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课程、教学和评估常常忽视幼儿智力发展的多样性,尤其对孩子思维发展的评价,多以传统的智力测试为主,局限性很大。如何解决分科教学和综合整体教学的矛盾,吸取两种教育教学模式之长,让幼儿学得轻松愉快,有效地促进幼儿各方面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新型幼儿园教学模式,确立一套更为宽泛的思维发展评价体系,是中国当代新世纪幼儿教育的一大难题。要使课程目标符合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客观上教师必须了解幼儿,因此,通过系统性的评价幼儿的思维发展,将成为智力游戏课程整合设计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科学的观察、评价方法,对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使教师在反思中成长,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在游戏中探究多元的思维评价方法,有助于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育、家长、幼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实验中我们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就是家长教师幼儿共同参与的评价。另一种“多元”在这里指的就是:多因素、多纬度、多时空。即整合性主题游戏的分组活动,应当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组织和开展。游戏的设计从知、情、行入手,考虑幼儿认知方面(认知结构、认知水平、认知方式等)、情感方面(主体状态、情感特点等)、能力方面等进行分别组合,考虑设置不同质组(发展水平相近或相异的)的不同教育指向以及产生的不同教育效应,根据幼儿的不同能力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只有这样,主题游戏活动才是科学的,其预期才有可能实现。
二、以思维品质为线索,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孩子
评价中遵循幼儿生理、心理及思维发展特点,贯彻新《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精神,并在吸收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皮亚杰游戏理论等教育精华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思维整合游戏是以思维品质为线索,结合整合教材,融五大领域于其中而设计选编的主题游戏。注重游戏的趣味性、层次性、材料的多功能性,在编制、指导、评价及观察分析幼儿游戏时紧紧围绕思维的品质。在游戏活动中小班幼儿侧重思维敏捷性、灵活性的培养;中班幼儿侧重思维灵活性、深刻性的培养;大班幼儿则侧重思维深刻性、独创性的培养。以“尊重幼儿,以幼儿为本”的理念为主导,建立幼儿成长记录袋,将评价指标尽可能地转化为照片和图画,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让幼儿理解评价内容,了解评价结果,使评价手册成为孩子看得懂、能理解的一本“图书”。孩子们在经常性地翻阅中,会逐步加深对自己各方面发展情况的印象,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应该怎样做等等,潜移默化地增进自我了解,真正发挥评价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借助幼儿思维发展评价的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对幼儿进行游戏课程整合
幼儿思维发展评价是一个多元的的评价,它主要包括幼儿自评、幼儿互评、教师评定、教师互评及家长评价和成长记录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产生的思维整合游戏课程没有固定的模式,教育过程以思维品质为线索进行,每一个主题都各自有不同的切入点、侧重点,研究方式和表现特色,教师既是游戏的研究者、设计者,又是游戏的执行者和评价者,为此,我们在探究和实施思维整合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知道要观察什么,带着怎样的眼光去观察,如何较准确地理解分析幼儿的行为,比如: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动作表情、对活动的兴趣、专注程度如何等,教师在训练幼儿思维敏捷及灵活性的基础上,对他们的思维发展情况做出评价,及时采取措施。
(一)游戏中孩子的评价——重在幼儿的发展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这既体现了幼儿在评价活动中的主动性,又体现了幼儿通过评价活动提升自我评价的目的,主要包括幼儿自我评价和幼儿互评两种。
1. 幼儿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幼儿自我评价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并且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另外还受知识水平的很大影响。
2. 幼儿的互评
幼儿在学习评价自己的同时,要学习评价别人,在游戏活动后,请幼儿评价游戏中你认为谁玩的最好,并说出理由,中大班的幼儿已初步学会了评价同伴,虽然他们只是谈了一点点,有的评价甚至不是十分的准确,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也能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二)教师的评价——促进教师的成长
在游戏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也是评价的主体,要尊重教师的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通过不断反思,使教育实践与教师理论相互印证,教师应会运用评价结果,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人人有发展,从而促进教师的成长。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是具体客观的。因为在孩子们眼里,教师的评价是最可信、最公证的,因此在游戏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要客观,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幼儿的发展,找出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哪种最具有持久性,是否有可持续性能力,发现幼儿的强项,迁移强项带动弱项,首先通过观察对每个幼儿有全面细致的了解,既要看到幼儿的长处,又要看到不足,对一些能力强的幼儿不能一味地表扬,否则,会以我为中心经受不住挫折,而对游戏中动作缓慢,交往能力弱的幼儿多给予关注,培养其自信心,如在游戏中幼儿有争抢玩具、拥挤等不良行为,教师在评价时可请幼儿讨论,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决不批评、伤害孩子,在《浇花》的游戏中,教师看到水洒了一地,便用小花的口吻对幼儿说:“谢谢你让我喝个饱,多余的水留给我下次喝吧!”这样孩子便于接受,决不能把讲评变为批评。
(三)家长的评价——更上一层楼
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比教师的评价影响更大。
游戏活动中我们还采取家园共同参与评价的方式,通过家长会、联系册、家长开放日、游戏观摩、亲子活动等形式使家长参与我们的游戏,了解幼儿在园的游戏情况,同时和家长一起分析幼儿的优点、缺点及存在问题,这样家长就能全面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孩子,家园达到共识,形成一致的意识,在这样共同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家长会通过评价指标逐步加深对幼儿园教育观念的理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能主动做好家园配合工作,幼儿则会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体验自己的进步和成长的快乐。
