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之后,电子政务依然存在着诸多尚待解决的“难点”。而在国家投入4万亿元拉动内需这股强流的刺激下,中国电子政务能否迎来又一个高歌猛进的时期?
一位到欧盟学习电子政务建设经验的领导,回国之后发表了如下感慨: “我市在地级市的信息化评比中都是名列前茅,我也很得意; 但去欧盟学习之后,我再也不敢说自己成绩如何。我们的很多政府网站其实着重的还是领导的活动、各方面工作和成绩的宣传,而为老百姓服务的理念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11月21日,由微软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电子政务决策者高层论坛”在杭州召开。在这个主题为“技术推动变革,助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论坛上,中国电子政务专家、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安耕讲到了这样一个事件,以引起大家对电子政务建设的反思。
2002年,为加快电子政务发展速度,中国决定在此后5年里投资1万亿元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由此引发了全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高潮。到今天,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中国电子政务大规模建设时期已经过去了。回望这场投资巨大的电子政务建设运动,我们在总结其成绩的同时,也看到诸多问题。
万亿投资 留下难点
“国家12金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给地方政府建设电子政务平台造成了新的壁垒,垂直系统与横向的地方政府的协作平台之间存在冲突。这让地方政府在建设区域电子政务平台时颇为头疼。” 某市负责电子政务的有关领导对记者表示,条块分割、纵强横弱的局面需要突破。
国家12金工程建设以后,包括海关、税务、工商、质检、环境等在内的机构都借助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大集中,极大地强化了垂直管理,但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政府可动用的资源。
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李志霄则认为,“重电子、轻政务; 重硬件、轻软件; 重网络、轻应用”,这是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又一个痛点。世界IT系统建设的经验表明,从投入产出角度看,IT系统建设的最优化投资比例为: 硬件占总投资1/3,软件占1/3,服务(咨询、开发)占1/3,但是中国的电子政务的投资模式却与此不同,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网络和硬件上的投入成为前几年政府信息化投入的主体。
无独有偶,今年早些时候,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司长顾大伟在“2008中国电子政务论坛”上也曾指出,我们电子政务建设的最大问题就是“重建设、轻应用”。在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普遍偏重硬件资源的投入,软件投入低于30%; 硬件投入中片面追求高性能配置,形成的资源能力远远超过实际应用的需要,个别项目的存储资源甚至可以支撑10年业务的增长需要; 在已经建设的电子政务工程中,面向公众服务的应用功能不到3%,面向决策支持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8%,电子政务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普惠大众的效能尚未充分显现。
微软(中国)副总裁、大中华区公共事业部总经理王欣认为,“过去几年政府高度的重视、大规模资金的投入,使中国电子政务所取得的成绩在全世界都是令人瞩目的。但接下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普及的时候,以及后续的维护方面,确实也面临着成本方面的挑战。”
向公众服务转变
“电子政务大规模建设时期基本过去了。接下来,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趋势是提高和优化,工作重点则是整合和共享。”王安耕认为,2002年17号文之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金字工程中的“金审”、金盾” (一期)通过验收,其他金字工程都取得了巨大进展; 先进地区电子政务达到新高度,比如北京市主要部门核心业务信息化达85%。但是,过去5年所经历的那种狂飙突进式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局面不会再出现了。
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在5年电子政务巨额投资期结束之后,2008年成为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最为沉寂的一年。沉寂是因为总结与反思,也是因为决策者面对下一个5年,甚至10年的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更加谨慎。
同时,波诡云谲的国内国际形势,也打乱了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步伐。国内陆续发生的雪灾、地震、奥运等等重大事件,对电子政务的发展或多或少带来了影响; 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也将可能对中国电子政务的推进造成一定的影响。诸多因素,使得2008年或将成为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拐点。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下一步怎么走,充满了不确定,也颇费猜测。国家正在推行的大部制,将给电子政务相关政策制定带来哪些变数?在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下,电子政务建设是否因此走入低谷?在国家4万亿元拉动内需的强力刺激下,中国电子政务是否会迎来又一个高歌猛进的时期?
