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探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2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活动中,学校教师应该针对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选择不同的教育手段。父母不在身边时,农村留守兒童的心理特点将会发生显著的变化,监护人应该经常积极与儿童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必要的心理看护与感情建设。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教育工作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对策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主要与祖辈和叔伯辈生活在一起,当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中,儿童跟祖(外)父母的人数比例最高。除此之外,农村留守儿童跟亲戚(叔叔、姑父、小姨)生活的人数比例也比较高。他们跟祖辈在一起,更容易出现欺骗祖辈获取零花钱、沉溺网吧等不良行为。
  根据对孝感市大悟县的留守儿童的一项调查显示,大悟县县共有农村留守儿童数39715名,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9.87%。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有低保儿童11047名,弱智儿童2190名,残疾儿童1113名,单亲儿童1178名。在农村留守儿童中上学步行一小时及以上的儿童24738名,寄宿学校儿童13074名。其中,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通过对其中92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容乐观。其中,受调查的监护人中没上过学及小学未毕业的人数52人,比例为56.5%;监护人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人数为24人,占总调查人数比例的26.1%;监护人中拥有初中文化的人数为12人,比例为13%;而监护人中拥有高中文化人数4人,比例仅为4.4%。而在所有抽样结果中,农村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更低,导致监护人与儿童在教育活动中容易产生隔膜,儿童家庭教育的质量普遍较低。
  此外,有数据显示,在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次数方面,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交流与联系频率比较低。其中每月和父母联系三次左右的人数比例高达40%,而每月仅仅和父母联系一到两次的人数比例最高,高达40%。长期与父母缺乏联系和沟通,导致留守儿童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为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严重的隐患。对于父母都在外工作的家庭,我们应该对这部分留守儿童进行重点关注,经常性地组织这些学生开展联谊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排解孤独感。
  二、针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教育对策探讨
  (一)强调家校共育,帮助留守儿童远离不良诱惑
  为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学校教师应该积极组织留守儿童监护人参加家长会,打造一个“家校共育”的教育环境。学校应该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加课余辅导,并且申请场地作为活动室,为留守儿童提供课后学习的场地。定期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报告学生迟到、早退、旷课以及成绩下降等学习情况,将留守儿童近期的表现情况及时通报给监护人,引起监护人的注意。
  学校还应该更加深入地关心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对他们生病的情况进行关切,让留守儿童能够保持身体健康。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孤独感,他们在情绪调节方面能力比较欠缺,容易出行情绪失调的问题。长期的焦虑、抑郁和偏执情绪容易导致他们出现敌对情绪,他们容易受到不良诱惑的影响,误入歧途。在留守儿童教育活动中,重点做好抵制不良诱惑的相关教育工作。组织他们学习禁毒宣传的相关讲座,帮助留守儿童对吸毒违法行为和毒品的危害性有正确的认识,并且了解吸毒成瘾的危害,号召他们对于吸毒的行为避而远之。在农村儿童教育活动中,学校教师应该正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个人情感和身体状况,经常性地与他们谈心,为他们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发展阳光体育运动,帮助留守儿童排解不良情绪
  为了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排除不良情绪,学校教师可以采取体育教学的手段,对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干预,帮助留守儿童排解心理问题。
  适度参加体育运动,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帮助,组织他们接受阳光体育运动的相关锻炼,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父母不在身边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他们的行为表现可能会出现异常现象。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人际紧张问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对于学校学习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差,更容易出现心理不平衡的问题。提升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积极启动“阳光体育运动”计划,有利于塑造留守儿童学生健康的心理。学校应该向上级单位积极申领经费,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运动场地,并且配备专职体育教师,引导留守儿童定期参加集体式的体育训练活动。教师应该根据全日制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锻炼计划,组织留守儿童坚持出早操,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中午时间组织留守儿童参加课间操训练,通过组织课后体育活动的方式,让他们在运动中感到快乐。
  (三)积极组织集体活动,促使留守儿童全面发展
  政府应该建立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心,动员社会为留守儿童“送温暖”,号召全社会为困难家庭捐赠钱物或者学习用品。学校应该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组织专业的心理教师为学生排解心理问题。
  学校应该积极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和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一起进行运动,帮助他们排解孤独感。参加阳光体育锻炼,是排解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学校教师应该在学年教学工作计划中,做好体育运动训练板块的教学计划设计工作,保证留守儿童在课程学习中得到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政府应该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为乡镇中心学校配备充分的体育设施和教具。每个中心学校必须要配置200平方米以上的田径训练场地。为了提升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地区政府应该努力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为他们提供室内、室外运动和锻炼的场地。在学校的室内场馆建设中,确保每个中心学校拥有一个足球场、篮球场(或者排球训练场),保证他们拥有多个乒乓球训练场地。经常性地组织这些学生开展联谊活动,从而帮助他们排解孤独感,促使留守儿童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在农村学校管理活动中,学校领导人应该响应国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号召,努力推行教育改革,重视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努力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学校教师应该认真分析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并且根据监护人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沟通方法,在有效实施心理干预的前提下,帮助留守儿童获得健康的心理状态。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多倾向于应用型人才以及高级专业人才,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其专业性主要表现为口语及写作两个方面。如何发挥自身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提升写作能力是每位学生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培养优化策略。  关键词:写作能力;汉语言文学;培养策略  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大
摘要:本文从探讨受处分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根源入手,分析了心理弹性对于这一群体应对逆境的效用,并就提升受处分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提出了校方、教师、朋辈与家庭四位一体的培养策略,以帮助这部分学生提升心理弹性,成功应对挫折,积极追求自我实现。  关键词:心理弹性;高校;受处分学生;后续教育  心理弹性是个人面对挫折与失败情境的缓冲剂,是在生活压力-与挫折经历中的一种反弹能力。培养和提高受处分大学生的心理弹性
摘要:随着教学教学改革的进行,高等教育普及范围越来越广,在这样的过程中,办学的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独立学院这一办学模式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独立学院的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中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和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对于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