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中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重在培养习作的兴趣,培养习作的自信。小学生习作指导,更多更有实效的是指导写片段。当学生进入四年级,有了一些习作基础,并能初步将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尊重教学的起点,或者说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同时,紧扣课标“中年级习作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习作的自信,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学习表达,形成愿意和他人分享的意识”。说真话、实话、独特的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此,笔者尝试探索了小学语文中段“自能习作”教学模式。
“自能习作”模式的基本流程
“课改高处是文化”,笔者所在学校在实践中努力打造“自能学习”卓越课堂。“自能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思想,又可以具体化为教学的策略方法。它着力于学生愿意学、能够学,其关键词是“先学后导,顺学而导”。“自能习作”体现在:会审题、会选材、会学法、敢表达、会欣赏、能评改,学生逐步提高写作的技巧和能力。特别是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积累,独立构思,尝试作文,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这样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确立了学生在习作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的习作特点。
教师应先确立学生在习作中的主体地位,遵循一定的模式,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提升习作的技巧和能力。“自能习作”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①提供信息,体验积累;②回顾课文,明确要求;③尝试写作,自由表达;④展示片段,点评指导;⑤认真修改,完善习作。
“自能习作”模式的操作要点
第一步:提供信息,体验积累 教师一般要在习作指导前,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提供观察的线索和资料,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收集素材,边观察边思考,置身其中,增强主体意识,获得新奇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使学生作文有活水源头。如写动物,让学生有条件的养小动物,或观察小动物,积累素材,做好摘记,教师截取一些精彩的活动镜头、影像等相关资料。
第二步:回顾课文,明确要求 从读到写,读写结合,回顾阅读课本中优秀文章的精彩片段,好的写法,让学生能够借鉴。比如四年级第四单元作文,让学生畅谈单元文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意在引导学生回顾好的写法、精彩句段;同时引导学生审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互相启发、交流,打开思路。教师引导学生选材时要有独创意识,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
第三步:尝试写作,自由表达 学生独立构思,尝试作文,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这样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学生以口说我心、以笔写我心,心有所感,一吐为快,进而确立了学生在习作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的习作特点。在课堂上,可以先写主要片段;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写全文。
第四步:展示片段,指导点评 杭州师范大学叶黎明教授认为:“相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习作是需要教而且可教的。”学生在写作时需要什么,老师就教什么。教师根据学生习作反映的情况,进行欣赏、点评,捕捉习作中的难点,抓住带有共性的问题,点拨指导,请学生谈心得,开拓学生思路,点拨技巧,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展示学生习作,从别人的习作中获取信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第五步:认真修改,完善习作 在习作教学中给学生提出评改建议:可以改正错别字、不恰当的词语、不通顺的句子;可以补充,使习作变得具体;觉得自己写得不尽如人意,可以重新写……让学生自改,在课堂或课后进行互评互改,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质疑而又合作学习。优生发展思维,完善思路;学困生学习、模仿他人,开启思路。同时,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得失,学会评价自己,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享受习作修改中获得的成功愉悦,逐步达到自能作文。
课例展示
下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喜欢的一种动物》一文教学为例。
一是回顾课文,明确要求。首先,回顾课文。想一想,在本单元这几篇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明确习作要求。
二是静心思考,自由习作。第一步:打开思路,激发兴趣。提问:“同学们,此时你最想写哪种动物?”抽选学生交流,将题目快速地写在本子上。第二步:现在,自己先尝试着写一写。可以选择外形来写,也可以选择生活习性来写,这节课先只写出一段话。第三步:自由写作,老师巡视。
三是展示片段,即席点评。过渡:相信同学们的笔下已经展现出了一个个鲜活的动物形象,先和你的同桌分享。第一步:启发引导,描写外形。请一位同学来读读你的习作,其他同学仔细听,边听边想,他写的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接着,学生交流,老师随机引导,得出结论。提醒学生关注有创意的语言,发现错误用法或不具体让学生先做记号,后修改。然后鼓励学生读一读自己的习作。第二步:展示交流,描写习性。“除了动物的外形,还有同学描写了动物的生活习性。谁又愿意来展示?”抽生交流,老师随机引导,得出结论。观看录像,引导具体。
