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二十世纪,天下和朝廷两个词的出现使得政治言论也呈现出边缘化趋势。特别是天下的淡出更使得当时的朝廷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也是辛亥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此次革命爆发并不是直接将政府进行推翻,而是放弃了当时的朝廷,所以在革命派力量走向回落的时候突然爆发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民国建立之后,共和国政府依靠民主的话语权逐渐将原来属于天下的自主权利进行剥离,因此社会也逐渐被当做应该由国家进行管制的领域,至此,政府和人们的关系正式被重置。为此,本文就将针对辛亥革命前后的思想转折展开研究,希望对历史教育和文化教育提供更大的帮助。
【关键词】朝廷;天下;辛亥革命;思想转折
據分析,天下在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存在十分多样的含义,不仅包含了华夏大地的地理空间,同时包含了和朝廷对应的百姓。前者在理解上可以认为是当前社会中我们常说的“世界”,而后者则是“群众”的含义。但是在二十世纪初这种意识也逐渐淡化。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将对辛亥革命前后的思想转折展开研究,进一步对朝廷天下到国家社会的转变进行分析。
1 政教体系下的朝廷与天下
在我国的本土政治传统和文化概念中,政教思想已经有了十分悠久的历史,而领导者的治国正当性则和“合道”有着极大的关联,甚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比如汉武帝尊儒的思想和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也使得儒教对帝王的重要作用,弱化了政府在意识形态上的满足感。在王室对儒术进行尊崇之前,儒家思想其实已经对施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理想状态下,政府和民间更应该时刻接受“道”的指导和帮助。顾炎武曾经明确提出指出,圣人之道在于其借助自己的身体,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将知识应用于天下,并将其受用于政令和教化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当前经典对于民间生活和当时政府行为具备十分显著的引领作用。或者在某种程度上说,由于中国自古就存在特殊性,特别是着政教结构上的特殊,造成中国式的公共空间与当时欧洲和日本相比也存在比较特殊的特点,当时的中国已经不在政府和民众之间,而是在国家外和人民之间。由于明清两个朝代逐渐对“社会士绅化”进行贯彻,因此政府在明清时期也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
2 无用的朝廷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前提
在辛亥革命并未取得完全成功之时,已经有很多人都认识到了这场革命的快速性,特别是这场革命的爆发,无论是开始还是结束都以非常迅速的行动进行,甚至使得人们难以反应。由于在革命爆发之前,朝野各方的内部情形出现的问题,对人们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黄花岗暴动爆发以前,当时的同盟会也正处于组织最为脆弱的阶段,而武昌起义的出现也正在全国愈演愈烈。对于清政府当时额的领导机构已经不能对人民造成影响,因此这也反映出当时王朝的昏庸,人民更是对政府失望透顶。
在辛亥革命的研究中,革命或是改良都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问题并不严重。在一些地区的政权开展中,通常需要利用武力作为先导,一些地区则希望在和平的前提下进行开展,总之不管手段如何,进程仍然比较顺利,这一特点在当前社会中也很难得到充分的解释。很多学者都认为清朝之所以被取代是当时社会军事力量不足引起的。
3 国家逐渐呈现全能性,社会呈现无权性。
由于在国家社会的话语结构中,社会的法权已经被逐渐剥削,这也使得个人行为准则的判断标准和自然法的转移过程中,社会已经难以对自身进行判断和评价。此种问题的出现,也体现出了民间自然法权被剥削后造成的社会困境。
但朝廷天下的固有格局被打破以后,国家一词已经逐渐代指了政府和民众,社会也开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面貌。由于国家社会的话语权在民间已经被剥夺,因此晚清朝廷中的民权也和政府的扩权相同,这对于社会主义的提倡也将使得产权得到了极大的扩大。在此前提下,天下本应该是自立的,所以朝廷和天下也将在某种程度上将审断作为表征的司法关系。总之,社会概念正式诞生之前,话语结构已经全新转变,因此这也要求我们在实际发展中要对朝廷天下到国家社会的转变进行正确审视,从而使这项工作的开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辛亥革命作为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不仅将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进行了踢翻,同时更是使得当时的中国向着更为先进的方向发展。虽然辛亥革命的成功比较短暂,但是不得不承认其革命的开展对于当时社会形势和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也有着极为积极的影响,将朝廷天下的属性转变为了国家社会的形式,所以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更应该加强对这一阶段历史的研究,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和影响。
参考文献
[1]马建强.革命浪潮中的青少年——辛亥革命前后顾颉刚的思想成长与政治经历考述[J].湖北社会科学,2015,62(08):112-118.
