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装文化本身是非常多元化的,从最早的以法国巴黎为核心,到全球四大时尚之都,现在仍然有更加多元化的趋势。每个不同环境,不同种族的人们,审美的标准有所不同,将平等的对世界产生影响,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身为一个意大利米兰学习生活的华人设计师,我对时尚产业的看法难免与意大利人趋同。我的观点仅仅代表世界众多思绪中,对时尚产业思考的其中一个方向。
首先讲究商业实际的设计,这一点从提高时尚产业附加值,创造奢侈品以及生活方式上,对于欧洲人来讲,是具有毁灭性的。
美国的本土品牌,其中做到最好的莫过于成衣品牌拉尔夫劳伦Ralph Lauren,这家公司的设计非常简洁。非常符合商业化,以及美国人所喜爱的简约,实穿,舒适的美国文化。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我们都知道这个牌子属于世界上的二线奢侈品牌,被中产阶级喜爱。
为什么世界上的上层阶级没有普遍钟爱这个品牌。拉尔夫劳伦只是美国时尚产业的一个缩影,为什么世界范围内对美国审美以及美国时尚拥有偏见?难道到了今天,从文化上,美国还从属于欧洲吗?
从世界四大时尚之都来看,人们的审美各不相同,民族价值观有所不同,世界是平等的。美国人喜爱舒适简约,喜爱音乐文化与精英文化;英国人有谦谦有礼,自上而下的王室时尚,同时也有自下而上的流行,街头叛逆的年轻朋克;法国人崇尚定制,他们无拘无束,喜好优雅的现代艺术和浪漫的风格;而意大利人有惊人的自我表现欲,他们追求生活品质,文艺复兴发源地给予了他们复古的产品基调。
奢侈品有着极高的产品附加值,他们服务于社会上层。而社会上层是充满展示欲的,英法意的时尚产品,都可以满足世界精英群体的分别心,即展示自身的品味与他人不同。而美国人由于其独特的价值取向,他们极简现代的时尚产品大多不具有区分于其他人的作用,这就注定了不能满足世界范围内上层社会的区别心,也就没有人愿意出足够高的价格去购买美国的奢侈品。这就是他们不具有一线奢侈品的原因。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世界越来越平等。美国诞生了很多世界级时装设计师,他们的设计水平比欧洲设计师还要棒。然而设计师个人的成败,在于其曾经的工作经验。因此无论是吴季刚还是王大仁,他们都选择离开美国本土去欧洲的一线品牌工作。因为美国没有一线设计师品牌,对他们自身的发展是不利的。
中国的时装品牌最大的问题是库存问题,时尚产业当下面临最迫切的需要是产业链升级,品牌文化以及附加值的创造。所有年轻设计师,都应该努力学习欧美,创造具有一定品牌附加值的中国本土时尚品牌。如果一个人性格沉稳务实,他应该选择去纽约。如果一个人喜欢朋克文化,追求个性,那么他应该去英国学习。自然喜欢浪漫的可以去法国,爱好个性复古的可以去意大利。这个世界是多元化的,时尚产业是多元化的。没有人可以说纽约或是伦敦究竟哪一个更符合中国设计师的发展。
中国现在有很多优秀的设计人才。我们都知道他们的作品很棒,但是他们往往看似在象牙塔之中,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反观欧美建立个人设计师品牌的成功设计师们,他们或多或少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中国时尚产业的年轻人们往往家境殷实,虽然他们有着傲人的实力,但是并没有在行业中沉淀积累的匠心。大部分华人设计师毕业即创业,在商业上缺乏经验,在品牌运作上往往经验不足。为了获得曝光率,维持自己的个人品牌,中国设计往往充满了“个性”。中国设计正在越来越前卫,并走向无法商业化的误区。这可能就是中国时尚行业的前辈们,向年轻设计师们倡导纽约模式的初衷。
在米兰的工作中,我曾经有幸遇到Ferré的设计师Ivan,他曾对我说,“在意大利,工作5年到10年以下的人,在行业里只可以做设计助理,没有资格被称为是一名真正的时装设计师。”
我想他的话值得中国年轻时装设计师们深思。当中国新一代设计师们去掉浮躁,潜心进入工作中不断学习,掌握如何正确的运作品牌,能够把自身创意变成品牌附加值的时候。就是中国时尚产业真正强大的时刻。
身为一个意大利米兰学习生活的华人设计师,我对时尚产业的看法难免与意大利人趋同。我的观点仅仅代表世界众多思绪中,对时尚产业思考的其中一个方向。
首先讲究商业实际的设计,这一点从提高时尚产业附加值,创造奢侈品以及生活方式上,对于欧洲人来讲,是具有毁灭性的。
美国的本土品牌,其中做到最好的莫过于成衣品牌拉尔夫劳伦Ralph Lauren,这家公司的设计非常简洁。非常符合商业化,以及美国人所喜爱的简约,实穿,舒适的美国文化。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我们都知道这个牌子属于世界上的二线奢侈品牌,被中产阶级喜爱。
为什么世界上的上层阶级没有普遍钟爱这个品牌。拉尔夫劳伦只是美国时尚产业的一个缩影,为什么世界范围内对美国审美以及美国时尚拥有偏见?难道到了今天,从文化上,美国还从属于欧洲吗?
