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下课堂教学中的放与收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0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收;放
  [中图分类号]C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9-0064-02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教学则是艺术中的艺术。课堂教学的艺术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放”与“收”的艺术处理问题。掌握和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放”与“收”的方式方法,对学生准确而严密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与“收”,这里是指课堂教学中的授课方法。所谓“放”,本人的理解是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放”,也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理解和掌握课文中有关的知识和情感;二是对教师的“放”,也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要捕捉时机,把所讲的问题延伸开去。所谓“收”,也要对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进行,对学生的“收”就是指在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对有关问题进行必要的归纳和综合,使学生获得的新知识明确化、系统化、完整化;对教师的“收”就是教师能够把所延伸出去的问题适时地收回来。
  一、课堂教学中的“放”
  1.“放”,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的明确表述。将课堂“放”还给学生,是解放学生心智、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发展的前提。课堂的“放”是为了生成一种新的课堂秩序和课堂氛围,从而真正促成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情感共鸣和智慧共享。
  2.“放”,要有明确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放"正与撒网相同,撒网的目的是为了捕鱼,离开了捕鱼这个目的,撒网就没有了任何意义。一篇未经讲读的课文,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未曾到达的境地,这个境地同学生知识的原有水平是有一定距离的。而课堂教学的目的,正是为了让学生缩短这段距离,到达这个境地。也就是说,在学生分析与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明确的目标和思维导向,否则,学生就有可能误入歧途。
  3.“放”,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个“数”,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要吃透教材;第二是要吃透学生。所谓吃透教材就是充分并且深刻地把握教材的思想内容,把握课本知识的难点、重点。教师只有对教材掌握到这个“数”上,引导才能准确得体,问题的设计才可能恰如其分。所谓吃透学生,就是要充分、细致地把握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其原有知识以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水平和特点。目标过低,学生就会感到无聊;目标过高,学生又会感到困惑而疲惫。只有目标的设计恰如其分,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放”,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每一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都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原则。
  二、课堂教学中的“收”
  当然,有“放”必有“收”,正如捕鱼,撒网后必须收网,才能捕到鱼。“放”是前提,“收”是目的。实际上,“放”即寓着“收”,“放”得准确,是为了“收”得充分,“放”得系统,是为了“收”得有效。但是,“放”毕竟代替不了“收”。那么,“收”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
  1.“收”要做到鱼满而网合,水到而渠成。这一点,主要是说时间要及时。鱼群未至而收网,是为时过早,网中无鱼;水到渠不成,是为时过晚,水就会四处漫延。实际上,在教师把预定的知识目标“放”下去后,观察和检查的工作应贯穿于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的全过程,应时时留神学生的反馈情况,以便及时进行综合和归纳。综合与归纳,对于那些反应敏捷,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是一种及时的肯定和,进一步的充实;而对于那些反应较为迟钝、理解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又是一种及时的修正和补足。因此,“收”得及时,是十分重要的。
  2.“收”要做到准确无误,简洁利落。准确无误是就知识而言的。也就是说,教师的归纳综合,要恰如其分地揭示知识要点。简洁利落是说揭示的知识要具体明确,严谨清晰。在“放”的過程中,要让新知识与学生的情感体验交织融合;在“收”的过程中,则要使新知识在学生的认识中理性化起来。
  三、“放”与“收”的平衡
  1.有目标性地“放”,有针对性地“收”。在很多教师看来,今天的课堂教学更应该鼓励“多元”,而不是“引导”,这其实是一种误区。“多元”固然体现着对差异的宽容与理解,但是“多元”并不是不要引导的“怎么都行”,当学生偏离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控制。漫无目的地“放”,毫无取舍地“收”,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既不能实现教学目标,也不能保证学生正确的价值倾向,所以要有目标性地“放”,有针对性地“收”。
