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根据不同行业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以任务为引领,活动为导向,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文引导法、张贴板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引导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同时采用档案袋评价法记录学生的职业成长过程,促进学生职业成长。
关键词:中等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
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高教司[2007年]7号),明确提出从2008年起倡导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大多数中职学校在人学新生中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笔者根据中职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教学目标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要教育学生立足人生,做好全面设计,分步实施。大要订出十年、五年、三年、一年计划,小要订出一月、一周、一日的计划。计划订好后,再从一日、一周、一月计划实行下去,直至实现一年目标、三年目标、五年目标、十年目标。
其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了解和评价自己。帮助学生在职业目标与本人能力之间寻求最佳匹配,以技能最佳化、性格最优化、兴趣最大化、环境最有利化等信息为依据,寻求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条件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更要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二、教学内容的任务式设计
以往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开设多是模仿本科院校,教材也大多是本科院校使用的原本或缩减本,教学大纲沿用专业教育模式,以知识传授和考核为主,教学效果不明显。2009年,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的现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分析,将专家提出的职业素质要求汇总成表,根据"职业素质分析表"中的能力、态度、素养要求,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的编写方式,以任务为引领、活动为导向,重新构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在内容安排上,共设置"自我认知:自己了解自己吗?"、"职业探秘:什么职业适合我?"、"社会巡礼:环境允许我做什么?"、"职场分析:我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和"如何调整我的职业生涯规划?"5个任务。每一个任务都设计了相应的活动,列出具体的活动要求,提供完成活动必需及可选的理论知识、心理测试、实践练习等内容,注重对学生学习、沟通、协作等能力的培养。在内容编排上,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配有大量的插图,并设置"实话实说"、"每日感言"和"教师寄语"等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学习、愉快学习。下面以任务一为例详细介绍,见下表:
"自己了解自己吗?"活动内容及知识链接
三、教学方法
通过开展教学设计研讨会、师生座谈会等进行教学分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该课程的性质选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互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文引导法、张贴板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安排,积极开展自我分析与评价、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知,制订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1、课文引导法
课文引导法就是教师利用精心组织的(不是传统的课文)课文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索。学生通过阅读这种课文可以明确学习目标,明确了解应该完成什么任务,学会什么知识,掌握和使用什么技能,以及怎样去完成。在课文引导下,学生需要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收集相关信息,解答引导课文中的相关问题。
2、张贴卡片法
张贴卡片法是在张贴板面上展示学生或教师填写的有关讨论和教学内容的卡片,通过添加、移动、拿掉或更换卡片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分小组进行相关问题讨论,将讨论结果和想法用关键词写在卡片上,并由教师、学生代表或学生自己粘贴在张贴板上,师生对卡片进行添加、移动、分组和归类,进行互动,进而得出必要的结论。
3、集体讨论法
集体讨论法是一种群体式交流过程,也是一种内涵丰富、挖掘潜能、智慧互补、集思广益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某一任务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评价、启发、补充,发现疑问,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如此循环,使学生得到比较完整、深刻的认识。
4、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所描写的情景,创造出形象鲜明的PPT画片,辅之以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师生就此进行一种情景交融互动的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和对学生进行提问,尽可能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学习内容,使信息的获取最大化,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把课文内容与社会现实、情境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深刻和长期的理念。
四、教学评价
在评价方面,建立档案袋评价法,主要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形成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两方面进行评价。评价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是加强过程评价,记录学生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职业决策过程。对于知识掌握,可以使用是否完成等量化的评价方式,而对于实际操作能力可以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访谈等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尤敬党,吴大同.生涯教育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2]樊未晨.职教生就业率高签约率低[N].中国青年报,2007-11-26.
[3]陈石清.浅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4).
[4]吴航.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改革探索[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4):39-42.
[5]李向明.《职业人文基础》课程建设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18-20.
[6]鲁伟,徐莹.生涯引航扬帆职场[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董中信,男,山西农大平遥机电学院,教师。
关键词:中等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
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高教司[2007年]7号),明确提出从2008年起倡导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大多数中职学校在人学新生中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笔者根据中职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教学目标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要教育学生立足人生,做好全面设计,分步实施。大要订出十年、五年、三年、一年计划,小要订出一月、一周、一日的计划。计划订好后,再从一日、一周、一月计划实行下去,直至实现一年目标、三年目标、五年目标、十年目标。
其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了解和评价自己。帮助学生在职业目标与本人能力之间寻求最佳匹配,以技能最佳化、性格最优化、兴趣最大化、环境最有利化等信息为依据,寻求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条件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更要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二、教学内容的任务式设计
以往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开设多是模仿本科院校,教材也大多是本科院校使用的原本或缩减本,教学大纲沿用专业教育模式,以知识传授和考核为主,教学效果不明显。2009年,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的现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分析,将专家提出的职业素质要求汇总成表,根据"职业素质分析表"中的能力、态度、素养要求,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的编写方式,以任务为引领、活动为导向,重新构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在内容安排上,共设置"自我认知:自己了解自己吗?"、"职业探秘:什么职业适合我?"、"社会巡礼:环境允许我做什么?"、"职场分析:我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和"如何调整我的职业生涯规划?"5个任务。每一个任务都设计了相应的活动,列出具体的活动要求,提供完成活动必需及可选的理论知识、心理测试、实践练习等内容,注重对学生学习、沟通、协作等能力的培养。在内容编排上,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配有大量的插图,并设置"实话实说"、"每日感言"和"教师寄语"等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学习、愉快学习。下面以任务一为例详细介绍,见下表:
"自己了解自己吗?"活动内容及知识链接
三、教学方法
通过开展教学设计研讨会、师生座谈会等进行教学分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该课程的性质选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互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文引导法、张贴板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安排,积极开展自我分析与评价、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知,制订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1、课文引导法
课文引导法就是教师利用精心组织的(不是传统的课文)课文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索。学生通过阅读这种课文可以明确学习目标,明确了解应该完成什么任务,学会什么知识,掌握和使用什么技能,以及怎样去完成。在课文引导下,学生需要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收集相关信息,解答引导课文中的相关问题。
2、张贴卡片法
张贴卡片法是在张贴板面上展示学生或教师填写的有关讨论和教学内容的卡片,通过添加、移动、拿掉或更换卡片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分小组进行相关问题讨论,将讨论结果和想法用关键词写在卡片上,并由教师、学生代表或学生自己粘贴在张贴板上,师生对卡片进行添加、移动、分组和归类,进行互动,进而得出必要的结论。
3、集体讨论法
集体讨论法是一种群体式交流过程,也是一种内涵丰富、挖掘潜能、智慧互补、集思广益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某一任务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评价、启发、补充,发现疑问,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如此循环,使学生得到比较完整、深刻的认识。
4、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所描写的情景,创造出形象鲜明的PPT画片,辅之以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师生就此进行一种情景交融互动的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和对学生进行提问,尽可能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学习内容,使信息的获取最大化,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把课文内容与社会现实、情境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深刻和长期的理念。
四、教学评价
在评价方面,建立档案袋评价法,主要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形成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两方面进行评价。评价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是加强过程评价,记录学生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职业决策过程。对于知识掌握,可以使用是否完成等量化的评价方式,而对于实际操作能力可以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访谈等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尤敬党,吴大同.生涯教育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2]樊未晨.职教生就业率高签约率低[N].中国青年报,2007-11-26.
[3]陈石清.浅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4).
[4]吴航.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改革探索[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4):39-42.
[5]李向明.《职业人文基础》课程建设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18-20.
[6]鲁伟,徐莹.生涯引航扬帆职场[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董中信,男,山西农大平遥机电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