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题目中提到了变式练习教育,那么变式练习教育到底是什么呢!其实题目中所说的变式练习教育就是指利用各种材料的不断变化,表现出新的试题形式,这种试题形式的变化不是本质上的变化,也就是外观上的形势变化,其本质内容还是一样的,那么小学的变式那些教育到底怎么做呢?学生该怎么练习呢?
关键词:变式练习;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其实这种教育只是小学的一种小小的部分,那我这里为什么要单独提出来呢?因为在小学的时候,学生才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学的了解,仅仅是加减乘除法,但是这种教育模式的改变,或者是这种树的形式的改编,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困难的。所以笔者今天专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本的教育方法,让学生们去学习教育的东西,以期给更多的老师带来更多的优秀的教育方法,帮助到更多的小学数学,让学生们更好地去学习数学。
一、 变式教育与其他的内容的不一样
1.变式教育课程内容的基本性质 。
这种教育模式的基本性质就是针对单一地进行教学,也就是数学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们很多觉得这一章节的内容难教,不好,对学生们进行具体的讲解,那么就单独提出来进行对比,了解这一章节的内容与其他章节的内容到底有什么不同?找出这些不同的地方,找出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并且找出学生们对这一章节学习困难的原因,具体问题要具体方法来分析解决,然后进行具体性质的探索与发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師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明白学生对这一章节的内容的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为什么学生会觉得这一章节的内容难以理解,为什么教师职业的这一章节的内容难以教学。
2.了解基本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才能更好的去解决这些问题,其实在这几章节的教学内容上,主要是学生的个人年龄太小接触数学比较少,不能灵活的运用一些数学的公式,或者是说不能灵活地运用已学的东西来进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打那些东西结合到解决,这一个问题中去,在孩子们的眼中解决一个问题似乎就只有一个方法,而在这一章节的练习中,需要孩子们用多种方法结合来去解决一个问题,所以还是我们就在这一个问题上卡壳了,认为一个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不是正确的问题。那么既然发现了这些问题,这就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了,那么要解决这一问题章节的难度,我们就要来具体的讲解一下该怎么进行课堂的教学?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让这一章节的内容更为学生所理解,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二、解决这一章节内容的主要步骤
1.学生们了解变换叙述形式的主要内容
基本题:24的约数有。变式题:(1)24能被 整除;(2) 能被24整除;(3)24是 的倍数。这三道变式题变换了叙述形式,但其约数的本质“必须整除”始终恒在。通过解答,使学生不只习惯于解答标准叙述形式的题目(基本题),而且能灵活地排除变式的非本质属性的干扰,并能正确地解答题目,从而对约数的概念理解得更加深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如:基本题:黄花有5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多少朵?变式题:黄花有5朵,黄花比红花少3朵,红花有多少朵?变式题中的“黄花比红花少3朵”也就是“红花比黄花多3朵”。叙述学生变了,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这类应用题(即解决问题)的本质属性不变,其数量关系仍然是“较小数 差数=较大数”,因此用加法计算,这种变式题不仅能有效地克服学生“见多就加,见少就减”,防止学生片面地根据一些固定的词语来选择算法,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们进一步知道变换图形的位置或条件
这类变式题的设计在几何初步知识中经常出现和使用,变式题中多余的条件“7”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克服学生乱套公式的坏习惯。
3.进一步解答变换已知条件的叙述顺序
基本题:红星小学少先队员种树,每排种6棵,种了4排,一共种了多少棵?变式题:红星小学少先队员种了4排树,每排种6棵,一共种了多少棵?变式题条件叙述顺序上的变化,使已知条件出现了的数据与列式次序不一致,会使学生错列成4×6=24(棵)或4×6=24(排)的错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审题,仔细分析数量关系,只有在明确求“4个6是多少”以后,才会纠正其错误。
4.要知道变换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然后解答
(1)将题目中的某一已知条件隐藏 。基本题:把90°角按1∶2分成两个锐角,这两个锐角各是多少度?变式题: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1∶2,这两个锐角的度数各是多少度?如果不认真分析思考,学生的思维就会受阻,错误地认为条件不够,无法进行解答,这样设计旨在使学生从某些词语的背后发现蕴含的另一个已知条件,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
(2)将题目中的直接条件变换为间接条件。基本题:育才小学三年级有90人,四年级的人数比三年级多6人,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变式题:(1)育才小学三年级有2个班,每班45人,四年级的人数比三年级多6人,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 用这种方法设计的变式题,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经常运用,变式题(1)和(2)与基本题比较,虽然问题不变,但由于条件变换,将一步计算的解决问题扩展成二、三步计算的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能认清复合解决问题的结构特征。
5.变换所求问题
基本题:光明小学五年级有男生120人,女生10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在学生正确的解答后,教师变换问题: (1)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2)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3)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4)男、女生人数各占五年级人数的几分之几? 通过解答和比较改变问题的变式题,使学生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解决问题有较深的认识,从而加深对这类解决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上的问题没有不可解决的,只有笑声能够用心去研究和发现,才会造成小学教育中的问题越来越多,然后之后学生们的教育,让学生们在学校里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如果出现了问题,教师们就应该及时的去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让小学生们在教育中尽量的多学一些东西,多理解一些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教给学生的东西。这样的小学数学的解题方式,或者是说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才是优秀的教师应该给带给学生们的一种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1]冉陆华.小学数学的教育——具体问需要具体分析[J].中学教育,2014,(32):51-52.
[2]习达向.让小学数学的教育更加具体化的一些有效办法[J].俪人:教师,2014,(5):20-20.
