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小学低年级多动症学生的教育案例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al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多动症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严重影响了其听课效果及学习成绩,教师从儿童心理出发,对本案例的主人公实施干预措施,产生了一定效果。笔者现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矫正提供更多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思路。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多动症;干预矫正;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075-2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主要表现为明显的注意定向障碍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情绪易冲动、行为冲动伴有学习困难和品行障碍。[1]多动症儿童大都存在学习障碍,继而成为学习困难生,尤其在语文学习方面,由于注意力难以集中,很难静下心来阅读、作文,不仅学生容易“习得性无助”,家长在医院与学校之间来回奔波,心力交瘁,教师也因此增加了负担。低年级尚且如此,高年级问题会更加严重,因此,有必要对其家庭状况及学习心理进行分析研究,以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
  一、学生情况介绍
  郑陈俊,7岁,独生子,苏州高新区长江小学校一(5)班学生,2017年9月入学,幼儿园时查出中度多动症,相较于同龄人个头偏矮,身高128cm,小学入学后症状逐渐加重,父亲长年在外地打工,与孩子聚少离多,母亲从事婚纱销售工作,平时较为繁忙,主要由爷爷负责接送照看,因此,孩子的学习监督不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也有待提高。
  多动症症状表现:
  1.多动随意
  课堂上该生注意力非常分散,上课不停地做小动作,坐姿随便,缺乏规范,喜欢倚靠在墙上,双腿任意放置,屡次纠正无果。他经常会折纸,切碎橡皮,撕碎纸屑,甚至长时间吮吸手指,桌下满地纸屑,桌肚内废纸堆积。因为教室的凳子没有椅背,因此身体会在凳子上不停地晃来晃去,自习课有时会随便下位,几乎无视学校纪律约束。
  2.注意力涣散
  上课目光呆滞,眼神游离,不敢与老师正面接触,经常不清楚老师讲到哪处知识点,回答问题含混不清,不知所云。考试会经常性地发呆,做小动作,造成整张试卷大片空白。
  3.情绪波动大
  脾气暴躁,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甚至有辱骂同学,偶尔与同学发生肢体冲突的情况,母亲屡次来学校找老师交流,以期寻找相关对策。
  4.学习困难
  考试中完成语文阅读时,可以分段,但不能找出题目要求的词语、句子,写话只能写一两句,不会分段,按照规定格式,很难集中注意力写完一篇完整的作文,口语表达吐字不够清晰,背书困难,平时考试整张试卷经常大片空白,平均成绩在30左右。
  医院检查显示其理解力商数Q值:听觉73,视觉74,多动事件25次,多动商值99,Weiss功能缺陷量表显示其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缺乏一定的社会活动。
  该生一年级上学期入学时整体状态平稳,一年级下学期上半学期各种问题逐渐暴露,引起了教师的关注。
  二、问题分析
  多动症引发诱因多种,“多动症儿童在额页区的代谢活动要少于正常儿童,但在以感觉和感觉动作为主的区域内的活动却比正常儿童要多。”[2]因此,对于该案例,需综合各种因素加以分析。
  第一,遗传因素
  专家认为,“儿童多动症具有家族性倾向”[3],多个基因与多动症的遗传相关,该同学家族上暂时没有发现父母有多动症病史,故与此关联不大。
  第二,生理因素
  儿童多动症与其摄入糖分及食物相关,铅中毒也会造成病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在同一组儿童中,医生诊断ADHD的符合率与发铅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4]根据与该同学母亲的交流,他们新家装修不久,就入住了,母亲正怀孕五个月,“那时条件有限,买了房子简单装修就入住了,没有仔细考虑便宜的装修材质中含有的重金属物质”。虽然并非一定是装修材料中的物质直接影响其生理发育,但对该生的生理健康还是有所影响的。
  第三,心理因素
  多动症不仅与上述因素有关,更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居住的地方有点吵。还有娘家和婆家小孩是头一个,小的时候可能太宠了。”孩子的妈妈说到这些,不停地掉眼泪,孩子的父亲經常吸烟,甚少与老师沟通,整个家庭就这一个孩子,还是第一个男孩子,虽然年事已高,但孩子的爷爷每天放学都准时来接送,孩子常常丢三落四,放学后几乎每天都要返回教室取落下的东西,但爷爷从未责怪,在烈日炎炎下焦灼地等待,白天奶奶还会把孩子没带来的书本文具送来,尽管已经沟通数次,家长仍然不厌其烦地纵容孩子的行为。
  综上所述,该同学具备了多种患病因素,并且症状逐渐加重。
  三、解决策略
  根据医院相关检查报告,该生目前靠吃盐酸托莫西汀胶囊稳定病情,但仅此并不能激发其学习动机,纠正学习习惯,必须通过家校合作,实施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干预。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7岁的孩子正处于“勤奋对自卑”阶段,心理状态较为复杂,而“行为疗法发展了各种治疗多动症的方法,基本运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通过对儿童的目标行为相联系的事件进行适当的环境控制,以增加所期望的行为,减少不期望的行为。”
  (一)学校干预
