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读一练”学文言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古今语言的差距,我们今天阅读文言文,首先要克服语言困难,弄懂每字每句的意思。拿到一篇文言文课文,我们可以采取“六读一练”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读课文明句读
  
  先要指导学生利用语文工具书自读全文,疏通文中的生字、生词,从而明确句读、把握节奏、准确断句,落实预习环节。初读课文时,要注意指导学生结合文章体裁酝酿感情,把握节奏,品味文章韵味。如读《祭十二朗》要舒缓低沉,读《指南录后序》则要陈辞慷慨。一篇之中,又要注意变化,读《赤壁赋》中写景语段时要轻松,读客人的感慨时要深沉,读苏子的劝慰则要达观。
  
  二、读课文知整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不是“怕”出来的,而是“读”出来、“悟”出来的。学生自读的时候,可采用“猜读法”和“切层法”,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猜读”就是先易后难,暂时感到疑难的可先跳过,再重点突破,联系文中能读懂的词句猜测难懂的词句。
  “切层法”就是抓住文体特征,切分课文层次,化难为易。如记叙文,可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梳通文意、切分层次,有时还要注意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人物的多少、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前因后果。
  任何一篇文章,总是由一些基本要素构成的,抓住这些基本要素,是分析理解文章的前提。如苏轼的《赤壁赋》一文,是作者被贬黄州,夜游赤壁后写的。他先写自己游赤壁所见美景:宁静壮阔,心中畅快;突然听到客人所唱《明月》歌的“望美人兮天一方”,想到自己忠君却得不到理解,故而生悲;再借客人之口述生悲的原因:曹操那样的英雄也不复存在,况自己本是凡人,又加上人生短暂,当然哀生命短暂、羡长江无穷。于是又自己劝慰客人:“变”与“不变”只是人们对事物的不同认识而已,人类与万物一样永存,故不必羡慕长江,而应该抛开一切个人愁怀,尽情去享受造物主的恩赐;最后主客转悲为喜,开怀畅饮至天明。学生读第二遍时,能用“乐→
  悲→悲→乐→乐”来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就可以了。
  
  三、读注释能翻译
  
  在学生通过自学读熟了文言文,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老师要细心引导学生准确翻译原文。翻译的过程中,要注重采用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直译,要求原文字字句句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句句在原文中有根据;意译则是译出原文大意,根据字意,结合语境,达到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例如《赤壁赋》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两句,翻译时既要讲究句式,又要讲究文采,达到“雅”的要求,可译为:“多么辽阔啊,像是凌空乘风而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啊,像是插翅离开人世,登上了仙境。”
  
  四、读选段能背诵
  
  语文积累过程中,有选择地熟读、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是学好文言文、培养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的关键一环。
  
  五、读课文晓用法
  
  文言文中的语言现象丰富而鲜活,教师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还要引导他们利用工具书归纳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文言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六、读课文会迁移
  
  “发现、创新”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当学生对课文已相当熟悉时,再毫无目的地读课文,就成了应付差事。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技巧,指导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横向、纵向联系、比较。如学了《赤壁赋》后,可以把此文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放在一起比较。
  相同点:都是写于1082年被贬黄州后;都是以赤壁所见的景物为对象;景物都是以江、月为主;都是写景、抒情、议论三者相结合。
  不同点:①文体不同:后者为词,前者为赋。②写景角度不一样:词中写江水非凡的气势,“乱石穿空”的三国古战场的险要地形;赋中描写的是清风明月交织、白露水色辉映,自然美景与悠扬的音乐构成的宁静、幽美壮阔的画面。③思想感情有异:词借咏史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赋中作者是将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将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世的风貌之下,通过“变”与“不变”的哲理思辨显示了豁达乐观的情怀。教师可试着采用文言文阅读“六读一练”教学法,指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地反复诵读课文,层层剥笋地挖掘课文内涵,分解冗长枯燥地灌输译文的时间,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教材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其他文献
现代课程理论和改革的基本理念是:能力发展是核心;知识、文化积累是基础;情感态度养成是灵魂,是保证能力发展和知识、文化积累的必要条件。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课程目标,都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提出来的,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立体感。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落实、体现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呢?笔者认为应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正确理解
期刊
幼儿园的创新教育是依据创造学原理,运用现代教育观,以幼儿学习经验的重新组合为主要途径,旨在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启迪幼儿创新思维、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的新型教育。    一、树立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幼儿创新教育”的前提应该是“幼儿教育创新”,包括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更新。注重幼儿身心特点、年龄特点是创新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幼儿教育领域相对约束度较小,是冲击传统教育观念和教
期刊
全向21世纪的我国数学教育,应当具有时代特征,对提高民族素质,培养适应时代的创新人才,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扎实贯彻执行,开创数学教育的新局面。  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是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的关键性学科,加强和改善数学教育是高中教师的一项责任、一项任务。    一、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特征    数学是研究客观性世界的数量关系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能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
期刊
评课,即课堂教学评价,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确立了现代教学观,和对其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评课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要从有利于对教学的诊断和正确的导向出发;要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把评课的重点放“评学”上面;要提倡创新、培育个性,要从实际出发,
期刊
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学生必须转变原来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从而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对于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应尽快想方设法转变教学方式,进一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适应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需要。下面,笔者结合10多年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优化数学课堂教
期刊
立体几何历来是学生难学、教学效果欠佳的一章内容,原因是学生缺乏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逻辑表达能力等必要的数学素质。通过研究和实践,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让学生学会“构造”,在构造中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不易建立空间概念,在头脑中难以形成较为准确、直观的几何模型。为了化解这一难点,最有效的办法是引导学生制造模具,手脑并用,实物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新课程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也对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是活动化的教学,而主体参与则是活动化教学的前提。因此,数学课堂中实施“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对落实新课改精神、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传统
期刊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有效适度地创设问题情境正是关于“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教学方式。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应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使教与学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互动,从而使教学相长,实现教学课堂最优化。教学需要情境的支撑,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尽心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求知欲。  下面就关于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
期刊
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做计算题差错多、准确率低。学生的计算错误仅仅是因为粗心大意吗?他们计算出错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的教学对策应加强针对性,根据不同的“病因”,开出不同的“处方”,进而采取不同的措施。    一、计算出错的原因    1、注意力发展不完善  小学生的注意力既不易集中又不善于分配,有意注意总是让位于无意注意,并且注意到的范围也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