  2.有预见性地“放”,有技巧性地“收”。传统的“封闭式”课堂都是由教师事先设计好的一台“独角戏”,一切尽在教师的掌握之中;而现在的“开放型”课堂却充满了未知性,课堂的多向、多元、多样化延伸常常让教师感到无所适从。许多教师都抱怨学生提的问题刁钻古怪,回答千奇百怪,让人措手不及。这也是许多教师对“开放型”课堂持保留态度的原因之一。学生们“随心所欲”了,教师的威信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对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疑问有预见性,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应宽容、善待“插嘴”的学生,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让“插嘴”成为课堂亮丽的风景线。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放”和“收”,在课堂中既能让学生张扬了个性,又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3.多样性地“放”,灵活性地“收”。不少教师认为,所谓“开放型课堂”就是“学生提问——学生讨论——学生回答”的固定模式。于是乎,他们每堂课都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课堂改革变成了老酒新装,换汤不换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没有提高,也没有真正体现“放”的价值。对学生的“放”,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来,允许他们和老师争论,哪怕是错误的观点。尤其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能力,让他们敢提问题、善提问题、爱提问题。这样,他们的思维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课堂教学还要重过程,轻结果。因为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放”与“收”的和谐统一。一堂成功的课,在教师的主导作用方面,表现为引导得法,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即收放自如;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上,则表现为目标明确、思维活跃、新旧知识与经验能融会贯通,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放”与“收”的和谐统一。“放”要以“收”为基础,否则,没有“收”的课堂教学就会成为“放羊的课堂教学”;“收”只是课堂教学最后的落脚点,它要通过“放”的形式来实现,只有“收”没有“放”的课堂教学只是“一潭死水的课堂教学”。
  总之,“放”与“收”是课堂教学的艺术,是知识与能力综合而成的艺术。它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要精深,教学方法要恰当,只有这样才能“放”得从容。“收”得潇洒,从而达到出神人化的境界。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白介素1β(Interleukin-1beta,IL-1β)对原代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PMCs)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表达的影响,为防治腹透失超滤提供理论依据及方法。方法: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
本文将在自动气象站运行过程中风速要素所容易出现的故障做了有针对性的分析,给出处理故障的具体办法,以便在维护工作更好的完成维修工作。
【关键词】 语文教学;无效对话;症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04—0463(2018)04—0079—01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强调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致使很多语文课充斥着诸多无效的对话,表面看起来热闹非凡,实际上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未真正提升。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冷静思考,让语文课堂去伪存真,回归本源。  一、语文教学无效对话的症状
〔关键词〕 写作教学;写作方法;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07—0071—01     有人说,小学生的作文就像白开水一样没“味道”,甚至像是从橘皮里榨出来的汁一样“涩”。问及学生时,他们坦言:“老师,不是我们不想写,而是实在不知道写些什么……”翻开他们的作文本,也不难发现,有的学生一篇文章“换汤不换药”地写了好几遍
目的:研究肺炎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pneumoniae,Cpn)蛋白酶样活性因子(CPAF)的181400aa基因(CPAFm)的重组蛋白在BALB/c小鼠体内引起的肺部炎症改变及对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6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刚刚发表,其中一个段落重点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就是环境保护,可以我现在提到环境保护问题,就连三年级的儿童,都能讲得头头是道,所以说,在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到了今天的这个阶段,尤其是在我国的现阶段,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的地步。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对环境保护问题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角度加以阐述。  【关键词】“三废”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对内皮细胞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磁性细胞分离器(MACS)分离CD4+CD25+T细胞及CD4+CD25-T细胞。在ox-LDL作用下,HUVECs与CD4+CD25+T细胞共培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浓厚,求知愿望就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 体育教学;多媒体;作用;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08—0067—01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其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4—0091—01   在信息传播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接收信息和知识,感受各类信息所带来的冲击。中小学生都不再满足于在传统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在针对某个特定问题时也不再囿于教师的表述,甚至可以依据学生自己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与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