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弄懂概念
弄懂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要想学好数学,首先必须准确理解概念,领会概念的本质及解题的基本方法,这一切通常都是来自概念的本身。学会概念时,仅仅知道概念在字面上的含义是不够的,還必须理解隐含着的深层次的含义。
弄懂概念是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同学在数学方面学习成绩落后,就是对概念不理解造成的,学不好数学概念就学不好数学这门课,要弄懂数学概念,必须要有科学方法。因为数学概念是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所以进行概念教学时,应尽量与实物联系,才能加深印象、理解概念。
例如:学习“角”这个概念时,教师可以用圆规,把圆规的两腿张开,即指出:圆规的两腿形成的教学图形就是“角”。那么,我们怎样用教学语言描述“角”呢?这时,把实物画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并抽象其概念,于是得到“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的结论。然后说:“这是角的大小发生变化。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因为两边是射线。”然后,教师继续演示把圆规一端固定,沿定点把圆规旋转,学生不难发现在旋转过程中也形成了“角”,于是“角”还可以看作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数学图形。这样,“角”的另一概念就显而易见。
二、打好基础
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初二的难点最多,初三的考点最多,相对而言初一数学知识虽然很多,但较简单,很多同学在学校里感到压力不大,但慢慢地就积累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在初二时就显现出来了。所以,我们在教学初一时,一定要给学生打好基础。做到基础知识过关,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补充、加深,这样才能有利于后面的学习与教学。
例如:进行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时,给学生补充以下问题。
一种商品的售价为2.2元/件,如果买100件以上,超过100件的部分的售价为2元/件,某人买这种商品共花了n元,问:①这个人买了这种商品多少件?②如果这个人买这种商品的件数恰好是0.48n,那么,n的值是多少?
解:①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后再讨论,发现问题后,要对n的大小进行考虑,当n≤220元时,买这种商品共=件,当n>220时,买这种商品+100件。通过这样的练习,既加深了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又为初三的分段函数学习打下了基础。
②可以让学生独立做后,再讨论,师再提示,若n≤220时,就有=0.48n,而≠0.48,所以不成立,当n>220时,有+100=0.48n,解得n=500,这里不但加深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教学,而且又让学生联系了实际,进行了讨论,这样不但打好了基础,还为后继学习作好铺垫。
三、掌握技能
基本技能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基本问题的基本。解题技能得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才能掌握它。因此,我们要熟练地、准确地、全面地掌握,力争避免少犯一些常规错误。
例如:解方程-=1,第一步是去分母,要去分母就要找各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公倍数为6),再利用等式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乘以6,(-)×6=1×6,再用分配律×6-×6=1×6,即2(2x+1)-(1+10x)=6,但学生往往会犯如下错误:一是右边的1不乘以6,而是1+10X不打括号,象这样的错误,学生会犯很多次。因此,教师只能多进行这类题的训练,选典型题型出现错误就纠正、讲解、辅导,只有反复训练,才能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
总之,学生只有在弄懂了数学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学好基础知识,从而掌握基本技能,这样才能优化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解数学概念时,老师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从而认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老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老师们,用我们的智慧和热情把数学课教好吧!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第八中学)
弄懂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要想学好数学,首先必须准确理解概念,领会概念的本质及解题的基本方法,这一切通常都是来自概念的本身。学会概念时,仅仅知道概念在字面上的含义是不够的,還必须理解隐含着的深层次的含义。
弄懂概念是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同学在数学方面学习成绩落后,就是对概念不理解造成的,学不好数学概念就学不好数学这门课,要弄懂数学概念,必须要有科学方法。因为数学概念是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所以进行概念教学时,应尽量与实物联系,才能加深印象、理解概念。
例如:学习“角”这个概念时,教师可以用圆规,把圆规的两腿张开,即指出:圆规的两腿形成的教学图形就是“角”。那么,我们怎样用教学语言描述“角”呢?这时,把实物画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并抽象其概念,于是得到“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的结论。然后说:“这是角的大小发生变化。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因为两边是射线。”然后,教师继续演示把圆规一端固定,沿定点把圆规旋转,学生不难发现在旋转过程中也形成了“角”,于是“角”还可以看作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数学图形。这样,“角”的另一概念就显而易见。
二、打好基础
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初二的难点最多,初三的考点最多,相对而言初一数学知识虽然很多,但较简单,很多同学在学校里感到压力不大,但慢慢地就积累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在初二时就显现出来了。所以,我们在教学初一时,一定要给学生打好基础。做到基础知识过关,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补充、加深,这样才能有利于后面的学习与教学。
例如:进行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时,给学生补充以下问题。
一种商品的售价为2.2元/件,如果买100件以上,超过100件的部分的售价为2元/件,某人买这种商品共花了n元,问:①这个人买了这种商品多少件?②如果这个人买这种商品的件数恰好是0.48n,那么,n的值是多少?
解:①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后再讨论,发现问题后,要对n的大小进行考虑,当n≤220元时,买这种商品共=件,当n>220时,买这种商品+100件。通过这样的练习,既加深了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又为初三的分段函数学习打下了基础。
②可以让学生独立做后,再讨论,师再提示,若n≤220时,就有=0.48n,而≠0.48,所以不成立,当n>220时,有+100=0.48n,解得n=500,这里不但加深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教学,而且又让学生联系了实际,进行了讨论,这样不但打好了基础,还为后继学习作好铺垫。
三、掌握技能
基本技能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基本问题的基本。解题技能得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才能掌握它。因此,我们要熟练地、准确地、全面地掌握,力争避免少犯一些常规错误。
例如:解方程-=1,第一步是去分母,要去分母就要找各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公倍数为6),再利用等式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乘以6,(-)×6=1×6,再用分配律×6-×6=1×6,即2(2x+1)-(1+10x)=6,但学生往往会犯如下错误:一是右边的1不乘以6,而是1+10X不打括号,象这样的错误,学生会犯很多次。因此,教师只能多进行这类题的训练,选典型题型出现错误就纠正、讲解、辅导,只有反复训练,才能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
总之,学生只有在弄懂了数学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学好基础知识,从而掌握基本技能,这样才能优化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解数学概念时,老师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从而认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老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老师们,用我们的智慧和热情把数学课教好吧!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