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推动之下,电力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创新,管理不断完善,极大的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能力。配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能分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配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因此本文将针对如何有效加强配网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进行论述,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配网;安全管理;风险;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力需求量也随之增加,这不仅要求电力系统要进行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同时需要不断扩大电网规模。但在电网负荷水平及装机容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运行方式也变得更加复杂,电力系统不断向大容量、远距离和高电压的方向发展,一旦发生事故,其影响性质也将更加严重。由于电力企业具有公共事业的特点,其核心任务就是保障其安全运转的前提下,满足社会各方面的电力需求,这就需要加强配网的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风险。
1.配网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影响我国配网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第一,电网架构较为单薄,在安全和稳定方面的问题比较明显。比如一些陈旧的输变电设备仍进行长时间重负荷工作、功率传输能力受限以及电磁环网等问题较为突出;
第二,对大电网的控制能力有待加强,需对大电网的运行规律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对大电网故障的产生和排除方面具备较高的分析能力;
第三,需要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水平。对重点用户及重要场所的应急电源从规划到管理都必须严格规范化。
1.1电力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1.1.1备用容量不足
电力备用电量的不足对配网的运行风险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电网因负荷过重而缺乏必要的安全欲度。在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刺激下,我国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电网公司为了满足巨大的电力需求,在保障电网的安全前提下,提高了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电气设备普遍满载或重载,在长时间运行中,一旦出现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检修将引起大范围的连锁现象。
1.1.2配网的设备质量低
在配电网安全管理中,配网设备因素不能忽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设备原因造成的故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近年来,因二次系统中自动装置故障和继电保护误动作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这成为配网安全管理的重要考虑因素。在进行电缆试验检修中,运行维护单位的技术力量和设备都比较低,运行经验不足以及对必要的技术标准的了解;
(2)配网的设备陈旧或严重老化,可靠性低,但仍被投入运行中。
1.2用电负荷控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实际用电受到节日、星期、气候和季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对用电负荷短期预测还缺乏较高的精准度,因此较为容易出现负荷控制的偏差,用户负荷分配也会不平衡,出现局部地区用电紧张,某些地区用电富裕,这会严重影响大工业的正常生产和居民的正常生活。
1.3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安全就是效益”在电力企业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社会价值与企业价值并不统一,企业内部的人员培训、安全投入、制度保障、组织管理等都需要外部制约来落实。
(2)随着管理层次的上升,电力的管理难度也会越大。至电力行业开展减人增效实施方案后,成立了许多三产公司,省级公司的效率低且管理难度大。在发达国家,生产性企业一般数量较少但规模大,电力企业容易受到外部制约机制的影响及政府的监督。
1.4人员管理存在问题
人为因素是所有的变电站事故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技术监控人员因为疏忽或过失原因,没有及时对运行异常设备采取相应措施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技术人员或工人对业务不熟,在设备操作不当引发事故;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或在情绪不稳定时的误操作设备引发事故等。同时,对配网的专业技术培训不足会造成配网工作人员的现场监督责任不强及主动防范意识不够等。
2.配网安全管理的有效应对措施
2.1加强设备安全管理
我国电网的事故预防措施采取在春秋两个季节,进行电力系统安全大检查。这种预防措施对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保障电网完全运行、保证设备安全状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固定的检查内容和活动形式与配网的安全管理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方面检查时间和检查次数不利于及时发现配网设备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季节性检查过于程序化,不能满足配网风险管理要求。因此安全检查的形式和内容需要建立在控制措施、危险源辨识等风险管理上,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1)加强技术监督,避免设备超负荷运行。对配电网上的避雷器、分支熔断器、绝缘子等设备要进行及时的耐压试验和绝缘测试,及时替换不合格的设备;
(2)定期进行配电线路的巡视。公司需要严格制定巡视制度,加强线路的巡视力度,尤其在易发生事故的设备、重要设备和过载、满载、重载设备的监测;
(3)合理安排设备的检修,减少主设备的故障,提高检修的质量,确保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
(4)强化预防配网工作人员的误操作(尤其继电保护误动作)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5)有效利用配网自动化系统。当电网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将故障线路隔离,减少用户的停电范围,增强供电的可靠性;
(6)严格执行按频率减负荷的制度,确保电网的安全。
2.2完善管理体制
2.2.1完全责任制度的完善
电网的安全保证一般都是根据经验制定,这种制定事实并不科学。因此对于低对策高风险的保证制度,我们需要利用修订工艺标准、修改技术规程等措施进行风险的预防。形成以行政正职为核心,班组、车间、企业的三级安全网。对于每一级的目标和责任做出详细规定,制定具体的安全职责,严格落实各级的安全责任制,并做好执行层、管理层、领导层的对照检查。
2.2.2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
提高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来实现:
(1)进行配电线路的综合停电管理。推行标准化和集中检修作业限时制,尽量减少线路的停电时间和重复停电次数;
(2)加大事故停电管理。对配电网事故抢修实行限时制,尽量缩短事故的处理时间;
(3)完善管理考核体系。制定事故和可靠性考核办法,加强考核力度,追究事故单位和事故责任人的安全责任。
2.3提高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全体员工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配网的安全管理水平。只有每一个职工都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电力公司才能很好的开展风险防范工作。这不仅仅需要对员工进行风险防范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而且,培训内容应该从工作细节和日常小事抓起,在实践中教学,让员工在工作中接受培训。
3.总结
配电网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同时配网也是电力水平和用电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下,必须高度重视配电网的安全管理,这不仅是对公司负责,同时也是对人民和用户负责。
参考文献
[1]张丽英,乞建勋等.电网安全风险管理方法研究[J].华东电力,2011(10).
[2]陈国鑫.有关电网安全运行的有关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2).
