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中国人来说,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标志,更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它从中国人几千年的日常生活中走来,串联起了无数人的人生百态,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情感和记忆。
筷子的起源
筷子,古称箸,我国用箸进餐历史悠久。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司马迁在《史记·宗微子世家》亦云:“纣为象箸,箕子叹日: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这虽是对纣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惧的陈述,但却为我们追溯箸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文字史料。纣为商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也就是说我国在三千一百多年前已出现了精制的象牙箸。
但也有专家认为,纣王是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却并非中国用箸第一人,箸的诞生应早于殷商若干年。
我国东北就有一则民间传说,相传大禹在治理水患时三过家门而不入,都在野外进餐,有时时间紧迫,但汤水滚沸无法下手,就折树枝夹肉或粉粢(米饭)食之,这就是筷箸的雏形。传说虽非正史,但熟食烫手,筷箸因运而生,这是合乎人类生活发展规律的。
《礼记》郑注云上古“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就是把食材以树叶包好,糊泥置火中烤熟。有专家认为这种烤食法也推动了箸之形成。当先民把包好涂泥的食材置火灰中烤时,为使其受热均匀,不断用树枝拨动,我们聪明的祖先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启发,天长日久,筷箸的雏形也渐渐地在先民手中出现。
这当然是推测,因为新石器时代末期进入到夏禹时代还没有文字,当时无法记录箸之发明过程,但这些推测是不无科学道理的。
《韩非子·喻老》称筷为“箸”,这就佐证筷最初是以木竹为材质。因北方多木,而南方多竹,我们祖先便就地取材,故竹木是我国最原始的箸之原料。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箸“从竹者声”,古人云“箸为梜提”,而校从木,這又一次旁证先民最早以细树杆或竹为夹食工具。不过用树枝、细竹从陶锅中夹取烫食到箸之形成,这是一个数百年甚至更漫长的时间。
人类的历史,是进化的历史,随着饮食烹调方法改进,其饮食器具也随之不断发展。原始社会,大家以手抓食。到了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进餐大多采用蒸煮法,主食米豆用水煮成粥,副食菜肉加水烧成多汁的羹,食粥用匕(匙),从羹中捞取菜肉用匙极不方便,而以箸夹取菜肉食之却得心应手,所以《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校。”郑玄注“梜,犹箸也”,于是箸便成了一种理想的餐具。
总而言之,箸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已发现了匕(匙)。当历史推进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的智慧有了一定的发展,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单以匕(匙)进食己不能适应烹饪的进化,箸也就顺乎潮流而出现。不过四千年前的夏代,箸还处于雏形,后又经过数百年的不断演化,至商汤时代也就渐渐形成比虎口长一些的两根长短相同的“筷子”。继而发展到商代末期,纣为满足于自己君王奢侈的高贵生活需要,而下令猎象锯牙而制成象箸。
两汉多铜箸,隋唐多银箸
先秦之箸,多为竹木制品,不像青铜器埋入地下数千年依然器形完整,或有残缺,也可修复。而筷箸入土易腐烂,根本无迹可寻。但是近五十年来,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从古墓中也发掘了一些古箸。
据《文物》1980年8期记载:“安徽贵池里山徽家冲窖藏出土,青铜箸一双。”由于岁月的腐蚀两支铜箸长短不齐,但相差无几,平均为20厘米,经考证为春秋晚期之物。
