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德国是希特勒的最后愿望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xuegua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希特勒一直是个谜,关于他的论述和书籍可谓汗牛充栋,却鲜有一个完整而全面的描绘,至于准确,更是随着时间的变换而摇摆不定。对于那个时代的德国人,“元首”在1933年以前不为人所知,从1934年到1938是德国的救星,万众敬仰的天才,1939年到1941年是伟大的征服者,1942年到1944年是失败的英雄,而1944年之后的“元首”是个疯子。这一概述仿佛也描绘出了当今人们对于希特勒的观感。
  拜冷战所赐,对于斯大林的残酷与极权统治以至恶魔化的描述如今要比希特勒来的多得多,也更受西方欢迎。希特勒的形象在媒体上,不是被简单的以疯子或是种族主义者来盖棺论定,就是被加以恶魔之名简单带过,仿佛谁都不愿多谈。影视作品中的希特勒多是手抖得无法正常行动,时不时歇斯底里地疯狂大嚷,最后做出疯子一般决定,仿佛精神病患者,总是逃不出《大独裁者》和《解放》之中的艺术形象。仿佛只有把他当作疯子,“文明人”才能获得心理的解脱。而近些年翻案风日起,还给希特勒一个“平民”化的形象又成了某些艺术大师的己任,于是希特勒失意英雄、气短情长的一面又被极度放大。
  如今当代的希特勒形象到底如何呢?按照现在的思考方式可以拼凑为:他是一个素食者,喜爱动物,几乎不饮洒也从不吸烟,一生中只有过两个女人,其中一位在陪伴他走过生命的最后一刻之前成为了他的妻子,个人生活无可指摘也无从挑剔。他是一个士兵,是战争中的英雄,以下士(实际上是二等兵)的卑微身份在大战中获得最高荣誉,两枚铁十字勋章。他是一个失败的画家,然而也像几乎所有大画家一样,身后的画作变得价值连城。他在生命的前30年几乎默默无闻一无是处,却在之后的26年生涯中成了主宰世界命运的人物。他当初来到德国时一无所有,甚至不是德国人(希特勒是奥地利人),却靠着自己的奋斗从底层一直到达最高位。他把一个无名小党改组发展成为第一大党。他以“国家社会主义”为名拯救了陷于崩溃的德国经济。其中的某些成分如大众汽车,直到今天还依然存在。他撕毁了不平等的《凡尔赛合约》重新收复了被分割的领土,建立了民族自信心。他发动了一场令人类浩劫的世界大战,几乎占领了全部欧洲,又将胜利完全失去,直到自己的国家也只剩一片焦土。他疯狂屠杀了600万犹太人,还有与之数量相当的其他民族以及政治异议者和精英人士。他是一个政治天才,有着与生俱来的政治敏锐感和强大的煽动能力。他虽然不懂经济却能使用优秀的经济人才并贯彻政策使得德国从经济危机中走向强大。他只有下士的军事经历却在军事方面不光以接受先进理论出名,如古德里安的装甲战以及良策施坦因的闪击战都是因为希特勒的坚定支持才得以实施,而且其突发奇想或是灵光一现往往能够成功。直到所有人都认为他已经失去理智的大战末期,他仍然能够认定诺曼底为盟军的真正登陆地点。综上所述,除了他的大屠杀让人觉得无法容忍之外,其他加在一起倒真像是个失败的英雄。于是为其翻案和有意吹捧的行径自大战结束就若明若暗,而直到近年来右翼抬头,德国的新纳粹,俄国的光头党,甚至奥地利的极右翼纳粹性质政党几乎组阁,一切都预示着因为模糊不清的形象,希特勒的遗毒仍然危害着世界。
  那么希特勒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他是一个狂人,却绝对不是疯子,哪怕是他神经受损的最后几年甚至最后几个星期时间里依旧不是,任何把他当作是疯子的论述只是为求简单甚至为他开脱。希特勒开始对自己并无自信,这也是为什么他生命的头30个年头始终默默无闻的原因。然而他一旦从政治活动尤其是群众活动中获得了自信,这种自信立刻就膨胀到了最大限度。在希特勒眼中,他自己是独特的、无法被取代的、负有世界性使命的人物。其他一切事物都要按照他所安排的角色和剧本活动,任何有违此道的人事物都会遭到无情的抛弃和毁灭,因为一切的行动都是基于他个人。由于他深信自己的无可替代,他要做的一切都要在他的有生之年完成,而他又相信自己来自于一个短命家族,所以一切的动作无论是辉煌还是荒谬都发生极快,转瞬即逝而有时甚至不可理喻。
