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品简介:雅舍位于重庆市北碚城区内。抗战时期,梁实秋来北碚定居,1940年同吴景超共同在主湾山腰购得一栋平房,以吴景超之妻龚业雅的名字,命名为“雅舍”。雅,五行属木,从隹牙声,良禽择木,吉雅之兆。有正确、高尚、美好之意。如雅致洁净、雅致素净、雅正、雅道;舍,房屋,也有舒气之意。《史记·律书》:“舍者,舒气也。”这栋建筑为砖柱木架,瓦顶夹壁,有屋6间,分高低两磴,梁实秋住一室一厅。这是一栋典型的“陋室”,然而,梁实秋住进后却宾客迎门。一批骚人墨客经常聚会于此,吟诗作画,弹琴对弈,热闹非凡。梁实秋在雅舍寓居7年,创作《雅舍小品》20篇,反响很大,风动一时。他去台湾后,将《雅舍小品》出成专集,再版300余次,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雅舍小品》流传。因此,“雅舍”之名也不胫而走,随这部文集名噪于世。
为何一间小山坡上的破败简陋之屋,甚至都不能遮蔽风雨,作者梁实秋却要冠以“雅舍”之名呢?
这仅仅是作者的幽默,仅仅是作者对身处战乱、卜居异地的自身处境的一种自嘲吗?
我想文末引用的刘克庄的“客里似家家似寄”一句道出了“雅舍”之所以“雅”的原因,因为“雅舍”就给了作者梁实秋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审美体验:作者卜居于“雅舍”中的一间,仅仅是房客之一,客观上是“寄”;但是在卜居期间,常有友人来访情谊见真,月夜赏景幽绝可凄,躬受亲尝“雅舍”内的苦辣酸甜,对于一位文人而言,这何尝不是一种审美体验?所以“似家似寄”这既对立又统一的审美体验就渗透在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
于是,“雅舍”客观上是地点荒凉,主观上作者感到的是荒凉之地、风雨之日,友人不嫌路远常来到访的情谊;“雅舍”客观上的嘈杂扰攘(邻人声响,鼠子瞰灯,聚蚊成雷),和作者主观上的“隐忍”和“安之”;“雅舍”满室狼藉,作者也惶悚但仍“若素”(数见不鲜);“雅舍”简朴,只一几一椅一榻,但是作者能将它们安排得“俱不从俗”——荒凉之于温情,嘈杂之于安之,幽绝之于凄凉,狼藉之于若素,简朴之于不俗,再加上“雅舍”的月夜之“幽绝”,与作者内心的“凄凉”,正是达到了“情与景”的对立统一,这份对立统一的审美体验与“似家似寄”的人生漂泊、生命得失的审美体验是如此契合。人生不就是在不可控的漂泊与沉浮中寻求生命的平衡点吗?有了这份体验,“简陋”亦为“有趣”,“陋室”亦为“雅舍”。
近水楼台先得月。在雅舍一切条件都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却在宁谧的夜晚发现自家“得月较先”,这或许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此段在我看来可算是整篇文章最有华彩的部分之一,总会找到与《记承天寺夜游》中情感的共鸣。同是一般月色,同是一般凄凉。那句“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情景在我脑海中穿梭;那句“兴阑人散,归房就寝……助我凄凉”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情感在我心中驻留。月亮刚升起时“清光四射”并有客相陪,最后虽月光依旧,却“助我凄凉”……
“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我是喜欢改变的。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旁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
陈设质朴却透出一丝温情。因为主人喜欢翻新布置,喜欢改变,这使我相信主人的每次改变都是用心的,不是任意而为的。这是对生活负责的态度,虽然言在家具陈设不应千篇一律,而意却在于生活也是同样道理,它应该丰富多彩、富有变化,单调呆板都不是它的初衷。我们的生活元素相同,但却有着不同的排列组合,从这里显示着我们的个性。“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看我生活,即知此是我生活!
“‘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试想,如果不是有高雅之情、高雅之趣的人,不是对生活追求高雅之致的人,不是有着丰富人文情怀的人,又如何能写出这一篇“雅”文呢?
所以,“雅舍”之“雅”不仅仅用龚业雅的名字冠之徒有虚名,而是折射了“雅舍”主人的审美体验,折射出了中国历代文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雅致情怀!
