来: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清思路,然后再让学生谈谈自己阅读文本的感受,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接着总结文章的主旨,最后再作拓展延伸。
开课时,我发现我的问题能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走入文本,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讨论也特别热烈,尤其是在讲述自己喜欢的句子,分析理由的时候,神采奕奕,甚至还引起了争论,在探讨和争论中学生很自然就领悟了文章的主旨,总结出作者写作的特色。这堂课结束后,学生还在意犹未尽地讨论着自己的想法。后来学生在“随笔”中写道:“上了这节语文课,我才发现原来我也可以这么有思想!”
经过这堂公开教学课,我突然頓悟: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咀嚼”文本,然后喂给他们。我们要运用智慧,唤起学生的活力,引领他们主动体验阅读的乐趣,学会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而这都决定于教师自身在备课时是否静心、精心地研读文本,获得阅读文本的“初体验”。
当然,我们也不是就视各种“教参”、“优秀教案”如猛虎野兽,弃之不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很多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案例,很值得学习和借鉴,尤其是在我们遇到问题时往往能起到引发灵感的妙用,结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智慧,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四、重视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教师个人通过独立自主地钻研教材掌握教学方法是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个人的经验和精力毕竟有限,难免会有考虑不周的时候,有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思考的深度、广度有限,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践中,我们觉得教师同样也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集体备课模式,在个人的独立备课后,教师们再进行集体交流探讨,可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经过一年多的尝试,我们集备组的老师们尝到了集体备课的甜头。
我们的做法是:首先,我们在开学初第一次集备时就确定了每周的集备时间,并且对本学期所用教材进行集体分析,大体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进度。在对教材有了宏观认识后,开始确定以后每次集备的主讲人,落实集备组各个成员的具体任务。每个主讲人要提前一周形成明确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找教学要用的资料、课件和练习,在集备时给集备其他老师分析、阐述自己的想法。其他教师听取之后,进行研究探讨,修改教案初稿,形成最后的教案。
然后,每个教师根据集备出来的教案结合本班“学情”、个人备课成果和个人教学风格进行调整,做适当的增删,形成符合自己特点,适合自己所在班级的教案。
同时,我们还形成听课制度。每周至少听评一次本集备组老师的课。借鉴别人的教学教法,往往能让我们在教学上少走弯路,使课堂教学少一些遗憾,事半功倍。
“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耐心、精心地备好每一次课才能确保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