  自始至终,希特勒心中有两条纲领。第一是统治世界,这听起来像是卡通里坏人的说辞事实上并不可笑。罗马帝国曾经统治过那个时代的世界,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过世界,拿破仑作为近代的执行者也几乎完成了目标,而苏联的输出革命所要成就的事业,和美国依靠经济和军事手段如今在名为全球化与扁平世界旗帜下想要建立的资本主义世界,事实上都可算是统治世界的尝试。而希特勒在这一点上只能算作失败的征服者,他的梦想在1941年的冬天就被俄国人粉碎了,自此之后他只剩下了第二个纲领,消灭犹太人。
  这第二个目标才是邪恶的根源和一切的祸端,甚至使得第一个目标也变得模糊不清而成为巨大的灾难。希特勒认为和平不是战争的目的,相反,战争才是和平的目的。和平是为了战争做准备,战争是民族而不是国家争夺“生存空间”的冲突表象。只有最为强大的民族才有资格成为“主子”民族,次一等的民族只是“助手”,其他一切民族都要被奴役与统治。希特勒眼中的主子民族就是德意志,犹太人甚至不值得被统治而应该被消灭。和平是为了备战,战争是为了主子民族可以统治世界,同时消灭散布全世界阴谋腐化和同化其他民族的犹太人。这样一来,战争本来的目的,获得和平,就被抛诸脑后。这也是为什么希特勒在1938年可以兵不血刃地成为欧洲霸主,或是1940年以武力消灭法国后造成欧洲统治者的事实后都没有考虑罢手来消化已经建立的帝国的原因。希特勒的战争只是为了在他的有生之年完成他的个人目的,而国家对于他是一个已经被抛弃的概念,所以第三帝国没有宪法,没有培养继承人,没有政治和社会结构,一切都是围绕着希特勒个人的生命。希特勒认为如果他死了,也不会有人可以继续他的意志,所以一切都不重要。甚至德意志民族也不重要,因为那只是他选择作为主子民族来放置于民族金字塔顶端的人选,一旦他不能完成使命,其在希特勒心中的价值也就与犹太人相差无几了。
  希特勒的这种倾向,最早的受害者即为波兰。波兰最早是与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民族同被他列为助手角色的,然而1938年的波兰却拒绝担任这一角色,这一决定为波兰招致了1939年以及之后5年的灾难。在击倒波兰后,与一般政治家要依靠军事胜利延续政治理念不同,拒绝接受被分配的角色的波兰遭到了希特勒无情的报复和抛弃。波兰的地位立刻下降到了与被安排成为受奴役者和未来“生存空间”的俄国和需要被清除的犹太人一般的地位。再如希特勒眼中的英国就一直应该是置身事外的角色,所以英国的参战和不妥协让希特勒极为恼怒却不曾让他改变观点。从从未存在的英国登陆战计划到近似于恐怖袭击的轰炸,希特勒直到依靠军事统一世界的梦想灰飞烟灭之前都没有放弃让英国自动放弃战争的打算。
  希特勒的征服之旅终止于莫斯科城下之时,他立刻就从自信满满转为万念俱灰,中间甚至没有过度。第一个目标立刻被他抛弃,德意志开始让他失望了,可是还有挽回元首心意的余地,那就是抗争到底,为第二个目的消灭犹太人争取时间,最后成为元首的陪葬。直到最后一刻前,德国人还在忠诚的扮演这一角色。从1942年起,哪怕是隆美尔在北非的辉煌都已无法唤起希特勒的斗志,他的一切精力都集中于消灭犹太人的“事业”上。为了打消自己的顾虑,他甚至在攻俄受阻后立刻对美宣战,给了罗斯福梦寐以求的参与欧战的机会。这一行动除了证明他已经放弃了政治思考,全力转为大屠杀的执行者从而完成自己的另外一大目的,实在很难有其他解释。