链接
《缘缘堂随笔》
作者:丰子恺
作品简介:《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先生的主要散文选。1927年,丰子恺皈依弘一法师,在江湾永义里的寓所举行了仪式。丰子恺请弘一法师为自己的住所取名。遵弘一嘱,丰子恺在小方纸上写了许多他喜欢且可以互相搭配的文字,团成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上。拿两次阄,拆开来都是“缘”字,遂名寓所为“缘缘堂”。当即请弘一法师给写“缘缘堂”横额。后丰子恺几经迁移,于1933年在故乡石门湾老屋的后面,建造了“缘缘堂”。丰子恺1898年诞生在浙江桐乡县的石门湾,并在那里生活了十七个春秋,故乡的一草一木、风尚习俗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书中富有浓郁乡土风情的漫画,隽永疏明、语淡意深的散文,再辅以江南水乡特有的自然风貌、民俗乡情的摄影图片,让酷爱水乡文学的朋友读之心弦拨动,倍感亲切。
为何一间小山坡上的破败简陋之屋,甚至都不能遮蔽风雨,作者梁实秋却要冠以“雅舍”之名呢?
这仅仅是作者的幽默,仅仅是作者对身处战乱、卜居异地的自身处境的一种自嘲吗?
我想文末引用的刘克庄的“客里似家家似寄”一句道出了“雅舍”之所以“雅”的原因,因为“雅舍”就给了作者梁实秋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审美体验:作者卜居于“雅舍”中的一间,仅仅是房客之一,客观上是“寄”;但是在卜居期间,常有友人来访情谊见真,月夜赏景幽绝可凄,躬受亲尝“雅舍”内的苦辣酸甜,对于一位文人而言,这何尝不是一种审美体验?所以“似家似寄”这既对立又统一的审美体验就渗透在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
于是,“雅舍”客观上是地点荒凉,主观上作者感到的是荒凉之地、风雨之日,友人不嫌路远常来到访的情谊;“雅舍”客观上的嘈杂扰攘(邻人声响,鼠子瞰灯,聚蚊成雷),和作者主观上的“隐忍”和“安之”;“雅舍”满室狼藉,作者也惶悚但仍“若素”(数见不鲜);“雅舍”简朴,只一几一椅一榻,但是作者能将它们安排得“俱不从俗”——荒凉之于温情,嘈杂之于安之,幽绝之于凄凉,狼藉之于若素,简朴之于不俗,再加上“雅舍”的月夜之“幽绝”,与作者内心的“凄凉”,正是达到了“情与景”的对立统一,这份对立统一的审美体验与“似家似寄”的人生漂泊、生命得失的审美体验是如此契合。人生不就是在不可控的漂泊与沉浮中寻求生命的平衡点吗?有了这份体验,“简陋”亦为“有趣”,“陋室”亦为“雅舍”。
近水楼台先得月。在雅舍一切条件都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却在宁谧的夜晚发现自家“得月较先”,这或许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此段在我看来可算是整篇文章最有华彩的部分之一,总会找到与《记承天寺夜游》中情感的共鸣。同是一般月色,同是一般凄凉。那句“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情景在我脑海中穿梭;那句“兴阑人散,归房就寝……助我凄凉”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情感在我心中驻留。月亮刚升起时“清光四射”并有客相陪,最后虽月光依旧,却“助我凄凉”……
“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我是喜欢改变的。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旁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
陈设质朴却透出一丝温情。因为主人喜欢翻新布置,喜欢改变,这使我相信主人的每次改变都是用心的,不是任意而为的。这是对生活负责的态度,虽然言在家具陈设不应千篇一律,而意却在于生活也是同样道理,它应该丰富多彩、富有变化,单调呆板都不是它的初衷。我们的生活元素相同,但却有着不同的排列组合,从这里显示着我们的个性。“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看我生活,即知此是我生活!
“‘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试想,如果不是有高雅之情、高雅之趣的人,不是对生活追求高雅之致的人,不是有着丰富人文情怀的人,又如何能写出这一篇“雅”文呢?
所以,“雅舍”之“雅”不仅仅用龚业雅的名字冠之徒有虚名,而是折射了“雅舍”主人的审美体验,折射出了中国历代文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雅致情怀!
链接
《缘缘堂随笔》
作者:丰子恺
作品简介:《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先生的主要散文选。1927年,丰子恺皈依弘一法师,在江湾永义里的寓所举行了仪式。丰子恺请弘一法师为自己的住所取名。遵弘一嘱,丰子恺在小方纸上写了许多他喜欢且可以互相搭配的文字,团成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上。拿两次阄,拆开来都是“缘”字,遂名寓所为“缘缘堂”。当即请弘一法师给写“缘缘堂”横额。后丰子恺几经迁移,于1933年在故乡石门湾老屋的后面,建造了“缘缘堂”。丰子恺1898年诞生在浙江桐乡县的石门湾,并在那里生活了十七个春秋,故乡的一草一木、风尚习俗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书中富有浓郁乡土风情的漫画,隽永疏明、语淡意深的散文,再辅以江南水乡特有的自然风貌、民俗乡情的摄影图片,让酷爱水乡文学的朋友读之心弦拨动,倍感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