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简冷逸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ick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渐江是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大家,同时也是“清初四僧”之一,其独具个性的画风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开创了一种清冷简约、静穆孤寂的山水画新风,这种画风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社会上致力于摹古的风气,同时也对一些在绘画上谋求创新的画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绘画的师承关系、笔墨技法、构图布局、画面意境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来论述渐江绘画的独到之处。
  清初,以“四王”为正统的摹古派在画坛占统治地位,因此绘画鲜有创新,一时间摹古风气笼罩画坛,这一风气也直接影响了清代绘画的进步。在画坛呈现一片萎靡之时,江南等地的一些隐逸山林的文人画家却呈现了一派新气象,为沉闷的画坛带来了生气,这便是以“清初四僧”为首的遗民派。这一派别的出现,给萎靡不振的清初画坛带来了生机。“四僧”是具有很强反清意识的遗民画家,他们反对一味的因循守旧,在绘画上敢于突破旧程式,具有强烈的革新精神。其中以四僧之一的渐江画风最具独创性,他以独创的笔墨技法营造了一种孤冷简逸的艺术意境,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当时画坛上盛行的摹古风气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一、渐江的生平经历
  渐江,俗姓江,名韬,字六奇,新安歙人。渐江生活于明末动乱之际,明清易祚时,渐江36岁,其早期思想属于传统的儒家范畴,在江山易主之时,他坚守气节,决然不与新政权合作,坚守自我原则,这是其儒家思想在行动上的体现。对于清军,渐江曾与民众奋起抵抗,但最终仍以失败告终。之后,虽然他忠君爱国、入世济民的思想被彻底摧毁,但他依然抱节守志,为了不与新的统治者合作,遂选择在武夷山落发为僧,法号弘仁,字无智,号渐江。其遁入空门后,儒家思想虽未改变但也真正地“逃于禅”,儒家思想是主张积极进取的,但残酷的现实使其无法入世,去寻求仕途的道路。因此,渐江走上了与大多数元代士人相同的道路,选择隐逸山林,纵情于山水之间,以绘画来抒发内心的苦闷情绪。
  朝代的变更虽然对于渐江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但同时也成就了他的艺术。一方面,随着清王朝的日益强大,复国的希望渺茫;另一方面,由于佛道禅宗思想对渐江的影响,其内心越发清冷孤寂,他的心灵深处浸透了“冷”“静”,正是由于其清静冷逸的思想基础,渐江画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清雅”“枯淡”“冷静”“简逸”的山水画风格成为他作品的主要面貌。此外,更是由于其绘画上的成就,跟随其学画者颇多,形成了新安画派,该画派人数众多,足迹遍布全国。在画坛上,渐江与著名的清初画家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并称为“清初四僧”,渐江居首位。
  二、渐江山水画的风格特征
  (一)苍劲腴润的笔墨韵味
  中国画历来十分讲求笔墨韵味,由于中国画使用特制的毛笔来作画,笔、墨成为中国画技法和理论的重要术语,有时甚至成为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在国画中,“笔”的用法主要包括勾、勒、皴、点几种技法,而“墨”的用法则是指运用烘、染、泼、积等墨法使墨色在纸上产生丰富的变化,故而笔墨的运用在绘画中至关重要。渐江绘画向来十分注重笔法与墨法,渐江画对宋画和“元四家”的绘画都有涉及,但他尤其倾心于四家之一的倪瓒,他在诗中曾写道“疏树寒山淡远姿,明知自不合时宜;迂翁笔墨予家宝,岁岁焚香供作师”。由此可见,其尊崇与喜爱倪瓒艺术。倪瓒的艺术代表了元画“高逸”的最高峰,其山水画作品不用浓重的墨,更少大片的墨,其用笔柔而轻,多以枯笔淡墨入画,画面真可谓是天真幽淡,空阔萧索。
  渐江在笔墨的审美取向上取法倪瓒,在其作品中很难见到跳动的笔线,亦无大面积的浓墨,也无过多的点染和繁复的皴笔,很好地体现了简约之美。其用笔线条转折顿挫非常明显,多呈一波三折的态势,其线条看似如折铁,实乃是用虚松枯淡之笔写出,有时再补上几笔重且刚硬的实线,笔墨虚、实并出,变化丰富,画面于清劲中呈冷硬之态。例如,在他的作品《墨笔山水》中,山头、树木、坡石荒丘全以干枯的浓墨写出,再以淡且枯松的笔墨勾皴,以更加清淡的墨破之或以浓而实的墨色加强,其蕴藉充实而变化无穷。这些枯淡柔润的笔墨皆师法倪瓒。清人杨翰在《归石轩画谈》中曾谈及渐江的画,曰“于极笔瘦削处见腴润,极细弱处见苍劲,虽淡无可淡,而饶有余韵”。这寥寥几句将渐江画的特征描述得淋漓尽致。渐江笔墨虽师法倪瓒和宋人法,但在此基础上又师法自然,特别是他常游览于黄山之中,得黄山山水之真髓,他用笔、用墨在古法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将自己的秉性、性格融入笔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笔墨特征,从而创造出了独特的绘画面貌。
