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建设与思想文化建设是有机统一、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但党的建设不能替代思想文化建设。无论是党的建设,还是思想文化建设,都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努力,离不开良好制度的支撑,离不开经验教训的总结。
【关键词】十八大;思想文化;党建;理论;制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对党的建设做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求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弘扬近一个世纪积淀留存的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组织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优秀思想文化,以塑造优秀人才、促进经济繁荣、推动社会发展,是各级党务工作者亟需解决和长期面临的课题。而厘清党的建设与思想文化建设的关系,有利于这些工作的开展。
历经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经济的繁荣并不会带来文明社会共有价值的自动实现。物质建设的大跃进、知识技术的大膨胀、心灵智慧的大缺失、道德信仰的大凌乱、精神家园的大荒芜,像一个毒瘤正在引起社会肌体的大溃败,是当前党情、国情、世情所发生的最深刻变化。新科技、新媒体正在解构传统政治生态,经济社会的刚性与分化加剧,社会关系日益碎片化、原子化。加之民族成分多样、社会环境复杂、宗教信仰敏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基层党建与思想文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2]。
党的建设,即是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指导党的实践活动,以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一个系统工程。思想文化建设,即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指引,营造包容与争鸣的人文环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各项文化事业的系统工程。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建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是避免折腾、推动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
党的理论创新是党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审视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无不伴随着理论创新,甚至是理论创新在重要历史关口挽救了党。党的具体实践不仅是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更是检验党的理论实验活动和唯一标准,回顾我们党的光辉历程,无不伴随着具体实践与理论经验的不断冲突调整,从而推动了党的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过程中,制度创新将各个历史时期的新理论、新实践、新经验集中表现出来,发挥指引和正义功能,不断促使党的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
我们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在革命战争年代,《新青年》等进步刊物传播启蒙知识、促进了民族觉醒。在建设新生活年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产生了大批优秀文化作品,激励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投身建设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的大國。在改革开放年代,伴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国际学术、文化交流从无到有并日趋平常化,意识形态逐渐淡化,许多讨论禁区得以公开讨论,公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得以从非正常化中摆脱出来[3]。至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形成,开放、包容、争鸣的人文环境初步建立,思想文化建设在曲折、折腾中迎来了最好的历史机遇。
党的建设与思想文化建设是有机统一的。首先,党的建设为思想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素材。回顾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党的建设始终引领着民族的思想文化发展,正是党的理论创新深刻地揭示和把握了文化发展的科学规律,正是党的实践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文化创造的基础素材,为正确思想的提出、经典作品的创作指明了方向、丰富了素材,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不断前进[4]。
其次,思想文化建设为党的建设培植了社会土壤。任何理论和实践的创新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而独立发生。思想文化是社会环境的核心,没有思想文化的积淀不可能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我们党的孕育诞生、发展壮大,是在中华文明和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发生的,从来没有脱离过民族的思想文化肌体。思想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不仅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文化基础,更是党的实践创新的文化基因,基础有了、基因活了,党的建设才会有根基、生机和活力。
最后,党的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水乳交融共行进。我们党历来重视从思想上建党,而思想文化领域的成果是思想建党的基础,通过学习认识搭起了党的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的桥梁。党的建设离不开优秀思想文化的影响,同样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也不能脱离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所取得理论成果、实践经验、制度价值,深刻的影响着思想文化进程。思想文化建设长期积淀的经验理性、内心确信、良知常识、公共精神,构成了党的建设的纠偏机制,避免了党的建设的折腾曲折。党的建设正常开展的时候,也是思想文化建设步入正轨的时候。
承认党的建设与思想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并不代表党的建设可以替代思想文化的建设。党的建设是我们党为提高执政能力而在党组织内部进行的活动。思想文化建设则是为构建民族精神家园,塑造民族价值共同体,提高民族生存力,而在民族国家中进行的公共活动。党的建设的高度政治性与思想文化建设的高度独立性有着天然的分歧,刻意强调思想文化建设为政治服务,以官方意识形态压制思想文化活动,其最终结果只能是玉石俱焚。对从事思想文化活动的民众要宽厚,对思想交锋、观点分歧、学术争鸣要宽容,营造一个"独立人格、自由思想"能生存的宽松环境,才能产生更多适合民众精神需求的优秀成果。失去独立性的思想文化建设,只能成为政治的附庸。犬儒主义盛行又谈何创新。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与波折,无论是党的建设,还是思想文化建设,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继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与思想文化建设,必须继承和发掘好这笔宝贵的历史遗产,全面树立历史观念、始终坚持历史眼光、深刻把握历史规律,以避免误入歧途陷入历史泥淖。任何宏大理想总是要建构在微小的具体的因而是真切的改变之上,用历史的观点去剖析具体的人和事,认真总结过去、正视实际问题,正是这种改变的起点。 无论是党的建设,还是思想文化建设,都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只有以开明的思想、务实的态度培养大批有想法、懂方法的人才,架起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的桥梁,才能推动党的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发展[5]。人才要有想法,也要懂方法。想法是理论和创新的火花,方法是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理论创新如果不能转化为具体实践就毫无意义,而科学方法正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创新需要理论突破,更需要实践奠基。理论和实践是创新的两翼,理论突破推动实践进步,实践反过来印证理论的正确与否,这种循环往复推动着创新发展的不断向前。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才,人才才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的核心要素,离开人才,一切生产要素都不可能发挥最优效用[6]。
