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乎情与止乎礼同在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i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朝代怎么更迭,在爱情婚姻观上,儒家“发乎情,止乎礼”的爱情理想始终贯穿在整个历史长廊中。到了封建社会的成熟时期,这一理想就更突出地表现在人们的爱情理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上。“情”与“理”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而封建礼教下的爱情和婚姻也往往是尖锐对立的,儒家的爱情理想就是要在尖锐对立中把“情”和“理”这一对矛盾统一起来。
  有着“封建社会百科全书”之称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作品,在小说塑造的众多人物中,薛宝钗是举足轻重的一个。宝钗一出场,第五回众人就这样评价她“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第八回又写道“寡言少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仅就这两回来看,寥寥数语,高度慨括出了宝钗谨守封建礼教、顺应环境需要的性格特点。
  金陵十二钗中,宝钗的品性是最为圆通豁达的,在贾府这样复杂的大坏境中,作为客居也能应付周全实在不易。即便是在宝玉、黛玉、宝钗三者的关系中,她所表现出来的超人冷静也令人惊叹。宝玉和黛玉的情意在贾府几乎人尽皆知,而处于同样对宝玉有意位置的宝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到了“冷”的程度。外表看起来“冷”,但实质内里还是充满温情的,在青春和爱的悸动下,宝钗冷漠中也透露着温情,道是无情实有情!
  在第三十四回中,宝玉挨打后,黛玉的表现是“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心疼之情路人皆知,而宝钗则表现得低调且温情。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将药递给袭人,见他不像先前,能睁开眼说话,心里宽慰不少,便又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这段描写中,连身在其中的宝玉都听出这话“大有深意”,更何况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呢?在那个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在那个深受“礼”的熏陶的贵族少女心里,彼时彼地心中的温情决堤,奔涌而出。虽则表现得很含蓄蕴藉,但作为不轻易将真情倾泻而出的宝钗而言,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在第四十二回中,宝钗对黛玉读《牡丹亭》《西厢记》的一番评说:“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就是连平日里明争暗妒的黛玉,都不得不“心下暗服”。这一番话不是寻常话语,涉及到儒家的根本主张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所谓的“分内之事”就是讲的要“修身养德”,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
  这些话语,表明她在自觉地遵守和维护礼教,她忠诚地信奉着儒家“道”和“礼”的道德规范,并成为他们坚定的拥趸者和守卫者。
  在宝玉读书的终极目的问题上,宝钗也忠实地执行着儒家的价值标准,认为男人读书要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封建社会对男性的价值要求,本身也就是要参加科举考试,谋得一官半职,为国家效力。但宝玉和黛玉都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他们所追求的是“自我”、“本我”,他们对传统的价值观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抗争。而与此相对,宝钗却是“礼”的忠实地执行者和捍卫者。按照那个时代的标准,宝钗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女性:温柔贤雅、雍容端庄、美丽脱俗,不疏不亲、不卑不亢。这样优秀杰出的女性,在爱情的道路上却命运多舛,虽然赢得了婚姻,但是输掉了爱情,终落得个“金簪雪里埋”的悲剧结局。究其根本原因,对人生价值的不同理解,致使宝钗、宝玉背道而驰,并且越离越远。
  在深知宝玉倾心黛玉的情况下,宝钗没有争风吃醋、没有嫉贤妒能,而是含蓄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情。自始至终,她都在恪守着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以我们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最高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以明理、守礼的低调人格魅力成就了一位最具东方古典美的女性形象,最终,也圆了“金玉良缘”之说。
  作者单位:湖北红安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在当今的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学生的时代隔膜感与日俱增,古典诗歌被神秘化了、隔膜化了,他们或敬而远之、或浅尝辄止,他们面对诗歌鉴赏这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索然寡味。要改变这种困境,语文老师平常在古典诗歌鉴赏课堂上的方法指导尤为重要。为此,笔者着重在以下几方面探究古典诗歌鉴赏的路径:  一、诵读感知以触动心灵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典诗歌讲究音韵声律的特性,注定鉴
