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选修模块《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选用了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小说《清兵卫与葫芦》。关于此文的主题,配套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2007年2月第2版)第84页中有如下论述:
《清兵卫与葫芦》1913年1月1日发表在日本最大的报纸《读卖新闻》上,是志贺直哉早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作者简练、活泼、自然的语言风格和个性解放、人道主义的精神追求。它讲述了一个小学生热衷于葫芦,并且对于鉴赏和收藏葫芦有特别的天赋,但最终在老师和父亲的压力下被迫放弃爱好的故事。
它有两层题旨。
首先,它表达了对“大人”在不知就里的情况下,粗暴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天赋的一种批评,也表达了对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期望。
其次,在更深一层,这篇作品也传达了作者对美和自然在恶俗的时代氛围中处境艰难、倍感孤立的忧思。
这种认识和分析似乎没错,但笔者认为此文的题旨应该是重在揭露、批判武士道精神尤其是军国主义摧残、迫害人的罪恶。《教师教学用书》的这种论述,显得不够确切且有避重就轻之嫌。
我们都知道清兵卫的葫芦是被他父亲砸碎的。父亲不仅砸碎了葫芦,还使劲责打了清兵卫一顿。我们不禁要问:父亲为何要如此大发雷霆?如果说父亲平时喜欢的是马琴的葫芦,不喜欢这种“清兵卫式”的小葫芦,因此而砸碎了清兵卫的葫芦,那他早就该砸了。因为作为父亲,儿子痴迷葫芦玩葫芦的事他是知道的,但为何早不砸,晚不砸,偏要在教员来家告状后这个时候砸呢?原因很简单,出于对武士道的敬畏和害怕。
按一般的情理,教员去学生家打小报告说学生的不是也是日常小事而已,平时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可能经历,我们会很重视但也不至于紧张到“吓得只是战战兢兢地不取出声”的地步。但小说中清兵卫的母亲被吓成这个样子,清兵卫自己也是“吓得什么似的,在屋角缩成一团”,可见这个教员的不同一般。
他确实不同一般,他是外地人,喜欢武士道,而且称得上是绝对的痴迷与虔诚。小说对这个教员有如此一段精彩的介绍和描述:
这位外来的教员,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不舒服;他是喜欢武士道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怎么生气,可是对于清兵卫的葫芦,却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于是这个清兵卫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
为什么教员对当地人喜欢葫芦会不舒服?尤其是对清兵卫的葫芦“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妄下断论:“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细读此段话,很有意味。
教员喜欢武士道,这种喜欢绝不亚于清兵卫对葫芦的喜欢,一样都是“超级粉丝”。“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云右卫门”即是桃中轩云右卫门,这是一个表演歌颂武士道的浪花节演员。(摘自《教师教学用书》)这个平时不看戏甚至讨厌看戏的教员,在云右卫门来表演武士道时,却要四天中看整整三天,可见他对武士道的痴迷程度。实际上,整个日本大和民族绝大多数人都喜欢武士道,只是偏偏清兵卫所生活的地方的人不喜欢,所以教员会心里不舒服。因为这和整个国家崇尚武士道的风气不合。不光不舒服,而且应该是很不解。我们都知道,武士道是日本特有的,在日本很普遍,它以为君主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君主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精神。武士道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源头。武士道既是日本武士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又是武士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包括效忠君主、崇尚武艺和绝对服从等封建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武士道对日本政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极其深远,使日本具有了军国主义思想文化的传统。在日本民众中,武士很多,不是武士但喜欢武士道的人也很多。连小学教师(如文中的教员)都是武士道的崇拜者,可见它的普遍程度。但偏偏是清兵卫所在的这个地方的民众却不喜欢武士道,这就使得教员心里很不解也很不舒服。大人如此,小孩也如此,这就更让教员恼火。在他看来,喜欢武士道的人才是有出息的,否则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清兵卫喜欢葫芦而不喜欢武士道,在“修身课”(修身课本来是传授道德、伦理的课程,后来发展到向学生灌输军国主义思想)上偷玩葫芦,这是教员心中最大的痛与恨。清兵卫与教员之间这种喜欢与不喜欢,构成了小说最主要的矛盾冲突,它是导致清兵卫的葫芦被砸的本质原因。