[3]罗学伟.配网运行的安全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9).
【关键词】配网;安全管理;风险;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力需求量也随之增加,这不仅要求电力系统要进行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同时需要不断扩大电网规模。但在电网负荷水平及装机容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运行方式也变得更加复杂,电力系统不断向大容量、远距离和高电压的方向发展,一旦发生事故,其影响性质也将更加严重。由于电力企业具有公共事业的特点,其核心任务就是保障其安全运转的前提下,满足社会各方面的电力需求,这就需要加强配网的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风险。
1.配网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影响我国配网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第一,电网架构较为单薄,在安全和稳定方面的问题比较明显。比如一些陈旧的输变电设备仍进行长时间重负荷工作、功率传输能力受限以及电磁环网等问题较为突出;
第二,对大电网的控制能力有待加强,需对大电网的运行规律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对大电网故障的产生和排除方面具备较高的分析能力;
第三,需要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水平。对重点用户及重要场所的应急电源从规划到管理都必须严格规范化。
1.1电力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1.1.1备用容量不足
电力备用电量的不足对配网的运行风险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电网因负荷过重而缺乏必要的安全欲度。在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刺激下,我国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电网公司为了满足巨大的电力需求,在保障电网的安全前提下,提高了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电气设备普遍满载或重载,在长时间运行中,一旦出现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检修将引起大范围的连锁现象。
1.1.2配网的设备质量低
在配电网安全管理中,配网设备因素不能忽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设备原因造成的故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近年来,因二次系统中自动装置故障和继电保护误动作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这成为配网安全管理的重要考虑因素。在进行电缆试验检修中,运行维护单位的技术力量和设备都比较低,运行经验不足以及对必要的技术标准的了解;
(2)配网的设备陈旧或严重老化,可靠性低,但仍被投入运行中。
1.2用电负荷控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实际用电受到节日、星期、气候和季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对用电负荷短期预测还缺乏较高的精准度,因此较为容易出现负荷控制的偏差,用户负荷分配也会不平衡,出现局部地区用电紧张,某些地区用电富裕,这会严重影响大工业的正常生产和居民的正常生活。
1.3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安全就是效益”在电力企业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社会价值与企业价值并不统一,企业内部的人员培训、安全投入、制度保障、组织管理等都需要外部制约来落实。
(2)随着管理层次的上升,电力的管理难度也会越大。至电力行业开展减人增效实施方案后,成立了许多三产公司,省级公司的效率低且管理难度大。在发达国家,生产性企业一般数量较少但规模大,电力企业容易受到外部制约机制的影响及政府的监督。
1.4人员管理存在问题
人为因素是所有的变电站事故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技术监控人员因为疏忽或过失原因,没有及时对运行异常设备采取相应措施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技术人员或工人对业务不熟,在设备操作不当引发事故;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或在情绪不稳定时的误操作设备引发事故等。同时,对配网的专业技术培训不足会造成配网工作人员的现场监督责任不强及主动防范意识不够等。
2.配网安全管理的有效应对措施
2.1加强设备安全管理
我国电网的事故预防措施采取在春秋两个季节,进行电力系统安全大检查。这种预防措施对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保障电网完全运行、保证设备安全状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固定的检查内容和活动形式与配网的安全管理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方面检查时间和检查次数不利于及时发现配网设备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季节性检查过于程序化,不能满足配网风险管理要求。因此安全检查的形式和内容需要建立在控制措施、危险源辨识等风险管理上,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1)加强技术监督,避免设备超负荷运行。对配电网上的避雷器、分支熔断器、绝缘子等设备要进行及时的耐压试验和绝缘测试,及时替换不合格的设备;
(2)定期进行配电线路的巡视。公司需要严格制定巡视制度,加强线路的巡视力度,尤其在易发生事故的设备、重要设备和过载、满载、重载设备的监测;
(3)合理安排设备的检修,减少主设备的故障,提高检修的质量,确保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
(4)强化预防配网工作人员的误操作(尤其继电保护误动作)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5)有效利用配网自动化系统。当电网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将故障线路隔离,减少用户的停电范围,增强供电的可靠性;
(6)严格执行按频率减负荷的制度,确保电网的安全。
2.2完善管理体制
2.2.1完全责任制度的完善
电网的安全保证一般都是根据经验制定,这种制定事实并不科学。因此对于低对策高风险的保证制度,我们需要利用修订工艺标准、修改技术规程等措施进行风险的预防。形成以行政正职为核心,班组、车间、企业的三级安全网。对于每一级的目标和责任做出详细规定,制定具体的安全职责,严格落实各级的安全责任制,并做好执行层、管理层、领导层的对照检查。
2.2.2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
提高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来实现:
(1)进行配电线路的综合停电管理。推行标准化和集中检修作业限时制,尽量减少线路的停电时间和重复停电次数;
(2)加大事故停电管理。对配电网事故抢修实行限时制,尽量缩短事故的处理时间;
(3)完善管理考核体系。制定事故和可靠性考核办法,加强考核力度,追究事故单位和事故责任人的安全责任。
2.3提高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全体员工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配网的安全管理水平。只有每一个职工都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电力公司才能很好的开展风险防范工作。这不仅仅需要对员工进行风险防范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而且,培训内容应该从工作细节和日常小事抓起,在实践中教学,让员工在工作中接受培训。
3.总结
配电网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同时配网也是电力水平和用电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下,必须高度重视配电网的安全管理,这不仅是对公司负责,同时也是对人民和用户负责。
参考文献
[1]张丽英,乞建勋等.电网安全风险管理方法研究[J].华东电力,2011(10).
[2]陈国鑫.有关电网安全运行的有关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2).
[3]罗学伟.配网运行的安全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