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学者蔡尚思的诗给了朱熹、闽北一个极高的定位。朱熹不仅改变了理学的进程,也改变了福建的文化进程。朱熹以及他所代表的闽学化成福建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核;考亭学派将理学与书院融为一体,活跃了当时的学术氛围,扩大了理学的社会影响力。
至今,南平境内由朱熹及他的同路人们所创建的书院遗址,曾经是全国三大印书中心的建阳书坊乡,仍透露着闽学大成曾经的吉光与片羽。
跟随先贤的足迹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学者蔡尚思的诗帮我们解决了定位朱熹与闽北这个难题,也解释了为何在闽北以至福建各地,“邹鲁渊源”四个字如此频繁地跳入人们眼眶。程颢评论杨时说出“吾道南矣”时,似乎他已经预见了此后关于闽学、关于朱熹的种种。但他绝对无法想到,二程的名字与朱熹联在一起,朱子理学成了程朱理学的代名词,甚至朱熹本人也想象不到,在他的学说被诬为伪学、潦倒去世后,后世中国的封建统治者竟然将他的思想钦定为官方的正统思想,并以这种形式由宋末至清代存续了700余年间,他还被特批为孔子门下的第七十三贤。
朱熹不仅改变了理学的进程,他也改变了福建的文化进程。福建本土文化的相关研究曾一度陷入僵局,民间信仰、闽台渊源、海洋性格,排除掉当中民俗学的干扰,即使令人热血沸腾,人们的心里却总是揣着些怀疑,这是福建文化的源头吗?海洋文化光芒太甚,遮盖了内地文化。而当我们将视线从沿海收回内陆,重温了最早的福建文明进程的一部分,闽越文化,也看到了一股绵延不断的由北而来又向北而去的力量,它们呈现出与所谓蛮夷之地相反的情景,是传统中国文化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朱熹与他前前后后的闽北学者在当中扮演了主角,他们还抢注了福建的文化商标——闽学,朱熹以及他所代表的闽学化成福建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核。
在南平各地,各种与朱熹有关的痕迹层出不穷。朱熹最大的成就在理学,而与他一生都脱不开联系的是书院,他在书院中出生,在书院中成长,又亲自创建书院,甚至出闽周游、论辩,活动范围依然不出书院。
建炎四年(1130)朱熹在南建州尤溪诞生。朱熹的父亲朱松“以供职事之余,读书观理而养其高大之趣,于以风化县人子弟,使知兴学”,先后在尤溪和政和修建星溪书院、云根书院,他是朱熹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把书院带入了朱熹最早的生命。朱熹出生后,由尤溪、蒲城,一路迁徒。绍兴十年(1140),朱熹追随父亲到环溪精舍(现属建瓯)读书,直至绍兴十四年(1144)三月朱松逝世。相传朱文公坐沙画卦的佳话就是出于此地,小小的朱熹过早地表现出了惊人之处。建瓯现在仍留有徽国朱文公祠、艮泉井等与朱熹有关的文化遗存。
朱松逝世后,朱熹遵父遗命,师事刘子翚、刘子羽等人,随母定居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里。刘氏为当地望族,又是忠义之家,朱熹在刘子翚创设的屏山学院中学习,受到了更正规全面的儒家教育,也开始潜研二程洛学的理学。刘氏兄弟的学识、风范给朱熹影响很大,刘子羽去世后,朱熹手书刘公神道碑以报答抚育之恩。19岁(1148年)时,朱熹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赴任途中拜见了著名的“南剑三先生”道学家程颐的再传弟子李侗,多年之后年已三十的朱熹步行几百里,从武夷山走到现在的延平区,再次登门,正式拜师。朱熹在同安任期内开创了讲学之风,还提倡县学,将四间县学课堂分别命名为“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在朱熹的影响下,闽南中进士的人越来越多,晋江研究四书五经的人也多了起来,还出了一些理学家。这四年里,朱熹本人的思想也经历了“逃禅归儒”的重要转折,向着理学家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朱熹一生长期定居在武夷山,在五夫的紫阳楼里经历了拜师求学、喜中进士、授徒讲学和传播理学的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观书有感》一诗描写了紫阳楼周围的景色,在此他相继撰写和编次了《程氏遗书》、《论语精义》、《资治通鉴纲目》、《八朝名臣言行录》、《西铭解义》、《太极图说解》、《通书解》、《伊洛渊源录》、《程氏外书》、《近思录》、《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诗集传》等二十余部著述。五夫也相对保留了更多朱熹的足迹,除了故居紫阳楼外,还有兴贤书院、朱子巷、朱子社仓等多处颇有意蕴的古迹景点。
而他一生的学问也主要是在武夷山和建阳两处展开的,他的书写完之后,送往建阳印刷出版。朱熹创建的第一所寒泉精舍书院在建阳,标志着其生平一段重要的讲学著述时期的开始,即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学派开创时期(1170—1178)。晚年,朱熹又回到这里修复考亭书院,考亭学派代表了他作为教育家的最高成就,朱熹死后也埋葬在此处。
朱熹的仕途并不耀眼,仅仅为官七年,相反还因生性耿直得罪了不少官员,晚年受到权贵韩侂胄的抨击,理学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宁宗还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朱熹逝世在理学低潮之中,光宗登基后,解除对理学控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取消了对理学的压制,结束了自淳熙五年以来压制局面。理宗、度宗时期(1225—1274年),统治者对理学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尤其是理宗对理学情有独钟,对书院也偏爱有加,大加赞赏朱熹的《四书集注》,自称“读之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为朱熹恢复名誉,并诏令特赠朱熹为太师,追封信国公,后又改为徽国公,一举将朱子理学推为正统官学。
书院中的朱子同路人
讲到理学,人们更熟悉“程朱理学”这个词,这样的文字排列道出这一理学学派的先后传承顺序。周敦颐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北宋“五子”的第一人,之后是邵雍、张载和程颢、程颐。而在二程和朱子之间,不得不提杨时、游酢(字定夫),“程门立学”的两位主角。
杨时既是理学入闽的传承人之一,同时也是闽学鼻祖。29岁那年前往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再次北上求学,从师程颢之弟程颐,与游酢、伊熔、谢良佐并称“程门高弟”。“程门立雪”讲的正是他二次北上,与游酢一起求学的故事。两人的思想对中国的古代哲学,特别是思辨哲学方面产生过深远影响,并流传到国外,直至今日在日本、韩国等地仍留有余温,在游定夫祠,人们可以看到一块东京大学学者渡边欣雄题写的匾额——“梦见周公,醒拜定夫”。 杨时将“洛学”引入福建后,精研理学,“倡道东南”,对闽中理学的兴起有筚路蓝缕之功。他的学术思想后来被罗从彦、李侗、朱熹继续传承,至南宋年间闽学基本成形。在宋代理学濂、洛、关、闽四大学派中,闽学兴起最晚却后出转精,闽北一地不仅一跃成为福建的文化制高点,也在当时全国的文化重地中脱颖而出,这四位先后诞生于闽北南剑州(后称延平府)的理学大师遂被称为“闽学四贤”或“延平四贤”。为了纪念四人,1209年,南剑州知州陈宓在九峰山创办了延平书院,后宋理宗赵盷皇帝又在1234年宣赐“延平书院”匾额。
程朱理学以朱子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又称为朱子理学。朱熹的理学集大成除了体现在继承前贤之外,同样重要的是开启后世。他的学说、思想当时经由书院的兴起、雕版印刷技术的发达大范围地扩张开来,影响了闽北各地,即现在的南平一带。在考亭书院期间,蔡元定、黄千、金去伪、李季札、黄颧、蔡念成、陈淳、李燔、叶贺孙、潘时举、蔡沈、杨复、辅广等众多弟子求学于此,形成“考亭学派”。
考亭学派是当时闽北书院理学与书院融为一体的结果,代表了南宋时期多数书院的状况,教育和学术并存,活跃了当时的学术氛围,同时扩大了理学的社会影响力。
南宋正是书院文化大放光彩的时代,书院大多是理学人士所建,他们以建书院传播理学为目标和理想,给书院的发展留下了鲜明的理学烙印。朱熹一生倾情书院,据方彦寿先生的《朱熹书院考》一书考察,与朱熹有关的书院有67所之多。他甚至跨省修复了江西白鹿洞书院,并在“鹅湖之会”后的第二年,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后经朝廷推广,成为全国通用的学规。由朱熹亲自创立的书院可确定的有三座,它们都在现在的南平一带:寒泉精舍(云谷书院)、武夷精舍(武夷书院、紫阳书院)、考亭书院(竹林精舍、沧州精舍),分别代表了闽学起步、发展、成熟三个不同阶段,这些书院或经山洪冲刷,或遇兵燹、火患,几经颓圮、毁坏,已不复真身,后人根据书中记载以及前人留下的图形,在旧址上复原了书院的原样,其中武夷山的武夷精舍和建阳的考亭书院两处较有代表性,经过了相对良好的修缮,时隔千年传递出闽北的书院气。
