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电力拖动实训课程进行分层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根据电力拖动课程的内容、特点对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分层等内容进行了具体阐述,以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本文可以为广大职业院校电力拖动课程的任课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拖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教学分层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已有基础和认知能力,对学生设定差异化目标,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技能,进而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中小学课程教学中有较多应用,[1]也有教师将其应用于数控、[2]电工、汽修等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电力拖动属于一门实训课程,受限于实训装置数量和教学课时,任课老师很难让所有学生熟练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内容。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之路。
一、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分层教学的最终效果。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别代表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一般来说,根据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A层学生比例可在班级人数的10%~20%之间确定,B层人数比例可在30%~50%之间确定,C层人数比例可在20%~40%之间确定。C层学生学习能力差,难以掌握课堂的学习内容;B层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和老师指导,能够掌握本门课程应知应会的知识与技能;A层学生不仅能又快又好地学会课本和课堂上的知识、技能,同时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自学意识以及较高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B层学生与A层学生应分别达到中、高级工的水平,实现与企业岗位的有效衔接。同时A层学生是机电类技能大赛选手的储备人才。
开始上课时,授课教师对学生并不了解,因此第一次分层只能以学生前两个学期考试成绩为依据,根据考试成绩从高到低对学生进行分层。考试成绩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具有較高的参考价值。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对学生所在层次进行动态调整。对于电力拖动此类实训课程,任课教师要善于发现原有考试成绩不理想,但对实训内容感兴趣且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并适当调整此类学生的层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层次信息不公开,只作为任课教师制定、调整教学策略的参考,以防止低层次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电力拖动课程的知识结构和维修电工的岗位要求,对A、B、C三类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用于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在达到某一较低层次的目标后,任课教师可以帮助部分层次内学生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进发,使学生像上台阶一样一级一级不断进步,最终使更多的学生达到更高的目标层次,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具体分层目标如下:
C:职业院校机电或电气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生产型企业,其中的技术工作主要是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因此电动机控制线路的识读与安装是此类学生日后从事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通过教师教学与指导,能够正确识读电动机控制线路,将电气符号与各种电器及其各个部位准确对应,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线路独立完成电器安装、接线、试车等实际操作,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内容。
B:在C级的基础上,能够自行分析线路的工作过程,知晓相关电器的类型、参数、特点和工作过程,明确每个电器及其部位在此线路中的作用。为排除线路故障提供理论基础,这是维修电工的一项重要技术能力。
A:在B级的基础上,能够自行分析线路的操作特点和应用技巧,发现线路的问题、隐患并加以改进,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要求自行设计电动机控制线路,并进行接线及试车。
三、分层教学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并确定各层学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之后,需要针对每层学生的特点制订不同的教学策略。这就需要教师不但了解全班学生的共同特征,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为分层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对C层学生的教学策略应以耐心细致地讲解基础知识、亲自示范实践操作为主。此类学生学习成绩差,有可能是基础薄弱,也有可能是学习兴趣低或偷懒、贪玩等原因导致。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而且讲解要非常细致、具体。实训过程中,老师要亲自示范,让其观看模仿。通过多次重复的讲解与示范,让此类学生掌握本门课程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引领其“入门”,为其进入B层打好基础。C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非常脆弱,对于其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一点点进步,任课老师都要发自内心地表扬与鼓励,促进学生不断学习进步。
对B层学生,在正常的授课与训练过程中,应时刻对其保持关注,通过提问、提醒等方式督促他们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不玩手机,不要搞小动作,培养其规范的上课纪律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下督促其认真完成作业,对作业中的问题单独辅导,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此类学生的记忆与理解能力并不强,应强调复习与反复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对A层学生,他们的接受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力,对课本和课堂知识、技能能够全面掌握。因此,对此类学生应以更深、更强、更广为培养目标,在授课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更深”是指在课本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课程内容,用更难、更复杂的问题对其进行拓展训练。“更强”是指实训操作不仅注重正确性,也要注重规范性,以及更快的操作速度,加强其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更广”是指课程内容的外延,本课程也实际生产生活的关联,与其它专业知识、技术的关联,以及课程内容涉及领域当前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此外,还应注重培养A层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实际电气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可试验层内学生分组互帮、层间学生结对帮扶等方法,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结语
分层教学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练习技能,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顺利毕业和优质就业提供智力支撑。通过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和教学策略的分层,相关任课教师可以进一步吃透教学内容,同时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上认领不同的学习任务,从而能够优化实训资源,提高实训设备的使用效率。在学期中或学期末,教学小组或团队应进行阶段性评价、总结,通过任课教师和上课学生的双重反馈,分析此教学模式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分层教学不断发展进步,以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隽,杨延梅.高校实验课分层教学的改革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7):200-204.