  (二)清奇孤峭的构图布局
  渐江的作品构图具有其典型面貌,纵观其山水画作品,构图奇纵稳定,幽僻空旷。其作品多表现黄山之景,黄山的山峰较孤峭,多碎石块堆叠,且多呈矩形、方形的几何体,故而渐江画中几乎所有的山石都成几何体式,块状感极强,这是其画面构图的独到之处,同时也是其对自然山水的悉心观察、师法自然的真实面貌并加以改造的结果。渐江的代表作品《黄海松石图》体现出他构图的典型风格,在几块简单抽象的空白大石中画了一些碎石和小树,大中见小,小中见大,组织疏密相间,布局得当,且画面中山石较多,树木较少,几乎多是在山头、缝隙中画一些小树,这一特征也存在于渐江其他画作中。此特点一方面是画面疏密分布的需要,另一方面是黄山实景所现。他的作品十分强调留白,借此来烘托画面氛围,具有很强的空寂之感。渐江作品中奇纵的构图,一是得益于黄山的真实景象;二是个人思想精神气质的作用。其深受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佛家讲“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强调一种空寂的思想,因此渐江作品中的“孤寂”“清冷”也正是他本人精神气质在画面中的体现。
  (三)孤简冷逸的独特意境
  意境是中國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情”和“境”的完美结合乃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渐江在师法倪瓒笔墨技法的基础上,将古法与自己对山川景物的感受相融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孤寂”“冷逸”“静谧”“幽僻”的画境,这一氛围也正是其心境和审美趣味的表露,以有限的画幅体现出无限的韵味,使观者能够展开无尽的联想,这样的艺术境界正是中国画和渐江画所不断追求的。渐江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也从中得到蕴藉,其思想心境赋予作品一种清凄空寂的画境,使得其作品中皆呈现出一片禅机、一片冷逸、一片清寂之感。
  一生中,渐江经历了国破家亡,朝代更迭,却又无可奈何,遂选择出家为僧,归隐山林,但其内心应是极度孤独与愤闷的。在这一点上,他与倪瓒有着相同的人生经历,故而对于倪瓒的艺术尤其欣赏,同时也成为师法倪瓒的第一人,成为真正得其真髓者。但由于个人的性格、秉性不同,因此画面中呈现的意境也不同,相较于倪瓒笔下的静穆、萧索的画境,渐江的画则于深邃幽僻中隐现出一种孤寂、坚韧的精神,这一境界也成为渐江画的独特之美。
  三、渐江绘画风格特征的影响
  渐江的绘画成就代表了明末清初中国山水画的一个独特高峰。渐江的绘画作品以描绘黄山最多,他运用独创的笔墨技巧营造了一种孤冷简逸的艺术意境,将巍峨陡峭的黄山之景完美地呈现出来,甚至超越其原本的美,这不仅使得他成为画黄山的大家,同时其画风更是揭开了美术史上的崭新一页。他的绘画风格在当时的画坛中影响很大,师他者颇多,同时他也是新安画派的开创者,新安画派在当时足迹遍布全国,影响很大,而这一画派能够取得成功,渐江的影响则是不言而喻的。渐江的绘画成就不仅来自他师传统,同时能师造化,再加之自我独特的精神境界,进而突破传统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绘画新风,其独特的绘画面貌给清初画坛甜俗萎靡之风以极大的振动。
  (南宁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我国北方地区很早就出现了陶瓷器皿,其表面有丰富多彩的装饰性绘画,这些经过装饰的陶瓷器皿不仅实用,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绘画逐渐应用在陶瓷制作上,开启了陶瓷绘画的艺术时代。陶瓷装饰绘画经过无数艺人的创新设计,才发展到如今繁荣的局面。目前,河北陶瓷花纸设计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其艺术效果广受欢迎。本文重点对河北陶瓷花纸画面设计与创新进行分析。  河北陶瓷发展历经千年,自五代便开始制作陶瓷
期刊
李贽的音乐美学思想,反对封建主义,反对思想禁锢,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他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进行反思,肯定了道家的“真”,他的《焚书·童心说》谈及了道家提倡的人格精神。他的思想对乐舞的影响极其深远,对乐舞研究十分有价值。  一、李贽对儒家礼乐思想的重新认识  儒家思想对人们个体道德和个人素质修为有着很高的要求。君子必须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并且懂礼乐,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