  1942年开始,随着一切军事行动突然间失去了当初元首那神来一笔的指挥,变得僵硬死板,一切都为了拖延时间而预备,与此同时,对于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也获得了通过。屠杀由集体枪杀转变成了以“工业化”的手段进行,毒气室,焚尸炉和毁灭营成了巨大的标志。目标也从最初的东欧犹太人扩展到了全部欧洲,包括德国。希特勒最后几年得意的“成就感”其实就来源于他的屠杀计划进展顺利。可是到了最后,德国的崩溃还是让希特勒失望透顶,于是他决定抛弃这个民族。最后的疯狂计划包括了整体防御计划,因为发现德国人民已经不想为他陪葬,这一计划被如同送死的阿登反击战代替,而到了帝国末期,希特勒更是下令摧毁一切的生产生活物资与设备,让德意志民族彻底无法继续生存,这些看似疯狂的行动其实一脉相承,希特勒的态度和思想自始至终都未改变。
  哈夫纳,也就是这本《破解希特勒》的作者说:“无论我们喜欢与否,今天的世界就是希特勒制造出来的结果。”希特勒以巨大的精力完全扑了一个空,他身后的世界没有一项按照他的预想实现。他想让德意志统治世界并且奴役俄国,结果是德国遭到瓜分,美苏成为两大巨头,殖民帝国土崩瓦解。他想要消灭犹太人,结果是犹太人获得了自己的国家。然而这就是希特勒的影响,没有他,这两项与他初衷违背的情况可能都不会发生。而他贯穿始终的大屠杀罪行,却因为纽伦堡有些失败的审判和随之而来的冷战意识形态之争而慢慢被淡忘。认识希特勒要从他贯穿始终的思想开始,而不是从其表面的作为开始,他不是失败的英雄,而是一个抱着谬见的狂人。
其他文献
约翰·多恩,1572年生于伦敦的一个富商之家,1631 年3月31日卒于伦敦。自小信仰罗马天主教,但在1615年其42岁的时候改信英国国教,并于1621年起被任命为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教长,成为当时著名的布道者。多恩是玄学派诗歌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创作启迪了包括乔治·赫伯特、安德鲁·马维尔等一大批杰出诗人在内的所谓“玄学诗派”。作品包括爱情诗、讽刺诗、格言诗、宗教诗以及布道文等。诗歌节奏有力
巴黎老佛爷百货商店(Galeries Lafayette)位于巴黎市第9区奥斯曼大街40号。在拜占庭式的巨型镂金雕花圆顶下,来往的顾客人影绰约,仿佛赴一场中世纪的盛会,购物成为一种享受。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世界顶级设计师的佳作,而且还能了解时装和纺织品的流行趋势。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名牌大商店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因为他们拥有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时尚品牌,而且还因为他们具有放眼全球的目光和文化视野。    
2019年6月,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首次发现星际空间中存在带电的C60离子,有望帮助科学家揭开星际介质(充斥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的神秘身份。  C60也叫巴基球,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中空球形分子。天然C60在地球上十分罕见,只存在于某些罕见岩石或矿物中,有时高温燃烧产生的煤烟中也会有C60。恒星释放出的紫外线使C60分子失去一个电子,成為带一个正电荷的C60阳离子。此前人类