在游戏评价中,我们不仅着眼于儿童的发展,而且对于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和内容,在真实的有意义的活动情景中进行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目标评价为辅,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让幼儿在游戏中玩得轻松愉快,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而和谐地发展。
一、在游戏中探究多元的思维评价方法,有助于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育、家长、幼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实验中我们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就是家长教师幼儿共同参与的评价。另一种“多元”在这里指的就是:多因素、多纬度、多时空。即整合性主题游戏的分组活动,应当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组织和开展。游戏的设计从知、情、行入手,考虑幼儿认知方面(认知结构、认知水平、认知方式等)、情感方面(主体状态、情感特点等)、能力方面等进行分别组合,考虑设置不同质组(发展水平相近或相异的)的不同教育指向以及产生的不同教育效应,根据幼儿的不同能力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只有这样,主题游戏活动才是科学的,其预期才有可能实现。
二、以思维品质为线索,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孩子
评价中遵循幼儿生理、心理及思维发展特点,贯彻新《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精神,并在吸收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皮亚杰游戏理论等教育精华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思维整合游戏是以思维品质为线索,结合整合教材,融五大领域于其中而设计选编的主题游戏。注重游戏的趣味性、层次性、材料的多功能性,在编制、指导、评价及观察分析幼儿游戏时紧紧围绕思维的品质。在游戏活动中小班幼儿侧重思维敏捷性、灵活性的培养;中班幼儿侧重思维灵活性、深刻性的培养;大班幼儿则侧重思维深刻性、独创性的培养。以“尊重幼儿,以幼儿为本”的理念为主导,建立幼儿成长记录袋,将评价指标尽可能地转化为照片和图画,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让幼儿理解评价内容,了解评价结果,使评价手册成为孩子看得懂、能理解的一本“图书”。孩子们在经常性地翻阅中,会逐步加深对自己各方面发展情况的印象,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应该怎样做等等,潜移默化地增进自我了解,真正发挥评价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借助幼儿思维发展评价的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对幼儿进行游戏课程整合
幼儿思维发展评价是一个多元的的评价,它主要包括幼儿自评、幼儿互评、教师评定、教师互评及家长评价和成长记录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产生的思维整合游戏课程没有固定的模式,教育过程以思维品质为线索进行,每一个主题都各自有不同的切入点、侧重点,研究方式和表现特色,教师既是游戏的研究者、设计者,又是游戏的执行者和评价者,为此,我们在探究和实施思维整合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知道要观察什么,带着怎样的眼光去观察,如何较准确地理解分析幼儿的行为,比如: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动作表情、对活动的兴趣、专注程度如何等,教师在训练幼儿思维敏捷及灵活性的基础上,对他们的思维发展情况做出评价,及时采取措施。
(一)游戏中孩子的评价——重在幼儿的发展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这既体现了幼儿在评价活动中的主动性,又体现了幼儿通过评价活动提升自我评价的目的,主要包括幼儿自我评价和幼儿互评两种。
1. 幼儿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幼儿自我评价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并且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另外还受知识水平的很大影响。
2. 幼儿的互评
幼儿在学习评价自己的同时,要学习评价别人,在游戏活动后,请幼儿评价游戏中你认为谁玩的最好,并说出理由,中大班的幼儿已初步学会了评价同伴,虽然他们只是谈了一点点,有的评价甚至不是十分的准确,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也能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二)教师的评价——促进教师的成长
在游戏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也是评价的主体,要尊重教师的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通过不断反思,使教育实践与教师理论相互印证,教师应会运用评价结果,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人人有发展,从而促进教师的成长。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是具体客观的。因为在孩子们眼里,教师的评价是最可信、最公证的,因此在游戏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要客观,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幼儿的发展,找出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哪种最具有持久性,是否有可持续性能力,发现幼儿的强项,迁移强项带动弱项,首先通过观察对每个幼儿有全面细致的了解,既要看到幼儿的长处,又要看到不足,对一些能力强的幼儿不能一味地表扬,否则,会以我为中心经受不住挫折,而对游戏中动作缓慢,交往能力弱的幼儿多给予关注,培养其自信心,如在游戏中幼儿有争抢玩具、拥挤等不良行为,教师在评价时可请幼儿讨论,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决不批评、伤害孩子,在《浇花》的游戏中,教师看到水洒了一地,便用小花的口吻对幼儿说:“谢谢你让我喝个饱,多余的水留给我下次喝吧!”这样孩子便于接受,决不能把讲评变为批评。
(三)家长的评价——更上一层楼
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比教师的评价影响更大。
游戏活动中我们还采取家园共同参与评价的方式,通过家长会、联系册、家长开放日、游戏观摩、亲子活动等形式使家长参与我们的游戏,了解幼儿在园的游戏情况,同时和家长一起分析幼儿的优点、缺点及存在问题,这样家长就能全面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孩子,家园达到共识,形成一致的意识,在这样共同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家长会通过评价指标逐步加深对幼儿园教育观念的理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能主动做好家园配合工作,幼儿则会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体验自己的进步和成长的快乐。
在游戏评价中,我们不仅着眼于儿童的发展,而且对于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和内容,在真实的有意义的活动情景中进行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目标评价为辅,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让幼儿在游戏中玩得轻松愉快,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而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