期刊
作为最早“触电”的当代作家之一,刘震云的多部小说都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比如《一地鸡毛》《我叫刘跃进》《我不是潘金莲》《一句顶一万句》等。梳理这些作品从小说到电影、电视剧的过程,不仅能看到文学和电影、大众传媒的互动,也能观察90年代以来文学、电影在新的话语方式下的运行机制。当然,  想要以刘震云小说的电影改编窥探市场化转型之后文学和电影的发展状况是不现实的,我们也只能从改编过程中观察各种话语方式的互
期刊
动态图形是一种不同于普通信息传递的语言,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受众对信息的获取和解读方式,能够有效地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丰富了现代信息传播的方式,从根本上强化了现代信息传递的趣味性。文字、图形、色彩、动态以及声频是动态图形设计必备的五大基础元素,也是动态图形设计信息传达有效性分析的主要内容。只有全面对这五大基础元素进行深入探究,人们才能进一步确定吸引受众眼球的科学方式,从而更好地传递信息。本文主要分析了
期刊
电影海报作为电影的明信片,为电影的宣传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海报通过诸多视觉语言符号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引起观众的强烈兴趣。而电影海报中的版式设计,在电影海报中更是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分析了版式设计语言在当代电影海报中的作用,并以实例分析其具体的应用。  一、电影海报定义及特征  电影海报也称招贴海报,有电影的“明信片”之称,也是电影前期宣传、推广的重要媒介。电影海报可以随处招贴,可以出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
期刊
中外美术的发展受到不同社会环境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研究实践中,为了加深对中外美术的认识,人们应该对中外美术进行对比研究,为更加系统地认识美术提供支持。本文就将中外美术比较分析作为切入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比分析,希望能为系统研究美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外美术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衍生的,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并且由于中外美术发展赖以生存的世界观和哲学背景存在明
期刊
东山魁夷是日本当代著名画家,自然中常见的山、水、树成为他风景画表现最多的主题,他的作品在装饰性中抒情寓意,格调高雅,充满诗情哲理,透着淡淡的忧伤。笔者试着从他的“树林”主题来研究其树林的造型特点和用色特点,论述自己在东山魁夷“树林”主题启发下创作桉树林的感悟,探索桉树在中国山水画的表现。  一、东山魁夷树林的造型特点和用色特点  东山魁夷,日本著名的风景画家,1908年出生于横滨,成长于神户。上中
期刊
谷 雨  谷雨种大田。坡地,粪堆一字排开,老远一看,像是添了无数座新坟。  晚上,村部大院里老少爷们又聚在了一起,上面派下了退耕还林还草任务,村主任兼农业合作社社长二宝念完文件,抽起了烟。  “不能退啊!怎么算都不划算,国家给的那点补助太少了。”  “就是,土地是咱农民的命根子,国家就补助那十几年,地都变成了荒山林子,还种什么?”  “还是响应国家号召,退了吧,咱也不能光打自己的小算盘啊!”王仲田
期刊
盛夏的清晨,这个南方的城市,像刚出蒸笼不久的馒头,沉浸在热流中。可喜的是,一丝丝风不时地吹来吹去,阳光慢慢地扩散着自己的身影,天空蓝得几乎透明,一切看起来格外热闹,也特别可爱。从这个外边焊接着粗钢筋的厚玻璃窗看去:一辆洒水车正热情洋溢地唱着《茉莉花》,用心地给马路两边的花草和风景树冲着凉、洗着澡;一辆清洁车用自己似乎从不疲倦的两把大扫帚把地上的一切脏污驱赶得无影无踪;繁忙的人们一心专注着自己的步伐
期刊
陇东地区,位于甘肃省最东边,是古丝绸之路途径的重要地区,也是陕、甘、宁三省的交汇处。陇东地区的两个重要城镇,即平凉市和庆阳市,是西出长安的重要城镇,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社火是中国民间庆祝春节等传统节日时的一种重要传统文化习俗。2019年2月初,笔者在甘肃省平凉市寨河乡开展了一次采风调查,本田野调查报告主要围绕平凉市的传统社火习俗展开。  一、陇东地区社火概况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大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