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19年10月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医院收治的76例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两组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温针灸疗法,能够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恢复。
关键词:温针灸;常规针刺;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6-0166-02
资料显示[1],周围性面瘫,又称为Bell麻痹或面神经炎,该病在临床上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发,从而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主要临床症状有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闭眼以及鼓嘴等[2]。该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并没有特定发患者群以及年龄要求,而且绝大多数患者为单侧性。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中,多采用中医疗法,效果较为显著[3-4]。基于此,本文主要就76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对比温针灸与常规针刺对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患者的临床效果,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19年10月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医院收治的76例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2.43±2.54)岁;观察组患者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25~57岁,平均年龄(33.83±2.1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诊断为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发病时间在1周内;自愿配合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高血压、冠心病以及严重心律不齐者;中耳炎、乳突炎等为诱因发病者;不遵医嘱者。
1.3 方法
在治疗前,医护人员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常规检查。其中包括:心率、血压等检测。另外,医护人员应当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避免患者由于紧张情绪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在针灸过程中,主要针灸穴位包括:患侧风池、颊车、阳白、鱼腰、地仓、四白、攒足以及足三里等。
对照组接受常规针灸治疗。患者取坐位,医护人员对针灸穴位进行皮肤消毒,并使用一次性针灸针进行针刺,得气后留针10~15 min,平补平泻法进行行针,每隔10 min行针1次,每次针灸行针3次。患者针灸治疗3次/周,3次为1个疗程,持续接受3个疗程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温针灸治疗。对患者足三里针灸,应当将艾绒搓成枣核大小的团捻,并将其裹于毫针针柄上点燃,待艾绒团燃尽后,更换艾绒团,留针30 min/次,连续更换2~3次艾绒团。与对照组患者一致,3次/周,3次为1个疗程,持续接受3个疗程治疗。
1.4 疗效判定
本研究采用面部运动评分标注进行患者预后情况统计。对其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患者面部抬眉、闭眼、鼓腮、张大鼻孔等,对患者静息状态下的面部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最终获取患者治疗后得分。总分20分,若分值<12分,则表示本次治疗无效;若分值在13~17分之间,则表示本次治疗为有效;若分值>18,则表示本次治疗结果为显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5 症状体征量化评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面瘫症状量化评分,根据严重程度分为4个等级,>24分为重度功能障碍、12~24分为中度功能障碍、1~11分为轻度功能障碍、0分为正常。
1.6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治疗过程中,所产生数据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症状体征量化评分
治疗前,两组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据相关资料显示[5],温针灸主要是指将艾灸与针灸相互融合的治疗方式。温针灸在古代书籍《伤寒论》中便有记载,在明清时期,我国已广泛推行温针灸,在当时,温针灸主要用于治疗寒湿痹症之骨关节疾病[6]。在溫针灸治疗过程中,治疗人员主要是将艾绒揉搓成枣核大小,并将其放置于毫针顶端,艾绒燃烧过程中加热毫针,以此对患者针灸穴位持续不断的导入热力,最终达到增强针灸对经脉外周神经的刺激作用[7]。此外,笔者在查阅大量关于温针灸的资料后发现[8],艾绒具有一定的温经活血止痛作用,并且将艾绒点燃后,还会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因此,在温针灸的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散寒祛风、活血行气一级温经通络等作用。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研究人员将温针灸逐渐应用于风寒型面瘫、骨关节疼痛等方面,效果十分显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76例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患者临床治疗中,其中38例患者接受温针灸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高于接受常规针灸的38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说明温针灸有利于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患者面部形态和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面瘫症状体征。
综上所述,在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患者临床治疗中,利用温针灸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悦.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8):1294-1296.
[2]赵晨菲.全程艾灸配合针刺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西中医药大学,2020.
[3]李娜,黄心镜.温针灸治疗门诊风寒型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0,35(12):1871-1873.
[4]唐晓斌,孙德利.近5年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概况[J].中医学,2020,9(5):441-450.
[5]陈健祥.温针灸和普通针刺疗法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优劣差异[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6):82-83.
[6]任毅.温针灸介入时机对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影响[J].广西中医药,2018,41(2):33-34.
[7]杨原芳,林良才,蔡海荣,等.电温针法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9):775-778.