还有,作家在文中巧妙地写到了武士道在日本民众心里的一种特殊地位:人们普遍对其怀有一种敬畏恐惧的心理。小说中清兵卫和他的母亲如此害怕教员,都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作者详写清兵卫母子的这种恐惧与害怕,实际上是要借此揭露武士道对日本民众的摧残与迫害,从而批判武士道精神的罪恶,表达自己对军国主义的强烈不满。所以,当母亲将教员来家里告状的事告诉清兵卫的父亲时,父亲“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劲揍了一顿”,然后“拿起槌子将葫芦一个一个地砸碎了”。可见,教员来家里告状才是砸葫芦事件的导火线。而探究父亲砸碎葫芦的心理原因,一是出于对清兵卫不听自己的话,惹事生非的恼恨,二是出于对教员(武士道)的敬畏和害怕。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这种砸葫芦的行为是因内心恐惧害怕而欲将功补过的自然心理反应。
这样看来,扼杀清兵卫个性自由发展的真正凶手是武士道,不是家长制。清兵卫父亲充其量只是个帮凶而已。是以教员为代表的武士道或说是军国主义扼杀了清兵卫的个性,制造了清兵卫的个性悲剧。小说通过记叙这样一个悲剧,来揭露和批判武士道精神尤其是军国主义的罪恶,从中表达作者对其的讽刺与不满。而小说结尾处点出葫芦的高价,则更是反衬武士道的罪恶,更具讽刺意味。所以,《教师用书》说是对“大人”的批评就显得不够确切和深刻。
让我们再来探究一下有关时代背景。这篇小说发表于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当时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气氛相当深厚,特别是在军国主义意识支配下的武士道,对内成为毒化和控制日本国民思想的工具,对外则疯狂扩张,踏上侵略亚洲各国的道路,同时也将日本民族引向灾难,成为侵略战争的罪恶之源。作为一个有良知、不为日本军国主义摇旗呐喊的正义作家,志贺直哉对军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非常痛恨的。他早年关心日本足尾矿中毒事件,对无产阶级作家小林多喜二的惨死深表同情。在整个二战中,他以沉默来抗议日本政府等等,都表明志贺直哉是一个有良知、讲正义的反战作家。这种正义和良知,不光为日本民众所熟知,也为中国等周边国家的人所知晓。郁达夫曾在20世纪30年代对志贺直哉的作品和人格作过很高的评价,甚至认为他“大可比得中国的鲁迅”。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正是日本国内浓厚的军国主义气陷,让志贺直哉心里有了忧虑和不安,于是用手中的笔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批判。但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小说借清兵卫的故事来表达内心的不满,顺便也借机讽刺一下自己的父亲,于是写得含蓄而隐晦。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此文的主题不应仅仅停留在批判家长制和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表面上;而“在更深一层,这篇作品也传达了作者对美和自然在恶俗的时代氛围中处境艰难、倍感孤立的忧思”的表述,也显得语焉不准、不详。实际上,这种“忧思”就是对武士道精神尤其是军国主义的深深担忧。因此,小说的主题就是在批判、揭露武士道精神尤其是军国主义的罪恶。笔者在此斗胆妄论,欲抛砖引玉,敬请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
《清兵卫与葫芦》1913年1月1日发表在日本最大的报纸《读卖新闻》上,是志贺直哉早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作者简练、活泼、自然的语言风格和个性解放、人道主义的精神追求。它讲述了一个小学生热衷于葫芦,并且对于鉴赏和收藏葫芦有特别的天赋,但最终在老师和父亲的压力下被迫放弃爱好的故事。
它有两层题旨。
首先,它表达了对“大人”在不知就里的情况下,粗暴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天赋的一种批评,也表达了对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期望。
其次,在更深一层,这篇作品也传达了作者对美和自然在恶俗的时代氛围中处境艰难、倍感孤立的忧思。
这种认识和分析似乎没错,但笔者认为此文的题旨应该是重在揭露、批判武士道精神尤其是军国主义摧残、迫害人的罪恶。《教师教学用书》的这种论述,显得不够确切且有避重就轻之嫌。
我们都知道清兵卫的葫芦是被他父亲砸碎的。父亲不仅砸碎了葫芦,还使劲责打了清兵卫一顿。我们不禁要问:父亲为何要如此大发雷霆?如果说父亲平时喜欢的是马琴的葫芦,不喜欢这种“清兵卫式”的小葫芦,因此而砸碎了清兵卫的葫芦,那他早就该砸了。因为作为父亲,儿子痴迷葫芦玩葫芦的事他是知道的,但为何早不砸,晚不砸,偏要在教员来家告状后这个时候砸呢?原因很简单,出于对武士道的敬畏和害怕。
按一般的情理,教员去学生家打小报告说学生的不是也是日常小事而已,平时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可能经历,我们会很重视但也不至于紧张到“吓得只是战战兢兢地不取出声”的地步。但小说中清兵卫的母亲被吓成这个样子,清兵卫自己也是“吓得什么似的,在屋角缩成一团”,可见这个教员的不同一般。
他确实不同一般,他是外地人,喜欢武士道,而且称得上是绝对的痴迷与虔诚。小说对这个教员有如此一段精彩的介绍和描述:
这位外来的教员,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不舒服;他是喜欢武士道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怎么生气,可是对于清兵卫的葫芦,却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于是这个清兵卫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
为什么教员对当地人喜欢葫芦会不舒服?尤其是对清兵卫的葫芦“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妄下断论:“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细读此段话,很有意味。
