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以美食闻名全球,台湾厨界的水平更是傲视群伦。
但背后却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致命陷阱,端上桌的山珍海味又掺杂着多少光怪陆离的手法?
一位纵横业界20年的主厨,现身道出料理食材幕后的黑暗面,以下是他的良心告白。
速成美食当道
马步功夫逐渐消失
回忆起十几岁时,满腔热血的我,虽不是餐饮科班出身,但凭着对美食的爱好,从最低层的学徒做起。我崇拜那些餐厅的大厨,厨技总是比自己的婆婆妈妈好上好几倍,怎么能够让原本干涩的炸排骨变得软嫩保水、历久不衰?又如何在一天要料理好几十道菜之时,还能炖煮出一锅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我想象,跟在这些大师身边,能细腻地磨成三天三夜细火慢炖的马步功夫。但,事实并非如此。
记得第一次上阵时,师傅就叫我在腌泡的肉排里加入了一瓢瓢的白色粉末,我再怎么菜,也知道这是小苏打粉。我疑惑地问:“做菜要加这个?”老师傅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冷冷地说:“这就是料理的程序啊!不加,肉怎么会嫩?”后来,师傅教我卤红烧肉,只见师傅拿出一罐名叫“爌肉精”的东西,一打开立即就有扑鼻的香味,这味道香得很不自然,却俨然是爌肉的味道。师傅滴了几滴下去,不一会儿工夫,整锅的清水就化为鲜嫩的汤汁,而喝起来正是爌肉的滋味。
添加物被滥用
美味沦为健康杀手
我终于了解,以前学不会,吃起来连骨头都入口即化的葱烧鲫鱼、南蛮渍香鱼,有了冰醋酸当软化剂,25分钟就能迎刃而解;糖分、水分、火候、时间要拿捏恰到好处的烟熏鹅,也只要一瓶“烟熏油精”就能快速上桌。
什么嫩精啦、鸡粉啦、香草精啦……这些名字很美,美到让很多厨师都理直气壮地认定这就是做菜的必要程序。因此在这约定俗成的业态中,我开始幻灭,原来许多绝世珍馐,说穿了,就是灶内的一场魔术!但我担心的是,若魔术本身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障眼法和快捷方式,也就算了,然而真的这么单纯吗?
拿做萨其玛、馒头、叉烧包时,用来让面皮蓬松最常用的碳酸氢铵来说,内行人叫它“臭粉”,光俗名听来就令人不敢恭维。虽说,这和让菜炒起来会翠绿的小苏打粉一样,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但这不也就是平常我们拿来洗厨房的用品吗?
或许有人会振振有辞地说,食用的和工业用的不一样!但谁能保证不会被误用?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厨房中唾手可得的碱粉,是做碱粽、卜肉时的绝佳助手,无色无味,让食物变得黏稠,所有人都认为这可以用,能不能用我不知道,但既然无害,又何必在瓶身标示着“请勿误食,一旦误食,不要催吐,立即送医”?
记得有一次在做腌黄萝卜,照道理讲,传统上应该用姜黄粉去腌,但我用了老师傅给的黄色食用色素,一不小心多加了一些,整个萝卜变成诡异的橘红色,我足足用了3倍腌酱的水量,才将它还原成正常的黄色。
像我这样一时手误也就罢了,但有多少大厨用料是不超量的?瓶瓶罐罐的可怕,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它神效背后,到底藏了些什么?当我们还是学徒时,在“变”出料理后,师傅总会耳提面命:“这是给客人吃的,你们最好少吃!”其实一开始我们用的添加物都很单纯,一种菜用一种,但香港人就厉害了,把添加物当菜色一样开发,在不同的添加物里,借由排列组合的化学反应,研究出更多更神奇的配方,坦白说,许多香港师傅少了这些法宝,还真的不晓得怎么做菜!
师傅叫我别吃
添加物为食界共业
与其说这是厨师的沉沦,倒不如说这是从供货商、餐厅经营者、厨师以及消费者串联起来的共业!