有宋一代,闽北毫无疑义是福建的文化代表。茶文化、陶瓷文化、雕版印刷文化,与理学文化并列为闽北四大文化,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北宋时期闽北学风极盛,大多数书院都在建州(州治在今建瓯),主要在建阳、崇安、政和三县。比较著名的有,景佑二年(1035)宋咸在建阳洛里创建的霄峰精舍,游酢在其故里建阳长坪创建的扁山草堂,以及朱熹之父朱松创建的星溪书院和云根书院。南宋,闽北达到了福建文化在整个封建时期的最高峰,书院建立甚多,据考证,建宁府、延平府、邵武三处所创建的书院就达到34所。其中建宁府最多,22所,延平府和邵武军各6所。那时的书院还兼藏书,朱熹在考亭书院曾辟有“藏书阁”。门人万人杰记载:“先生是年正旦,书院藏书阁下东楹”。闽北因此成为“家有法律,户藏诗书”的“彬彬然道义之乡”,武夷山更是被称为“东南洙泗”、“道南理窟”。
从唐末到明朝中叶,闽北的文化教育水平在福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书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各地都留下了一段令人赞叹的历史,浦城以浦城八相最引以为傲,邵武诞生了南宋第一位宰相李纲,一门数进士则屡见不鲜,还有被我们忽略掉的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词人柳永,他十四岁走出武夷山上梅,恰好与朱熹走进武夷山的年龄相同。
在朱熹和闽学子弟的努力下,杰出的书院文化也像理学那样,走出闽北,走出福建,在异地开花结果,一直到清代以前都是许多书院教书育学借鉴的范本。
朱熹创建的第一所寒泉精舍书院在建阳,标志着其生平一段重要的讲学著述时期的开始,即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学派开创时期(1170—1178)。晚年,朱熹又回到这里修复考亭书院,考亭学派代表了他作为教育家的最高成就,朱熹死后也埋葬在此处。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学者蔡尚思的诗帮我们解决了定位朱熹与闽北这个难题,也解释了为何在闽北以至福建各地,“邹鲁渊源”四个字如此频繁地跳入人们眼眶。程颢评论杨时说出“吾道南矣”时,似乎他已经预见了此后关于闽学、关于朱熹的种种。但他绝对无法想到,二程的名字与朱熹联在一起,朱子理学成了程朱理学的代名词,甚至朱熹本人也想象不到,在他的学说被诬为伪学、潦倒去世后,后世中国的封建统治者竟然将他的思想钦定为官方的正统思想,并以这种形式由宋末至清代存续了700余年间,他还被特批为孔子门下的第七十三贤。
朱熹不仅改变了理学的进程,他也改变了福建的文化进程。福建本土文化的相关研究曾一度陷入僵局,民间信仰、闽台渊源、海洋性格,排除掉当中民俗学的干扰,即使令人热血沸腾,人们的心里却总是揣着些怀疑,这是福建文化的源头吗?海洋文化光芒太甚,遮盖了内地文化。而当我们将视线从沿海收回内陆,重温了最早的福建文明进程的一部分,闽越文化,也看到了一股绵延不断的由北而来又向北而去的力量,它们呈现出与所谓蛮夷之地相反的情景,是传统中国文化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朱熹与他前前后后的闽北学者在当中扮演了主角,他们还抢注了福建的文化商标——闽学,朱熹以及他所代表的闽学化成福建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核。
在南平各地,各种与朱熹有关的痕迹层出不穷。朱熹最大的成就在理学,而与他一生都脱不开联系的是书院,他在书院中出生,在书院中成长,又亲自创建书院,甚至出闽周游、论辩,活动范围依然不出书院。
建炎四年(1130)朱熹在南建州尤溪诞生。朱熹的父亲朱松“以供职事之余,读书观理而养其高大之趣,于以风化县人子弟,使知兴学”,先后在尤溪和政和修建星溪书院、云根书院,他是朱熹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把书院带入了朱熹最早的生命。朱熹出生后,由尤溪、蒲城,一路迁徒。绍兴十年(1140),朱熹追随父亲到环溪精舍(现属建瓯)读书,直至绍兴十四年(1144)三月朱松逝世。相传朱文公坐沙画卦的佳话就是出于此地,小小的朱熹过早地表现出了惊人之处。建瓯现在仍留有徽国朱文公祠、艮泉井等与朱熹有关的文化遗存。 朱松逝世后,朱熹遵父遗命,师事刘子翚、刘子羽等人,随母定居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里。刘氏为当地望族,又是忠义之家,朱熹在刘子翚创设的屏山学院中学习,受到了更正规全面的儒家教育,也开始潜研二程洛学的理学。刘氏兄弟的学识、风范给朱熹影响很大,刘子羽去世后,朱熹手书刘公神道碑以报答抚育之恩。19岁(1148年)时,朱熹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赴任途中拜见了著名的“南剑三先生”道学家程颐的再传弟子李侗,多年之后年已三十的朱熹步行几百里,从武夷山走到现在的延平区,再次登门,正式拜师。朱熹在同安任期内开创了讲学之风,还提倡县学,将四间县学课堂分别命名为“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在朱熹的影响下,闽南中进士的人越来越多,晋江研究四书五经的人也多了起来,还出了一些理学家。这四年里,朱熹本人的思想也经历了“逃禅归儒”的重要转折,向着理学家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朱熹一生长期定居在武夷山,在五夫的紫阳楼里经历了拜师求学、喜中进士、授徒讲学和传播理学的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观书有感》一诗描写了紫阳楼周围的景色,在此他相继撰写和编次了《程氏遗书》、《论语精义》、《资治通鉴纲目》、《八朝名臣言行录》、《西铭解义》、《太极图说解》、《通书解》、《伊洛渊源录》、《程氏外书》、《近思录》、《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诗集传》等二十余部著述。五夫也相对保留了更多朱熹的足迹,除了故居紫阳楼外,还有兴贤书院、朱子巷、朱子社仓等多处颇有意蕴的古迹景点。
而他一生的学问也主要是在武夷山和建阳两处展开的,他的书写完之后,送往建阳印刷出版。朱熹创建的第一所寒泉精舍书院在建阳,标志着其生平一段重要的讲学著述时期的开始,即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学派开创时期(1170—1178)。晚年,朱熹又回到这里修复考亭书院,考亭学派代表了他作为教育家的最高成就,朱熹死后也埋葬在此处。
朱熹的仕途并不耀眼,仅仅为官七年,相反还因生性耿直得罪了不少官员,晚年受到权贵韩侂胄的抨击,理学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宁宗还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朱熹逝世在理学低潮之中,光宗登基后,解除对理学控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取消了对理学的压制,结束了自淳熙五年以来压制局面。理宗、度宗时期(1225—1274年),统治者对理学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尤其是理宗对理学情有独钟,对书院也偏爱有加,大加赞赏朱熹的《四书集注》,自称“读之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为朱熹恢复名誉,并诏令特赠朱熹为太师,追封信国公,后又改为徽国公,一举将朱子理学推为正统官学。
书院中的朱子同路人
讲到理学,人们更熟悉“程朱理学”这个词,这样的文字排列道出这一理学学派的先后传承顺序。周敦颐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北宋“五子”的第一人,之后是邵雍、张载和程颢、程颐。而在二程和朱子之间,不得不提杨时、游酢(字定夫),“程门立学”的两位主角。
杨时既是理学入闽的传承人之一,同时也是闽学鼻祖。29岁那年前往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再次北上求学,从师程颢之弟程颐,与游酢、伊熔、谢良佐并称“程门高弟”。“程门立雪”讲的正是他二次北上,与游酢一起求学的故事。两人的思想对中国的古代哲学,特别是思辨哲学方面产生过深远影响,并流传到国外,直至今日在日本、韩国等地仍留有余温,在游定夫祠,人们可以看到一块东京大学学者渡边欣雄题写的匾额——“梦见周公,醒拜定夫”。
杨时将“洛学”引入福建后,精研理学,“倡道东南”,对闽中理学的兴起有筚路蓝缕之功。他的学术思想后来被罗从彦、李侗、朱熹继续传承,至南宋年间闽学基本成形。在宋代理学濂、洛、关、闽四大学派中,闽学兴起最晚却后出转精,闽北一地不仅一跃成为福建的文化制高点,也在当时全国的文化重地中脱颖而出,这四位先后诞生于闽北南剑州(后称延平府)的理学大师遂被称为“闽学四贤”或“延平四贤”。为了纪念四人,1209年,南剑州知州陈宓在九峰山创办了延平书院,后宋理宗赵盷皇帝又在1234年宣赐“延平书院”匾额。