  鉴于该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一系列行为,学校采用了以下干预措施:
  1.强化
  该同学虽然吐字不够清晰,但声音响亮,所以每次读词语的时候只要他举手,老师都会给他机会展示,当他声音洪亮地读准字音后,先给予他肯定激励性的评价,如:“你读得真准确!”,“你真棒!”然后给予他印章或小星星贴纸的奖励,他拿到贴纸时往往表现得很兴奋,脸上满是幸福满足的表情,坐姿会短时间保持端正,小动作行为也有减少,正强化短时间内干预收到了一定成效。   但并非每次他表现都非常积极,当他目光游离,不断撕纸屑时,会收回对他之前的奖励,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发现每次收回贴纸时他脸上总是呈现出非常痛苦的表情,然后表现出情绪的低落,继而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2.程序训练
  针对该生多动的症状,在大课间时间对其加强程序训练,让他知道什么时间地点应该进行怎样的行为,如“刺激辨别训练”,出示一张颜色鲜艳的卡片,当老师举起卡片时,让他在凳子上端坐好,命令:“卡片開,坐端正。”如果该生能安静就坐,就给予表扬,反之则给予警告。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该生从在座位上几乎坐不住到能够保持一段时间安静。
  3.重复命令
  该生有丢三落四的问题,因此,先让他列出当天需要带回的学习用品清单,简单写一写,按照清单收拾进书包,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时反复强调,甚至在考试的时候,老师坐在该生旁边,让他完成自己会写的题目,并且学会检查。
  4.饮食控制
  学生中午在学校食堂就餐,让该生坐在教室身边,限制其摄入酪氨酸、水杨酸盐食物,如:西红柿、苹果、桔子等。
  (二)家庭干预
  通过与该生父母交流,并提供了他们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其父母也回去进行了家庭干预。
  1.增加陪伴时间
  孩子的父母忙于工作,尤其是其父亲,与孩子接触过少,沟通之后,父亲常回来陪伴孩子,并且与其进行有趣的益智游戏,以减少其反叛挑衅行为。母亲也减少了在外工作的时间,能够保证在孩子写作业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对其活动进行限制,防止出现长时间活动而不专注的情况。
  2.言语鼓励
  之前因为孩子成绩较差,母亲经常批评他,认为他不如自己的同学,花了很多精力也不见效果,甚至父亲还会打他,打得非常厉害,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改变双方的交流方式,多采用鼓励的言语,每天在本子上记录其进步变化,逐步消除该生对父母的害怕厌恶心理。
  3.扩大社交
  多动症儿童多情绪暴躁,易与人发生冲突,人际关系较差,因为得不到同伴的欣赏认可而出现问题,因此,增加其社交范围,利用周末参加各项活动。
  该生家住苏州市高新区理想城社区,属于苏州市浒关片区,地理位置较偏,因此该校学生较少离开小区活动,让父母带小孩去综合性的商场参加一些同龄人的活动,有利于增强其社交能力,根据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儿童会通过观察而习得知识或行为习惯,参加一些如才艺展示、国学活动,让优秀的同伴为其树立榜样,同时也让该生走出狭小的家庭空间,与伙伴接触,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从而矫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4.注意休息
  多动症儿童好动,因此需要合理安排其休息时间,使其生活更有规律,作息时间不至于紊乱,每天9:00前休息,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充沛的精力。
  通过家校的不断合作与沟通,该生症状有所改善,出现了显著成效。
  四、效果
  该生上课注意力能有所集中,小动作行为有所减少,情绪基本稳定,语文成绩上升至81分。
  五、讨论与反思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郑陈俊同学的多动症症已有所缓解,但该生与班级同学的差距仍未见缩小,因此,校方召集本校教务处、德育处,以及苏州高新区一年级组班主任老师、一(5)班任课教师进行分析研讨。
  教务处吴主任认为,该生情况特殊,可以发动班级力量分小组对该同学进行关怀,对其语文能力的提高不应忽视,应系统地进行写字、阅读的训练,如抓住习字册的临帖、仿写,引导其观察字形结构,培养耐心与学习习惯。
  德育处吴主任认为,可适当给该生安排一些卫生打扫任务,如他喜欢撕纸屑可以让其清扫他扔下的纸屑,从而抑制他这种行为。
  年级组长温老师建议让其阅读一些绘本,培养其安静端坐的习惯。大家畅所欲言,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如此集众家之长,使得对该生的教育干预更有方向。基于此,大家对该案例也做出了相应反思。
  大家认为,首先,对于这样的特殊学生,不能一味责罚,而应积极寻求家长的配合,仅仅是学校或家庭单方面的努力远远不够,只有互相协作才可。
  其次,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不仅要分析其形成原因,还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力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最后,群策群力,不断吸取有经验教师的宝贵经验,不厌其烦,循序渐进,需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对症下药,制定干预计划,有的放矢。
  “路漫漫其修远兮”,对于这位同学的研究不是阶段性的,而是持续性的。教育学生,需要了解学生,关怀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与知识素养。
  [参考文献]
  [1]伍翔.多动症的系统式家庭干预一例[J].校园心理,2017,15(06).
