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是科技高度发展的世纪。这种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课堂问题的设计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又是一门教学艺术。通过教学过程中灵活有效的问题设计,能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设疑;启迪
创新学习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重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疑,是实施创新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其学习自信心和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紧紧围绕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针对学生实际,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为学生设疑,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引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从而带着要探个究竟、弄个明白的心理,主动地、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中。课堂上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是思维价值确切、思维指向明确的,注意把现成的结论变为问题情境,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一、抓住突破点,围绕关键问题设疑
抓住突破点,就是围绕一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设问,这是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关键问题解决了,下面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通过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形后,设计了两个问题。首先提出第一个问题:“大家认真观察,割补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呢?”让学生弄清楚两图形的内在联系,是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必备条件。完成了上面的发现后,转而提出第二个问题:“根据上面的发现,我们都知道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样计算呢?”由于学生已经有过自己的具体操作,明确了两个图形的内在联系,完全可以独立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就抓住突破点,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攻破了本课的知识点。
二、抓知识的内在联系设疑
数学知识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结构的严谨性和联系的紧密性。每学一点新知识都会受到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和影响,都与旧知识有着某种联系。而旧知识又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出发点。抓住了这些联系也就抓住了解决新知识的突破口。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教师可以把事先做好的圆柱体教具模型的圆柱体侧面沿一条线剪开并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设疑,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从而来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学生可以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尝试用剪、卷、滚的方法将圆柱的表面展开,得到两个完全相同圆形的底面和一个长方形的侧面,从而通过切实掌握圆柱的表面展开图面积而达到掌握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不仅增强了知识的前后联系,而且改变了抽象和乏味的课堂气氛。
三、利用悬念设疑
所谓悬念,就是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热情和情趣。
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设计一道智力题:提出问题:“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后,用等号把5,50,500这三个数连起来?”学生急于想找到答案,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诱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有的学生会说:“分别加上元、角、分,可得5元=50角=500分。”有的说:“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等。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此时又提出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呢?”学生一听,思维会更加活跃,争先恐后地说:“5元=5.0元=5.00元。”教师接着说:“像5,5.0,5.00这样的数的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小数的性质。”
四、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设疑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服务于生活。因此,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联系实际的习惯。例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精心设计了這样一道趣味题:爸爸身高1.75米,桌子高0.83米,如果爸爸站在桌子上,能摸到2.7米高处的电灯吗?学生首先通过1.75 0.83=2.58的计算,然后判断能否摸到电灯。当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理由时,有的学生说:“摸电灯时要伸出手,就能再加上一段长度。”有的说:“他还可以抬起脚呢!”等。可见学生已能打破思维定势,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产生了创新思想,提高了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教学“有余数除法”时,精心设计这样两道趣味题:(1)妈妈给小明10元钱买4元一件的文具,最多可以买几件?(2)二(1)班40人去春游坐快艇,每条艇最多能坐9人,问至少要几条艇?这些问题既贴近生活实际,又能很好地体现知识点,同时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故意设障进行设疑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示两组题:(1)1.6÷0.25,15÷0.15;(2)10÷3,14.2÷22。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障”造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什么是“学问”?不仅要会学,更要会问,只有有了疑,才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了求知欲,才能学会问。教师要学会精心设疑,这样才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
(作者单位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王坛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设疑;启迪
创新学习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重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疑,是实施创新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其学习自信心和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紧紧围绕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针对学生实际,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为学生设疑,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引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从而带着要探个究竟、弄个明白的心理,主动地、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中。课堂上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是思维价值确切、思维指向明确的,注意把现成的结论变为问题情境,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一、抓住突破点,围绕关键问题设疑
抓住突破点,就是围绕一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设问,这是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关键问题解决了,下面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通过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形后,设计了两个问题。首先提出第一个问题:“大家认真观察,割补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呢?”让学生弄清楚两图形的内在联系,是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必备条件。完成了上面的发现后,转而提出第二个问题:“根据上面的发现,我们都知道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样计算呢?”由于学生已经有过自己的具体操作,明确了两个图形的内在联系,完全可以独立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就抓住突破点,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攻破了本课的知识点。
二、抓知识的内在联系设疑
数学知识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结构的严谨性和联系的紧密性。每学一点新知识都会受到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和影响,都与旧知识有着某种联系。而旧知识又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出发点。抓住了这些联系也就抓住了解决新知识的突破口。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教师可以把事先做好的圆柱体教具模型的圆柱体侧面沿一条线剪开并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设疑,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从而来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学生可以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尝试用剪、卷、滚的方法将圆柱的表面展开,得到两个完全相同圆形的底面和一个长方形的侧面,从而通过切实掌握圆柱的表面展开图面积而达到掌握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不仅增强了知识的前后联系,而且改变了抽象和乏味的课堂气氛。
三、利用悬念设疑
所谓悬念,就是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热情和情趣。
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设计一道智力题:提出问题:“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后,用等号把5,50,500这三个数连起来?”学生急于想找到答案,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诱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有的学生会说:“分别加上元、角、分,可得5元=50角=500分。”有的说:“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等。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此时又提出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呢?”学生一听,思维会更加活跃,争先恐后地说:“5元=5.0元=5.00元。”教师接着说:“像5,5.0,5.00这样的数的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小数的性质。”
四、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设疑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服务于生活。因此,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联系实际的习惯。例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精心设计了這样一道趣味题:爸爸身高1.75米,桌子高0.83米,如果爸爸站在桌子上,能摸到2.7米高处的电灯吗?学生首先通过1.75 0.83=2.58的计算,然后判断能否摸到电灯。当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理由时,有的学生说:“摸电灯时要伸出手,就能再加上一段长度。”有的说:“他还可以抬起脚呢!”等。可见学生已能打破思维定势,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产生了创新思想,提高了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教学“有余数除法”时,精心设计这样两道趣味题:(1)妈妈给小明10元钱买4元一件的文具,最多可以买几件?(2)二(1)班40人去春游坐快艇,每条艇最多能坐9人,问至少要几条艇?这些问题既贴近生活实际,又能很好地体现知识点,同时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故意设障进行设疑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示两组题:(1)1.6÷0.25,15÷0.15;(2)10÷3,14.2÷22。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障”造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什么是“学问”?不仅要会学,更要会问,只有有了疑,才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了求知欲,才能学会问。教师要学会精心设疑,这样才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
(作者单位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王坛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