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双证融通”与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都以培养优秀的应用技术性人才为目标,以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模式为大方向,使受教育者既有基本的文化知识,又兼备优秀的专业技能。由于培养制度及实际情况不同,双证融通与双元制教育在实施上有着很大的差别。本文对两种教育体系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并设想我国“双证融通”教育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双证融通;双元制;校企合作
“双证融通”是指将学历教育证书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它不仅是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更多的是两种教育形式和方法之间的结合和转化,其本质在“融”,过程在“通”,目的在“合”。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規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内各大中高职院校开始将其作为核心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重组,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德国的职业学校最早出现于19世纪。德国经济在二战后迅速腾飞,其“双元制”教育功不可没。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承担教育培养过程,是两者协作下的办学模式。大部分培训基地从教室转移至企业内部,教育模式以企业化学徒制为主,使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内容与企业中的实践操作密切结合。
一、“双证融通”与“双元制”教育的区别
1.入学生源
我国中职的生源和德国“双元制”教育的主体都是未成年的中学生。但是国内中职学校招收的大多是考试失利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目的性不强。由于处在教育分层的底端,大多数学生表现出颓废消极的情绪,职业规划混乱。德国的生源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经过“双元制”(相当于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学制)培训的毕业生,但其入学前必须取得技术高中毕业文凭;二是文理中学毕业生,其要先到相应的企业参加职业实践作为预实习。学生在入学前就有较强的目的性,在熟悉德国社会工作层次的前提下,选择职业的界定范围,确定职业生涯目标,以增强社会适应性。
2.教学体系
德国的“双元制”教学由政府、企业、职业培训学校、企业培训中心一起研究确定教学计划。企业在“双元制”校企合作中,可以为自身储备一批具有高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还可以通过学校的技术支持,增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政府也会给予企业一定的培养成本补贴,激发企业开展“双元制”教育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校企双赢的良性循环。在国内,由于企业承担的培养成本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和补偿,企业对校企合作通常持保留态度。在此背景下,“双证融通”培养模式应着重建设足够规模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以达到职业技能的鉴定要求。通过聘请来自企业且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教师,或对校内教师进行企业实际生产培训这两种途径,可增强学校的实际生产培训能力。利用先进的行业资源、一流的生产制造力,既能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培养目的
“双元制”遵循企业的职业实践,在教授职业技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知识和经验,主体是实践,理论是普通文化知识。职业技能培训要求既苛刻严格,又会不断更新。“双证融通”要求学生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而教师在教学中倾向于考证教育,以持证为衡量标准,题目死板、内容陈旧,形成“以考为学”的固定学习思维,忽视了进入企业的实际操作能力,导致学生停留在死记硬背书面知识和操作技巧上。
4.考试评价标准
“双元制”有两类考试,即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技能考试的内容贴近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双元制”考评标准不能仅停留在技能获得、理论扎实的表面层次,还要关注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和自我构建。这样的技能考评不是短期强化所能达到的,而是需要漫长的积累和自我优化才能实现。“双证融通”要求学生一方面获得学历文凭;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技能水平和职业资格进行评价和鉴定,合格后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固定的习题使得评价标准形式单一、灵活性较差、实用性较弱。形式化的考评使得评价标准内容滞后,含金量和可信度较低。
5.社会认知与学生未来发展方向
在“双元制”教育体制下,70%的受教育者可以在毕业后直接留在企业继续工作,剩余30%的毕业生除了继续深造外,都将在其他企业找到工作。企业由于花费了大量精力和资金培养学生,所以非常欢迎“双元制”教育体系毕业的优秀应用技术型人才留在企业。相比招收无工作经验的普通大学毕业生,“双元制”毕业生更易于培养,也能更快地融入企业的工作,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而我国企业在面对学校提出的校企合作促进“双证融通”的教育培养计划时,很少愿意进行配合。所以大部分企业对“双证融通”还不熟悉、不认可。拿到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在企业中往往从事的是中级或低级岗位工作,更有一部分学生从事的行业与所学知识无交集,丢弃多年学习的知识从零开始。这违背了“双证融通”的教育目的与目标。
二、“双证融通”的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国家需要尽快完善职业资格管理体制,制定完善的职业标准,保证“双证融通”受教育者获得的学历文凭与职业技能证书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其次,由于职业教育还没有完善统一的专业标准及课程标准,各个学校的“双证融通”教育比较散乱甚至鱼龙混杂,片面追求考证。虽然教育部已经对学校的“双证融通”课程进行了审核,但是由于各地标准不一,情况千差万别,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尽快完善“双证融通”的教育标准及课程设置标准是保证学生成为应用技术人才的关键。
最后,学校和企业合作已成为德国教育的一项重要政策。德国政府要求各个行业的企业必须大力支持双元制教育体系,并且每年对优秀企业有一定的福利保障。我国也要做好企业的思想工作,通过减税、奖励等福利政策以及大力扶持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自主创新项目,使企业切实感受到校企合作带来的利益;要消除校企之间的屏障,使企业乐于接纳学生,使学生勤于融入企业,最终获得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李建国.“双证融通”高职院校培养服务型人才的基本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0(24).
[2]隋瑞歆,张亮.德国双元制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4).