关于阅读的意义,通常有“阅读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等鼓舞人心话语,而“生命的宽度”的拓展,也就标志着“自我”的升华。青少年学生正值快速成长和成熟的人生重要阶段,通过各种有益的阅读活动不断充实和提升自我,对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等意义重大。这里的“阅读活动”指的是除了阅读语文等学科的教科书,更多的还需要坚持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进行书籍、网络等文本和非文本的阅读,
【摘要】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是中国词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词人。本文从具体的文本解读入手,深入分析了李煜词作中表现出来的情真、境真、意真、语真,从而揭示了李煜词的艺术本质。  【关键词】李煜 情真 境真 意真    李煜字重光,我国五代南唐后主。工书,善画,洞晓音律。他的一生大致可分成两个时期:前期过的是纵情享乐的王侯生活;而后期,国破家亡,沦为阶下囚。正是如此不寻常的遭遇,使得他成为一位杰出的词人。  
[摘要]新课程改革至今,苏教版仅剩三篇鲁迅作品。对于日渐退出的鲁迅作品,笔者以为,长久以来对鲁迅的定位及对其作品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本文试图在教学中尝试“平常化地走近”,让学生体悟鲁迅的过程变得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在平常中感受鲁迅的不平常,进而提升自我。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 鲁迅作品 教学 平常    在新课程背景下。当我们再度捧读鲁迅的作品,是仍然选择仰着头“神化”他,还是抱着一颗平常心走近
闲笔——体悟还是解析  现当代文艺理论在文学解读时惯用解析、剖割的方式去肢解文本,理性的冰冷压制了中国文艺理论、文学批评中重体悟、重赏鉴、重审美的优良传统。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传统的沦丧,美感的削减。  诗歌和散文都是纯粹的文学样式,尤其是诗化的散文和优美散文中诗化的句段,它们和中国传统诗词的神韵是气脉相通的,根骨是一脉秉承的。综观那些植根于中华诗词文化,传统文学底蕴深厚的近现代文人,他们散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头戏,教师应该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积累,讲究方法,来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一、激发兴趣,让作文成为学生的乐事  1.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抒发个性化见解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写出自己活泼的个性,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写真情,写个性,崇尚学生的真实内心的吐露,挖掘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保证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持之以恒地指导学生用真心写,畅快写,倾诉生活的情感;保证
语文在高中众多的学习科目中,就像是一位温情脉脉、仪态万方的美丽女子。学习语文就如和美丽邂逅,作情感交流,应该是多么惬意酣畅的事情。可是事实上,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常看到学生在听讲李杜诗歌时昏昏欲睡,经常苦恼学生的文学鉴赏成绩久滞不前。  这些情况的存在,自然有它存在的各种原因,其中有一条在于教者自身,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文学素养有所欠缺。教师如果只知道照本宣科,依词解词,再好的文章听来也会味同嚼蜡。教
每每于三尺讲台阅读、走近、穿越《诗经》,感觉她恰似一脉纵深横流的水,细细的觳纹里藏了千年的秘密。朴素温暖的诗意里,我和着清远流转的歌谣,不倦地吟唱;我的学生,如一朵朵浪花,与我一起流淌、跳跃、奔涌。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  如果说《诗经》是一脉水,《关雎》便是这脉水的源头。这优美典雅的序曲,款款而来,仪态大方,演绎了礼仪之邦的古典浪漫。青青河水畔,悠悠鸟儿情。春日水岸,绿草茵茵,雎鸠成双,嬉戏水
【摘 要】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下,所谓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往往成为了机械的、古板的、填鸭式的讲授课堂。而诵读,这种自古至今在语文教学中最具亲和力、最具生命力、最具感染力的教学手段却日渐衰微。本文就诵读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见解和实际的操作办法,指出了诵读对建设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所起的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诵读 高中语文 第一使命  古语曰:读书百遍,其义自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做到语言的“意美”“形美”“音美”。即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凝练、诚挚感人;注意修辞手法、句型句式的灵活运用;注重语调语速、抑扬顿挫和避免语言杂质。  新近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口语交际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说话“清楚连贯,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要实现这些目标,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说话训练外,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对学生的影响熏陶和潜移默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