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一表述既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新内涵,更提出了实践路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探寻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提升人的精神状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路径。立足于阐释人文关怀的思想发展,根据其现实依据展现其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人文关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290-02
一、人文关怀的理论考察
存在,必然是历史性的。思想也是一样,任何一个思想的产生,必然有其思想渊源及存在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中、马克思哲学中、我党的思想发展进程中,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的思想。
(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人文”最早出现在《易经》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这里人文含有“人”和“文”两方面的内容,涵义近似文明。此外,“人”还有万物之灵、之尊贵的思想。如《尚书》:“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2]这是我国古人文精神中渗透出的人文关怀的体现。
(二)在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中
早在古希腊就出现了“人是第一重要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人文关怀思想的萌芽。而“人文关怀”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基因,则始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20世纪,教育者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认为教育应该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比如,雅斯贝尔斯指出“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论;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要理论”。
(三)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
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3]等,马克思的著作中关于人的论述思想比比皆是,可见,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和实践领域里,蕴含着深刻的“人”的思想。
(四)在我党的思想发展进程中
毛泽东始终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邓小平提出的“关键在人”、“三个有利于”标准等思想;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中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的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的深刻内涵
我们倡导的人文关怀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高度,借鉴了人本主义的合理成分,强调对人的主体性、生存状态以及对于人的终极关怀等问题的重视。简言之,就是尊重人的尊严和意义,关注人的现实需求,追求人的自由平等,侧重于实践范畴。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大学生的立场出发,包容并尊重差异,注重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个性培养、心理疏导的一种教育方法。它要求教育者根据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原则,在正确认识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以平等的姿态对大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中,要承认其主体性,尊重其差异性,满足其合理需求性,培育其德性,挖掘其潜力,建构其人格,促进其发展。人文关怀中“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对象,“文”是目的,“关怀”是方式。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依据
(一)构建“精神家园”和和谐校园的需要
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社会现实,使大学生们一边感受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丰裕的物质生活,一边却经历着精神失落的苦痛,不同程度上出现诸如价值混乱、信仰模糊、生活迷惘、精神空虚等现实困惑。出现迷恋游戏,不思进取,“网”游人生,“一些青少年在价值观上剩下的只有‘躲避崇高’后的迷茫,‘渴望堕落’后的困惑,‘玩的就是心跳’、‘过把瘾就死’后的失落以及‘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无奈。”[4]甚至出现因生活、感情、琐事自杀的现象。人作为一种理想和希望的存在,总是在一种寻找希望的精神家园中求得心灵的慰藉和生活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此时正可弥补之,以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价值诉求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于通过对受教育者的培养与塑造,以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进步。随着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化”模式已很难适应现时代的学生实际,呼唤一种以“人”为本的“关怀”模式,因此,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三)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的需要
实践证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讲理性多,讲情感少;讲社会需求多,讲个人需求少,缺乏理论的说服力和实践效果,被认为是上纲上线、假大空、没有实际价值,加之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和竞争较强,但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比较弱,心灵相对脆弱和敏感,非常需要教育者主动走近他们、关心他们,和他们平等对话和交流,缓解他们内心的矛盾和冲突,用关怀和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灵。因此,注重人文关怀,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增强其实效性的内在要求。
(四)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人文关怀正是关注、关心、关爱大学生的实践落实和生活体现,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需要。
四、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实路径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和“回归生活”的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必须要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去寻找新的实践点,具体表现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和真正“回归生活”的理念。就是要以学生在实际生活的需求、愿望和价值追求为出发点,回归到学生的真实的个人生活,把人文关怀真切地落实到关心学生的学业成长、物质生活、心理健康、个人情感、精神需求、就业创业等更生活化、真实化和具体化的过程及目标中。
(二)加强载体建设
1.注重网络载体建设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交往、消费等生活的重要媒介,成为了一种生存方式。但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其负面影响如同魔鬼般正挑战现代人的道德底线,践踏着人的精神家园,导致人存在焦虑。面对网络带来的挑战,必须注重网络载体建设,积极占领网络阵地。比如,准确及时发布与大学生有关的有益信息;教育者主动搭建师生交流的网络互动平台,通过微博、QQ、飞信等方式及时、准确、有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实际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2.注重活动载体建设