就拿“瞬间变卤汁”的爌肉精来说,在油电双涨的今天,一瓶300克只卖200多元新台币,在150升的水里,只要加一小茶匙就成形,精打细算的老板,谁还跟你浪费煤气熬个三天三夜?再说,食物速成也让厨师出师速成,师傅不想教,徒弟也变得不想学,经营者更乐得请位便宜的半吊子厨师,毕竟一瓶在手,万事搞定。据我所知,很多餐厅,在排排站的厨师群中,会做菜的师傅大概只有4成。
有些添加剂早在原料端就做过手脚了。有次我在同业的“现捞仔店”看到饲养在鱼缸里的吴郭鱼身上都长虫了,还以为老板买了不新鲜的鱼,没想到他气定神闲地说:“该下药了。”我才知道,吴郭鱼捞上岸养在鱼缸,活动范围变小,抵抗力变弱,就开始病变,因此现捞仔店的供货商都会提供业者药水,用了立即“回光返照”。而且,鱼货在运送过程中难免耗损,有的供货商还干脆打上麻醉剂,等送到店了再打解药。
最令我难忘的就是见识过养殖业口中的“仙丹”——孔雀石绿(三苯甲烷)的神效。有一次去参观一座养殖场,池中养着红魽、花蟹、龙胆石斑等鱼种,我就亲眼看见业者在这如同游泳池大小的池中,加了大概一个汤碗大小的孔雀石绿来杀菌,没想到整池原本身上已有溃烂、准备“出局”的鱼,3天后伤口就愈合了。
摆脱食品添加物
标榜“原汁原味”
看着这些积非成是的业态,我常在想,“难道不用食品添加物就不能做菜吗?”我就不相信,真正的厨艺无法战胜化学外力。于是,这些年我渐渐地拒用化学添加物,开始研究如何用物理手段就能增添美味。例如我会帮热炒快起锅的青菜滴少许优质橄榄油,或在选取牛排时,先去掉粗筋,好凸显它的嫩度。
总之,对厨界再怎么幻灭,我相信还是有像我这样愿意多做一道功夫,不被化学添加物绑架的傻子。其实越来越多主厨与我想法一样,我期待台湾的料理界,未来会以标榜“原汁原味”为傲,当客人上门时,都能问心无愧地说:“欢迎光临!”(摘自台湾《今周刊》)(编辑/袁红)
但背后却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致命陷阱,端上桌的山珍海味又掺杂着多少光怪陆离的手法?
一位纵横业界20年的主厨,现身道出料理食材幕后的黑暗面,以下是他的良心告白。
速成美食当道
马步功夫逐渐消失
回忆起十几岁时,满腔热血的我,虽不是餐饮科班出身,但凭着对美食的爱好,从最低层的学徒做起。我崇拜那些餐厅的大厨,厨技总是比自己的婆婆妈妈好上好几倍,怎么能够让原本干涩的炸排骨变得软嫩保水、历久不衰?又如何在一天要料理好几十道菜之时,还能炖煮出一锅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我想象,跟在这些大师身边,能细腻地磨成三天三夜细火慢炖的马步功夫。但,事实并非如此。
记得第一次上阵时,师傅就叫我在腌泡的肉排里加入了一瓢瓢的白色粉末,我再怎么菜,也知道这是小苏打粉。我疑惑地问:“做菜要加这个?”老师傅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冷冷地说:“这就是料理的程序啊!不加,肉怎么会嫩?”后来,师傅教我卤红烧肉,只见师傅拿出一罐名叫“爌肉精”的东西,一打开立即就有扑鼻的香味,这味道香得很不自然,却俨然是爌肉的味道。师傅滴了几滴下去,不一会儿工夫,整锅的清水就化为鲜嫩的汤汁,而喝起来正是爌肉的滋味。
添加物被滥用
美味沦为健康杀手
我终于了解,以前学不会,吃起来连骨头都入口即化的葱烧鲫鱼、南蛮渍香鱼,有了冰醋酸当软化剂,25分钟就能迎刃而解;糖分、水分、火候、时间要拿捏恰到好处的烟熏鹅,也只要一瓶“烟熏油精”就能快速上桌。
什么嫩精啦、鸡粉啦、香草精啦……这些名字很美,美到让很多厨师都理直气壮地认定这就是做菜的必要程序。因此在这约定俗成的业态中,我开始幻灭,原来许多绝世珍馐,说穿了,就是灶内的一场魔术!但我担心的是,若魔术本身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障眼法和快捷方式,也就算了,然而真的这么单纯吗?
