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做出了部署。该《实施方案》的制定背景是:随着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化服务得到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但同时,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数智能科技产品应运而生,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变得更便捷、更快速,但是这在无形中“筛”下了弱势群体,使其成了“数字鸿沟”中的“慢行者”。这不禁引发了我们对于智能科技与人文关怀之间关系的思索。
备考素材
一、时事素材
1.94岁老人被抱起做人脸识别
2020年11月,一段“94岁老人被抱起进行社保卡激活”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在视频中,湖北省广水市一位94岁老人行动不便,但为了激活社保卡,老人被子女抱起后趴在机器上,膝盖弯曲,勉强进行了人脸识别,十分吃力。
2.老人无健康码乘地铁受阻
2020年8月,一段“老人无健康码乘地铁受阻”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引发了公众对于老年人遭遇“数字鸿沟”窘境的热议。疫情防控期间,到处都需要扫健康码,但部分老人因使用非智能手机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无法完成相应操作,导致出行不便。老年人长久以来习惯的现金购物、排队挂号、在窗口购票等生活方式,疫情之前尚能维持,疫情出现后服务业窗口作用削弱,为减少接触改为线上服务,点餐、挂号、政务……不少老人蒙了,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几乎在“数字化生活”中被“代沟式”淘汰。
3.智能水表守护独居老人
最近,上海市长宁区的一个贴心举动引发了舆论关注,长宁区江苏路街道给辖区内的6户独居老人安装了智能水表,智能水表一旦12小时内读数低于0.01立方米,居委会便会立即收到信号,及时派专人上门查看。专家认为,对于养老工作,需要想象力,尤其是理念创新,最后搭起一套完整的系统,才是因地制宜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是冰冷的,但是一旦融入人文关怀,技术就有了温度。这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包括家庭、老人等共同推进。共同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就一定能够做好。
4.人工智能让残障人士受益
语音识别,让声音和文字自由转换,听障外卖员打字就可以与手机另一头儿沟通,横亘其间的从业鸿沟消失了;讲课的内容及时在屏幕上呈现,有听觉障碍的学生能够和健全人同堂学习,教育的壁垒被打破了;借助人工智能手语翻译系统,手语能变成文字,聋哑人有了交流沟通的便捷桥梁;戴上拥有人工智能辅助视觉系统的头盔,机器会读出摄像头拍到的场景,盲人也能“看”见周围事物。
二、精彩语录
1.若举世唯科学是崇,则人生将归于枯寂。———鲁迅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科学不是为了个人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钱三强
4.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重逢。———福楼拜
5.科学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最美好和最需要的东西。———契诃夫
6.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受,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马克思
7.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
8.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说来不外是这样: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馈赠给人类生活。———培根
9.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列夫·托尔斯泰
10.科学,给青年以养料,给老人以慰藉。它让幸福的生活锦上添花,它在不幸的時刻保护着你。———罗蒙诺索夫
11.艺术和科学的价值在于没有私欲的服务,在于为亿万人的利益服务。———罗斯金
12.任何科学上的雏形,都有它双重的形象:胚胎时的丑恶,萌芽时的美丽。———雨果
实战演练
智能科技时代,生活越来越便捷。但人们逐渐发现,这是依靠在对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熟练使用的基础上的。如:扫码点餐、在线挂号、网购车票、网约车出行……这些便捷的智能服务在无形中成了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生活障碍,他们被称为“数字鸿沟”中的“慢行者”。
这对于我们思考智能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具有启示作用。
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写作导引
智能科技发展和人文关怀是我们经常探讨的两个主题。这道作文题是通过一个热点现象,要求学生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思考。
一、准确解读材料 材料有两层意思:一是智能科技和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这个便捷的前提是我们要具有一定的媒介使用能力;二是社会弱势群体在智能科技时代反而生活得更不方便了,比如老年人、残障人士等成了“数字鸿沟”中的“慢行者”。(“数字鸿沟”指的是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社区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及贫富进一步两极分化的趋势。)