[3]卢丽虹,熊火金.高职院校“双证融通”面临的问题及思考——德国“双证融通”的借鉴意义[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3).
(责任编辑:黄天骏 王 瑜)
关键词:双证融通;双元制;校企合作
“双证融通”是指将学历教育证书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它不仅是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更多的是两种教育形式和方法之间的结合和转化,其本质在“融”,过程在“通”,目的在“合”。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規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内各大中高职院校开始将其作为核心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重组,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德国的职业学校最早出现于19世纪。德国经济在二战后迅速腾飞,其“双元制”教育功不可没。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承担教育培养过程,是两者协作下的办学模式。大部分培训基地从教室转移至企业内部,教育模式以企业化学徒制为主,使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内容与企业中的实践操作密切结合。
一、“双证融通”与“双元制”教育的区别
1.入学生源
我国中职的生源和德国“双元制”教育的主体都是未成年的中学生。但是国内中职学校招收的大多是考试失利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目的性不强。由于处在教育分层的底端,大多数学生表现出颓废消极的情绪,职业规划混乱。德国的生源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经过“双元制”(相当于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学制)培训的毕业生,但其入学前必须取得技术高中毕业文凭;二是文理中学毕业生,其要先到相应的企业参加职业实践作为预实习。学生在入学前就有较强的目的性,在熟悉德国社会工作层次的前提下,选择职业的界定范围,确定职业生涯目标,以增强社会适应性。
2.教学体系
德国的“双元制”教学由政府、企业、职业培训学校、企业培训中心一起研究确定教学计划。企业在“双元制”校企合作中,可以为自身储备一批具有高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还可以通过学校的技术支持,增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政府也会给予企业一定的培养成本补贴,激发企业开展“双元制”教育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校企双赢的良性循环。在国内,由于企业承担的培养成本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和补偿,企业对校企合作通常持保留态度。在此背景下,“双证融通”培养模式应着重建设足够规模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以达到职业技能的鉴定要求。通过聘请来自企业且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教师,或对校内教师进行企业实际生产培训这两种途径,可增强学校的实际生产培训能力。利用先进的行业资源、一流的生产制造力,既能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培养目的
“双元制”遵循企业的职业实践,在教授职业技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知识和经验,主体是实践,理论是普通文化知识。职业技能培训要求既苛刻严格,又会不断更新。“双证融通”要求学生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而教师在教学中倾向于考证教育,以持证为衡量标准,题目死板、内容陈旧,形成“以考为学”的固定学习思维,忽视了进入企业的实际操作能力,导致学生停留在死记硬背书面知识和操作技巧上。
4.考试评价标准
“双元制”有两类考试,即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技能考试的内容贴近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双元制”考评标准不能仅停留在技能获得、理论扎实的表面层次,还要关注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和自我构建。这样的技能考评不是短期强化所能达到的,而是需要漫长的积累和自我优化才能实现。“双证融通”要求学生一方面获得学历文凭;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技能水平和职业资格进行评价和鉴定,合格后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固定的习题使得评价标准形式单一、灵活性较差、实用性较弱。形式化的考评使得评价标准内容滞后,含金量和可信度较低。
5.社会认知与学生未来发展方向
在“双元制”教育体制下,70%的受教育者可以在毕业后直接留在企业继续工作,剩余30%的毕业生除了继续深造外,都将在其他企业找到工作。企业由于花费了大量精力和资金培养学生,所以非常欢迎“双元制”教育体系毕业的优秀应用技术型人才留在企业。相比招收无工作经验的普通大学毕业生,“双元制”毕业生更易于培养,也能更快地融入企业的工作,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而我国企业在面对学校提出的校企合作促进“双证融通”的教育培养计划时,很少愿意进行配合。所以大部分企业对“双证融通”还不熟悉、不认可。拿到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在企业中往往从事的是中级或低级岗位工作,更有一部分学生从事的行业与所学知识无交集,丢弃多年学习的知识从零开始。这违背了“双证融通”的教育目的与目标。
二、“双证融通”的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国家需要尽快完善职业资格管理体制,制定完善的职业标准,保证“双证融通”受教育者获得的学历文凭与职业技能证书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其次,由于职业教育还没有完善统一的专业标准及课程标准,各个学校的“双证融通”教育比较散乱甚至鱼龙混杂,片面追求考证。虽然教育部已经对学校的“双证融通”课程进行了审核,但是由于各地标准不一,情况千差万别,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尽快完善“双证融通”的教育标准及课程设置标准是保证学生成为应用技术人才的关键。
最后,学校和企业合作已成为德国教育的一项重要政策。德国政府要求各个行业的企业必须大力支持双元制教育体系,并且每年对优秀企业有一定的福利保障。我国也要做好企业的思想工作,通过减税、奖励等福利政策以及大力扶持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自主创新项目,使企业切实感受到校企合作带来的利益;要消除校企之间的屏障,使企业乐于接纳学生,使学生勤于融入企业,最终获得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李建国.“双证融通”高职院校培养服务型人才的基本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0(24).
[2]隋瑞歆,张亮.德国双元制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4).
[3]卢丽虹,熊火金.高职院校“双证融通”面临的问题及思考——德国“双证融通”的借鉴意义[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3).
(责任编辑:黄天骏 王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