有了人才还需要好的制度,否则就会走许多弯路。回顾近代以降的历史,不难发现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背离了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和社会遭受了巨大灾难,通过改革不断纠正和完善,最终探索出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了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可以说,好的制度是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制度是为了实现社会善治而对社会主体的行为施以规范的一系列规则,其存在的目的在于通过规范社会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善治,其根本功能在于指引规范人们的行为,在必要的时候做出惩罚,以维护秩序;公正地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制度提供了稳定的预期,变动不居的制度、背离人民根本利益的制度只会带来混乱和衰败。
及时总结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推动理论创新持续向前发展,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继往开来,不断取得新胜利、新突破、新发展的关键[7]。坚持党的领导,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生动活泼、富于创造地开展工作,认真总结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也是我们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宝贵经验[8]。
总之,党的建设与思想文化建设是有机统一的,思想文化建设为党的建设培植了社会土壤,党的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但党的建设不能替代思想文化的建设。无论是党的建设,还是思想文化建设,都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努力,离不开良好制度的支撐,离不开经验教训的总结。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还必须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人民利益、忠诚于民族复兴,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正在进行的改革发展伟业,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否则就背离了我们的初衷,被历史和人民抛弃。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金一南.苦难辉煌[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9.
[3]汪玉凯.公共管理(修订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5]钱子文.我们到底要什么—危机视角下的中国现代化[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
[6]童水林.推进基层党建创新的基本思路[J].学习月刊,2009(22).
[7]钱子文.路政队伍青年工作浅谈[J].青年与社会,2013(3).
[8]王敬贤.新时期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探索与思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
【关键词】十八大;思想文化;党建;理论;制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对党的建设做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求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弘扬近一个世纪积淀留存的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组织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优秀思想文化,以塑造优秀人才、促进经济繁荣、推动社会发展,是各级党务工作者亟需解决和长期面临的课题。而厘清党的建设与思想文化建设的关系,有利于这些工作的开展。
历经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经济的繁荣并不会带来文明社会共有价值的自动实现。物质建设的大跃进、知识技术的大膨胀、心灵智慧的大缺失、道德信仰的大凌乱、精神家园的大荒芜,像一个毒瘤正在引起社会肌体的大溃败,是当前党情、国情、世情所发生的最深刻变化。新科技、新媒体正在解构传统政治生态,经济社会的刚性与分化加剧,社会关系日益碎片化、原子化。加之民族成分多样、社会环境复杂、宗教信仰敏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基层党建与思想文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2]。
党的建设,即是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指导党的实践活动,以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一个系统工程。思想文化建设,即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指引,营造包容与争鸣的人文环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各项文化事业的系统工程。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建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是避免折腾、推动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
党的理论创新是党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审视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无不伴随着理论创新,甚至是理论创新在重要历史关口挽救了党。党的具体实践不仅是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更是检验党的理论实验活动和唯一标准,回顾我们党的光辉历程,无不伴随着具体实践与理论经验的不断冲突调整,从而推动了党的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过程中,制度创新将各个历史时期的新理论、新实践、新经验集中表现出来,发挥指引和正义功能,不断促使党的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
我们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在革命战争年代,《新青年》等进步刊物传播启蒙知识、促进了民族觉醒。在建设新生活年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产生了大批优秀文化作品,激励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投身建设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的大國。在改革开放年代,伴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国际学术、文化交流从无到有并日趋平常化,意识形态逐渐淡化,许多讨论禁区得以公开讨论,公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得以从非正常化中摆脱出来[3]。至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形成,开放、包容、争鸣的人文环境初步建立,思想文化建设在曲折、折腾中迎来了最好的历史机遇。