二、明确写作思路
准确解读材料之后要明确写作思路,即结合材料所给的现象谈智能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的辩证关系。在智能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给更多的人创造便捷美好的生活?面对智能科技发展带来的“数字鸿沟”,我们是否应该更关注人文关怀,使科技也带有温情?这些问题是这篇作文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
关于智能科技发展和人文关怀两者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科技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这本身就体现了人文关怀。
2.科技发展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副作用,是人们忘记了科技发展本来的目的,丧失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在发展科技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上出现了偏差。
3.科技发展应该有人文关怀。科技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导致人们生活不便。所以发展智能科技的同时,一定要强调人文关怀,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在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自己并没有被时代抛弃。
4.科技发展可以助力实现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同时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也能促进科技的发展。
5.“科技以人为本”反映出科技发展服务于人的属性。人们研究科学、发展技术,其目的就是改善生活,增加幸福感。人类的需求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道“现象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所以,在写作时既要关注材料中呈现的现象、分析现象成因,同时也要扣住“智能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的关系”来阐述,两者缺一不可。
佳作展示
伸出人文关怀之手
华东师大一附中高三王恺
智能科技时代,人们被无形的科技之手推着向前奔跑,过着被加速的生活。然而,老年人以及残障人士,他们同样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科技之手却让他们放慢了脚步,成为“数字鸿沟”中的“慢行者”。这显然不是人们愿意看到的。科技只能让我们机械地结合在一起,并不能让我们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伸出人文关怀之手,让科技高速发展下的社会充满温情。
科技使得大部分人的生活变得便利:移动支付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必再使用现金,共享单车让我们出行更加便捷……诚然,科技的发展使得智能科技时代的人们拥有更高的效率,使工业文明前进的车轮转得更快。然而,一往无前的人们似乎忽略了人文关怀的建设。翻看新闻,老人办理业务因不会使用手机支付而被拒绝;环顾四周,总能看到有些共享单车堵塞了人行道上的残疾人通道。鲁迅曾言:“若举世唯科学是崇,则人生将归于枯寂。”缺少人文关怀的社会,纵使拥有再发达的科技,也终将是冰冷的、缺乏温度的。
这刺骨的冰冷究竟从何而来?我认为,我们应当审视自身。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被数字化的潮流裹挟着前进,而在这潮流中,人们被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蒙住了双眼,忽视了关注当下,忽视了“慢行者”的存在。这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原本应有的温度、应有的人文关怀的缺失。此外,当今科技的发展似乎本身就未将“慢行者”考虑在内,面对大量年轻的消费主力,科技的发展似乎并不需要多为“慢行者”煞费苦心,因此这也导致人文关怀一开始与科技发展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关系。
但科技发展和人文关懷并非“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二者实际上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科技发展能成为人文关怀的一种方式。没有科技的实质性帮助,举旗大喊人文关怀总是空洞而无力的,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永远只能是一种幻想。科技孕育出的移动互联网能让我们连接起每一个人,让我们听到每一个“慢行者”需要帮助的声音,使得工作人员能够上门为那位被拒绝办理业务的老人提供服务。科技虽有它无情的一面,却也能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温度。
人文关怀也能够促进科技的发展。对于人文关怀的思考,能够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展现在科技从业者的眼前,让他们的智慧有的放矢。这既可以成为科技发展的出发点,也可以成为科技发展过程中的指路牌———不仅使得科学精神难以游离社会发展,还使得人文的思考对社会未来的走向提供引导,融化科技的冰冷,让社会充满温情。
