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警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 710086)
【摘要】:近年来,微博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微博与课堂的结合仍处在探索阶段。为提高军校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笔者设计了一次教学实验,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将微博引进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学员对于课堂内容的记忆,激发学员对古代经典的阅读兴趣。而如何使利用微博元素进行教学的方法具有普适性,防止新颖的手段喧宾夺主,如何准确的定位教师的角色是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微博;军校;大学语文;教学
近年来,微博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微博与课堂的结合仍处在探索阶段。本文拟通过分析一次微博元素在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试验,分析微博与军校大学语文课堂结合的可能性与效果,并反思结合的方法与途径。
一、实验对象分析
军校作为高等教育单位中的一员,具有以下几个不可忽视的特点。首先,军校学员受到《条例》的严格规范,接触新媒体的机会较普通高校较少,同时也使得学员对新媒体的兴趣更加浓厚。其次,军校学员纪律性极强,对所有教学活动都能积极参与,且组织能力较强。
同样,军校大学语文教学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首先,学员训练任务重,存在课堂上打瞌睡的问题。其次,大学语文相对其他课程来说,考试难度较低,课堂上容易有开小差的现象。最后,军校大学语文教学方法过于传统,且教材许多经典篇目均与高中语文教材重合,課堂内容吸引力不足。
为提高军校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笔者设计了一次教学实验,目的是验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微博元素的可行性,并分析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及弊端。
二、实验过程
我校大学语文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此次笔者选择进行教学实验的篇目是《秋水》。参加此次教学实验的共有两个班级,A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B班则采用将微博元素引入课堂的方法,以学员为主体。具体实验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实践、课后测试、问卷追踪四个部分。
1.课前准备
本次试验前,笔者提前在A班和B班发放了问卷,问卷的内容为:你读过《庄子》原著吗?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你印象中的庄子。同时,笔者选择任务驱动的方法,给B班学员创设情景、布置任务。主题是“如果庄子有微博”——请学员们为庄子设计一条微博。要求设计的微博必须隐含着庄子的生平故事或《庄子》中的典故,并在课堂展示时说明自己的设计思路。
2.课堂实践
上课之初,由教师做简单的导入。在庄子生平这一版块中,有一个学员设计的微博内容是:“彼之蜜糖,我之砒霜。”搭配的图片是一只凤凰和一只猫頭鹰。该学员上台讲解时说,自己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庄子·秋水》,惠子看重自己在梁国的官职地位,而这一切对庄子来说就如同腐鼠一般,这样的说法让他联想到了网上流行的这句“彼之蜜糖,我之砒霜”。
在“庄子思想”这一版块中,有不少学员选择了“庄周梦蝶”这一典故。但有一个学员,转发了一条斯蒂芬·霍金的微博,并评论说:霍金与庄子,穿越时空的对话。原来不久前,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也开设了自己的中国微博,巧合的是,有网友提问说:“中国古代有个哲学家叫庄子。'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梦醒后,庄周不知是他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霍金教授,请问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是生活在梦里还是真实存在?”[1]这个问题,得到了霍金的回答,这样的交流为人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提供了思路。
在《秋水》文本相关的版块中,有一个学员的微博内容是“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并且配了一首周杰伦的《可爱女人》。该学员上台讲述时,解释道:“即便是从世界地图上看,中国版图这么大,也并不像一粒米,而如果从更遥远的宇宙中看,地球都像是一粒米,所以我想到了周杰伦的这首歌,想要和你飞到宇宙去。”这一的思路十分新颖,在场学员都受到了一定的启发。
3.课后调查
课后调查的目的是检测教学效果,对比新旧教学方法对学员产生的影响。调查以发放问卷和小测试的形式在A班与B班同时进行。对比课前问卷的调查结果,得出以下数据:
三、实验效果回顾分析
1.将微博元素引入课堂的积极效果
在本次试验中,笔者最为直观的感受是B班的课堂氛围十分活跃,而采用传统教学法的A班则与平时没有太大差别。而B班学员从课前准备的阶段开始,B班学员已经摆脱了被动接受而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其次,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唤起学员对古代经典的热情,将微博元素引入课堂后,学员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上台展示自己设计的学员对自己准备的内容十分熟稔,而在讲台下聆听的学员也对设计新颖的内容印象深刻。将微博元素引入大学语文的课堂无形中加深了学员对古代经典的记忆。
最后,将微博元素引入大学语文课堂,可以消除学员对古代经典的审美疲劳,激发学员的阅读兴趣。从课后问卷中可以看出,B班想要阅读《庄子》原著的学员比A班多了38%。由此可见,将微博元素引入大学语文课堂的方法,激发了学员阅读原著的热情,实现了促进学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的教育目的。[2]