要依托学生公寓、学生社团、学生班级,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首先,做到学生干部、党员的“亮身份、树形象、显作用”,实现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其次,整合资源,通过社团间、学院间、学校间的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成功人生、感恩励志、共享成长等各类充满人文关怀的主题教育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感受关怀和成长;再次,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通过深入农村、企业、社区等实践活动,让他们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感悟人生,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
3.注重环境建设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潜在的育人功能,实践中体现在具有“人化”内涵的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上,注重其育人性、人文性和实效性,让大学生生活其中感受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三)健全和完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基础,建立既约束人又激励人、凸显人文关怀的制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1.建立健全信息制度、效果评估制度、反馈制度
建立健全信息搜集制度。建立辅导员、学生干部、党员的信息小组,建立“校—院(系)—年级—班级—寝室—个人”的工作模式,设立书记、校长、学生处长、教务处长、招生就业处处长、团委书记等实物和电子信箱,保障学生的意见得以合理表达、困难得到切实解决、疑惑得以及时解答、建议得以合理采纳。其次,建立效果评估制度。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施的内容、方式、标准和成效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质量。再者,建立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制度。切实解决“机制不畅、互相推诿、缺乏协调、效率低下”的现象。
2.建立心理疏导机制
心理疏导机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得以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育者根据教育对象的现实表现进行心理疏导、知识帮助、教育引导的一种有效运行机制。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二是建立一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热线、网站、信箱,方便学生求助咨询。三是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并对重点对象及时追踪。
3.构建全员育人机制
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必然伴随的是学生的知识层次、基础水平、个体需求等出现差异,这种现实致使传统的精英管理模式不再适应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探索和构建一种体现人文关怀的全员育人工作模式。在全员育人过程中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统一,只不过在这过程“体现人文关怀,以学生为中心,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挖掘学生的潜在知识能力。”[5]
参考文献:
[1]张善文.周易选评[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8.
[2]孔颖达.《尚书正义》卷十一,《泰誓上》,《十三经注疏》(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何雪莲.“单向度”性危机呼唤德育回归生活世界.[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3).
[5]顾斌.彰显人文关怀改善学生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04,(11).
关键词:人文关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290-02
一、人文关怀的理论考察
存在,必然是历史性的。思想也是一样,任何一个思想的产生,必然有其思想渊源及存在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中、马克思哲学中、我党的思想发展进程中,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的思想。
(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人文”最早出现在《易经》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这里人文含有“人”和“文”两方面的内容,涵义近似文明。此外,“人”还有万物之灵、之尊贵的思想。如《尚书》:“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2]这是我国古人文精神中渗透出的人文关怀的体现。
(二)在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中
早在古希腊就出现了“人是第一重要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人文关怀思想的萌芽。而“人文关怀”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基因,则始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20世纪,教育者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认为教育应该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比如,雅斯贝尔斯指出“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论;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要理论”。
(三)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
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3]等,马克思的著作中关于人的论述思想比比皆是,可见,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和实践领域里,蕴含着深刻的“人”的思想。
(四)在我党的思想发展进程中
毛泽东始终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邓小平提出的“关键在人”、“三个有利于”标准等思想;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中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的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的深刻内涵
我们倡导的人文关怀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高度,借鉴了人本主义的合理成分,强调对人的主体性、生存状态以及对于人的终极关怀等问题的重视。简言之,就是尊重人的尊严和意义,关注人的现实需求,追求人的自由平等,侧重于实践范畴。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大学生的立场出发,包容并尊重差异,注重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个性培养、心理疏导的一种教育方法。它要求教育者根据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原则,在正确认识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以平等的姿态对大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中,要承认其主体性,尊重其差异性,满足其合理需求性,培育其德性,挖掘其潜力,建构其人格,促进其发展。人文关怀中“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对象,“文”是目的,“关怀”是方式。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依据