科学发展与人文关怀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弥补,密不可分。因此,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伸出人文关怀之手,让社会充满温情。
(标题形象,点明主旨。)
(开门见山地从材料引入,进而明确观点。)
(列举生活中的现象,指出缺少了人文关怀的社会是缺乏温度的。)
(进一步分析问题根源所在,指出问题不在于科技,而在于人们自身。)
(这三段正面立意,从两个方面阐释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的内在联系。)
(结尾清晰明了,再次点题。)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的考场作文。其亮点可归结如下:
一是审题准确,理解有深度。文章开篇即紧扣论题,进而明确观点,指出科技的发展应在人文关怀的引导下让社会充满温情。
二是层次清晰。本论部分有两个层次,一是剖析问题根源,二是提出解决途径。文章先剖析了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对于人文关怀的忽视,进而从两个方面分析科技发展和人文关怀的关系,正面提出解决途径,即两者结合让社会充满温情。
三是逻辑严谨,说理力度强,彰显了作者较强的思辨能力。综合评分63分。(褚亿钦)
让科学和人文在山顶重逢 华东师大一附中高三沈妤熙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逐渐步入智能科技时代,科技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打开点餐软件,一份热腾腾的饭菜就送到了跟前;网约车的出现让都市白领享受到了专车服务;在线支付解决了出门忘带钱包的烦恼……一切似乎都是那么完美。但是在这种科技营造出的美好生活中,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但没有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相反,科技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是不便和障碍。他们是老人,是残障人士,是社会边缘群体。他们被称为“数字鸿沟”中的“慢行者”。
纵观科技发展史,不难看出科技在最初是为了更好地为更多人服务而发展起来的。特斯拉创造出特斯拉线圈,解决了当时城市供电需求量过大的问题;“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出现,将手术变得智能化、精细化;智能假肢通过芯片联通人脑,让人们可以通过意念操纵假肢。这些科技都是围绕“人”的需求发展起来的。
而现在,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商店拒收现金,让不会在线支付的人们手足无措,甚至不久前某银行被爆出强行让家属抱着患有残疾的客户进行面部识别,而不能通过其他方式认证身份的新闻。这已经背离了智能科技为人类提供便利化服务的初衷。我认为,如今智能技术给社会弱势群体带来的不便并不是科技本身的错,而是在科技的冲击下,人们自己丧失了人文关怀精神,只是盲目地跟随大众的普遍需求,忽视了社会边缘群体和少数人的需求,这种“劣根性”在“科技至上”的今天被无限放大。
人文关怀,是人之所以为人、人得以构建整个社会的基础。如果缺乏人文精神,那么即使科技再发达,人最终只会变得越发冷漠,变成只有血肉身躯的“机器人”。在欧洲,百年前的工业时代,人们见证了大机器可以创造出无限财富,也见证了人们在机械的浪潮下迷失,将人文精神付之一炬,工人们变成了《摩登时代》中机器里的螺丝钉,奢侈华丽的假面舞会与黑暗潮湿的贫民窟仅一街之隔,再现工业时代的人性的“中世纪”。
科技由人创造,它不仅仅是建立在数字技术上,更应该建立在人文关怀上。我认为,消除“数字鸿沟”的最好办法便是在科技中注入人文关怀。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已从智能科技时代初期过渡过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女孩为不懂智能手机的外婆手绘微信使用说明书,火车站为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提供健康码绿色通道。这些点滴,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便捷,在暖心中展现了人文关怀的崇高精神。
我们应高举人性的大旗,呼唤在智能科技时代人文精神的回归,借助科技来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只有社会所有的建设者与参与者都能够怀揣着这样的关怀之心,才能让“慢行者”的脚步更加从容,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福楼拜曾说:“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重逢。”科学和人文关怀的关系亦是这样。我想,当它们会合的时候,就是智能科技时代中的“大同之世”构建起来的时候。
(标题巧妙化用名言,揭示主旨。)
(以生活现象引出话题。)
(从历史的角度阐释科技发展以人为本。)
(联系现实,指出智能技术给社會弱势群体带来不便并不是科技本身的错,而是人们丧失了人文关怀精神。)
(进一步补充论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正面立意,明确科技发展应建立在人文关怀之上。)
(以名言收尾,紧扣标题。)
教师点评
文章标题化用福楼拜的名言明确了观点。开篇以社会现象引出话题,紧接着从历史的角度阐释观点:科技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文章论证部分从两个层面展开,首先指出缺乏人文精神的危害;其次说明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进而从正面立意,明确科技发展应建立在人文关怀之上。结尾以福楼拜的名言收尾,紧扣文章标题。
本文作者语言表现力强,文章的标题和文末的总结既富有文采又有理性思辨。综合评分63分。(褚亿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