那个被誉为“新古典主义音乐奠基人”的俄国老头,以其新奇独特的视角和异乎寻常的技法成全了俄罗斯舞蹈音乐的复活,而正当人们将这种卓绝的、爆炸性的、甚至堪称为“洪水猛兽”的新风格看做是其个人提交的音乐名片时,他,却抽身而退,一头扎进了古典主义音乐所特有的秩序和规则中,以隔岸观火的冷静面对此起彼伏的争论。可谁又能担保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不再玩出点什么新花样?果然,十二音体系与自我个性的创作融合,又一次令所有
不过,海獭和人类的关系却并不总是这样美好。尽管这些可爱生物为生态环境的改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对于以采贝为生的人们来说,海獭可以算得上是他们的“敌人”了。  当海獭种群数量持续性偏低的那些年中,当地海域中的鲍鱼、蛤蜊、蟹类、海胆的数量持续增长,并为当时北美地区的渔民和渔业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而现在,随着海獭逐渐回归到阿拉斯加至加利福尼亚地区的海域时,这些“大胃王”们陷入了与当地渔业之间的“冲突”
舰队街,与赫赫有名的英国皇家海军舰队没有丝毫关联,以前,这里是伦敦城外的一条小河。人们填河后使之成为一条宽阔的马路。1702年,舰队街上发行出版了第一份报纸《每日报》,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张定时定期出版的报纸。从那年开始,舰队街便和报社、报纸与印刷厂结下了不解之缘。《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独立报》、《镜报》、《太阳报》、《观察家报》、《卫报》、《每日邮报》、《旗帜晚报》等100多家报馆纷纷
神奇的柬埔寨吴哥古迹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世界“四大奇迹”。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吴哥古迹为世界文化遗产。    神秘莫测的洞里萨湖    我在柬埔寨工作期间,曾约我的两位柬埔寨朋友一同前往吴哥参观。从柬埔寨首都金边前往吴哥旅游,有空中、陆路和水路三条通道。我选择的是水路,从金边乘游艇通过洞里萨河和洞里萨湖前往吴哥,这使我既能饱览世界闻名的吴哥古迹
罗马兵锋显煊赫,地中海上称豪雄。  图拉真帝建功勋,纪功柱上故事多。  西方名言曰“条条道路通罗马”。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罗马帝国,有着数不尽的风流英雄,诉不完的煊赫战功,后人在追溯这段历史时不禁会悠然神往。地中海千年风雨涤荡着历史的天空,亚平宁半岛沃土承载了罗马的荣耀,当我们穿越时空再去追寻那悠悠过往、缅怀英雄时代的丰功伟绩之时,罗马这座永恒之城向我们展开了她的迷人面纱。  气势磅礴的伟大建筑是
虽然并无考古记录明确显示对奥尔梅克放血仪式的刻画,但是考古学家发现了奥尔梅克人举行放血仪式的间接证据。例如,他们在多座奥尔梅克遗址发现了天然和陶瓷的黄貂鱼刺及龙舌兰角,还发现了其他一些放血工具。这表明,奥尔梅克人有可能实施了中亚美利加洲最早的放血仪式。  放血是一种宗教仪式,即刺穿自己的某些身体部位来放血,由此完成一系列理念和文化功能。放血在中亚美利加洲古代社会尤其是玛雅社会中很常见。当统治阶层进
继震撼人心的《肖申克救赎》之后,弗兰克·达拉邦特献上了同样具有震撼力的《迷雾》。不同的是,《肖申克救赎》中主题清晰、爱憎分明,而《迷雾》则名副其实,带给人们一头雾水。这团迷雾从影片中弥漫出来,笼罩在每个观众心头。当迷雾散去之时,我们依稀感觉到,弗兰克提供给我们的是一部灾难启示录。    ★莫名的白雾★    海报画家戴维居住在美国一个小城镇的郊区,环境优美而安静。但是一阵奇怪的暴风雨打乱了他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