(一)构建“精神家园”和和谐校园的需要
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社会现实,使大学生们一边感受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丰裕的物质生活,一边却经历着精神失落的苦痛,不同程度上出现诸如价值混乱、信仰模糊、生活迷惘、精神空虚等现实困惑。出现迷恋游戏,不思进取,“网”游人生,“一些青少年在价值观上剩下的只有‘躲避崇高’后的迷茫,‘渴望堕落’后的困惑,‘玩的就是心跳’、‘过把瘾就死’后的失落以及‘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无奈。”[4]甚至出现因生活、感情、琐事自杀的现象。人作为一种理想和希望的存在,总是在一种寻找希望的精神家园中求得心灵的慰藉和生活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此时正可弥补之,以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价值诉求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于通过对受教育者的培养与塑造,以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进步。随着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化”模式已很难适应现时代的学生实际,呼唤一种以“人”为本的“关怀”模式,因此,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三)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的需要
实践证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讲理性多,讲情感少;讲社会需求多,讲个人需求少,缺乏理论的说服力和实践效果,被认为是上纲上线、假大空、没有实际价值,加之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和竞争较强,但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比较弱,心灵相对脆弱和敏感,非常需要教育者主动走近他们、关心他们,和他们平等对话和交流,缓解他们内心的矛盾和冲突,用关怀和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灵。因此,注重人文关怀,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增强其实效性的内在要求。
(四)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人文关怀正是关注、关心、关爱大学生的实践落实和生活体现,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需要。
四、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实路径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和“回归生活”的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必须要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去寻找新的实践点,具体表现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和真正“回归生活”的理念。就是要以学生在实际生活的需求、愿望和价值追求为出发点,回归到学生的真实的个人生活,把人文关怀真切地落实到关心学生的学业成长、物质生活、心理健康、个人情感、精神需求、就业创业等更生活化、真实化和具体化的过程及目标中。
(二)加强载体建设
1.注重网络载体建设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交往、消费等生活的重要媒介,成为了一种生存方式。但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其负面影响如同魔鬼般正挑战现代人的道德底线,践踏着人的精神家园,导致人存在焦虑。面对网络带来的挑战,必须注重网络载体建设,积极占领网络阵地。比如,准确及时发布与大学生有关的有益信息;教育者主动搭建师生交流的网络互动平台,通过微博、QQ、飞信等方式及时、准确、有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实际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2.注重活动载体建设
要依托学生公寓、学生社团、学生班级,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首先,做到学生干部、党员的“亮身份、树形象、显作用”,实现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其次,整合资源,通过社团间、学院间、学校间的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成功人生、感恩励志、共享成长等各类充满人文关怀的主题教育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感受关怀和成长;再次,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通过深入农村、企业、社区等实践活动,让他们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感悟人生,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
3.注重环境建设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潜在的育人功能,实践中体现在具有“人化”内涵的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上,注重其育人性、人文性和实效性,让大学生生活其中感受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三)健全和完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基础,建立既约束人又激励人、凸显人文关怀的制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1.建立健全信息制度、效果评估制度、反馈制度
建立健全信息搜集制度。建立辅导员、学生干部、党员的信息小组,建立“校—院(系)—年级—班级—寝室—个人”的工作模式,设立书记、校长、学生处长、教务处长、招生就业处处长、团委书记等实物和电子信箱,保障学生的意见得以合理表达、困难得到切实解决、疑惑得以及时解答、建议得以合理采纳。其次,建立效果评估制度。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施的内容、方式、标准和成效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质量。再者,建立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制度。切实解决“机制不畅、互相推诿、缺乏协调、效率低下”的现象。
2.建立心理疏导机制
心理疏导机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得以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育者根据教育对象的现实表现进行心理疏导、知识帮助、教育引导的一种有效运行机制。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二是建立一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热线、网站、信箱,方便学生求助咨询。三是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并对重点对象及时追踪。
3.构建全员育人机制
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必然伴随的是学生的知识层次、基础水平、个体需求等出现差异,这种现实致使传统的精英管理模式不再适应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探索和构建一种体现人文关怀的全员育人工作模式。在全员育人过程中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统一,只不过在这过程“体现人文关怀,以学生为中心,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挖掘学生的潜在知识能力。”[5]
参考文献:
[1]张善文.周易选评[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8.
[2]孔颖达.《尚书正义》卷十一,《泰誓上》,《十三经注疏》(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何雪莲.“单向度”性危机呼唤德育回归生活世界.[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3).
[5]顾斌.彰显人文关怀改善学生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