没有人能够给出全部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电子政务的下一步工作重点将更加强调面向公共服务。2002年17号文中指出,“电子政务优先次序是监管、效率、服务”; 但到2006年,11号文件中就指出了电子政务的四个主要方面的应用是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市场监管、宏观调控。在4年时间里,电子政务的重点从监管第一切换到服务第一,强调服务并不是不要管理,公共管理是公共服务的基础,应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站在实际操作的角度,王安耕提出了“平台上移、服务下延”的电子政务建设新思路。王安耕表示,“平台上移”是大信息系统建设发展的重要趋势。大集中、统一平台、服务大厅都是平台上移的一种形式。但是平台上移的同时,必须强调服务下延。“大集中没有错,但不能忽视了对基层单位的信息服务,否则信息系统有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危险。”
王安耕认为,服务下延的重点是直接面向服务对象的服务,“要做好公共服务,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选择技术、整合资源、梳理流程、考核效益。如果是为居民服务的,就要以居民为中心; 如果为企业服务,就要以企业为中心。这也是全世界发展电子政务一个普遍经验,没有例外。”
4万亿投资
又一个兴奋点
国家拟投资4万亿元拉动内需,这无疑是目前各行各业最核心的关注点。对于电子政务而言,机会点在哪里呢?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欣表示,虽然目前尚难以估算4万亿元投资中电子政务方面的投入有多大,但是国家将在铁路、医疗、教育、装备制造等方面进行投资,信息技术一定能发挥作用。
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以地区政府为主导的电子政务建设正在因4万亿元而逐渐升温。例如,杭州市从明年起每年拿出将近两亿元投入到电子政务建设当中,而青岛市已审批或正在启动的项目也达到400多个。
另外,电子政务协作平台的建设将是热点之一。例如,青岛市投资了5020万元建设全市机关(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市人大)电子政务共用平台,全面推行集约化模式,在行业内树立了一个典范。青岛市电子政务办公室副主任张艳向记者表示,“以后没有特殊需要,各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一般都以该共用平台为基础进行开发建设。各部门一般也不再建设机房。如有特殊需要确需单独配备服务器等设备,可在统一的机房集中托管。”
微软王欣表示,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深入,各个“信息孤岛”向工作组协同的方向转变,这样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在电子政务平台化建设过程中,IT企业都在寻找机会。比如,微软就提出了“第三代政府办公系统”概念,即从第一代的桌面系统、第二代的互联网系统,向第三代以协同工作为核心的解决方案转变。王欣说: “重视用户体验是微软解决方案的核心价值,其目的就是帮助各级政府快速高效地实现服务型政府。”
政务IT外包可能将是另一个IT机会。王安耕认为,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政府的信息中心应该果断地尝试外包,系统运行维护、数据采集等对政府业务而言,都是辅助(非核心)业务,都应该外包出去。信息中心主任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包括电子政务的需求分析,电子政务的规范、计划的拟定,各项业务之间的协同、协调工作,各项资源的共享、安排和协调等方面。
一位到欧盟学习电子政务建设经验的领导,回国之后发表了如下感慨: “我市在地级市的信息化评比中都是名列前茅,我也很得意; 但去欧盟学习之后,我再也不敢说自己成绩如何。我们的很多政府网站其实着重的还是领导的活动、各方面工作和成绩的宣传,而为老百姓服务的理念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11月21日,由微软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电子政务决策者高层论坛”在杭州召开。在这个主题为“技术推动变革,助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论坛上,中国电子政务专家、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安耕讲到了这样一个事件,以引起大家对电子政务建设的反思。
2002年,为加快电子政务发展速度,中国决定在此后5年里投资1万亿元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由此引发了全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高潮。到今天,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中国电子政务大规模建设时期已经过去了。回望这场投资巨大的电子政务建设运动,我们在总结其成绩的同时,也看到诸多问题。
万亿投资 留下难点
“国家12金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给地方政府建设电子政务平台造成了新的壁垒,垂直系统与横向的地方政府的协作平台之间存在冲突。这让地方政府在建设区域电子政务平台时颇为头疼。” 某市负责电子政务的有关领导对记者表示,条块分割、纵强横弱的局面需要突破。
国家12金工程建设以后,包括海关、税务、工商、质检、环境等在内的机构都借助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大集中,极大地强化了垂直管理,但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政府可动用的资源。
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李志霄则认为,“重电子、轻政务; 重硬件、轻软件; 重网络、轻应用”,这是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又一个痛点。世界IT系统建设的经验表明,从投入产出角度看,IT系统建设的最优化投资比例为: 硬件占总投资1/3,软件占1/3,服务(咨询、开发)占1/3,但是中国的电子政务的投资模式却与此不同,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网络和硬件上的投入成为前几年政府信息化投入的主体。