拿做萨其玛、馒头、叉烧包时,用来让面皮蓬松最常用的碳酸氢铵来说,内行人叫它“臭粉”,光俗名听来就令人不敢恭维。虽说,这和让菜炒起来会翠绿的小苏打粉一样,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但这不也就是平常我们拿来洗厨房的用品吗?
或许有人会振振有辞地说,食用的和工业用的不一样!但谁能保证不会被误用?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厨房中唾手可得的碱粉,是做碱粽、卜肉时的绝佳助手,无色无味,让食物变得黏稠,所有人都认为这可以用,能不能用我不知道,但既然无害,又何必在瓶身标示着“请勿误食,一旦误食,不要催吐,立即送医”?
记得有一次在做腌黄萝卜,照道理讲,传统上应该用姜黄粉去腌,但我用了老师傅给的黄色食用色素,一不小心多加了一些,整个萝卜变成诡异的橘红色,我足足用了3倍腌酱的水量,才将它还原成正常的黄色。
像我这样一时手误也就罢了,但有多少大厨用料是不超量的?瓶瓶罐罐的可怕,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它神效背后,到底藏了些什么?当我们还是学徒时,在“变”出料理后,师傅总会耳提面命:“这是给客人吃的,你们最好少吃!”其实一开始我们用的添加物都很单纯,一种菜用一种,但香港人就厉害了,把添加物当菜色一样开发,在不同的添加物里,借由排列组合的化学反应,研究出更多更神奇的配方,坦白说,许多香港师傅少了这些法宝,还真的不晓得怎么做菜!
师傅叫我别吃
添加物为食界共业
与其说这是厨师的沉沦,倒不如说这是从供货商、餐厅经营者、厨师以及消费者串联起来的共业!
就拿“瞬间变卤汁”的爌肉精来说,在油电双涨的今天,一瓶300克只卖200多元新台币,在150升的水里,只要加一小茶匙就成形,精打细算的老板,谁还跟你浪费煤气熬个三天三夜?再说,食物速成也让厨师出师速成,师傅不想教,徒弟也变得不想学,经营者更乐得请位便宜的半吊子厨师,毕竟一瓶在手,万事搞定。据我所知,很多餐厅,在排排站的厨师群中,会做菜的师傅大概只有4成。
有些添加剂早在原料端就做过手脚了。有次我在同业的“现捞仔店”看到饲养在鱼缸里的吴郭鱼身上都长虫了,还以为老板买了不新鲜的鱼,没想到他气定神闲地说:“该下药了。”我才知道,吴郭鱼捞上岸养在鱼缸,活动范围变小,抵抗力变弱,就开始病变,因此现捞仔店的供货商都会提供业者药水,用了立即“回光返照”。而且,鱼货在运送过程中难免耗损,有的供货商还干脆打上麻醉剂,等送到店了再打解药。
最令我难忘的就是见识过养殖业口中的“仙丹”——孔雀石绿(三苯甲烷)的神效。有一次去参观一座养殖场,池中养着红魽、花蟹、龙胆石斑等鱼种,我就亲眼看见业者在这如同游泳池大小的池中,加了大概一个汤碗大小的孔雀石绿来杀菌,没想到整池原本身上已有溃烂、准备“出局”的鱼,3天后伤口就愈合了。
摆脱食品添加物
标榜“原汁原味”
看着这些积非成是的业态,我常在想,“难道不用食品添加物就不能做菜吗?”我就不相信,真正的厨艺无法战胜化学外力。于是,这些年我渐渐地拒用化学添加物,开始研究如何用物理手段就能增添美味。例如我会帮热炒快起锅的青菜滴少许优质橄榄油,或在选取牛排时,先去掉粗筋,好凸显它的嫩度。
总之,对厨界再怎么幻灭,我相信还是有像我这样愿意多做一道功夫,不被化学添加物绑架的傻子。其实越来越多主厨与我想法一样,我期待台湾的料理界,未来会以标榜“原汁原味”为傲,当客人上门时,都能问心无愧地说:“欢迎光临!”(摘自台湾《今周刊》)(编辑/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