从世界四大时尚之都来看,人们的审美各不相同,民族价值观有所不同,世界是平等的。美国人喜爱舒适简约,喜爱音乐文化与精英文化;英国人有谦谦有礼,自上而下的王室时尚,同时也有自下而上的流行,街头叛逆的年轻朋克;法国人崇尚定制,他们无拘无束,喜好优雅的现代艺术和浪漫的风格;而意大利人有惊人的自我表现欲,他们追求生活品质,文艺复兴发源地给予了他们复古的产品基调。
奢侈品有着极高的产品附加值,他们服务于社会上层。而社会上层是充满展示欲的,英法意的时尚产品,都可以满足世界精英群体的分别心,即展示自身的品味与他人不同。而美国人由于其独特的价值取向,他们极简现代的时尚产品大多不具有区分于其他人的作用,这就注定了不能满足世界范围内上层社会的区别心,也就没有人愿意出足够高的价格去购买美国的奢侈品。这就是他们不具有一线奢侈品的原因。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世界越来越平等。美国诞生了很多世界级时装设计师,他们的设计水平比欧洲设计师还要棒。然而设计师个人的成败,在于其曾经的工作经验。因此无论是吴季刚还是王大仁,他们都选择离开美国本土去欧洲的一线品牌工作。因为美国没有一线设计师品牌,对他们自身的发展是不利的。
中国的时装品牌最大的问题是库存问题,时尚产业当下面临最迫切的需要是产业链升级,品牌文化以及附加值的创造。所有年轻设计师,都应该努力学习欧美,创造具有一定品牌附加值的中国本土时尚品牌。如果一个人性格沉稳务实,他应该选择去纽约。如果一个人喜欢朋克文化,追求个性,那么他应该去英国学习。自然喜欢浪漫的可以去法国,爱好个性复古的可以去意大利。这个世界是多元化的,时尚产业是多元化的。没有人可以说纽约或是伦敦究竟哪一个更符合中国设计师的发展。
中国现在有很多优秀的设计人才。我们都知道他们的作品很棒,但是他们往往看似在象牙塔之中,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反观欧美建立个人设计师品牌的成功设计师们,他们或多或少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中国时尚产业的年轻人们往往家境殷实,虽然他们有着傲人的实力,但是并没有在行业中沉淀积累的匠心。大部分华人设计师毕业即创业,在商业上缺乏经验,在品牌运作上往往经验不足。为了获得曝光率,维持自己的个人品牌,中国设计往往充满了“个性”。中国设计正在越来越前卫,并走向无法商业化的误区。这可能就是中国时尚行业的前辈们,向年轻设计师们倡导纽约模式的初衷。
在米兰的工作中,我曾经有幸遇到Ferré的设计师Ivan,他曾对我说,“在意大利,工作5年到10年以下的人,在行业里只可以做设计助理,没有资格被称为是一名真正的时装设计师。”
我想他的话值得中国年轻时装设计师们深思。当中国新一代设计师们去掉浮躁,潜心进入工作中不断学习,掌握如何正确的运作品牌,能够把自身创意变成品牌附加值的时候。就是中国时尚产业真正强大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