程朱理学以朱子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又称为朱子理学。朱熹的理学集大成除了体现在继承前贤之外,同样重要的是开启后世。他的学说、思想当时经由书院的兴起、雕版印刷技术的发达大范围地扩张开来,影响了闽北各地,即现在的南平一带。在考亭书院期间,蔡元定、黄千、金去伪、李季札、黄颧、蔡念成、陈淳、李燔、叶贺孙、潘时举、蔡沈、杨复、辅广等众多弟子求学于此,形成“考亭学派”。
考亭学派是当时闽北书院理学与书院融为一体的结果,代表了南宋时期多数书院的状况,教育和学术并存,活跃了当时的学术氛围,同时扩大了理学的社会影响力。
南宋正是书院文化大放光彩的时代,书院大多是理学人士所建,他们以建书院传播理学为目标和理想,给书院的发展留下了鲜明的理学烙印。朱熹一生倾情书院,据方彦寿先生的《朱熹书院考》一书考察,与朱熹有关的书院有67所之多。他甚至跨省修复了江西白鹿洞书院,并在“鹅湖之会”后的第二年,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后经朝廷推广,成为全国通用的学规。由朱熹亲自创立的书院可确定的有三座,它们都在现在的南平一带:寒泉精舍(云谷书院)、武夷精舍(武夷书院、紫阳书院)、考亭书院(竹林精舍、沧州精舍),分别代表了闽学起步、发展、成熟三个不同阶段,这些书院或经山洪冲刷,或遇兵燹、火患,几经颓圮、毁坏,已不复真身,后人根据书中记载以及前人留下的图形,在旧址上复原了书院的原样,其中武夷山的武夷精舍和建阳的考亭书院两处较有代表性,经过了相对良好的修缮,时隔千年传递出闽北的书院气。
有宋一代,闽北毫无疑义是福建的文化代表。茶文化、陶瓷文化、雕版印刷文化,与理学文化并列为闽北四大文化,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北宋时期闽北学风极盛,大多数书院都在建州(州治在今建瓯),主要在建阳、崇安、政和三县。比较著名的有,景佑二年(1035)宋咸在建阳洛里创建的霄峰精舍,游酢在其故里建阳长坪创建的扁山草堂,以及朱熹之父朱松创建的星溪书院和云根书院。南宋,闽北达到了福建文化在整个封建时期的最高峰,书院建立甚多,据考证,建宁府、延平府、邵武三处所创建的书院就达到34所。其中建宁府最多,22所,延平府和邵武军各6所。那时的书院还兼藏书,朱熹在考亭书院曾辟有“藏书阁”。门人万人杰记载:“先生是年正旦,书院藏书阁下东楹”。闽北因此成为“家有法律,户藏诗书”的“彬彬然道义之乡”,武夷山更是被称为“东南洙泗”、“道南理窟”。 从唐末到明朝中叶,闽北的文化教育水平在福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书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各地都留下了一段令人赞叹的历史,浦城以浦城八相最引以为傲,邵武诞生了南宋第一位宰相李纲,一门数进士则屡见不鲜,还有被我们忽略掉的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词人柳永,他十四岁走出武夷山上梅,恰好与朱熹走进武夷山的年龄相同。
在朱熹和闽学子弟的努力下,杰出的书院文化也像理学那样,走出闽北,走出福建,在异地开花结果,一直到清代以前都是许多书院教书育学借鉴的范本。
由朱熹亲自创立的书院可确定的有三座,它们都在现在的南平一带:寒泉精舍(云谷书院)、武夷精舍(武夷书院、紫阳书院)、考亭书院(竹林精舍、沧州精舍),分别代表了闽学起步、发展、成熟三个不同阶段。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学者蔡尚思的诗帮我们解决了定位朱熹与闽北这个难题,也解释了为何在闽北以至福建各地,“邹鲁渊源”四个字如此频繁地跳入人们眼眶。程颢评论杨时说出“吾道南矣”时,似乎他已经预见了此后关于闽学、关于朱熹的种种。但他绝对无法想到,二程的名字与朱熹联在一起,朱子理学成了程朱理学的代名词,甚至朱熹本人也想象不到,在他的学说被诬为伪学、潦倒去世后,后世中国的封建统治者竟然将他的思想钦定为官方的正统思想,并以这种形式由宋末至清代存续了700余年间,他还被特批为孔子门下的第七十三贤。
朱熹不仅改变了理学的进程,他也改变了福建的文化进程。福建本土文化的相关研究曾一度陷入僵局,民间信仰、闽台渊源、海洋性格,排除掉当中民俗学的干扰,即使令人热血沸腾,人们的心里却总是揣着些怀疑,这是福建文化的源头吗?海洋文化光芒太甚,遮盖了内地文化。而当我们将视线从沿海收回内陆,重温了最早的福建文明进程的一部分,闽越文化,也看到了一股绵延不断的由北而来又向北而去的力量,它们呈现出与所谓蛮夷之地相反的情景,是传统中国文化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朱熹与他前前后后的闽北学者在当中扮演了主角,他们还抢注了福建的文化商标——闽学,朱熹以及他所代表的闽学化成福建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核。
在南平各地,各种与朱熹有关的痕迹层出不穷。朱熹最大的成就在理学,而与他一生都脱不开联系的是书院,他在书院中出生,在书院中成长,又亲自创建书院,甚至出闽周游、论辩,活动范围依然不出书院。
建炎四年(1130)朱熹在南建州尤溪诞生。朱熹的父亲朱松“以供职事之余,读书观理而养其高大之趣,于以风化县人子弟,使知兴学”,先后在尤溪和政和修建星溪书院、云根书院,他是朱熹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把书院带入了朱熹最早的生命。朱熹出生后,由尤溪、蒲城,一路迁徒。绍兴十年(1140),朱熹追随父亲到环溪精舍(现属建瓯)读书,直至绍兴十四年(1144)三月朱松逝世。相传朱文公坐沙画卦的佳话就是出于此地,小小的朱熹过早地表现出了惊人之处。建瓯现在仍留有徽国朱文公祠、艮泉井等与朱熹有关的文化遗存。
朱松逝世后,朱熹遵父遗命,师事刘子翚、刘子羽等人,随母定居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里。刘氏为当地望族,又是忠义之家,朱熹在刘子翚创设的屏山学院中学习,受到了更正规全面的儒家教育,也开始潜研二程洛学的理学。刘氏兄弟的学识、风范给朱熹影响很大,刘子羽去世后,朱熹手书刘公神道碑以报答抚育之恩。19岁(1148年)时,朱熹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赴任途中拜见了著名的“南剑三先生”道学家程颐的再传弟子李侗,多年之后年已三十的朱熹步行几百里,从武夷山走到现在的延平区,再次登门,正式拜师。朱熹在同安任期内开创了讲学之风,还提倡县学,将四间县学课堂分别命名为“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在朱熹的影响下,闽南中进士的人越来越多,晋江研究四书五经的人也多了起来,还出了一些理学家。这四年里,朱熹本人的思想也经历了“逃禅归儒”的重要转折,向着理学家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朱熹一生长期定居在武夷山,在五夫的紫阳楼里经历了拜师求学、喜中进士、授徒讲学和传播理学的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观书有感》一诗描写了紫阳楼周围的景色,在此他相继撰写和编次了《程氏遗书》、《论语精义》、《资治通鉴纲目》、《八朝名臣言行录》、《西铭解义》、《太极图说解》、《通书解》、《伊洛渊源录》、《程氏外书》、《近思录》、《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诗集传》等二十余部著述。五夫也相对保留了更多朱熹的足迹,除了故居紫阳楼外,还有兴贤书院、朱子巷、朱子社仓等多处颇有意蕴的古迹景点。
而他一生的学问也主要是在武夷山和建阳两处展开的,他的书写完之后,送往建阳印刷出版。朱熹创建的第一所寒泉精舍书院在建阳,标志着其生平一段重要的讲学著述时期的开始,即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学派开创时期(1170—1178)。晚年,朱熹又回到这里修复考亭书院,考亭学派代表了他作为教育家的最高成就,朱熹死后也埋葬在此处。
朱熹的仕途并不耀眼,仅仅为官七年,相反还因生性耿直得罪了不少官员,晚年受到权贵韩侂胄的抨击,理学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宁宗还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朱熹逝世在理学低潮之中,光宗登基后,解除对理学控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取消了对理学的压制,结束了自淳熙五年以来压制局面。理宗、度宗时期(1225—1274年),统治者对理学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尤其是理宗对理学情有独钟,对书院也偏爱有加,大加赞赏朱熹的《四书集注》,自称“读之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为朱熹恢复名誉,并诏令特赠朱熹为太师,追封信国公,后又改为徽国公,一举将朱子理学推为正统官学。
