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上早期出现的"S被V"格式仅是普通的主谓句,并不是虚化后的被字句,这不仅表现在"被"字的语义较为实在,仍表示"覆盖""施及""蒙受"或"遭受"义,还表现在其后接成分不具备使
文章认为,"这一X不要紧,Y"的意义不能从其构成成分直接推导出来,因而属于典型的构式。根据形式和表意特点,该构式属假性否定构式,其构式义为:凸显引发反预期结果"Y"的原因"X"
以往的汉语研究对"引述"关注较多,对"转述""复述"研究较少。文章通过考察东北官话中主观性复述标记"说的",发现"复述"方式实际上与复述者的认知立场、认知能力、认知依据等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