[3]慕容风.小学数学教育的具体化思路[J].软件:电子版,2014,(16):59-60.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草坪小学401100 )
关键词:变式练习;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其实这种教育只是小学的一种小小的部分,那我这里为什么要单独提出来呢?因为在小学的时候,学生才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学的了解,仅仅是加减乘除法,但是这种教育模式的改变,或者是这种树的形式的改编,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困难的。所以笔者今天专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本的教育方法,让学生们去学习教育的东西,以期给更多的老师带来更多的优秀的教育方法,帮助到更多的小学数学,让学生们更好地去学习数学。
一、 变式教育与其他的内容的不一样
1.变式教育课程内容的基本性质 。
这种教育模式的基本性质就是针对单一地进行教学,也就是数学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们很多觉得这一章节的内容难教,不好,对学生们进行具体的讲解,那么就单独提出来进行对比,了解这一章节的内容与其他章节的内容到底有什么不同?找出这些不同的地方,找出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并且找出学生们对这一章节学习困难的原因,具体问题要具体方法来分析解决,然后进行具体性质的探索与发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師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明白学生对这一章节的内容的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为什么学生会觉得这一章节的内容难以理解,为什么教师职业的这一章节的内容难以教学。
2.了解基本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才能更好的去解决这些问题,其实在这几章节的教学内容上,主要是学生的个人年龄太小接触数学比较少,不能灵活的运用一些数学的公式,或者是说不能灵活地运用已学的东西来进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打那些东西结合到解决,这一个问题中去,在孩子们的眼中解决一个问题似乎就只有一个方法,而在这一章节的练习中,需要孩子们用多种方法结合来去解决一个问题,所以还是我们就在这一个问题上卡壳了,认为一个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不是正确的问题。那么既然发现了这些问题,这就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了,那么要解决这一问题章节的难度,我们就要来具体的讲解一下该怎么进行课堂的教学?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让这一章节的内容更为学生所理解,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二、解决这一章节内容的主要步骤
1.学生们了解变换叙述形式的主要内容
基本题:24的约数有。变式题:(1)24能被 整除;(2) 能被24整除;(3)24是 的倍数。这三道变式题变换了叙述形式,但其约数的本质“必须整除”始终恒在。通过解答,使学生不只习惯于解答标准叙述形式的题目(基本题),而且能灵活地排除变式的非本质属性的干扰,并能正确地解答题目,从而对约数的概念理解得更加深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如:基本题:黄花有5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多少朵?变式题:黄花有5朵,黄花比红花少3朵,红花有多少朵?变式题中的“黄花比红花少3朵”也就是“红花比黄花多3朵”。叙述学生变了,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这类应用题(即解决问题)的本质属性不变,其数量关系仍然是“较小数 差数=较大数”,因此用加法计算,这种变式题不仅能有效地克服学生“见多就加,见少就减”,防止学生片面地根据一些固定的词语来选择算法,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们进一步知道变换图形的位置或条件
这类变式题的设计在几何初步知识中经常出现和使用,变式题中多余的条件“7”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克服学生乱套公式的坏习惯。
3.进一步解答变换已知条件的叙述顺序
基本题:红星小学少先队员种树,每排种6棵,种了4排,一共种了多少棵?变式题:红星小学少先队员种了4排树,每排种6棵,一共种了多少棵?变式题条件叙述顺序上的变化,使已知条件出现了的数据与列式次序不一致,会使学生错列成4×6=24(棵)或4×6=24(排)的错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审题,仔细分析数量关系,只有在明确求“4个6是多少”以后,才会纠正其错误。
4.要知道变换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然后解答
(1)将题目中的某一已知条件隐藏 。基本题:把90°角按1∶2分成两个锐角,这两个锐角各是多少度?变式题: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1∶2,这两个锐角的度数各是多少度?如果不认真分析思考,学生的思维就会受阻,错误地认为条件不够,无法进行解答,这样设计旨在使学生从某些词语的背后发现蕴含的另一个已知条件,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
(2)将题目中的直接条件变换为间接条件。基本题:育才小学三年级有90人,四年级的人数比三年级多6人,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变式题:(1)育才小学三年级有2个班,每班45人,四年级的人数比三年级多6人,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 用这种方法设计的变式题,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经常运用,变式题(1)和(2)与基本题比较,虽然问题不变,但由于条件变换,将一步计算的解决问题扩展成二、三步计算的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能认清复合解决问题的结构特征。
5.变换所求问题
基本题:光明小学五年级有男生120人,女生10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在学生正确的解答后,教师变换问题: (1)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2)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3)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4)男、女生人数各占五年级人数的几分之几? 通过解答和比较改变问题的变式题,使学生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解决问题有较深的认识,从而加深对这类解决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上的问题没有不可解决的,只有笑声能够用心去研究和发现,才会造成小学教育中的问题越来越多,然后之后学生们的教育,让学生们在学校里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如果出现了问题,教师们就应该及时的去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让小学生们在教育中尽量的多学一些东西,多理解一些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教给学生的东西。这样的小学数学的解题方式,或者是说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才是优秀的教师应该给带给学生们的一种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1]冉陆华.小学数学的教育——具体问需要具体分析[J].中学教育,2014,(32):51-52.
[2]习达向.让小学数学的教育更加具体化的一些有效办法[J].俪人:教师,2014,(5):20-20.
[3]慕容风.小学数学教育的具体化思路[J].软件:电子版,2014,(16):59-60.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草坪小学401100 )