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性考评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运用过程性考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学生把理论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本文就“课前小测”、“学生讲历史”、“出历史手抄报”、“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等方面开展过程性考评的探索。
  【关键词】课前小测;学生讲历史;出历史手抄报;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近年来,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角色,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如何?能否灵活运用?怎样在运用的基础上学会创新?这成为许许多多的教育人士不断探索的主题,这里就过程性考评谈谈一管之见。
  一、利用课前小测,了解学生掌握程度
  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考评手段是考试、测验,这些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查漏补缺所必不可少的手段。除了平时的月考,还有必要运用课前小测激励学生及时复习,以便更好的掌握知识。课前小测的具体做法:首先教师要有针对性的选好小测内容,做到既要涉及到课标重点、难点内容,又要把知识前后贯穿起来,还要结合生动、灵活的提问方式。每节课前,用3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小测,小测后,利用2分钟时间同桌互相批改,课后教师根据分数整理出不同的等次并做记录,根据考评等次关注个体差异,努力做到关注所有的学生,并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85分以上者为优;70分—85分者为良好;60分—70分者为中等;60分以下为不合格。每月小测有5次以上优者,给予“学习标兵”的称号;每月有6次以上的良好者奖励1次优,连续2次优,给予“学习积极分子”称号;小测不合格者找组长或老师补测,补测后如每次都能达80分以上者给予“学习进步分子”称号。通过课前小测,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知识的遗留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于初始阶段;而对于学生来讲,这样做既养成他们良好的复习、自学习惯,又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考试、小测虽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检验手段,但它固有的刻板不灵活有时会僵化学生思想,不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所以这种方式不能成为唯一的考评方法,它必须与多种形式的考评方式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多是围绕课本,课本知识范围窄、内容浅,不能很好的拓展学生思维,更不能锻炼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能力。对此,可以围绕课本知识,让学生出相关内容的历史手抄报,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出手抄报不能流于形式,要让学生真正能从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就所学课文去搜集、整理、筛选资料,确定手抄报的主题;然后还要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做好排版,画好刊图;学生在此过程中会发现很多问题,教师要参与其中给予必要的指导,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学生出好手抄报后,要及时评价,对他们的劳动给予充分肯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如下表:
  通过办手抄报活动,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可以大大增加,知识储备量不再局限于一本教科书,经常出手抄报的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践、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以致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提高课堂学习的深度
  引导学生提问,能知道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也可以反馈学情。平时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有许多引导学生提问的环节,精心设计激发学生提问的场景。面对复杂的问题,教师要带动学生分析梳理,把问题细化、过程化,从而体现出问题的本来面目,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如在讲到张骞通西域这段历史时,会涉及到古代长城的历史作用,很多同学都知道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少数民族的入侵,却不知它还有其他作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家查资料“古代长城还有什么历史作用?”,学生查完资料后,立即提出很多相关问题,如“长城在秦汉帝国向西开拓推进的过程中起的关键作用,这是为什么?”“筑长城不就是为了抵御游牧民族入侵,起防守边疆的作用吗?与加强和西域关系有什么联系?”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首先夸奖他们 “你的问题问得很好!”,然后再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并提示学生带着“汉政府在保护、经营通往西域之路方面都采取了什么措施?”学生们带着疑问看书很快找到答案,就是“汉朝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一看到汉政府为了加强与西域的联系,还加筑长城,学生开始明白长城在秦汉帝国向西开拓推进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通过引导学生提问, 既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也考验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常此下去,师生双方都会取得显著进步。
  三、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让学生讲历史的环节,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如今,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备受争议。但是,谁又能否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是主导者这个事实呢!所以,怎样运用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怎样使教师、学生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并使两者有机的结合,以达到双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相互促进,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本人尝试在课堂中适时穿插让学生讲历史的环节,如讲到中国近代被列强侵略的史实时,教师可以先以悲愤的心情讲述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我国遭到的侵略,用陈列殖民者的野蛮行径的方法把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出来,这时可创设问题问学生“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会用什么办法解救中国?”,问题把学生置身于历史情景中,让学生接着把历史讲下去,学生在讲台下立即活跃起来,各抒己见,从各方面阐述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经过一轮激烈的发言,老师掌握了学生的思路,根据学生的认识与理解水平,可以制定具体教学内容与步骤。如下表:
  通过让学生讲,教师及时掌握了学生的认识程度,并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内容与方法,达到教学步骤紧贴学生实际,既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了基础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于教师调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也是很有效的方式。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考评方式,怎样把过程中考评运用得更好,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必须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总结,才能使之臻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三中初中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结合永春县邮政大楼基坑支护工程,介绍钻孔灌注桩支护、锚杆、锚喷网支护等工程的联合优化设计及施工技术与方法.
【摘要】在素质教育观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了文化素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文化专题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文章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中国士大夫文化教育,而是中外文化差异下的文化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化;中外文化;差异  当前,文化已经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软实力的象征,特别是在信息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的重要性更是被进一步的凸显
【摘要】表象训练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被广泛运用的心理训练方法之一。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熟练程度,这开创了利用心理训练促进技术学习的一条新的路子。本文主要通过实验比较分析了表象训练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运用,为初中足球教学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表象训练法;足球教学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方法  实验比较法、数理统计分析法、文献综述法。  2.研究对象、实验设计及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考大纲中对初中英语听力能力的要求以及当前学生听力水平的现状,然后提出了可以帮助学生在初中英语听力测试提高自身做题水平的能力和技巧,以期对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更好的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进步。  【关键词】英语听力;现状;解题技巧  一、解读中考英语大纲对初中英语听力能力的要求  在中考大纲中对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要求如下:1.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2.能听懂
风险管理需要一种公司整体观念,每一位雇员和股东,以及居住一座装置附近的人们,都应当参与风险分析和风险削减,在考虑风险管理方法时,企业不仅要对科学进展作出反应,而且也要能对舆
河海大学地质及岩土工程系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隶属于土木工程学院。目前,本系设有1个地质工程本科专业(原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
液动射流式冲击器在高压釜内进行模拟试验时发现其工作性能良好,展现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而在石油钻井、大陆科学深钻等深孔钻进中应用液动射流式冲击器发现,射流元件寿命较
新疆焉耆盆地农田土壤次生盐渍化程度严重,分布面积大,灌溉用地表水量多,排碱渠密布,排碱渠大量高矿化度水排入博斯腾湖,使湖水水质受到影响,其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本文试图从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机制、成因分析,采用开采地下水、竖井排灌,置换地表水,结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综合治理方法,从根本上解决盆地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以减少高矿化度水向博斯腾湖的排放,使盆地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外语教学是以教学主体(学生)、教学客体(目的语)和教学环境组成的一个系统”。无疑,在整个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和主体,而教学环境则是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讲授课堂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通过课堂教学案例的讲解,可以将抽象的简洁的数学原理具体化和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知识,更好的发展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而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始终要坚持让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共同发展,同时又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特别是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更是强调数学课程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注重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的内容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