书院中的朱子同路人
讲到理学,人们更熟悉“程朱理学”这个词,这样的文字排列道出这一理学学派的先后传承顺序。周敦颐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北宋“五子”的第一人,之后是邵雍、张载和程颢、程颐。而在二程和朱子之间,不得不提杨时、游酢(字定夫),“程门立学”的两位主角。 杨时既是理学入闽的传承人之一,同时也是闽学鼻祖。29岁那年前往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再次北上求学,从师程颢之弟程颐,与游酢、伊熔、谢良佐并称“程门高弟”。“程门立雪”讲的正是他二次北上,与游酢一起求学的故事。两人的思想对中国的古代哲学,特别是思辨哲学方面产生过深远影响,并流传到国外,直至今日在日本、韩国等地仍留有余温,在游定夫祠,人们可以看到一块东京大学学者渡边欣雄题写的匾额——“梦见周公,醒拜定夫”。
杨时将“洛学”引入福建后,精研理学,“倡道东南”,对闽中理学的兴起有筚路蓝缕之功。他的学术思想后来被罗从彦、李侗、朱熹继续传承,至南宋年间闽学基本成形。在宋代理学濂、洛、关、闽四大学派中,闽学兴起最晚却后出转精,闽北一地不仅一跃成为福建的文化制高点,也在当时全国的文化重地中脱颖而出,这四位先后诞生于闽北南剑州(后称延平府)的理学大师遂被称为“闽学四贤”或“延平四贤”。为了纪念四人,1209年,南剑州知州陈宓在九峰山创办了延平书院,后宋理宗赵盷皇帝又在1234年宣赐“延平书院”匾额。
程朱理学以朱子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又称为朱子理学。朱熹的理学集大成除了体现在继承前贤之外,同样重要的是开启后世。他的学说、思想当时经由书院的兴起、雕版印刷技术的发达大范围地扩张开来,影响了闽北各地,即现在的南平一带。在考亭书院期间,蔡元定、黄千、金去伪、李季札、黄颧、蔡念成、陈淳、李燔、叶贺孙、潘时举、蔡沈、杨复、辅广等众多弟子求学于此,形成“考亭学派”。
考亭学派是当时闽北书院理学与书院融为一体的结果,代表了南宋时期多数书院的状况,教育和学术并存,活跃了当时的学术氛围,同时扩大了理学的社会影响力。
南宋正是书院文化大放光彩的时代,书院大多是理学人士所建,他们以建书院传播理学为目标和理想,给书院的发展留下了鲜明的理学烙印。朱熹一生倾情书院,据方彦寿先生的《朱熹书院考》一书考察,与朱熹有关的书院有67所之多。他甚至跨省修复了江西白鹿洞书院,并在“鹅湖之会”后的第二年,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后经朝廷推广,成为全国通用的学规。由朱熹亲自创立的书院可确定的有三座,它们都在现在的南平一带:寒泉精舍(云谷书院)、武夷精舍(武夷书院、紫阳书院)、考亭书院(竹林精舍、沧州精舍),分别代表了闽学起步、发展、成熟三个不同阶段,这些书院或经山洪冲刷,或遇兵燹、火患,几经颓圮、毁坏,已不复真身,后人根据书中记载以及前人留下的图形,在旧址上复原了书院的原样,其中武夷山的武夷精舍和建阳的考亭书院两处较有代表性,经过了相对良好的修缮,时隔千年传递出闽北的书院气。
有宋一代,闽北毫无疑义是福建的文化代表。茶文化、陶瓷文化、雕版印刷文化,与理学文化并列为闽北四大文化,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北宋时期闽北学风极盛,大多数书院都在建州(州治在今建瓯),主要在建阳、崇安、政和三县。比较著名的有,景佑二年(1035)宋咸在建阳洛里创建的霄峰精舍,游酢在其故里建阳长坪创建的扁山草堂,以及朱熹之父朱松创建的星溪书院和云根书院。南宋,闽北达到了福建文化在整个封建时期的最高峰,书院建立甚多,据考证,建宁府、延平府、邵武三处所创建的书院就达到34所。其中建宁府最多,22所,延平府和邵武军各6所。那时的书院还兼藏书,朱熹在考亭书院曾辟有“藏书阁”。门人万人杰记载:“先生是年正旦,书院藏书阁下东楹”。闽北因此成为“家有法律,户藏诗书”的“彬彬然道义之乡”,武夷山更是被称为“东南洙泗”、“道南理窟”。
从唐末到明朝中叶,闽北的文化教育水平在福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书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各地都留下了一段令人赞叹的历史,浦城以浦城八相最引以为傲,邵武诞生了南宋第一位宰相李纲,一门数进士则屡见不鲜,还有被我们忽略掉的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词人柳永,他十四岁走出武夷山上梅,恰好与朱熹走进武夷山的年龄相同。
在朱熹和闽学子弟的努力下,杰出的书院文化也像理学那样,走出闽北,走出福建,在异地开花结果,一直到清代以前都是许多书院教书育学借鉴的范本。
“图书之府”寻觅稀世建本
在建阳市书坊乡,我们看到了后修建的书林门,门上刻印的“邹鲁渊源”提醒人们,建阳曾是与“东鲁曲阜”齐名天下的“南闽阙里”,这里印刷出版的书籍在中国历史上风行过六百多年的时间,行使过九百余年的使命。而现在的书林门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门,据当地人说,书林门最早是由厚重的城墙砖一块块垒起的,行人可以在下面避雨,令人惊讶的是,门上曾经长着一棵树,这大概最有助于人们还原它的模样。由宋至清,由江西等地前来的商贩,本地的挑夫,穿过此门,走到建阳城,经旧时福建出省的古道,带走一箱箱散发着墨香的建本。
北宋熙宁以来,全国形成了三大刻书中心:杭州刻印的称为浙本,四川刻印的称蜀本,建阳刻书主要集中在麻沙、崇化(现在的书坊乡)两地,称“建本”,又称“麻沙本”。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统计,历代建本古籍被列为国家级古籍善本的,经部书171种,史部书480种,子部书505种,集部书304种,丛部书8种,合计近1500种。“宋刻书之盛,首推闽中,而闽中尤以建阳为最。”建阳因此被喻为“图书之府”。
刻书包括官刻、私刻和坊刻三种,书坊和麻沙分为私刻、坊刻两种,又以坊刻为主。建阳雕版印刷的最早时间无法确定,可说的是,它兴于宋,盛于明,亡于清。在明代,建阳雕版印刷最盛时期,麻沙、崇化书坊多达220多家。叶日增“广勤堂”、刘群作“翠岩精舍”、刘锦文“日新堂”、虞氏“务本堂”、郑氏“崇文堂”均为著名书肆。由于历史悠久,书肆众多,在建阳还形成了不少刻书世家,其中崇化书坊的余氏家族自北宋迄明,连续经营了几百年的刻书业,成为“书林门阀”,称“建安余氏”,是中国古代著名坊肆刻书家族,兼营编辑、出版、印刷和发行。传世的宋刻本中以余仁仲万卷堂最有名,刻有《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尚书精义》、《礼记》等,另有勤有堂为人熟知。元朝末年,余氏书肆还曾派数十人前往日本从事刻书业。现在的余氏后人散居各地,在书坊乡目前还有两百多户余姓人家。 书坊乡一度十分繁华,明嘉靖版的《建阳县志》记载:“书市在崇化里,比屋皆鬻书籍,天下客商贩者如织,每月以一、六日集。”现存的崇化书坊图上保留了一些当时的情景,画上有书林门,门外有接官亭。让人完全失忆的还有书林门西边山麓的文庙,状元府长街和横贯书林的书坊溪上的六座桥梁,因为街市热闹、景色秀美,这里曾有“书林十景”一说。
与书坊乡并称的麻沙,刻书内容严谨,更受文人学者青睐。不过就宋元时期来说,两坊刻书不相上下。元代以后,麻沙因遭兵燹、大火等外力的毁坏,规模上受到很大影响,衰落早于书坊乡。但屡经磨难的麻沙本也因稀世难得,不仅成为善本,更几乎成为孤品,早在清代,就以页计酬,“沪渎偶出一宋季元初麻沙坊刻,动估千金。”
建阳的雕版印刷是闽学扩展的基础,为书院引入图书这一重要媒介,也因为闽学的兴盛成就了一时的辉煌,两宋时期,闽北学者游酢、胡安国、罗从彦、朱熹及门人蔡元定、祝穆、刘爚等都曾刊刻过书,借此扩大了闽学的影响力,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除了这些经典的学术书籍外,建本刻书内容丰富,经史子集丛五部俱备,生活日用类图书尤多。特别在明代,通俗小说刊刻蔚然成风,家喻户晓的历史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就是在崇化书坊首先付梓的。这些图书由建阳流出,活跃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因此受到当时政府的注意,据说建阳当地曾几次被降罪,甚至有皇帝直接下令到建阳。可惜这样的书案现在还没找到确实的证据,不过乾隆倒是曾下令到福建,调查建安余氏后人的状况,只是这源于被“勤有堂”吸引,可见当时建本的风靡程度和影响之大。
在建本最盛时期,建本一度被当作神话对待。书坊乡有一口“积墨池”,1989年完成修复,旧时刻坊印书的墨水沿坡南流,汇集在云衢桥北的滩地上,日积月累就形成了这口池。因为这里板好纸好,刻印的书籍字迹十分漂亮,当时江西抚州的人还专门跑过来取池水回家,才开始进行印刷,俨然一种行业内的开工仪式。
令人倍感遗憾的是,闽北一地的木制建筑极易遇火,多数古建筑都是因为这个原因毁于一旦。在麻沙于崇祯年间遭遇大火之后,崇化书坊在明末天启、崇祯朝也开始走向衰弱,1857年清末咸丰七年再遭兵火,从此风光不再。19世纪后,随着西方石印技术传入,雕版印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及至1901年,崇化书坊再遭火灾,370多间房屋、店面,幸存雕版、书籍悉数被大火吞噬,延续900年之久的建阳刻书业宣告结束使命,建本也成为了稀世之宝。