党的建设与思想文化建设是有机统一的。首先,党的建设为思想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素材。回顾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党的建设始终引领着民族的思想文化发展,正是党的理论创新深刻地揭示和把握了文化发展的科学规律,正是党的实践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文化创造的基础素材,为正确思想的提出、经典作品的创作指明了方向、丰富了素材,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不断前进[4]。
其次,思想文化建设为党的建设培植了社会土壤。任何理论和实践的创新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而独立发生。思想文化是社会环境的核心,没有思想文化的积淀不可能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我们党的孕育诞生、发展壮大,是在中华文明和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发生的,从来没有脱离过民族的思想文化肌体。思想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不仅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文化基础,更是党的实践创新的文化基因,基础有了、基因活了,党的建设才会有根基、生机和活力。
最后,党的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水乳交融共行进。我们党历来重视从思想上建党,而思想文化领域的成果是思想建党的基础,通过学习认识搭起了党的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的桥梁。党的建设离不开优秀思想文化的影响,同样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也不能脱离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所取得理论成果、实践经验、制度价值,深刻的影响着思想文化进程。思想文化建设长期积淀的经验理性、内心确信、良知常识、公共精神,构成了党的建设的纠偏机制,避免了党的建设的折腾曲折。党的建设正常开展的时候,也是思想文化建设步入正轨的时候。
承认党的建设与思想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并不代表党的建设可以替代思想文化的建设。党的建设是我们党为提高执政能力而在党组织内部进行的活动。思想文化建设则是为构建民族精神家园,塑造民族价值共同体,提高民族生存力,而在民族国家中进行的公共活动。党的建设的高度政治性与思想文化建设的高度独立性有着天然的分歧,刻意强调思想文化建设为政治服务,以官方意识形态压制思想文化活动,其最终结果只能是玉石俱焚。对从事思想文化活动的民众要宽厚,对思想交锋、观点分歧、学术争鸣要宽容,营造一个"独立人格、自由思想"能生存的宽松环境,才能产生更多适合民众精神需求的优秀成果。失去独立性的思想文化建设,只能成为政治的附庸。犬儒主义盛行又谈何创新。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与波折,无论是党的建设,还是思想文化建设,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继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与思想文化建设,必须继承和发掘好这笔宝贵的历史遗产,全面树立历史观念、始终坚持历史眼光、深刻把握历史规律,以避免误入歧途陷入历史泥淖。任何宏大理想总是要建构在微小的具体的因而是真切的改变之上,用历史的观点去剖析具体的人和事,认真总结过去、正视实际问题,正是这种改变的起点。 无论是党的建设,还是思想文化建设,都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只有以开明的思想、务实的态度培养大批有想法、懂方法的人才,架起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的桥梁,才能推动党的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发展[5]。人才要有想法,也要懂方法。想法是理论和创新的火花,方法是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理论创新如果不能转化为具体实践就毫无意义,而科学方法正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创新需要理论突破,更需要实践奠基。理论和实践是创新的两翼,理论突破推动实践进步,实践反过来印证理论的正确与否,这种循环往复推动着创新发展的不断向前。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才,人才才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的核心要素,离开人才,一切生产要素都不可能发挥最优效用[6]。
有了人才还需要好的制度,否则就会走许多弯路。回顾近代以降的历史,不难发现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背离了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和社会遭受了巨大灾难,通过改革不断纠正和完善,最终探索出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了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可以说,好的制度是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制度是为了实现社会善治而对社会主体的行为施以规范的一系列规则,其存在的目的在于通过规范社会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善治,其根本功能在于指引规范人们的行为,在必要的时候做出惩罚,以维护秩序;公正地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制度提供了稳定的预期,变动不居的制度、背离人民根本利益的制度只会带来混乱和衰败。
及时总结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推动理论创新持续向前发展,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继往开来,不断取得新胜利、新突破、新发展的关键[7]。坚持党的领导,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生动活泼、富于创造地开展工作,认真总结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也是我们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宝贵经验[8]。
总之,党的建设与思想文化建设是有机统一的,思想文化建设为党的建设培植了社会土壤,党的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但党的建设不能替代思想文化的建设。无论是党的建设,还是思想文化建设,都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努力,离不开良好制度的支撐,离不开经验教训的总结。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还必须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人民利益、忠诚于民族复兴,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正在进行的改革发展伟业,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否则就背离了我们的初衷,被历史和人民抛弃。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金一南.苦难辉煌[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9.
[3]汪玉凯.公共管理(修订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5]钱子文.我们到底要什么—危机视角下的中国现代化[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
[6]童水林.推进基层党建创新的基本思路[J].学习月刊,2009(22).
[7]钱子文.路政队伍青年工作浅谈[J].青年与社会,2013(3).
[8]王敬贤.新时期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探索与思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