2.将微博引入课堂的一些问题
每一种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的,本次教学实验也不例外。本次教学实验,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又与翻转课堂相类似,所以课堂的主动权和决定权均在学员手中,这就使得课堂内容的丰富性与深入性都依赖于学员的知识储备和课前准备的认真与否。参加本次实验的B班学员均为地方生,也就是通过高考进入我校学习的学员。这些学员文化基础好、学习热情高,对古代经典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实验进行的非常顺利,学员设计的微博较为精彩具有很强的启发性。而在军校中,还有一部分学员是部队生,也就是从部队选拔进来的生源,这些学员与地方生相比,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如何使利用微博元素进行教学的方法具有普适性是笔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其次,将微博元素引入课堂实际上是用一种新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古代文学经典的内容,所以设计微博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激发学员学习情趣,引导学员阅读经典。而新颖的手段有时会过分吸引学员的注意力,产生喧宾夺主的效果。如何引导学员从另一个角度正视经典,是今后大学语文课堂与新媒体元素结合的问题所在。
最后,教师在这类进课堂教学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也是笔者较为困惑的问题。在本次教学实验中,笔者在课前即对个别学员的作品进行了指导与加工。而有些学员设计的微博较为单一,不适合课堂展示,所以也没有得到教师的辅导。这些学员往往是对古代经了解较少,更加需要教师关注的群体。所以,如何在课前与课后帮助所有学员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合理优化教学资源,也是笔者需要持续探索的问题。
四、总结
教学方法的革新目的是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本次实验,笔者认为将微博等新媒体元素引入大学语文课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结合的方式,并准确定位教师在新型课堂中的角色。相信通过不断地探索,微博等新媒体一定会成为教学的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 斯蒂芬·威廉·霍金.Thank you for all of your fascinating comments and questions![OL]. http://weibo.com/stephenhawking?refer_flag=1005055014_&is_hot=1,2016.09.10
[2] 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561
作者简介:王颖(1988- )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助教,文学硕士,单位:武警工程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摘要】:近年来,微博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微博与课堂的结合仍处在探索阶段。为提高军校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笔者设计了一次教学实验,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将微博引进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学员对于课堂内容的记忆,激发学员对古代经典的阅读兴趣。而如何使利用微博元素进行教学的方法具有普适性,防止新颖的手段喧宾夺主,如何准确的定位教师的角色是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微博;军校;大学语文;教学
近年来,微博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微博与课堂的结合仍处在探索阶段。本文拟通过分析一次微博元素在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试验,分析微博与军校大学语文课堂结合的可能性与效果,并反思结合的方法与途径。
一、实验对象分析
军校作为高等教育单位中的一员,具有以下几个不可忽视的特点。首先,军校学员受到《条例》的严格规范,接触新媒体的机会较普通高校较少,同时也使得学员对新媒体的兴趣更加浓厚。其次,军校学员纪律性极强,对所有教学活动都能积极参与,且组织能力较强。
同样,军校大学语文教学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首先,学员训练任务重,存在课堂上打瞌睡的问题。其次,大学语文相对其他课程来说,考试难度较低,课堂上容易有开小差的现象。最后,军校大学语文教学方法过于传统,且教材许多经典篇目均与高中语文教材重合,課堂内容吸引力不足。
为提高军校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笔者设计了一次教学实验,目的是验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微博元素的可行性,并分析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及弊端。
二、实验过程
我校大学语文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此次笔者选择进行教学实验的篇目是《秋水》。参加此次教学实验的共有两个班级,A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B班则采用将微博元素引入课堂的方法,以学员为主体。具体实验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实践、课后测试、问卷追踪四个部分。
1.课前准备
本次试验前,笔者提前在A班和B班发放了问卷,问卷的内容为:你读过《庄子》原著吗?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你印象中的庄子。同时,笔者选择任务驱动的方法,给B班学员创设情景、布置任务。主题是“如果庄子有微博”——请学员们为庄子设计一条微博。要求设计的微博必须隐含着庄子的生平故事或《庄子》中的典故,并在课堂展示时说明自己的设计思路。