[8]杨阳.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外感风寒)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9,33(11):98-100.
关键词:温针灸;常规针刺;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6-0166-02
资料显示[1],周围性面瘫,又称为Bell麻痹或面神经炎,该病在临床上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发,从而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主要临床症状有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闭眼以及鼓嘴等[2]。该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并没有特定发患者群以及年龄要求,而且绝大多数患者为单侧性。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中,多采用中医疗法,效果较为显著[3-4]。基于此,本文主要就76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对比温针灸与常规针刺对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患者的临床效果,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19年10月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医院收治的76例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2.43±2.54)岁;观察组患者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25~57岁,平均年龄(33.83±2.1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诊断为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发病时间在1周内;自愿配合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高血压、冠心病以及严重心律不齐者;中耳炎、乳突炎等为诱因发病者;不遵医嘱者。
1.3 方法
在治疗前,医护人员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常规检查。其中包括:心率、血压等检测。另外,医护人员应当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避免患者由于紧张情绪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在针灸过程中,主要针灸穴位包括:患侧风池、颊车、阳白、鱼腰、地仓、四白、攒足以及足三里等。
对照组接受常规针灸治疗。患者取坐位,医护人员对针灸穴位进行皮肤消毒,并使用一次性针灸针进行针刺,得气后留针10~15 min,平补平泻法进行行针,每隔10 min行针1次,每次针灸行针3次。患者针灸治疗3次/周,3次为1个疗程,持续接受3个疗程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温针灸治疗。对患者足三里针灸,应当将艾绒搓成枣核大小的团捻,并将其裹于毫针针柄上点燃,待艾绒团燃尽后,更换艾绒团,留针30 min/次,连续更换2~3次艾绒团。与对照组患者一致,3次/周,3次为1个疗程,持续接受3个疗程治疗。
1.4 疗效判定
本研究采用面部运动评分标注进行患者预后情况统计。对其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患者面部抬眉、闭眼、鼓腮、张大鼻孔等,对患者静息状态下的面部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最终获取患者治疗后得分。总分20分,若分值<12分,则表示本次治疗无效;若分值在13~17分之间,则表示本次治疗为有效;若分值>18,则表示本次治疗结果为显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5 症状体征量化评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面瘫症状量化评分,根据严重程度分为4个等级,>24分为重度功能障碍、12~24分为中度功能障碍、1~11分为轻度功能障碍、0分为正常。
1.6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治疗过程中,所产生数据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症状体征量化评分
治疗前,两组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据相关资料显示[5],温针灸主要是指将艾灸与针灸相互融合的治疗方式。温针灸在古代书籍《伤寒论》中便有记载,在明清时期,我国已广泛推行温针灸,在当时,温针灸主要用于治疗寒湿痹症之骨关节疾病[6]。在溫针灸治疗过程中,治疗人员主要是将艾绒揉搓成枣核大小,并将其放置于毫针顶端,艾绒燃烧过程中加热毫针,以此对患者针灸穴位持续不断的导入热力,最终达到增强针灸对经脉外周神经的刺激作用[7]。此外,笔者在查阅大量关于温针灸的资料后发现[8],艾绒具有一定的温经活血止痛作用,并且将艾绒点燃后,还会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因此,在温针灸的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散寒祛风、活血行气一级温经通络等作用。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研究人员将温针灸逐渐应用于风寒型面瘫、骨关节疼痛等方面,效果十分显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76例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患者临床治疗中,其中38例患者接受温针灸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高于接受常规针灸的38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说明温针灸有利于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患者面部形态和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面瘫症状体征。
综上所述,在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患者临床治疗中,利用温针灸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悦.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8):1294-1296.
[2]赵晨菲.全程艾灸配合针刺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西中医药大学,2020.
[3]李娜,黄心镜.温针灸治疗门诊风寒型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0,35(12):1871-1873.
[4]唐晓斌,孙德利.近5年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概况[J].中医学,2020,9(5):441-450.
[5]陈健祥.温针灸和普通针刺疗法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优劣差异[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6):82-83.
[6]任毅.温针灸介入时机对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影响[J].广西中医药,2018,41(2):33-34.
[7]杨原芳,林良才,蔡海荣,等.电温针法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9):775-778.
[8]杨阳.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外感风寒)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9,33(11):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