[2]柯新凡.自觉与坚持:辛亥革命前后董必武民主主义思想形成与转变的历史考察[J].学术论坛,2013,68(08):32-35.
[3]马和民,何芳.“认同危机”、“新民”与“国民性改造”——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教育思想的演进[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9(01):189-197.
作者单位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梅溪湖中学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关键词】朝廷;天下;辛亥革命;思想转折
據分析,天下在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存在十分多样的含义,不仅包含了华夏大地的地理空间,同时包含了和朝廷对应的百姓。前者在理解上可以认为是当前社会中我们常说的“世界”,而后者则是“群众”的含义。但是在二十世纪初这种意识也逐渐淡化。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将对辛亥革命前后的思想转折展开研究,进一步对朝廷天下到国家社会的转变进行分析。
1 政教体系下的朝廷与天下
在我国的本土政治传统和文化概念中,政教思想已经有了十分悠久的历史,而领导者的治国正当性则和“合道”有着极大的关联,甚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比如汉武帝尊儒的思想和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也使得儒教对帝王的重要作用,弱化了政府在意识形态上的满足感。在王室对儒术进行尊崇之前,儒家思想其实已经对施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理想状态下,政府和民间更应该时刻接受“道”的指导和帮助。顾炎武曾经明确提出指出,圣人之道在于其借助自己的身体,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将知识应用于天下,并将其受用于政令和教化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当前经典对于民间生活和当时政府行为具备十分显著的引领作用。或者在某种程度上说,由于中国自古就存在特殊性,特别是着政教结构上的特殊,造成中国式的公共空间与当时欧洲和日本相比也存在比较特殊的特点,当时的中国已经不在政府和民众之间,而是在国家外和人民之间。由于明清两个朝代逐渐对“社会士绅化”进行贯彻,因此政府在明清时期也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
2 无用的朝廷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前提
在辛亥革命并未取得完全成功之时,已经有很多人都认识到了这场革命的快速性,特别是这场革命的爆发,无论是开始还是结束都以非常迅速的行动进行,甚至使得人们难以反应。由于在革命爆发之前,朝野各方的内部情形出现的问题,对人们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黄花岗暴动爆发以前,当时的同盟会也正处于组织最为脆弱的阶段,而武昌起义的出现也正在全国愈演愈烈。对于清政府当时额的领导机构已经不能对人民造成影响,因此这也反映出当时王朝的昏庸,人民更是对政府失望透顶。
在辛亥革命的研究中,革命或是改良都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问题并不严重。在一些地区的政权开展中,通常需要利用武力作为先导,一些地区则希望在和平的前提下进行开展,总之不管手段如何,进程仍然比较顺利,这一特点在当前社会中也很难得到充分的解释。很多学者都认为清朝之所以被取代是当时社会军事力量不足引起的。
3 国家逐渐呈现全能性,社会呈现无权性。
由于在国家社会的话语结构中,社会的法权已经被逐渐剥削,这也使得个人行为准则的判断标准和自然法的转移过程中,社会已经难以对自身进行判断和评价。此种问题的出现,也体现出了民间自然法权被剥削后造成的社会困境。
但朝廷天下的固有格局被打破以后,国家一词已经逐渐代指了政府和民众,社会也开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面貌。由于国家社会的话语权在民间已经被剥夺,因此晚清朝廷中的民权也和政府的扩权相同,这对于社会主义的提倡也将使得产权得到了极大的扩大。在此前提下,天下本应该是自立的,所以朝廷和天下也将在某种程度上将审断作为表征的司法关系。总之,社会概念正式诞生之前,话语结构已经全新转变,因此这也要求我们在实际发展中要对朝廷天下到国家社会的转变进行正确审视,从而使这项工作的开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辛亥革命作为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不仅将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进行了踢翻,同时更是使得当时的中国向着更为先进的方向发展。虽然辛亥革命的成功比较短暂,但是不得不承认其革命的开展对于当时社会形势和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也有着极为积极的影响,将朝廷天下的属性转变为了国家社会的形式,所以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更应该加强对这一阶段历史的研究,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和影响。
参考文献
[1]马建强.革命浪潮中的青少年——辛亥革命前后顾颉刚的思想成长与政治经历考述[J].湖北社会科学,2015,62(08):112-118.
[2]柯新凡.自觉与坚持:辛亥革命前后董必武民主主义思想形成与转变的历史考察[J].学术论坛,2013,68(08):32-35.
[3]马和民,何芳.“认同危机”、“新民”与“国民性改造”——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教育思想的演进[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9(01):189-197.
作者单位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梅溪湖中学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