2.课堂实践
上课之初,由教师做简单的导入。在庄子生平这一版块中,有一个学员设计的微博内容是:“彼之蜜糖,我之砒霜。”搭配的图片是一只凤凰和一只猫頭鹰。该学员上台讲解时说,自己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庄子·秋水》,惠子看重自己在梁国的官职地位,而这一切对庄子来说就如同腐鼠一般,这样的说法让他联想到了网上流行的这句“彼之蜜糖,我之砒霜”。
在“庄子思想”这一版块中,有不少学员选择了“庄周梦蝶”这一典故。但有一个学员,转发了一条斯蒂芬·霍金的微博,并评论说:霍金与庄子,穿越时空的对话。原来不久前,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也开设了自己的中国微博,巧合的是,有网友提问说:“中国古代有个哲学家叫庄子。'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梦醒后,庄周不知是他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霍金教授,请问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是生活在梦里还是真实存在?”[1]这个问题,得到了霍金的回答,这样的交流为人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提供了思路。
在《秋水》文本相关的版块中,有一个学员的微博内容是“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并且配了一首周杰伦的《可爱女人》。该学员上台讲述时,解释道:“即便是从世界地图上看,中国版图这么大,也并不像一粒米,而如果从更遥远的宇宙中看,地球都像是一粒米,所以我想到了周杰伦的这首歌,想要和你飞到宇宙去。”这一的思路十分新颖,在场学员都受到了一定的启发。
3.课后调查
课后调查的目的是检测教学效果,对比新旧教学方法对学员产生的影响。调查以发放问卷和小测试的形式在A班与B班同时进行。对比课前问卷的调查结果,得出以下数据:
三、实验效果回顾分析
1.将微博元素引入课堂的积极效果
在本次试验中,笔者最为直观的感受是B班的课堂氛围十分活跃,而采用传统教学法的A班则与平时没有太大差别。而B班学员从课前准备的阶段开始,B班学员已经摆脱了被动接受而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其次,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唤起学员对古代经典的热情,将微博元素引入课堂后,学员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上台展示自己设计的学员对自己准备的内容十分熟稔,而在讲台下聆听的学员也对设计新颖的内容印象深刻。将微博元素引入大学语文的课堂无形中加深了学员对古代经典的记忆。
最后,将微博元素引入大学语文课堂,可以消除学员对古代经典的审美疲劳,激发学员的阅读兴趣。从课后问卷中可以看出,B班想要阅读《庄子》原著的学员比A班多了38%。由此可见,将微博元素引入大学语文课堂的方法,激发了学员阅读原著的热情,实现了促进学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的教育目的。[2]
2.将微博引入课堂的一些问题
每一种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的,本次教学实验也不例外。本次教学实验,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又与翻转课堂相类似,所以课堂的主动权和决定权均在学员手中,这就使得课堂内容的丰富性与深入性都依赖于学员的知识储备和课前准备的认真与否。参加本次实验的B班学员均为地方生,也就是通过高考进入我校学习的学员。这些学员文化基础好、学习热情高,对古代经典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实验进行的非常顺利,学员设计的微博较为精彩具有很强的启发性。而在军校中,还有一部分学员是部队生,也就是从部队选拔进来的生源,这些学员与地方生相比,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如何使利用微博元素进行教学的方法具有普适性是笔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其次,将微博元素引入课堂实际上是用一种新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古代文学经典的内容,所以设计微博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激发学员学习情趣,引导学员阅读经典。而新颖的手段有时会过分吸引学员的注意力,产生喧宾夺主的效果。如何引导学员从另一个角度正视经典,是今后大学语文课堂与新媒体元素结合的问题所在。
最后,教师在这类进课堂教学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也是笔者较为困惑的问题。在本次教学实验中,笔者在课前即对个别学员的作品进行了指导与加工。而有些学员设计的微博较为单一,不适合课堂展示,所以也没有得到教师的辅导。这些学员往往是对古代经了解较少,更加需要教师关注的群体。所以,如何在课前与课后帮助所有学员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合理优化教学资源,也是笔者需要持续探索的问题。
四、总结
教学方法的革新目的是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本次实验,笔者认为将微博等新媒体元素引入大学语文课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结合的方式,并准确定位教师在新型课堂中的角色。相信通过不断地探索,微博等新媒体一定会成为教学的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 斯蒂芬·威廉·霍金.Thank you for all of your fascinating comments and questions![OL]. http://weibo.com/stephenhawking?refer_flag=1005055014_&is_hot=1,2016.09.10
[2] 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561
作者简介:王颖(1988- )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助教,文学硕士,单位:武警工程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