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2005和ALL-2009治疗方案对10-18岁新诊断AL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探讨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be0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10-18岁新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119例10-18岁新诊断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线临床特征、诱导治疗缓解效果、远期疗效、复发及死亡情况,并对临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评价.结果:接受ALL-2005方案与ALL-2009方案治疗的患者经诱导治疗后第5周达完全缓解比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19例患者随访5年累积无事件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3.41±3.65)%和(68.95±4.01)%、7年分别为(61.86±3.72)%和(67.22±3.59)%.接受ALL-2005方案和ALL-2009方案治疗的患者随访累积无事件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总复发率、髓外复发率、复发时间及存活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髓外复发组存活率显著高于骨髓复发组(P<0.05);晚期复发组存活率显著高于早期复发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诱导治疗效果、危险度及融合基因是患者临床预后影响因素(P<0.05);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诱导治疗未缓解及高危是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P<0.05).合并BCR-ABL+患者接受ALL-2009方案治疗存活率显著高于接受ALL-2005方案治疗患者,中危患者随访5年无事件生存率显著高于高危患者,同时接受ALL-2009方案治疗B系ALL患者随访5年无事件生存率显著高于T系患者(P<0.05).结论:10-18岁新诊断ALL患者采用ALL-2009方案治疗后较ALL-2005方案的生存率略有提高,更适用于合并BCR-ABL+人群;但未能降低复发率;同时性别、诱导治疗效果及危险度与患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靶向基因测序在疑似髓系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科自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39例疑似髓系肿瘤的血细胞减少患者进行骨
目的:探讨秦巴硒菇提取物酸性RNA蛋白复合物(FA-2-b-β)抗慢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FA-2-b-β对初诊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原代细胞增殖抑制作
目的:应用多重PCR与毛细管DNA电泳法检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主要致病基因中的JAK2V617F及CALR第九外显子突变,并对该方法的检测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同时设计特异性的JAK2617F
目的:探讨并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在硼替佐米化疗期间发生带状疱疹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9年1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接受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的85例M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错误折叠的转甲状腺素蛋白(TTR)对复发/难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R/R DLBCL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缓解/稳
目的:分析共刺激分子Tim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NK细胞及其亚群上的表达.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3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组),另选取同期本院
目的:评估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CEG方案(DCEG)与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CAG方案(DCAG)治疗老年MDS和MDS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方法:在7个医疗中心开展前瞻性研究,选
目的:分析2种分子诊断为罕见异常血红蛋白Hb Broomhill和Hb Hornchurch的血液学特征,并对2个家系进行产前诊断.方法:采集所有病例外周血进行红细胞参数和血红蛋白电泳分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