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些数学问题,一眼就能看出结果,这样得来的结果可靠吗?
Z老师说:这是小清同学提出的疑问,今天的讲座就来解决这一问题。
所谓“看出的结果”,其实也是思维的结果,至少在看的过程中已经验证了结果对问题来讲是成立的,因此是可靠的,真正存在的疑问首先应该是:“除了看出的结果外,还有其它的结果吗?”
Z老师说:两个数的和为14、两个数的积为40,这两个数是一元二次方程Z2-14z 40=0的两个根,由于一元二次方程至多有两个根,(想一想,为什么?)因此4与10就是方程Z2-14z 40=0的所有的解,所以小清看出的解是方程组的全部的解,通常我们将这种解题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例2 已知x y xy 1=O,x2y xy2 2=O,则(x-y)2=_______(2003年重庆市竞赛试题)
例5 如右图,一块边长为5cm的正方形钢板的一角被割去一个边长为lcm的小正方形,直线GH把这块钢板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这样的直线有______________条,(2004年重庆市初中竞赛试题)
L同学说:若连接BE,一看BE就符合题意,还有其它的结果吗?一时又看不出来,难道问题就这么简单吗?
小清说:问题只要求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我将问题转化为从钢板上裁下一个直角梯形,使它的面积为12,如上图中S四边形CHGB=1/2(GB CH)·BC=5/2(GB CH)=12所以,GB CH=24/5,设CH=a(o≤a≤4),则GB=24/5-a,吨,因此,直线GH有无数条。
W 同学说:我将问题转化为“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面积为12,直角边长不超过5”,结果相同,(你想通了吗?),
Z老师说:看出的结果,虽然有时解决不了问题,却能降低难度,为解题提供方便,另外,在看到观察法简便易行、应用广泛的同时,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就像因式分解中的十字相乘法很简便,但仅对一些较简单的问题才适用。
小清说:通过今天的讲座,我的体会是在解题时要善于观察,在观察中去探索、发现规律,找到解题的途径。
Z老师点点头表示认同。
责任编辑,沈红艳bbshy@e172,com
Z老师说:这是小清同学提出的疑问,今天的讲座就来解决这一问题。
所谓“看出的结果”,其实也是思维的结果,至少在看的过程中已经验证了结果对问题来讲是成立的,因此是可靠的,真正存在的疑问首先应该是:“除了看出的结果外,还有其它的结果吗?”
Z老师说:两个数的和为14、两个数的积为40,这两个数是一元二次方程Z2-14z 40=0的两个根,由于一元二次方程至多有两个根,(想一想,为什么?)因此4与10就是方程Z2-14z 40=0的所有的解,所以小清看出的解是方程组的全部的解,通常我们将这种解题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例2 已知x y xy 1=O,x2y xy2 2=O,则(x-y)2=_______(2003年重庆市竞赛试题)
例5 如右图,一块边长为5cm的正方形钢板的一角被割去一个边长为lcm的小正方形,直线GH把这块钢板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这样的直线有______________条,(2004年重庆市初中竞赛试题)
L同学说:若连接BE,一看BE就符合题意,还有其它的结果吗?一时又看不出来,难道问题就这么简单吗?
小清说:问题只要求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我将问题转化为从钢板上裁下一个直角梯形,使它的面积为12,如上图中S四边形CHGB=1/2(GB CH)·BC=5/2(GB CH)=12所以,GB CH=24/5,设CH=a(o≤a≤4),则GB=24/5-a,吨,因此,直线GH有无数条。
W 同学说:我将问题转化为“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面积为12,直角边长不超过5”,结果相同,(你想通了吗?),
Z老师说:看出的结果,虽然有时解决不了问题,却能降低难度,为解题提供方便,另外,在看到观察法简便易行、应用广泛的同时,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就像因式分解中的十字相乘法很简便,但仅对一些较简单的问题才适用。
小清说:通过今天的讲座,我的体会是在解题时要善于观察,在观察中去探索、发现规律,找到解题的途径。
Z老师点点头表示认同。
责任编辑,沈红艳bbshy@e17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