[2]葛小兵.分层教学在数控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8):181.
关键词:电力拖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教学分层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已有基础和认知能力,对学生设定差异化目标,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技能,进而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中小学课程教学中有较多应用,[1]也有教师将其应用于数控、[2]电工、汽修等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电力拖动属于一门实训课程,受限于实训装置数量和教学课时,任课老师很难让所有学生熟练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内容。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之路。
一、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分层教学的最终效果。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别代表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一般来说,根据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A层学生比例可在班级人数的10%~20%之间确定,B层人数比例可在30%~50%之间确定,C层人数比例可在20%~40%之间确定。C层学生学习能力差,难以掌握课堂的学习内容;B层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和老师指导,能够掌握本门课程应知应会的知识与技能;A层学生不仅能又快又好地学会课本和课堂上的知识、技能,同时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自学意识以及较高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B层学生与A层学生应分别达到中、高级工的水平,实现与企业岗位的有效衔接。同时A层学生是机电类技能大赛选手的储备人才。
开始上课时,授课教师对学生并不了解,因此第一次分层只能以学生前两个学期考试成绩为依据,根据考试成绩从高到低对学生进行分层。考试成绩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具有較高的参考价值。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对学生所在层次进行动态调整。对于电力拖动此类实训课程,任课教师要善于发现原有考试成绩不理想,但对实训内容感兴趣且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并适当调整此类学生的层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层次信息不公开,只作为任课教师制定、调整教学策略的参考,以防止低层次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电力拖动课程的知识结构和维修电工的岗位要求,对A、B、C三类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用于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在达到某一较低层次的目标后,任课教师可以帮助部分层次内学生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进发,使学生像上台阶一样一级一级不断进步,最终使更多的学生达到更高的目标层次,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具体分层目标如下:
C:职业院校机电或电气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生产型企业,其中的技术工作主要是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因此电动机控制线路的识读与安装是此类学生日后从事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通过教师教学与指导,能够正确识读电动机控制线路,将电气符号与各种电器及其各个部位准确对应,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线路独立完成电器安装、接线、试车等实际操作,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内容。
B:在C级的基础上,能够自行分析线路的工作过程,知晓相关电器的类型、参数、特点和工作过程,明确每个电器及其部位在此线路中的作用。为排除线路故障提供理论基础,这是维修电工的一项重要技术能力。
A:在B级的基础上,能够自行分析线路的操作特点和应用技巧,发现线路的问题、隐患并加以改进,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要求自行设计电动机控制线路,并进行接线及试车。
三、分层教学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并确定各层学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之后,需要针对每层学生的特点制订不同的教学策略。这就需要教师不但了解全班学生的共同特征,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为分层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对C层学生的教学策略应以耐心细致地讲解基础知识、亲自示范实践操作为主。此类学生学习成绩差,有可能是基础薄弱,也有可能是学习兴趣低或偷懒、贪玩等原因导致。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而且讲解要非常细致、具体。实训过程中,老师要亲自示范,让其观看模仿。通过多次重复的讲解与示范,让此类学生掌握本门课程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引领其“入门”,为其进入B层打好基础。C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非常脆弱,对于其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一点点进步,任课老师都要发自内心地表扬与鼓励,促进学生不断学习进步。
对B层学生,在正常的授课与训练过程中,应时刻对其保持关注,通过提问、提醒等方式督促他们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不玩手机,不要搞小动作,培养其规范的上课纪律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下督促其认真完成作业,对作业中的问题单独辅导,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此类学生的记忆与理解能力并不强,应强调复习与反复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对A层学生,他们的接受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力,对课本和课堂知识、技能能够全面掌握。因此,对此类学生应以更深、更强、更广为培养目标,在授课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更深”是指在课本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课程内容,用更难、更复杂的问题对其进行拓展训练。“更强”是指实训操作不仅注重正确性,也要注重规范性,以及更快的操作速度,加强其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更广”是指课程内容的外延,本课程也实际生产生活的关联,与其它专业知识、技术的关联,以及课程内容涉及领域当前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此外,还应注重培养A层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实际电气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可试验层内学生分组互帮、层间学生结对帮扶等方法,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结语
分层教学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练习技能,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顺利毕业和优质就业提供智力支撑。通过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和教学策略的分层,相关任课教师可以进一步吃透教学内容,同时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上认领不同的学习任务,从而能够优化实训资源,提高实训设备的使用效率。在学期中或学期末,教学小组或团队应进行阶段性评价、总结,通过任课教师和上课学生的双重反馈,分析此教学模式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分层教学不断发展进步,以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隽,杨延梅.高校实验课分层教学的改革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7):200-204.
[2]葛小兵.分层教学在数控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