到了汉代,箸的使用已非常普遍,人们将勺与箸作为随葬品一起埋入墓中。最著名的为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1973年出土的三千多件精美文物中,有一双竹箸,长17厘米,直径0.3厘米。发掘现场,有一漆案,案上放有漆盘、耳杯、酒卮等,而竹箸即斜放在耳杯上。这双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圆箸实物,现藏于湖南博物馆,可谓弥足珍贵。
湖北云梦大坟头,也出土了西汉竹箸16支。甘肃酒泉夏河县曾出土东汉铜箸一双,西汉筷箸出土较多,长沙仰天湖、湖北江陵凤凰山等地也有铜箸竹箸出土。而四川出土的东汉画像砖《宴饮图》中也出现了箸,图中七人,正面三人,左右各二人,座次井然有序,席前樽爵并列,碟碗横陈,除了案前放有箸,也有碗中插箸的。由此可知汉代使用箸者已较为普通。
汉代大多为首粗、下足略细的圆形箸。而春秋时代的箸,多为上下一般粗细的圆柱体。
古名医陈藏器说:“铜器上汗有毒,令人发恶疮内疽”。事实证明,铜氧化就会产生铜腥气,铁氧化会变得锈迹斑斑,都难以进餐,故铁箸铜箸渐渐为银箸所替代。
在考古中,根据现在的资料,很少发现有三国、晋代和南北朝的筷箸出土,这并不是说这三四百年箸在这些朝代中有所减少,因为考古有很大的偶然性,再说这与当年的战乱和陪葬习俗也有很大关系。但从唐代出土大量的银箸来看,筷箸在魏晋南北朝的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魏晋以前出土的多为竹木箸、牙骨箸和铜箸,而隋代长安李静训墓出土的—双银箸。长29厘米,两头细、中间粗,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我国最早银箸。
在我国历史上,从隋到唐的三百多年间,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人民的生活也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冶炼水平有了进一步发展,所以金箸银箸也就在餐桌上不断出现。
《开元天宝遗事》云:“宋璟为宰相,朝野人心归美焉,时春御宴,帝以所用金箸令内臣赐璟。”当年黄金餐具器皿为皇宫所垄断,北魏时,曾规定上自王公下至百姓,不许私养厂“金银工巧之人,’,私造金器者是犯法的。所以当宋璟听说皇上赐他金箸,这位宰相十分惶恐,愣在陛前不知所措。唐玄宗见状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当宋璟知道是表彰他如同筷箸一样耿直刚正时,这才受宠若惊地接过金箸。但是这位“守法持正”的老臣,并不敢以金箸进餐,仅仅是把金箸供在相府而已。
筷子的起源
筷子,古称箸,我国用箸进餐历史悠久。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司马迁在《史记·宗微子世家》亦云:“纣为象箸,箕子叹日: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这虽是对纣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惧的陈述,但却为我们追溯箸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文字史料。纣为商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也就是说我国在三千一百多年前已出现了精制的象牙箸。
但也有专家认为,纣王是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却并非中国用箸第一人,箸的诞生应早于殷商若干年。
我国东北就有一则民间传说,相传大禹在治理水患时三过家门而不入,都在野外进餐,有时时间紧迫,但汤水滚沸无法下手,就折树枝夹肉或粉粢(米饭)食之,这就是筷箸的雏形。传说虽非正史,但熟食烫手,筷箸因运而生,这是合乎人类生活发展规律的。
《礼记》郑注云上古“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就是把食材以树叶包好,糊泥置火中烤熟。有专家认为这种烤食法也推动了箸之形成。当先民把包好涂泥的食材置火灰中烤时,为使其受热均匀,不断用树枝拨动,我们聪明的祖先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启发,天长日久,筷箸的雏形也渐渐地在先民手中出现。
这当然是推测,因为新石器时代末期进入到夏禹时代还没有文字,当时无法记录箸之发明过程,但这些推测是不无科学道理的。
《韩非子·喻老》称筷为“箸”,这就佐证筷最初是以木竹为材质。因北方多木,而南方多竹,我们祖先便就地取材,故竹木是我国最原始的箸之原料。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箸“从竹者声”,古人云“箸为梜提”,而校从木,這又一次旁证先民最早以细树杆或竹为夹食工具。不过用树枝、细竹从陶锅中夹取烫食到箸之形成,这是一个数百年甚至更漫长的时间。