至今,南平境内由朱熹及他的同路人们所创建的书院遗址,曾经是全国三大印书中心的建阳书坊乡,仍透露着闽学大成曾经的吉光与片羽。
跟随先贤的足迹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学者蔡尚思的诗帮我们解决了定位朱熹与闽北这个难题,也解释了为何在闽北以至福建各地,“邹鲁渊源”四个字如此频繁地跳入人们眼眶。程颢评论杨时说出“吾道南矣”时,似乎他已经预见了此后关于闽学、关于朱熹的种种。但他绝对无法想到,二程的名字与朱熹联在一起,朱子理学成了程朱理学的代名词,甚至朱熹本人也想象不到,在他的学说被诬为伪学、潦倒去世后,后世中国的封建统治者竟然将他的思想钦定为官方的正统思想,并以这种形式由宋末至清代存续了700余年间,他还被特批为孔子门下的第七十三贤。
朱熹不仅改变了理学的进程,他也改变了福建的文化进程。福建本土文化的相关研究曾一度陷入僵局,民间信仰、闽台渊源、海洋性格,排除掉当中民俗学的干扰,即使令人热血沸腾,人们的心里却总是揣着些怀疑,这是福建文化的源头吗?海洋文化光芒太甚,遮盖了内地文化。而当我们将视线从沿海收回内陆,重温了最早的福建文明进程的一部分,闽越文化,也看到了一股绵延不断的由北而来又向北而去的力量,它们呈现出与所谓蛮夷之地相反的情景,是传统中国文化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朱熹与他前前后后的闽北学者在当中扮演了主角,他们还抢注了福建的文化商标——闽学,朱熹以及他所代表的闽学化成福建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核。
在南平各地,各种与朱熹有关的痕迹层出不穷。朱熹最大的成就在理学,而与他一生都脱不开联系的是书院,他在书院中出生,在书院中成长,又亲自创建书院,甚至出闽周游、论辩,活动范围依然不出书院。
建炎四年(1130)朱熹在南建州尤溪诞生。朱熹的父亲朱松“以供职事之余,读书观理而养其高大之趣,于以风化县人子弟,使知兴学”,先后在尤溪和政和修建星溪书院、云根书院,他是朱熹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把书院带入了朱熹最早的生命。朱熹出生后,由尤溪、蒲城,一路迁徒。绍兴十年(1140),朱熹追随父亲到环溪精舍(现属建瓯)读书,直至绍兴十四年(1144)三月朱松逝世。相传朱文公坐沙画卦的佳话就是出于此地,小小的朱熹过早地表现出了惊人之处。建瓯现在仍留有徽国朱文公祠、艮泉井等与朱熹有关的文化遗存。
朱松逝世后,朱熹遵父遗命,师事刘子翚、刘子羽等人,随母定居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里。刘氏为当地望族,又是忠义之家,朱熹在刘子翚创设的屏山学院中学习,受到了更正规全面的儒家教育,也开始潜研二程洛学的理学。刘氏兄弟的学识、风范给朱熹影响很大,刘子羽去世后,朱熹手书刘公神道碑以报答抚育之恩。19岁(1148年)时,朱熹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赴任途中拜见了著名的“南剑三先生”道学家程颐的再传弟子李侗,多年之后年已三十的朱熹步行几百里,从武夷山走到现在的延平区,再次登门,正式拜师。朱熹在同安任期内开创了讲学之风,还提倡县学,将四间县学课堂分别命名为“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在朱熹的影响下,闽南中进士的人越来越多,晋江研究四书五经的人也多了起来,还出了一些理学家。这四年里,朱熹本人的思想也经历了“逃禅归儒”的重要转折,向着理学家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朱熹一生长期定居在武夷山,在五夫的紫阳楼里经历了拜师求学、喜中进士、授徒讲学和传播理学的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观书有感》一诗描写了紫阳楼周围的景色,在此他相继撰写和编次了《程氏遗书》、《论语精义》、《资治通鉴纲目》、《八朝名臣言行录》、《西铭解义》、《太极图说解》、《通书解》、《伊洛渊源录》、《程氏外书》、《近思录》、《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诗集传》等二十余部著述。五夫也相对保留了更多朱熹的足迹,除了故居紫阳楼外,还有兴贤书院、朱子巷、朱子社仓等多处颇有意蕴的古迹景点。
而他一生的学问也主要是在武夷山和建阳两处展开的,他的书写完之后,送往建阳印刷出版。朱熹创建的第一所寒泉精舍书院在建阳,标志着其生平一段重要的讲学著述时期的开始,即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学派开创时期(1170—1178)。晚年,朱熹又回到这里修复考亭书院,考亭学派代表了他作为教育家的最高成就,朱熹死后也埋葬在此处。
朱熹的仕途并不耀眼,仅仅为官七年,相反还因生性耿直得罪了不少官员,晚年受到权贵韩侂胄的抨击,理学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宁宗还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朱熹逝世在理学低潮之中,光宗登基后,解除对理学控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取消了对理学的压制,结束了自淳熙五年以来压制局面。理宗、度宗时期(1225—1274年),统治者对理学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尤其是理宗对理学情有独钟,对书院也偏爱有加,大加赞赏朱熹的《四书集注》,自称“读之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为朱熹恢复名誉,并诏令特赠朱熹为太师,追封信国公,后又改为徽国公,一举将朱子理学推为正统官学。
书院中的朱子同路人
讲到理学,人们更熟悉“程朱理学”这个词,这样的文字排列道出这一理学学派的先后传承顺序。周敦颐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北宋“五子”的第一人,之后是邵雍、张载和程颢、程颐。而在二程和朱子之间,不得不提杨时、游酢(字定夫),“程门立学”的两位主角。
杨时既是理学入闽的传承人之一,同时也是闽学鼻祖。29岁那年前往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再次北上求学,从师程颢之弟程颐,与游酢、伊熔、谢良佐并称“程门高弟”。“程门立雪”讲的正是他二次北上,与游酢一起求学的故事。两人的思想对中国的古代哲学,特别是思辨哲学方面产生过深远影响,并流传到国外,直至今日在日本、韩国等地仍留有余温,在游定夫祠,人们可以看到一块东京大学学者渡边欣雄题写的匾额——“梦见周公,醒拜定夫”。 杨时将“洛学”引入福建后,精研理学,“倡道东南”,对闽中理学的兴起有筚路蓝缕之功。他的学术思想后来被罗从彦、李侗、朱熹继续传承,至南宋年间闽学基本成形。在宋代理学濂、洛、关、闽四大学派中,闽学兴起最晚却后出转精,闽北一地不仅一跃成为福建的文化制高点,也在当时全国的文化重地中脱颖而出,这四位先后诞生于闽北南剑州(后称延平府)的理学大师遂被称为“闽学四贤”或“延平四贤”。为了纪念四人,1209年,南剑州知州陈宓在九峰山创办了延平书院,后宋理宗赵盷皇帝又在1234年宣赐“延平书院”匾额。
程朱理学以朱子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又称为朱子理学。朱熹的理学集大成除了体现在继承前贤之外,同样重要的是开启后世。他的学说、思想当时经由书院的兴起、雕版印刷技术的发达大范围地扩张开来,影响了闽北各地,即现在的南平一带。在考亭书院期间,蔡元定、黄千、金去伪、李季札、黄颧、蔡念成、陈淳、李燔、叶贺孙、潘时举、蔡沈、杨复、辅广等众多弟子求学于此,形成“考亭学派”。
考亭学派是当时闽北书院理学与书院融为一体的结果,代表了南宋时期多数书院的状况,教育和学术并存,活跃了当时的学术氛围,同时扩大了理学的社会影响力。
南宋正是书院文化大放光彩的时代,书院大多是理学人士所建,他们以建书院传播理学为目标和理想,给书院的发展留下了鲜明的理学烙印。朱熹一生倾情书院,据方彦寿先生的《朱熹书院考》一书考察,与朱熹有关的书院有67所之多。他甚至跨省修复了江西白鹿洞书院,并在“鹅湖之会”后的第二年,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后经朝廷推广,成为全国通用的学规。由朱熹亲自创立的书院可确定的有三座,它们都在现在的南平一带:寒泉精舍(云谷书院)、武夷精舍(武夷书院、紫阳书院)、考亭书院(竹林精舍、沧州精舍),分别代表了闽学起步、发展、成熟三个不同阶段,这些书院或经山洪冲刷,或遇兵燹、火患,几经颓圮、毁坏,已不复真身,后人根据书中记载以及前人留下的图形,在旧址上复原了书院的原样,其中武夷山的武夷精舍和建阳的考亭书院两处较有代表性,经过了相对良好的修缮,时隔千年传递出闽北的书院气。
