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主要是研究生命的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生物,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文明的进步乃至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生物和人的生活、农业生产、以及环保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初中生物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对世界的认识起到了一个基础性的作用。
关键词:生物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问的天性,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质疑,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和勇于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长期坚持这样的质疑求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1.重视程度不到位
由于生物在学校里被称为“副科”,其主要原因是在考试成绩当中生物的分数不是很高,所以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想过其他学科提高成绩,放弃了对生物的学习和现状改进。或者是认为只要临时复习就能应对过去考试,完全忽略了对生物的正确学习,摒弃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2.缺乏学习兴趣
初中是学生刚刚接触生物的一个阶段,学生是带着好奇心去学习的,但是等到新鲜感一过,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难理解,很多学生就对生物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这主要是由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还没有学会对抽象知识的学习和消化,很难开动脑筋去想象生物学中存在的概念,例如DNA、染色体等等。
3.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很传统,在上课时不懂得借助一些道具,只是把知识硬塞给学生,把本节需要讲解的内容从头到尾讲一遍,很少和学生互动,也基本上不懂得课堂小结,没有指导、提示和具体要求。还有就是有的教师只会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会变换方法,不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
二、初中生物教学改进方法
1.加强对生物学科的重视
面对生物学科不受重视的一个现象,各个教育机构应该把重视生物教育这个话题早日提到议程内,重视其教学工作。要对课程的安排、学生学业水平考察、评价制度等等各个方面进行规划。而教师和领导也要高度重视对生物学科的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其重要性,进而改变以往应付的心态。
2.培养学习兴趣
只有對生物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去主动地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工作。首先,可以利用生物实验,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学,再结合理论知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在课堂上要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立足于现实的同时再去有目的、具体性地思考所学的知识,这样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效率。再次,认可学生,给予他们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的时候,教师要给予欣赏的目光,让他们在鼓舞中拥有学习生物的信心,进而提高对生物学习的情绪。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做好标记,带着问题去听课,解决难点和疑点;在课堂上要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讨论解决问题,还要在课堂上边听边记录,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课下要经常复习,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使知识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便于自己的复习。
4.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情感教育。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具,让学生有最真实的感受,例如对水的节约,教师可以去强调每个学生都可以为之做出自己的贡献,鼓励学生自己平时要懂得怎么样去节约水,展示缺水地区的艰难生活,让学生认识到水源的重要性。这种充满感情的教育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健全自己的人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可以采用参与式教学。所谓的参与式教学法是指依据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行为特征和发展规律,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情绪。唤起学生个体的发展,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拥有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机会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采用这种参与式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
5.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除了对学生采取措施以外,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加强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生物教材,还要加强对心理学、教育学、多媒体技术等知识的系统性学习,积极参加一些学科的培训,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生物学不仅对个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家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打基础开始,全面掌握生物知识,为以后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三、以实验来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生物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的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四、抓住学生的兴趣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各种方法和调动各种媒体,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思考题、小资料、课外阅读材料和探究性实验,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特点,设计一些简易的探究性实验和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感激趣、设疑激趣、活动激趣以及导引创新、语言创新、实验创新、板书创新、训练创新等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养成主动地学习和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一切发明创造都先源于问题的发现,后成于问题的解决。没有多问一个“为什么”,就没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没有多问一个“为什么”,就没有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等等。质疑是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知识的开始,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标志,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起点。
关键词:生物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问的天性,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质疑,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和勇于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长期坚持这样的质疑求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1.重视程度不到位
由于生物在学校里被称为“副科”,其主要原因是在考试成绩当中生物的分数不是很高,所以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想过其他学科提高成绩,放弃了对生物的学习和现状改进。或者是认为只要临时复习就能应对过去考试,完全忽略了对生物的正确学习,摒弃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2.缺乏学习兴趣
初中是学生刚刚接触生物的一个阶段,学生是带着好奇心去学习的,但是等到新鲜感一过,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难理解,很多学生就对生物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这主要是由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还没有学会对抽象知识的学习和消化,很难开动脑筋去想象生物学中存在的概念,例如DNA、染色体等等。
3.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很传统,在上课时不懂得借助一些道具,只是把知识硬塞给学生,把本节需要讲解的内容从头到尾讲一遍,很少和学生互动,也基本上不懂得课堂小结,没有指导、提示和具体要求。还有就是有的教师只会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会变换方法,不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
二、初中生物教学改进方法
1.加强对生物学科的重视
面对生物学科不受重视的一个现象,各个教育机构应该把重视生物教育这个话题早日提到议程内,重视其教学工作。要对课程的安排、学生学业水平考察、评价制度等等各个方面进行规划。而教师和领导也要高度重视对生物学科的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其重要性,进而改变以往应付的心态。
2.培养学习兴趣
只有對生物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去主动地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工作。首先,可以利用生物实验,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学,再结合理论知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在课堂上要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立足于现实的同时再去有目的、具体性地思考所学的知识,这样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效率。再次,认可学生,给予他们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的时候,教师要给予欣赏的目光,让他们在鼓舞中拥有学习生物的信心,进而提高对生物学习的情绪。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做好标记,带着问题去听课,解决难点和疑点;在课堂上要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讨论解决问题,还要在课堂上边听边记录,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课下要经常复习,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使知识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便于自己的复习。
4.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情感教育。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具,让学生有最真实的感受,例如对水的节约,教师可以去强调每个学生都可以为之做出自己的贡献,鼓励学生自己平时要懂得怎么样去节约水,展示缺水地区的艰难生活,让学生认识到水源的重要性。这种充满感情的教育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健全自己的人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可以采用参与式教学。所谓的参与式教学法是指依据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行为特征和发展规律,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情绪。唤起学生个体的发展,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拥有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机会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采用这种参与式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
5.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除了对学生采取措施以外,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加强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生物教材,还要加强对心理学、教育学、多媒体技术等知识的系统性学习,积极参加一些学科的培训,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生物学不仅对个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家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打基础开始,全面掌握生物知识,为以后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三、以实验来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生物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的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四、抓住学生的兴趣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各种方法和调动各种媒体,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思考题、小资料、课外阅读材料和探究性实验,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特点,设计一些简易的探究性实验和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感激趣、设疑激趣、活动激趣以及导引创新、语言创新、实验创新、板书创新、训练创新等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养成主动地学习和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一切发明创造都先源于问题的发现,后成于问题的解决。没有多问一个“为什么”,就没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没有多问一个“为什么”,就没有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等等。质疑是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知识的开始,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标志,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