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可见吃饭对人的身体是多么重要!我中午在爸爸单位的食堂用餐,食堂的叔叔每天都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有白花花的米饭、暄腾腾的馒头、油汪汪的馅儿饼、香喷喷的炒菜……相比之下,我们李老师的饭菜却是另一个样子。
那是一天中午,我在食堂吃完饭,回家拿了钱,便去学校买冰棍儿吃。我在楼下玩了一会儿,想回班里去看书,可是教室门锁着,于是我就到办公室拿钥匙。我推开门,看见班主任李老师正坐在办公桌前,一手拿着馒头,一手拿着笔,边吃边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桌上还放着个盛咸菜的瓶子和一杯开水。我愣住了。心想:老师吃得怎么这样简单?还没容我多想,她抬起头看见我,问:“你有事吗?”“我来拿教室的钥匙。”老师顺手把钥匙递给我。
“您为什么不到食堂去吃饭?”我好奇地问。
“食堂人多,排队要很长时间。”老师边批改作业边回答。
“您天天带饭吗?”
“我们家的人上班上学都带饭。”
“现在该休息了,您干吗还批改作业呢?”
“我现在把作业改出来,下午可以多用一些时间辅导同学,也可以备课呀!”老师说着,看了看我。
我望着老师那才四十岁就过早出现皱纹又消瘦的脸,听着老师那亲切的话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以后很多次,我中午吃完饭到办公室拿钥匙,都发现老师吃的不是馒头、咸菜,就是干火烧、白开水。每次见到老师那简单的午餐,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说真的,我从心底敬佩老师们的奉献精神,因此我总想写一篇歌颂老师的作文。《老师的午餐》这篇文章是我的一篇富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我也因此总结了创作体会。
一、观察中提高认识,写感受深化中心。要看清事物的本质,需要一步一步地认识。我在写《老师的午餐》时,就经历了这样的认识过程。
1. 看老师吃午餐,突出与众不同。
我在文中是这样写的,她“一手拿着馒头,一手拿着笔,边吃边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桌上还放着个盛咸菜的瓶子和一杯开水”。这样写有两个好处:一是让读者同我一样,感到老师的午餐十分简单;二是让读者与我有同感,觉得老师吃饭的方式独特。这成为我对老师吃饭的初步认识。
2. 听老师谈午餐,突出忘我工作。
看到的是现象,透过现象不禁令人深思,老师的午餐为什么这样简单?老师为什么不吃完饭再批改作业?老师的回答,引起我的思索,使我的认识又提高了一步:老师这样做是为了节省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辅导同学,认真备课上。这在我的心头掀起了波澜——老师的午餐,不正是忘我工作的体现吗?
3. 谈自己的感受,深化文章中心。
一次、两次……多次看到老师那简单的午餐,我的心情已经不只是“久久不能平静”了。因此,在文章结尾时,我写道:“每次见到老师那简单的午餐,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什么滋味?是高兴、是难过、是激动、是惭愧,我没有写。但我坚信园丁的辛勤,必将换来满园春色。这是我要抒发的情怀和表达的中心。
二、表达方式要独特,侧面描写角度新。我为了更独特地抒发自己对老师的敬佩之情,就变换了描写方式,从侧面进行描写。
首先从文题看,我突出的是老师的午餐极为简单,并用重笔写老师“吃午餐”、“谈午餐”,目的是从侧面渲染,烘托文章的中心,表现老师辛勤工作的精神。
其次从开头看,我先提出吃饭的重要,随后用我午餐种类的丰富——“白花花的米饭、暄腾腾的馒头、油汪汪的馅儿饼,香喷喷的炒菜”,与老师午餐的简单——“凉馒头、咸莱、白开水”相比较,集中体现了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的精神。
再次从结尾看,我采用了含蓄的手法,写自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是想让读者和我一起体会这种滋味。这就是对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以上是我的点滴体会,供同学们参考。
那是一天中午,我在食堂吃完饭,回家拿了钱,便去学校买冰棍儿吃。我在楼下玩了一会儿,想回班里去看书,可是教室门锁着,于是我就到办公室拿钥匙。我推开门,看见班主任李老师正坐在办公桌前,一手拿着馒头,一手拿着笔,边吃边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桌上还放着个盛咸菜的瓶子和一杯开水。我愣住了。心想:老师吃得怎么这样简单?还没容我多想,她抬起头看见我,问:“你有事吗?”“我来拿教室的钥匙。”老师顺手把钥匙递给我。
“您为什么不到食堂去吃饭?”我好奇地问。
“食堂人多,排队要很长时间。”老师边批改作业边回答。
“您天天带饭吗?”
“我们家的人上班上学都带饭。”
“现在该休息了,您干吗还批改作业呢?”
“我现在把作业改出来,下午可以多用一些时间辅导同学,也可以备课呀!”老师说着,看了看我。
我望着老师那才四十岁就过早出现皱纹又消瘦的脸,听着老师那亲切的话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以后很多次,我中午吃完饭到办公室拿钥匙,都发现老师吃的不是馒头、咸菜,就是干火烧、白开水。每次见到老师那简单的午餐,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说真的,我从心底敬佩老师们的奉献精神,因此我总想写一篇歌颂老师的作文。《老师的午餐》这篇文章是我的一篇富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我也因此总结了创作体会。
一、观察中提高认识,写感受深化中心。要看清事物的本质,需要一步一步地认识。我在写《老师的午餐》时,就经历了这样的认识过程。
1. 看老师吃午餐,突出与众不同。
我在文中是这样写的,她“一手拿着馒头,一手拿着笔,边吃边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桌上还放着个盛咸菜的瓶子和一杯开水”。这样写有两个好处:一是让读者同我一样,感到老师的午餐十分简单;二是让读者与我有同感,觉得老师吃饭的方式独特。这成为我对老师吃饭的初步认识。
2. 听老师谈午餐,突出忘我工作。
看到的是现象,透过现象不禁令人深思,老师的午餐为什么这样简单?老师为什么不吃完饭再批改作业?老师的回答,引起我的思索,使我的认识又提高了一步:老师这样做是为了节省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辅导同学,认真备课上。这在我的心头掀起了波澜——老师的午餐,不正是忘我工作的体现吗?
3. 谈自己的感受,深化文章中心。
一次、两次……多次看到老师那简单的午餐,我的心情已经不只是“久久不能平静”了。因此,在文章结尾时,我写道:“每次见到老师那简单的午餐,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什么滋味?是高兴、是难过、是激动、是惭愧,我没有写。但我坚信园丁的辛勤,必将换来满园春色。这是我要抒发的情怀和表达的中心。
二、表达方式要独特,侧面描写角度新。我为了更独特地抒发自己对老师的敬佩之情,就变换了描写方式,从侧面进行描写。
首先从文题看,我突出的是老师的午餐极为简单,并用重笔写老师“吃午餐”、“谈午餐”,目的是从侧面渲染,烘托文章的中心,表现老师辛勤工作的精神。
其次从开头看,我先提出吃饭的重要,随后用我午餐种类的丰富——“白花花的米饭、暄腾腾的馒头、油汪汪的馅儿饼,香喷喷的炒菜”,与老师午餐的简单——“凉馒头、咸莱、白开水”相比较,集中体现了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的精神。
再次从结尾看,我采用了含蓄的手法,写自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是想让读者和我一起体会这种滋味。这就是对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以上是我的点滴体会,供同学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