有宋一代,闽北毫无疑义是福建的文化代表。茶文化、陶瓷文化、雕版印刷文化,与理学文化并列为闽北四大文化,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北宋时期闽北学风极盛,大多数书院都在建州(州治在今建瓯),主要在建阳、崇安、政和三县。比较著名的有,景佑二年(1035)宋咸在建阳洛里创建的霄峰精舍,游酢在其故里建阳长坪创建的扁山草堂,以及朱熹之父朱松创建的星溪书院和云根书院。南宋,闽北达到了福建文化在整个封建时期的最高峰,书院建立甚多,据考证,建宁府、延平府、邵武三处所创建的书院就达到34所。其中建宁府最多,22所,延平府和邵武军各6所。那时的书院还兼藏书,朱熹在考亭书院曾辟有“藏书阁”。门人万人杰记载:“先生是年正旦,书院藏书阁下东楹”。闽北因此成为“家有法律,户藏诗书”的“彬彬然道义之乡”,武夷山更是被称为“东南洙泗”、“道南理窟”。
从唐末到明朝中叶,闽北的文化教育水平在福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书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各地都留下了一段令人赞叹的历史,浦城以浦城八相最引以为傲,邵武诞生了南宋第一位宰相李纲,一门数进士则屡见不鲜,还有被我们忽略掉的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词人柳永,他十四岁走出武夷山上梅,恰好与朱熹走进武夷山的年龄相同。
在朱熹和闽学子弟的努力下,杰出的书院文化也像理学那样,走出闽北,走出福建,在异地开花结果,一直到清代以前都是许多书院教书育学借鉴的范本。
朱熹创建的第一所寒泉精舍书院在建阳,标志着其生平一段重要的讲学著述时期的开始,即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学派开创时期(1170—1178)。晚年,朱熹又回到这里修复考亭书院,考亭学派代表了他作为教育家的最高成就,朱熹死后也埋葬在此处。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学者蔡尚思的诗帮我们解决了定位朱熹与闽北这个难题,也解释了为何在闽北以至福建各地,“邹鲁渊源”四个字如此频繁地跳入人们眼眶。程颢评论杨时说出“吾道南矣”时,似乎他已经预见了此后关于闽学、关于朱熹的种种。但他绝对无法想到,二程的名字与朱熹联在一起,朱子理学成了程朱理学的代名词,甚至朱熹本人也想象不到,在他的学说被诬为伪学、潦倒去世后,后世中国的封建统治者竟然将他的思想钦定为官方的正统思想,并以这种形式由宋末至清代存续了700余年间,他还被特批为孔子门下的第七十三贤。
朱熹不仅改变了理学的进程,他也改变了福建的文化进程。福建本土文化的相关研究曾一度陷入僵局,民间信仰、闽台渊源、海洋性格,排除掉当中民俗学的干扰,即使令人热血沸腾,人们的心里却总是揣着些怀疑,这是福建文化的源头吗?海洋文化光芒太甚,遮盖了内地文化。而当我们将视线从沿海收回内陆,重温了最早的福建文明进程的一部分,闽越文化,也看到了一股绵延不断的由北而来又向北而去的力量,它们呈现出与所谓蛮夷之地相反的情景,是传统中国文化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朱熹与他前前后后的闽北学者在当中扮演了主角,他们还抢注了福建的文化商标——闽学,朱熹以及他所代表的闽学化成福建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核。
在南平各地,各种与朱熹有关的痕迹层出不穷。朱熹最大的成就在理学,而与他一生都脱不开联系的是书院,他在书院中出生,在书院中成长,又亲自创建书院,甚至出闽周游、论辩,活动范围依然不出书院。
建炎四年(1130)朱熹在南建州尤溪诞生。朱熹的父亲朱松“以供职事之余,读书观理而养其高大之趣,于以风化县人子弟,使知兴学”,先后在尤溪和政和修建星溪书院、云根书院,他是朱熹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把书院带入了朱熹最早的生命。朱熹出生后,由尤溪、蒲城,一路迁徒。绍兴十年(1140),朱熹追随父亲到环溪精舍(现属建瓯)读书,直至绍兴十四年(1144)三月朱松逝世。相传朱文公坐沙画卦的佳话就是出于此地,小小的朱熹过早地表现出了惊人之处。建瓯现在仍留有徽国朱文公祠、艮泉井等与朱熹有关的文化遗存。 朱松逝世后,朱熹遵父遗命,师事刘子翚、刘子羽等人,随母定居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里。刘氏为当地望族,又是忠义之家,朱熹在刘子翚创设的屏山学院中学习,受到了更正规全面的儒家教育,也开始潜研二程洛学的理学。刘氏兄弟的学识、风范给朱熹影响很大,刘子羽去世后,朱熹手书刘公神道碑以报答抚育之恩。19岁(1148年)时,朱熹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赴任途中拜见了著名的“南剑三先生”道学家程颐的再传弟子李侗,多年之后年已三十的朱熹步行几百里,从武夷山走到现在的延平区,再次登门,正式拜师。朱熹在同安任期内开创了讲学之风,还提倡县学,将四间县学课堂分别命名为“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在朱熹的影响下,闽南中进士的人越来越多,晋江研究四书五经的人也多了起来,还出了一些理学家。这四年里,朱熹本人的思想也经历了“逃禅归儒”的重要转折,向着理学家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朱熹一生长期定居在武夷山,在五夫的紫阳楼里经历了拜师求学、喜中进士、授徒讲学和传播理学的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观书有感》一诗描写了紫阳楼周围的景色,在此他相继撰写和编次了《程氏遗书》、《论语精义》、《资治通鉴纲目》、《八朝名臣言行录》、《西铭解义》、《太极图说解》、《通书解》、《伊洛渊源录》、《程氏外书》、《近思录》、《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诗集传》等二十余部著述。五夫也相对保留了更多朱熹的足迹,除了故居紫阳楼外,还有兴贤书院、朱子巷、朱子社仓等多处颇有意蕴的古迹景点。
而他一生的学问也主要是在武夷山和建阳两处展开的,他的书写完之后,送往建阳印刷出版。朱熹创建的第一所寒泉精舍书院在建阳,标志着其生平一段重要的讲学著述时期的开始,即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学派开创时期(1170—1178)。晚年,朱熹又回到这里修复考亭书院,考亭学派代表了他作为教育家的最高成就,朱熹死后也埋葬在此处。
朱熹的仕途并不耀眼,仅仅为官七年,相反还因生性耿直得罪了不少官员,晚年受到权贵韩侂胄的抨击,理学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宁宗还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朱熹逝世在理学低潮之中,光宗登基后,解除对理学控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取消了对理学的压制,结束了自淳熙五年以来压制局面。理宗、度宗时期(1225—1274年),统治者对理学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尤其是理宗对理学情有独钟,对书院也偏爱有加,大加赞赏朱熹的《四书集注》,自称“读之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为朱熹恢复名誉,并诏令特赠朱熹为太师,追封信国公,后又改为徽国公,一举将朱子理学推为正统官学。
书院中的朱子同路人
讲到理学,人们更熟悉“程朱理学”这个词,这样的文字排列道出这一理学学派的先后传承顺序。周敦颐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北宋“五子”的第一人,之后是邵雍、张载和程颢、程颐。而在二程和朱子之间,不得不提杨时、游酢(字定夫),“程门立学”的两位主角。
杨时既是理学入闽的传承人之一,同时也是闽学鼻祖。29岁那年前往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再次北上求学,从师程颢之弟程颐,与游酢、伊熔、谢良佐并称“程门高弟”。“程门立雪”讲的正是他二次北上,与游酢一起求学的故事。两人的思想对中国的古代哲学,特别是思辨哲学方面产生过深远影响,并流传到国外,直至今日在日本、韩国等地仍留有余温,在游定夫祠,人们可以看到一块东京大学学者渡边欣雄题写的匾额——“梦见周公,醒拜定夫”。
杨时将“洛学”引入福建后,精研理学,“倡道东南”,对闽中理学的兴起有筚路蓝缕之功。他的学术思想后来被罗从彦、李侗、朱熹继续传承,至南宋年间闽学基本成形。在宋代理学濂、洛、关、闽四大学派中,闽学兴起最晚却后出转精,闽北一地不仅一跃成为福建的文化制高点,也在当时全国的文化重地中脱颖而出,这四位先后诞生于闽北南剑州(后称延平府)的理学大师遂被称为“闽学四贤”或“延平四贤”。为了纪念四人,1209年,南剑州知州陈宓在九峰山创办了延平书院,后宋理宗赵盷皇帝又在1234年宣赐“延平书院”匾额。