无独有偶,今年早些时候,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司长顾大伟在“2008中国电子政务论坛”上也曾指出,我们电子政务建设的最大问题就是“重建设、轻应用”。在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普遍偏重硬件资源的投入,软件投入低于30%; 硬件投入中片面追求高性能配置,形成的资源能力远远超过实际应用的需要,个别项目的存储资源甚至可以支撑10年业务的增长需要; 在已经建设的电子政务工程中,面向公众服务的应用功能不到3%,面向决策支持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8%,电子政务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普惠大众的效能尚未充分显现。
微软(中国)副总裁、大中华区公共事业部总经理王欣认为,“过去几年政府高度的重视、大规模资金的投入,使中国电子政务所取得的成绩在全世界都是令人瞩目的。但接下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普及的时候,以及后续的维护方面,确实也面临着成本方面的挑战。”
向公众服务转变
“电子政务大规模建设时期基本过去了。接下来,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趋势是提高和优化,工作重点则是整合和共享。”王安耕认为,2002年17号文之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金字工程中的“金审”、金盾” (一期)通过验收,其他金字工程都取得了巨大进展; 先进地区电子政务达到新高度,比如北京市主要部门核心业务信息化达85%。但是,过去5年所经历的那种狂飙突进式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局面不会再出现了。
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在5年电子政务巨额投资期结束之后,2008年成为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最为沉寂的一年。沉寂是因为总结与反思,也是因为决策者面对下一个5年,甚至10年的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更加谨慎。
同时,波诡云谲的国内国际形势,也打乱了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步伐。国内陆续发生的雪灾、地震、奥运等等重大事件,对电子政务的发展或多或少带来了影响; 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也将可能对中国电子政务的推进造成一定的影响。诸多因素,使得2008年或将成为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拐点。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下一步怎么走,充满了不确定,也颇费猜测。国家正在推行的大部制,将给电子政务相关政策制定带来哪些变数?在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下,电子政务建设是否因此走入低谷?在国家4万亿元拉动内需的强力刺激下,中国电子政务是否会迎来又一个高歌猛进的时期?
没有人能够给出全部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电子政务的下一步工作重点将更加强调面向公共服务。2002年17号文中指出,“电子政务优先次序是监管、效率、服务”; 但到2006年,11号文件中就指出了电子政务的四个主要方面的应用是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市场监管、宏观调控。在4年时间里,电子政务的重点从监管第一切换到服务第一,强调服务并不是不要管理,公共管理是公共服务的基础,应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站在实际操作的角度,王安耕提出了“平台上移、服务下延”的电子政务建设新思路。王安耕表示,“平台上移”是大信息系统建设发展的重要趋势。大集中、统一平台、服务大厅都是平台上移的一种形式。但是平台上移的同时,必须强调服务下延。“大集中没有错,但不能忽视了对基层单位的信息服务,否则信息系统有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危险。”
王安耕认为,服务下延的重点是直接面向服务对象的服务,“要做好公共服务,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选择技术、整合资源、梳理流程、考核效益。如果是为居民服务的,就要以居民为中心; 如果为企业服务,就要以企业为中心。这也是全世界发展电子政务一个普遍经验,没有例外。”
4万亿投资
又一个兴奋点
国家拟投资4万亿元拉动内需,这无疑是目前各行各业最核心的关注点。对于电子政务而言,机会点在哪里呢?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欣表示,虽然目前尚难以估算4万亿元投资中电子政务方面的投入有多大,但是国家将在铁路、医疗、教育、装备制造等方面进行投资,信息技术一定能发挥作用。
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以地区政府为主导的电子政务建设正在因4万亿元而逐渐升温。例如,杭州市从明年起每年拿出将近两亿元投入到电子政务建设当中,而青岛市已审批或正在启动的项目也达到400多个。
另外,电子政务协作平台的建设将是热点之一。例如,青岛市投资了5020万元建设全市机关(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市人大)电子政务共用平台,全面推行集约化模式,在行业内树立了一个典范。青岛市电子政务办公室副主任张艳向记者表示,“以后没有特殊需要,各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一般都以该共用平台为基础进行开发建设。各部门一般也不再建设机房。如有特殊需要确需单独配备服务器等设备,可在统一的机房集中托管。”
微软王欣表示,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深入,各个“信息孤岛”向工作组协同的方向转变,这样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在电子政务平台化建设过程中,IT企业都在寻找机会。比如,微软就提出了“第三代政府办公系统”概念,即从第一代的桌面系统、第二代的互联网系统,向第三代以协同工作为核心的解决方案转变。王欣说: “重视用户体验是微软解决方案的核心价值,其目的就是帮助各级政府快速高效地实现服务型政府。”
政务IT外包可能将是另一个IT机会。王安耕认为,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政府的信息中心应该果断地尝试外包,系统运行维护、数据采集等对政府业务而言,都是辅助(非核心)业务,都应该外包出去。信息中心主任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包括电子政务的需求分析,电子政务的规范、计划的拟定,各项业务之间的协同、协调工作,各项资源的共享、安排和协调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