人类的历史,是进化的历史,随着饮食烹调方法改进,其饮食器具也随之不断发展。原始社会,大家以手抓食。到了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进餐大多采用蒸煮法,主食米豆用水煮成粥,副食菜肉加水烧成多汁的羹,食粥用匕(匙),从羹中捞取菜肉用匙极不方便,而以箸夹取菜肉食之却得心应手,所以《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校。”郑玄注“梜,犹箸也”,于是箸便成了一种理想的餐具。
总而言之,箸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已发现了匕(匙)。当历史推进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的智慧有了一定的发展,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单以匕(匙)进食己不能适应烹饪的进化,箸也就顺乎潮流而出现。不过四千年前的夏代,箸还处于雏形,后又经过数百年的不断演化,至商汤时代也就渐渐形成比虎口长一些的两根长短相同的“筷子”。继而发展到商代末期,纣为满足于自己君王奢侈的高贵生活需要,而下令猎象锯牙而制成象箸。
两汉多铜箸,隋唐多银箸
先秦之箸,多为竹木制品,不像青铜器埋入地下数千年依然器形完整,或有残缺,也可修复。而筷箸入土易腐烂,根本无迹可寻。但是近五十年来,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从古墓中也发掘了一些古箸。
据《文物》1980年8期记载:“安徽贵池里山徽家冲窖藏出土,青铜箸一双。”由于岁月的腐蚀两支铜箸长短不齐,但相差无几,平均为20厘米,经考证为春秋晚期之物。
到了汉代,箸的使用已非常普遍,人们将勺与箸作为随葬品一起埋入墓中。最著名的为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1973年出土的三千多件精美文物中,有一双竹箸,长17厘米,直径0.3厘米。发掘现场,有一漆案,案上放有漆盘、耳杯、酒卮等,而竹箸即斜放在耳杯上。这双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圆箸实物,现藏于湖南博物馆,可谓弥足珍贵。
湖北云梦大坟头,也出土了西汉竹箸16支。甘肃酒泉夏河县曾出土东汉铜箸一双,西汉筷箸出土较多,长沙仰天湖、湖北江陵凤凰山等地也有铜箸竹箸出土。而四川出土的东汉画像砖《宴饮图》中也出现了箸,图中七人,正面三人,左右各二人,座次井然有序,席前樽爵并列,碟碗横陈,除了案前放有箸,也有碗中插箸的。由此可知汉代使用箸者已较为普通。
汉代大多为首粗、下足略细的圆形箸。而春秋时代的箸,多为上下一般粗细的圆柱体。
古名医陈藏器说:“铜器上汗有毒,令人发恶疮内疽”。事实证明,铜氧化就会产生铜腥气,铁氧化会变得锈迹斑斑,都难以进餐,故铁箸铜箸渐渐为银箸所替代。
在考古中,根据现在的资料,很少发现有三国、晋代和南北朝的筷箸出土,这并不是说这三四百年箸在这些朝代中有所减少,因为考古有很大的偶然性,再说这与当年的战乱和陪葬习俗也有很大关系。但从唐代出土大量的银箸来看,筷箸在魏晋南北朝的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魏晋以前出土的多为竹木箸、牙骨箸和铜箸,而隋代长安李静训墓出土的—双银箸。长29厘米,两头细、中间粗,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我国最早银箸。
在我国历史上,从隋到唐的三百多年间,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人民的生活也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冶炼水平有了进一步发展,所以金箸银箸也就在餐桌上不断出现。
《开元天宝遗事》云:“宋璟为宰相,朝野人心归美焉,时春御宴,帝以所用金箸令内臣赐璟。”当年黄金餐具器皿为皇宫所垄断,北魏时,曾规定上自王公下至百姓,不许私养厂“金银工巧之人,’,私造金器者是犯法的。所以当宋璟听说皇上赐他金箸,这位宰相十分惶恐,愣在陛前不知所措。唐玄宗见状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当宋璟知道是表彰他如同筷箸一样耿直刚正时,这才受宠若惊地接过金箸。但是这位“守法持正”的老臣,并不敢以金箸进餐,仅仅是把金箸供在相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