程朱理学以朱子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又称为朱子理学。朱熹的理学集大成除了体现在继承前贤之外,同样重要的是开启后世。他的学说、思想当时经由书院的兴起、雕版印刷技术的发达大范围地扩张开来,影响了闽北各地,即现在的南平一带。在考亭书院期间,蔡元定、黄千、金去伪、李季札、黄颧、蔡念成、陈淳、李燔、叶贺孙、潘时举、蔡沈、杨复、辅广等众多弟子求学于此,形成“考亭学派”。
考亭学派是当时闽北书院理学与书院融为一体的结果,代表了南宋时期多数书院的状况,教育和学术并存,活跃了当时的学术氛围,同时扩大了理学的社会影响力。
南宋正是书院文化大放光彩的时代,书院大多是理学人士所建,他们以建书院传播理学为目标和理想,给书院的发展留下了鲜明的理学烙印。朱熹一生倾情书院,据方彦寿先生的《朱熹书院考》一书考察,与朱熹有关的书院有67所之多。他甚至跨省修复了江西白鹿洞书院,并在“鹅湖之会”后的第二年,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后经朝廷推广,成为全国通用的学规。由朱熹亲自创立的书院可确定的有三座,它们都在现在的南平一带:寒泉精舍(云谷书院)、武夷精舍(武夷书院、紫阳书院)、考亭书院(竹林精舍、沧州精舍),分别代表了闽学起步、发展、成熟三个不同阶段,这些书院或经山洪冲刷,或遇兵燹、火患,几经颓圮、毁坏,已不复真身,后人根据书中记载以及前人留下的图形,在旧址上复原了书院的原样,其中武夷山的武夷精舍和建阳的考亭书院两处较有代表性,经过了相对良好的修缮,时隔千年传递出闽北的书院气。
有宋一代,闽北毫无疑义是福建的文化代表。茶文化、陶瓷文化、雕版印刷文化,与理学文化并列为闽北四大文化,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北宋时期闽北学风极盛,大多数书院都在建州(州治在今建瓯),主要在建阳、崇安、政和三县。比较著名的有,景佑二年(1035)宋咸在建阳洛里创建的霄峰精舍,游酢在其故里建阳长坪创建的扁山草堂,以及朱熹之父朱松创建的星溪书院和云根书院。南宋,闽北达到了福建文化在整个封建时期的最高峰,书院建立甚多,据考证,建宁府、延平府、邵武三处所创建的书院就达到34所。其中建宁府最多,22所,延平府和邵武军各6所。那时的书院还兼藏书,朱熹在考亭书院曾辟有“藏书阁”。门人万人杰记载:“先生是年正旦,书院藏书阁下东楹”。闽北因此成为“家有法律,户藏诗书”的“彬彬然道义之乡”,武夷山更是被称为“东南洙泗”、“道南理窟”。 从唐末到明朝中叶,闽北的文化教育水平在福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书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各地都留下了一段令人赞叹的历史,浦城以浦城八相最引以为傲,邵武诞生了南宋第一位宰相李纲,一门数进士则屡见不鲜,还有被我们忽略掉的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词人柳永,他十四岁走出武夷山上梅,恰好与朱熹走进武夷山的年龄相同。
在朱熹和闽学子弟的努力下,杰出的书院文化也像理学那样,走出闽北,走出福建,在异地开花结果,一直到清代以前都是许多书院教书育学借鉴的范本。
由朱熹亲自创立的书院可确定的有三座,它们都在现在的南平一带:寒泉精舍(云谷书院)、武夷精舍(武夷书院、紫阳书院)、考亭书院(竹林精舍、沧州精舍),分别代表了闽学起步、发展、成熟三个不同阶段。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学者蔡尚思的诗帮我们解决了定位朱熹与闽北这个难题,也解释了为何在闽北以至福建各地,“邹鲁渊源”四个字如此频繁地跳入人们眼眶。程颢评论杨时说出“吾道南矣”时,似乎他已经预见了此后关于闽学、关于朱熹的种种。但他绝对无法想到,二程的名字与朱熹联在一起,朱子理学成了程朱理学的代名词,甚至朱熹本人也想象不到,在他的学说被诬为伪学、潦倒去世后,后世中国的封建统治者竟然将他的思想钦定为官方的正统思想,并以这种形式由宋末至清代存续了700余年间,他还被特批为孔子门下的第七十三贤。
朱熹不仅改变了理学的进程,他也改变了福建的文化进程。福建本土文化的相关研究曾一度陷入僵局,民间信仰、闽台渊源、海洋性格,排除掉当中民俗学的干扰,即使令人热血沸腾,人们的心里却总是揣着些怀疑,这是福建文化的源头吗?海洋文化光芒太甚,遮盖了内地文化。而当我们将视线从沿海收回内陆,重温了最早的福建文明进程的一部分,闽越文化,也看到了一股绵延不断的由北而来又向北而去的力量,它们呈现出与所谓蛮夷之地相反的情景,是传统中国文化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朱熹与他前前后后的闽北学者在当中扮演了主角,他们还抢注了福建的文化商标——闽学,朱熹以及他所代表的闽学化成福建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核。
在南平各地,各种与朱熹有关的痕迹层出不穷。朱熹最大的成就在理学,而与他一生都脱不开联系的是书院,他在书院中出生,在书院中成长,又亲自创建书院,甚至出闽周游、论辩,活动范围依然不出书院。
建炎四年(1130)朱熹在南建州尤溪诞生。朱熹的父亲朱松“以供职事之余,读书观理而养其高大之趣,于以风化县人子弟,使知兴学”,先后在尤溪和政和修建星溪书院、云根书院,他是朱熹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把书院带入了朱熹最早的生命。朱熹出生后,由尤溪、蒲城,一路迁徒。绍兴十年(1140),朱熹追随父亲到环溪精舍(现属建瓯)读书,直至绍兴十四年(1144)三月朱松逝世。相传朱文公坐沙画卦的佳话就是出于此地,小小的朱熹过早地表现出了惊人之处。建瓯现在仍留有徽国朱文公祠、艮泉井等与朱熹有关的文化遗存。
朱松逝世后,朱熹遵父遗命,师事刘子翚、刘子羽等人,随母定居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里。刘氏为当地望族,又是忠义之家,朱熹在刘子翚创设的屏山学院中学习,受到了更正规全面的儒家教育,也开始潜研二程洛学的理学。刘氏兄弟的学识、风范给朱熹影响很大,刘子羽去世后,朱熹手书刘公神道碑以报答抚育之恩。19岁(1148年)时,朱熹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赴任途中拜见了著名的“南剑三先生”道学家程颐的再传弟子李侗,多年之后年已三十的朱熹步行几百里,从武夷山走到现在的延平区,再次登门,正式拜师。朱熹在同安任期内开创了讲学之风,还提倡县学,将四间县学课堂分别命名为“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在朱熹的影响下,闽南中进士的人越来越多,晋江研究四书五经的人也多了起来,还出了一些理学家。这四年里,朱熹本人的思想也经历了“逃禅归儒”的重要转折,向着理学家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朱熹一生长期定居在武夷山,在五夫的紫阳楼里经历了拜师求学、喜中进士、授徒讲学和传播理学的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观书有感》一诗描写了紫阳楼周围的景色,在此他相继撰写和编次了《程氏遗书》、《论语精义》、《资治通鉴纲目》、《八朝名臣言行录》、《西铭解义》、《太极图说解》、《通书解》、《伊洛渊源录》、《程氏外书》、《近思录》、《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诗集传》等二十余部著述。五夫也相对保留了更多朱熹的足迹,除了故居紫阳楼外,还有兴贤书院、朱子巷、朱子社仓等多处颇有意蕴的古迹景点。
而他一生的学问也主要是在武夷山和建阳两处展开的,他的书写完之后,送往建阳印刷出版。朱熹创建的第一所寒泉精舍书院在建阳,标志着其生平一段重要的讲学著述时期的开始,即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学派开创时期(1170—1178)。晚年,朱熹又回到这里修复考亭书院,考亭学派代表了他作为教育家的最高成就,朱熹死后也埋葬在此处。
朱熹的仕途并不耀眼,仅仅为官七年,相反还因生性耿直得罪了不少官员,晚年受到权贵韩侂胄的抨击,理学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宁宗还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朱熹逝世在理学低潮之中,光宗登基后,解除对理学控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取消了对理学的压制,结束了自淳熙五年以来压制局面。理宗、度宗时期(1225—1274年),统治者对理学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尤其是理宗对理学情有独钟,对书院也偏爱有加,大加赞赏朱熹的《四书集注》,自称“读之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为朱熹恢复名誉,并诏令特赠朱熹为太师,追封信国公,后又改为徽国公,一举将朱子理学推为正统官学。
书院中的朱子同路人