  [2]桑标,曹锋.注意力缺损障碍──认识发展、病因探讨和诊断标准[J].心理科学,1996(04).
  [3]董奇.论儿童多动症的几个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01).
  [4]王佳佳,袁茵.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研究现状与动向[J].特殊教育,2006(03).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是语文学科基础地位的重要体现,但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过系统的阅读训练,学生没有基本的阅读知识,没有形成基本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低下严重制约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与提高。高效阅读是快速高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通过高效阅读这一系统的方法体系,解决了阅读无法的难题,实现了阅读的科学化、确定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课程体系  中
摘要:孩子告别了幼儿园,进入小学,成为一年级新生。这是他们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也是一次重要的起步。孩子们将面临幼儿园和小学在学习方式、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社会要求、任务期待等方面出现的断层问题,而这些断层问题将促使学生的心理产生质的变化,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期。笔者针对小学一年级失群学生的“孤独心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孤独心理;失群;沟通;鼓励;
摘 要: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本文从教学现象入手,分析原因,研究对策,谈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一是营造“朋友式”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二是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问题意识;三是“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四是鼓励式评价,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创新精神;质疑释疑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摘 要:高中阶段的物理与初中阶段的物理相比更加难,也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因此,许多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时,认为知识难度大,不能完全理解,造成学生慢慢不喜欢物理,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进而导致物理学习成绩不理想。导学案教学模式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学习的特点,它能有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有效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为此本文在这里分析了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并
摘 要: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身心状态,提升团队协作力,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对于高强度压力的高中生而言,这种训练本身可以弥补传统书本教学不足,体验感强,可以积累更多的身心体验感受,在心理健康引导上也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拓展训练;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4-048-0
摘要:在高中数学课堂实施中,要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性,就必须创设师生间的交互课堂,为此实施的教学对话都需以此为中心。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对话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50-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提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高中
摘 要:生态教育是按照生态学的观点系统思考教育问题,在优化的教育外部环境下实现教育内涵的科学、全面、协调发展和不断创新,强调在教育的过程中遵循自然,尊重规律,采取多元发展策略,实施环境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近年来,江苏省清浦中学在教学实践中遵循这一理念,在生态校园、生态管理、生态德育、生态课堂、生态课程等方面研究推进,成绩显著。本文就此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生态教育理
摘 要:如何在规范办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快乐高效的学习,成了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传递性教学,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创新性有些不足,而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则是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小组合作学习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要素,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完善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让学生不再厌学,让
摘要:频率原本是声学语音学中的概念,指的是声波中的空气在一定时间内来回运动的次数。在语言学中,频率既指语言项目在语段和语言材料中出现的次数,即语言特征的分布规律;也指个体接触语言的经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练习频率。本文着重探讨了频率效应与其他因素相结合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  关键词:频率效应;语言学习;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7-039-
摘要:“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虽然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课堂“扩容”了,但是在课堂教学仍应将时间和精力花在刀刃上,而不是“放鸭式”,任由孩子上网浏览。那么,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应该给学生呈现哪些内容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图文并茂,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化虚为实,启发学生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化无为有,扩大文本的外延;多边互动,实现资源共享四方面着手。  关键词:语文教学;网络环境;呈现内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