教员喜欢武士道,这种喜欢绝不亚于清兵卫对葫芦的喜欢,一样都是“超级粉丝”。“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云右卫门”即是桃中轩云右卫门,这是一个表演歌颂武士道的浪花节演员。(摘自《教师教学用书》)这个平时不看戏甚至讨厌看戏的教员,在云右卫门来表演武士道时,却要四天中看整整三天,可见他对武士道的痴迷程度。实际上,整个日本大和民族绝大多数人都喜欢武士道,只是偏偏清兵卫所生活的地方的人不喜欢,所以教员会心里不舒服。因为这和整个国家崇尚武士道的风气不合。不光不舒服,而且应该是很不解。我们都知道,武士道是日本特有的,在日本很普遍,它以为君主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君主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精神。武士道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源头。武士道既是日本武士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又是武士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包括效忠君主、崇尚武艺和绝对服从等封建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武士道对日本政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极其深远,使日本具有了军国主义思想文化的传统。在日本民众中,武士很多,不是武士但喜欢武士道的人也很多。连小学教师(如文中的教员)都是武士道的崇拜者,可见它的普遍程度。但偏偏是清兵卫所在的这个地方的民众却不喜欢武士道,这就使得教员心里很不解也很不舒服。大人如此,小孩也如此,这就更让教员恼火。在他看来,喜欢武士道的人才是有出息的,否则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清兵卫喜欢葫芦而不喜欢武士道,在“修身课”(修身课本来是传授道德、伦理的课程,后来发展到向学生灌输军国主义思想)上偷玩葫芦,这是教员心中最大的痛与恨。清兵卫与教员之间这种喜欢与不喜欢,构成了小说最主要的矛盾冲突,它是导致清兵卫的葫芦被砸的本质原因。
还有,作家在文中巧妙地写到了武士道在日本民众心里的一种特殊地位:人们普遍对其怀有一种敬畏恐惧的心理。小说中清兵卫和他的母亲如此害怕教员,都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作者详写清兵卫母子的这种恐惧与害怕,实际上是要借此揭露武士道对日本民众的摧残与迫害,从而批判武士道精神的罪恶,表达自己对军国主义的强烈不满。所以,当母亲将教员来家里告状的事告诉清兵卫的父亲时,父亲“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劲揍了一顿”,然后“拿起槌子将葫芦一个一个地砸碎了”。可见,教员来家里告状才是砸葫芦事件的导火线。而探究父亲砸碎葫芦的心理原因,一是出于对清兵卫不听自己的话,惹事生非的恼恨,二是出于对教员(武士道)的敬畏和害怕。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这种砸葫芦的行为是因内心恐惧害怕而欲将功补过的自然心理反应。
这样看来,扼杀清兵卫个性自由发展的真正凶手是武士道,不是家长制。清兵卫父亲充其量只是个帮凶而已。是以教员为代表的武士道或说是军国主义扼杀了清兵卫的个性,制造了清兵卫的个性悲剧。小说通过记叙这样一个悲剧,来揭露和批判武士道精神尤其是军国主义的罪恶,从中表达作者对其的讽刺与不满。而小说结尾处点出葫芦的高价,则更是反衬武士道的罪恶,更具讽刺意味。所以,《教师用书》说是对“大人”的批评就显得不够确切和深刻。
让我们再来探究一下有关时代背景。这篇小说发表于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当时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气氛相当深厚,特别是在军国主义意识支配下的武士道,对内成为毒化和控制日本国民思想的工具,对外则疯狂扩张,踏上侵略亚洲各国的道路,同时也将日本民族引向灾难,成为侵略战争的罪恶之源。作为一个有良知、不为日本军国主义摇旗呐喊的正义作家,志贺直哉对军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非常痛恨的。他早年关心日本足尾矿中毒事件,对无产阶级作家小林多喜二的惨死深表同情。在整个二战中,他以沉默来抗议日本政府等等,都表明志贺直哉是一个有良知、讲正义的反战作家。这种正义和良知,不光为日本民众所熟知,也为中国等周边国家的人所知晓。郁达夫曾在20世纪30年代对志贺直哉的作品和人格作过很高的评价,甚至认为他“大可比得中国的鲁迅”。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正是日本国内浓厚的军国主义气陷,让志贺直哉心里有了忧虑和不安,于是用手中的笔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批判。但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小说借清兵卫的故事来表达内心的不满,顺便也借机讽刺一下自己的父亲,于是写得含蓄而隐晦。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此文的主题不应仅仅停留在批判家长制和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表面上;而“在更深一层,这篇作品也传达了作者对美和自然在恶俗的时代氛围中处境艰难、倍感孤立的忧思”的表述,也显得语焉不准、不详。实际上,这种“忧思”就是对武士道精神尤其是军国主义的深深担忧。因此,小说的主题就是在批判、揭露武士道精神尤其是军国主义的罪恶。笔者在此斗胆妄论,欲抛砖引玉,敬请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