讲到理学,人们更熟悉“程朱理学”这个词,这样的文字排列道出这一理学学派的先后传承顺序。周敦颐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北宋“五子”的第一人,之后是邵雍、张载和程颢、程颐。而在二程和朱子之间,不得不提杨时、游酢(字定夫),“程门立学”的两位主角。 杨时既是理学入闽的传承人之一,同时也是闽学鼻祖。29岁那年前往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再次北上求学,从师程颢之弟程颐,与游酢、伊熔、谢良佐并称“程门高弟”。“程门立雪”讲的正是他二次北上,与游酢一起求学的故事。两人的思想对中国的古代哲学,特别是思辨哲学方面产生过深远影响,并流传到国外,直至今日在日本、韩国等地仍留有余温,在游定夫祠,人们可以看到一块东京大学学者渡边欣雄题写的匾额——“梦见周公,醒拜定夫”。
杨时将“洛学”引入福建后,精研理学,“倡道东南”,对闽中理学的兴起有筚路蓝缕之功。他的学术思想后来被罗从彦、李侗、朱熹继续传承,至南宋年间闽学基本成形。在宋代理学濂、洛、关、闽四大学派中,闽学兴起最晚却后出转精,闽北一地不仅一跃成为福建的文化制高点,也在当时全国的文化重地中脱颖而出,这四位先后诞生于闽北南剑州(后称延平府)的理学大师遂被称为“闽学四贤”或“延平四贤”。为了纪念四人,1209年,南剑州知州陈宓在九峰山创办了延平书院,后宋理宗赵盷皇帝又在1234年宣赐“延平书院”匾额。
程朱理学以朱子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又称为朱子理学。朱熹的理学集大成除了体现在继承前贤之外,同样重要的是开启后世。他的学说、思想当时经由书院的兴起、雕版印刷技术的发达大范围地扩张开来,影响了闽北各地,即现在的南平一带。在考亭书院期间,蔡元定、黄千、金去伪、李季札、黄颧、蔡念成、陈淳、李燔、叶贺孙、潘时举、蔡沈、杨复、辅广等众多弟子求学于此,形成“考亭学派”。
考亭学派是当时闽北书院理学与书院融为一体的结果,代表了南宋时期多数书院的状况,教育和学术并存,活跃了当时的学术氛围,同时扩大了理学的社会影响力。
南宋正是书院文化大放光彩的时代,书院大多是理学人士所建,他们以建书院传播理学为目标和理想,给书院的发展留下了鲜明的理学烙印。朱熹一生倾情书院,据方彦寿先生的《朱熹书院考》一书考察,与朱熹有关的书院有67所之多。他甚至跨省修复了江西白鹿洞书院,并在“鹅湖之会”后的第二年,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后经朝廷推广,成为全国通用的学规。由朱熹亲自创立的书院可确定的有三座,它们都在现在的南平一带:寒泉精舍(云谷书院)、武夷精舍(武夷书院、紫阳书院)、考亭书院(竹林精舍、沧州精舍),分别代表了闽学起步、发展、成熟三个不同阶段,这些书院或经山洪冲刷,或遇兵燹、火患,几经颓圮、毁坏,已不复真身,后人根据书中记载以及前人留下的图形,在旧址上复原了书院的原样,其中武夷山的武夷精舍和建阳的考亭书院两处较有代表性,经过了相对良好的修缮,时隔千年传递出闽北的书院气。
有宋一代,闽北毫无疑义是福建的文化代表。茶文化、陶瓷文化、雕版印刷文化,与理学文化并列为闽北四大文化,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北宋时期闽北学风极盛,大多数书院都在建州(州治在今建瓯),主要在建阳、崇安、政和三县。比较著名的有,景佑二年(1035)宋咸在建阳洛里创建的霄峰精舍,游酢在其故里建阳长坪创建的扁山草堂,以及朱熹之父朱松创建的星溪书院和云根书院。南宋,闽北达到了福建文化在整个封建时期的最高峰,书院建立甚多,据考证,建宁府、延平府、邵武三处所创建的书院就达到34所。其中建宁府最多,22所,延平府和邵武军各6所。那时的书院还兼藏书,朱熹在考亭书院曾辟有“藏书阁”。门人万人杰记载:“先生是年正旦,书院藏书阁下东楹”。闽北因此成为“家有法律,户藏诗书”的“彬彬然道义之乡”,武夷山更是被称为“东南洙泗”、“道南理窟”。
从唐末到明朝中叶,闽北的文化教育水平在福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书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各地都留下了一段令人赞叹的历史,浦城以浦城八相最引以为傲,邵武诞生了南宋第一位宰相李纲,一门数进士则屡见不鲜,还有被我们忽略掉的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词人柳永,他十四岁走出武夷山上梅,恰好与朱熹走进武夷山的年龄相同。
在朱熹和闽学子弟的努力下,杰出的书院文化也像理学那样,走出闽北,走出福建,在异地开花结果,一直到清代以前都是许多书院教书育学借鉴的范本。
“图书之府”寻觅稀世建本
在建阳市书坊乡,我们看到了后修建的书林门,门上刻印的“邹鲁渊源”提醒人们,建阳曾是与“东鲁曲阜”齐名天下的“南闽阙里”,这里印刷出版的书籍在中国历史上风行过六百多年的时间,行使过九百余年的使命。而现在的书林门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门,据当地人说,书林门最早是由厚重的城墙砖一块块垒起的,行人可以在下面避雨,令人惊讶的是,门上曾经长着一棵树,这大概最有助于人们还原它的模样。由宋至清,由江西等地前来的商贩,本地的挑夫,穿过此门,走到建阳城,经旧时福建出省的古道,带走一箱箱散发着墨香的建本。
北宋熙宁以来,全国形成了三大刻书中心:杭州刻印的称为浙本,四川刻印的称蜀本,建阳刻书主要集中在麻沙、崇化(现在的书坊乡)两地,称“建本”,又称“麻沙本”。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统计,历代建本古籍被列为国家级古籍善本的,经部书171种,史部书480种,子部书505种,集部书304种,丛部书8种,合计近1500种。“宋刻书之盛,首推闽中,而闽中尤以建阳为最。”建阳因此被喻为“图书之府”。
刻书包括官刻、私刻和坊刻三种,书坊和麻沙分为私刻、坊刻两种,又以坊刻为主。建阳雕版印刷的最早时间无法确定,可说的是,它兴于宋,盛于明,亡于清。在明代,建阳雕版印刷最盛时期,麻沙、崇化书坊多达220多家。叶日增“广勤堂”、刘群作“翠岩精舍”、刘锦文“日新堂”、虞氏“务本堂”、郑氏“崇文堂”均为著名书肆。由于历史悠久,书肆众多,在建阳还形成了不少刻书世家,其中崇化书坊的余氏家族自北宋迄明,连续经营了几百年的刻书业,成为“书林门阀”,称“建安余氏”,是中国古代著名坊肆刻书家族,兼营编辑、出版、印刷和发行。传世的宋刻本中以余仁仲万卷堂最有名,刻有《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尚书精义》、《礼记》等,另有勤有堂为人熟知。元朝末年,余氏书肆还曾派数十人前往日本从事刻书业。现在的余氏后人散居各地,在书坊乡目前还有两百多户余姓人家。 书坊乡一度十分繁华,明嘉靖版的《建阳县志》记载:“书市在崇化里,比屋皆鬻书籍,天下客商贩者如织,每月以一、六日集。”现存的崇化书坊图上保留了一些当时的情景,画上有书林门,门外有接官亭。让人完全失忆的还有书林门西边山麓的文庙,状元府长街和横贯书林的书坊溪上的六座桥梁,因为街市热闹、景色秀美,这里曾有“书林十景”一说。
与书坊乡并称的麻沙,刻书内容严谨,更受文人学者青睐。不过就宋元时期来说,两坊刻书不相上下。元代以后,麻沙因遭兵燹、大火等外力的毁坏,规模上受到很大影响,衰落早于书坊乡。但屡经磨难的麻沙本也因稀世难得,不仅成为善本,更几乎成为孤品,早在清代,就以页计酬,“沪渎偶出一宋季元初麻沙坊刻,动估千金。”
建阳的雕版印刷是闽学扩展的基础,为书院引入图书这一重要媒介,也因为闽学的兴盛成就了一时的辉煌,两宋时期,闽北学者游酢、胡安国、罗从彦、朱熹及门人蔡元定、祝穆、刘爚等都曾刊刻过书,借此扩大了闽学的影响力,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除了这些经典的学术书籍外,建本刻书内容丰富,经史子集丛五部俱备,生活日用类图书尤多。特别在明代,通俗小说刊刻蔚然成风,家喻户晓的历史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就是在崇化书坊首先付梓的。这些图书由建阳流出,活跃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因此受到当时政府的注意,据说建阳当地曾几次被降罪,甚至有皇帝直接下令到建阳。可惜这样的书案现在还没找到确实的证据,不过乾隆倒是曾下令到福建,调查建安余氏后人的状况,只是这源于被“勤有堂”吸引,可见当时建本的风靡程度和影响之大。
在建本最盛时期,建本一度被当作神话对待。书坊乡有一口“积墨池”,1989年完成修复,旧时刻坊印书的墨水沿坡南流,汇集在云衢桥北的滩地上,日积月累就形成了这口池。因为这里板好纸好,刻印的书籍字迹十分漂亮,当时江西抚州的人还专门跑过来取池水回家,才开始进行印刷,俨然一种行业内的开工仪式。
令人倍感遗憾的是,闽北一地的木制建筑极易遇火,多数古建筑都是因为这个原因毁于一旦。在麻沙于崇祯年间遭遇大火之后,崇化书坊在明末天启、崇祯朝也开始走向衰弱,1857年清末咸丰七年再遭兵火,从此风光不再。19世纪后,随着西方石印技术传入,雕版印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及至1901年,崇化书坊再遭火灾,370多间房屋、店面,幸存雕版、书籍悉数被大火吞噬,延续900年之久的建阳刻书业宣告结束使命,建本也成为了稀世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