四是认真修改,完善习作。启发谈话:“听了前面同学的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小练习,你一定受到不少启示,你一定想改一改自己的习作。”学生修改,老师巡视。
五是总结写法,延伸课堂。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红光小学)
“自能习作”模式的基本流程
“课改高处是文化”,笔者所在学校在实践中努力打造“自能学习”卓越课堂。“自能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思想,又可以具体化为教学的策略方法。它着力于学生愿意学、能够学,其关键词是“先学后导,顺学而导”。“自能习作”体现在:会审题、会选材、会学法、敢表达、会欣赏、能评改,学生逐步提高写作的技巧和能力。特别是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积累,独立构思,尝试作文,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这样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确立了学生在习作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的习作特点。
教师应先确立学生在习作中的主体地位,遵循一定的模式,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提升习作的技巧和能力。“自能习作”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①提供信息,体验积累;②回顾课文,明确要求;③尝试写作,自由表达;④展示片段,点评指导;⑤认真修改,完善习作。
“自能习作”模式的操作要点
第一步:提供信息,体验积累 教师一般要在习作指导前,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提供观察的线索和资料,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收集素材,边观察边思考,置身其中,增强主体意识,获得新奇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使学生作文有活水源头。如写动物,让学生有条件的养小动物,或观察小动物,积累素材,做好摘记,教师截取一些精彩的活动镜头、影像等相关资料。
第二步:回顾课文,明确要求 从读到写,读写结合,回顾阅读课本中优秀文章的精彩片段,好的写法,让学生能够借鉴。比如四年级第四单元作文,让学生畅谈单元文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意在引导学生回顾好的写法、精彩句段;同时引导学生审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互相启发、交流,打开思路。教师引导学生选材时要有独创意识,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
第三步:尝试写作,自由表达 学生独立构思,尝试作文,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这样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学生以口说我心、以笔写我心,心有所感,一吐为快,进而确立了学生在习作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的习作特点。在课堂上,可以先写主要片段;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写全文。
第四步:展示片段,指导点评 杭州师范大学叶黎明教授认为:“相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习作是需要教而且可教的。”学生在写作时需要什么,老师就教什么。教师根据学生习作反映的情况,进行欣赏、点评,捕捉习作中的难点,抓住带有共性的问题,点拨指导,请学生谈心得,开拓学生思路,点拨技巧,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展示学生习作,从别人的习作中获取信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第五步:认真修改,完善习作 在习作教学中给学生提出评改建议:可以改正错别字、不恰当的词语、不通顺的句子;可以补充,使习作变得具体;觉得自己写得不尽如人意,可以重新写……让学生自改,在课堂或课后进行互评互改,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质疑而又合作学习。优生发展思维,完善思路;学困生学习、模仿他人,开启思路。同时,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得失,学会评价自己,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享受习作修改中获得的成功愉悦,逐步达到自能作文。
课例展示
下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喜欢的一种动物》一文教学为例。
一是回顾课文,明确要求。首先,回顾课文。想一想,在本单元这几篇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明确习作要求。
二是静心思考,自由习作。第一步:打开思路,激发兴趣。提问:“同学们,此时你最想写哪种动物?”抽选学生交流,将题目快速地写在本子上。第二步:现在,自己先尝试着写一写。可以选择外形来写,也可以选择生活习性来写,这节课先只写出一段话。第三步:自由写作,老师巡视。
三是展示片段,即席点评。过渡:相信同学们的笔下已经展现出了一个个鲜活的动物形象,先和你的同桌分享。第一步:启发引导,描写外形。请一位同学来读读你的习作,其他同学仔细听,边听边想,他写的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接着,学生交流,老师随机引导,得出结论。提醒学生关注有创意的语言,发现错误用法或不具体让学生先做记号,后修改。然后鼓励学生读一读自己的习作。第二步:展示交流,描写习性。“除了动物的外形,还有同学描写了动物的生活习性。谁又愿意来展示?”抽生交流,老师随机引导,得出结论。观看录像,引导具体。
四是认真修改,完善习作。启发谈话:“听了前面同学的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小练习,你一定受到不少启示,你一定想改一改自己的习作。”学生修改,老师巡视。
五是总结写法,延伸课堂。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红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